翻开人类文明的历史,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人类的沟通都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历史变迁。以下的一组历史故事,或许能够生动形象地说明这一点。
若以“速度”而论,千年文明史中,人类沟通大致经历了这样几种速度:“呼喊的速度”“奔跑的速度”“骏马的速度”“烽火的速度”“电波的速度”。
大约2500年前,古波斯帝国盛极一时。查阅历史资料,波斯帝国强盛时期的版图极为辽阔,地跨欧、亚、非三大洲。从沟通的角度看,我们不禁要问,这个千年前的古代帝国,国土幅员辽阔,人们散居在帝国的各处。生活在天南地北、高山平原间的人们,如何往来交流呢?或者说,每当有政令发布,有什么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所有的人都及时知晓呢?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当年的波斯君主采用了一种类似于“言语接力赛”的方式——在全国各地地势较高的山上驻扎亲信士兵,国王每有政令,士兵们就会通过呼喊传信的方式,把政令信息一站接一站地传递下去。这个故事所描述的,就是“呼喊的速度”。
在世界古代传播史上,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雅典得救了”。相传,古波斯帝国君主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58~前486年)执政时期,为了扩张领土,发动了“希波战争”。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国集合10万大军,横渡爱琴海,在雅典郊外的马拉松平原登陆,拟一战攻下雅典。此时的雅典危在旦夕,一方面积极备战,另一方面请求援军。当时的希腊各城邦,以雅典和斯巴达实力最强,雅典以智慧著称,斯巴达以勇武见长。雅典的执政者紧急磋商,他们要挑选一位足够勇敢而且跑得快的勇士,去临近的斯巴达搬救兵。挑来挑去,大家推举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雅典城的长跑健将菲迪皮茨。将军下令,让菲迪皮茨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斯巴达,报告雅典的处境,请求支援。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相距200多公里,菲迪皮茨日夜兼程,以惊人的毅力只用了一天多的时间,便赶到斯巴达求助。万万没想到的是,斯巴达人明哲保身,拒绝出兵。菲迪皮茨苦苦哀求无果,只好再次星夜兼程赶回雅典报信。雅典人并没有气馁,全城动员、全民参战。当时雅典军队只有1万多人,而波斯军队号称拥有10万人,且虎视眈眈。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雅典人决定不与敌人硬碰硬,而是把战线拉长,把精锐部队安排在两侧,正面看起来比较薄弱。公元前490年9月12日清晨,大战前夕,将军向即将参战的士兵做动员,他激动地说道:“雅典是永远保持自由,还是戴上奴隶的枷锁,关键就在你们!”士兵们斗志昂扬,他们机智地在中路诱敌,两侧包抄,奋勇杀敌,最终创造了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取得了马拉松大捷。取得胜利后,将军急于向雅典城内的百姓报捷,他命令参战的菲迪皮茨跑回城内传递战况。据说,战斗负伤的菲迪皮茨跑回雅典城的时候,早已体力透支,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向焦急等待战况的人群高喊一句“雅典得救了!”,之后便倒地身亡,力竭而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场战役的胜利,也为了表彰尽职尽责的英雄菲迪皮茨,在1896年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规定了一个新的竞赛项目——马拉松赛跑。比赛的距离就是从马拉松到雅典城的距离,全程40多公里。这个故事所描述的,就是“奔跑的速度”。
在中国古代,往来传信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邮驿”,其历史有3000年之久。唐代诗人岑参(约715~770年)曾写道:“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在当时,快马加鞭,日行数百里,物资得以运输,信息得以及时传递。以“安史之乱”为例,当年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起兵,唐明皇在陕西临潼出行,两地相隔3000里,快马飞传,6天之后,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达到每天500里。这个故事所描述的,就是“骏马的速度”。
对于国人而言,“万里长城”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图景,也称得上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在中国古代,长城有很实际的军事防御功能,而长城上的“烽火狼烟”则是传递军事情报的重要手段。戍边的士兵,多以芦苇、红柳、杂草为燃料,点火放烟,以此来报警。想象一下,在千里塞外,一个又一个烽火台遥遥相望,每有军情便烽火熊熊、狼烟四起,借助肉眼一望便知。这就是“烽火的速度”。
在近代通信史上,电报的发明将人类沟通带入一个极为迅捷的时代。电报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电流来传送信息,从而达到快速且远距离通信的目的。在电报发展的历程中,美国人莫尔斯功不可没。 莫尔斯早年酷爱艺术,在绘画方面颇有成就,还曾游历欧洲。在从法国乘船返回北美的旅途上,有幸接触了电学,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全身心地投入到电报技术的研究发明中。莫尔斯用点、横线和空白为电报通信编码,后人称之为“莫尔斯电码”。1837年,他制成了一台电报机;后来获得美国国会资助,在华盛顿与巴尔的摩两个城市之间架设一条长约64公里的电报线路。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坐在华盛顿国会大厦的会议厅中,在众人的见证下,怀着激动的心情,用颤抖的手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长途电报,电文是“上帝啊,你创造了何等奇迹!”当时的新闻媒体,对电报的实验成功感到惊喜,对人类掌握“闪电”般的通信手段感到异常兴奋,经常引用《圣经》中的话来表达这种“奇迹感”。此后,人类社会在沟通的技术手段方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无线电通信的发明,使得信息可以跨越高山大海的阻隔,开辟了人类全球通信的时代。在无线电发展史上,意大利人马可尼赫赫有名。1899年,马可尼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穿过了英吉利海峡;1901年,又成功地跨越大西洋。1909年,马可尼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享有“无线电之父”的美誉。上述科学故事,描述的就是“电波的速度”。
