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苏北地区

苏北地区东临黄海,南接淮河,西依洪泽湖,北邻山东。文化上属于北方方言区,包括淮安、宿迁、盐城、徐州、连云港五市,这一地区水患较多,经济相对落后。基督教传入苏北有两个途径,一是由长江经大运河航道北传,二是由山东境内由陆地南进。

今天淮安市的淮阴区是原来的淮阴县,过去也叫清江浦。据记载,早在1858年,就有英国伦敦会传教士慕维廉和杨格非来过清江浦,“沿途宣教,艰苦备尝。” 1869年夏季,有内地会的成员由扬州来清江浦传教,当时的传道人朱杏舟记载了在此地宣教的情况:“窃惟江苏清江浦,系五方杂处,十八省仕商云集,进京要道,人民良莠不齐,嫖赌烟酒,莫此为甚,真花柳虚妄之境界也。于客岁六七月间,自扬州分支往彼设教,先在清江运河之南赁屋,特命二人在彼传教,信者罕见。至九月间,在运河之北购屋设堂,蒙神之恩,命予往彼宣教。十一月间到浦,每日听道者颇有之,后蒙圣灵感化,已得一人信道,姓雷别号新悟子,乃仕宦也,由拔贡生加运同衔,为候补知州,此人于咸丰八年间,已受新约书一部,每叹无人启发,自后常常来堂,真心相信,切心祈祷,欲求予施洗,可见圣书之益大矣哉。次有任桶匠一家得救,又有陈桶匠等皆信服主,至今诚信者十有余人,多有毁偶像于教堂。数月以来,日增月盛,近日进来论道者更不可胜数。数日之内,约有百余人,自清晨至二更,连绵不绝,凡来见者接而宣神之国,信者有,不信者亦多。终日言之谆谆,甚至舌焦唇干,只予一人在堂,幸真神同在,主加予之力量,恒尽宣教之职。前有吴教兄在此辅助,今早已回扬。昨礼拜日,听道者不下三百余人,门无隙地。” 美国南长老会是向苏北地区传教的主力军,其据点就在清江浦(即淮阴),而总设计师是赛兆祥牧师。1880年11月21日,赛兆祥携夫人抵达杭州,过不久,他到山东去拜会北长老会的倪维思博士(Dr. Nevius)并学习其传教方式,于是他请求南长老会差会总部把他派到苏北工作,从而把长江流域和山东境内的传教工作连成一体,他的请求得到了批准。1887年,赛兆祥一家沿大运河北上来到清江浦租房定居,为了更易被中国百姓接受,他穿起中国服装,头上还安上了一条假辫子。同年秋,在镇江传教的林亨理(Henry M. Woods)夫妇移到清江浦与赛兆祥会合。林亨理主要在城市的大街或茶馆向行人或茶客布道,赛兆祥则在广阔的农村巡回布道。1888年,林亨理的二弟林嘉善(Edger Archibald Woods)夫妇来到清江浦开设诊所,成为美国南长老会医疗布道的先锋。1889年,贾雅各(也叫家雅各,James Robert Graham)牧师接替赛兆祥在清江浦的工作。他适应地方民俗,改用中国名字,地方人士都称他“老贾先生”,因而在四邻的淮安、涟水等地传教特别顺利,成为社会颇有影响的人物,他在淮阴出生的儿子贾嘉美日后成为台湾著名的传道人。 1893年传教士戴德明也来清江浦,以后又向泗阳传教。1894年,林亨理的三弟林嘉美(林霭士,James Baker Woods)夫妇也来到清江浦与其兄一起行医。

今天淮安市的楚州区是以前的淮安县,位于淮阴东南方向三十里左右。1894年(光绪二十年),赛兆祥自驾小三轮卡由徐州沿运河南下,经宿迁、清河(淮阴)、淮安作巡回视察后,决定派林亨理牧师和林嘉美医生来淮安,他们先在南市桥租屋传教,后在西门大街购屋设堂。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又在镇淮楼西路西首建礼拜堂,主堂七间,钟楼一座(两层),堂西有花园,堂东为住宅(后改作礼拜堂,即今天的淮安福音堂)。之后,艾德士、孟格美夫妇、王慕德夫妇和魏礼安(女)等美国传教士联袂来到淮安。林亨理的两个女儿林乐喜、林爱莲就是在淮安长大的,他们和魏礼安专对妇女传道。艾德士在南市桥畔传教,孟格