当然,人类的沟通不能只有“速度”,更应有“品质”。
一开始,沟通的品质不高,最多传递一个“有”或者“没有”的信息。试想,大流士一世时代的传信士兵,通过呼喊传递政令;古希腊雅典的勇士菲迪皮茨长途奔跑,耗尽生命来传递一句“雅典得救了”;中国古代军事传播中的烽火狼烟,更衍生出了“烽火戏诸侯”“狼烟四起”的典故。但是,如此费尽周折的沟通,所传递的信息量并不大。
后来,沟通的“品质”有所提高,能比较完整地传递出“是什么”的信息。试想,2000多年前,古罗马军事统帅恺撒带兵镇压高卢人起义,在写给古罗马元老院的信中,自信满满地写下了“我到,我见,我胜!”。1000多年前,中国唐代“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明皇在陕西临潼接到了600里加急的重大军事情报,清楚地知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170多年前,莫尔斯电码可以传递复杂的人类信息。
再后来,人类沟通的品质获得极大的提升——变“无形”为“有形”,变“无声”为“有声”,且发展成为“形声兼备”“互联互通”。
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的故事,历来被人们津津乐道。人类沟通走进影像时代后,沟通变得生动而鲜活。在电影史上,通常把1895年12月28日这一天确定为世界电影诞生的日子。这一天,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内用“活动电影机”将自己拍摄的胶片放映至银幕,活动影像的摄取和放映在技术上最终成为可能。据说,那天放映了《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墙》等几部短片,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电影很快发展成为包括生产、发行和放映在内的大规模的产业,成为艺术、娱乐、商业和现代技术的融合体。
1920年11月2日,一个美国人在自己农场的车库里实现了“广播”的技术应用。他注册成立了一家呼号为KDKA的无线广播电台并正式开播,虽然设备还比较原始和简陋,却揭开了人类广播事业的序幕。随后,广播逐渐进入家庭,成为第一个走进人类生活的大众电子媒介。尤其是“二战”以后,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收音机越来越趋于小型化、便携化,价格越来越低廉,成为现代社会人们获得信息和娱乐的重要媒介。
广播诞生后,声音直接传到耳畔,但是图像还无法跨越高山大海的阻隔迅捷地传送。20世纪20年代,英国人贝尔德 (1888~1946年)执着地探索电视技术。据说,他常年居住在英国伦敦的一所公寓里,潜心研究。科学实验的过程十分枯燥,贝尔德一个人埋头苦干,无人喝彩。在他身边,有一个实验道具,是一个木偶头像,名字叫“比尔”。贝尔德经常面对木偶“比尔”陷入沉思,“什么时候能把比尔的头像清晰地发射出去呢?”他常常一边探索,一边自言自语。终于,实验在1925年获得成功。贝尔德以机械扫描方法,将木偶“比尔”的头部和面孔特征清晰地显示出来。传说试验成功时,贝尔德欣喜若狂,为了在第一时间验证实验效果,他跑出公寓,拉上一个年轻的店堂小伙计来到实验室,让小伙计坐在木偶“比尔”的位置上,通过显示器清晰地还原出小伙计的面部影像。从此,贝尔德的“神奇魔盒”大获成功。1928年,他已经能够把伦敦播送室的人像传送到纽约的一部接收机上;不久,他又成功地把伦敦一位姑娘的图像,传送给了正在远洋轮船上航行的她的未婚夫。之后,贝尔德申请开创电视广播事业,并投身于彩色电视技术的研发。其间,经历了“二战”的险阻,克服了重重困难。1946年,贝尔德积劳成疾,与世长辞,享年58岁。
人类关于沟通的梦想,不仅在地上,还在天上。1969年7月20日,人类首次登月成功,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走下舷梯,站在了月球的表面,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彼时彼地,人类登月的壮举经由电视直播而传遍全球,数亿观众同时见证,人类第一次凭借着传播技术的魔力,实现了让“天涯”变“咫尺”的梦想。
20世纪40年代,人类社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为了尽快取得战争的胜利,美国在1942~1945年开展了以研发原子弹为目的的“曼哈顿计划”。其间,为了应付大量的计算任务,以冯·诺伊曼(1903~1957年)为代表的科学家,最终研制出了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1946年,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问世,据说它重达40多吨,有上百个科学家为它服务,当它运行起来的时候,美国费城的灯光都要暗下来。
大概也是在1946年前后,美国人尝试将一台台分散的电脑联结起来,以便于信息交换——ARPA-net计划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大学和教育机构开始通过计算机联网实现信息共享,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在此基础上逐渐成形。当时,美国从国家政府层面开始推进“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即“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人类的沟通进入快车道。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于1992年12月发出,今天全球每天发送的短信数量已经超过了地球的人口总数。新媒介的发展,带来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文化现象。1998年1月17日,以开办互联网新闻订阅服务为生的美国年轻人德拉吉,向他的数万名新闻邮件订阅户发送了一条“全球独家新闻”——“……一个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从此,开启了网络新闻的先河。
正如电子计算机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新媒介技术的成熟改变了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沟通的面貌,也改变了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时至今日,在广播的声波里,在报纸的版面上,在手机的通话中,在网络的界面下……信息得以迅捷传送,人与人之间能够方便沟通,随时随地,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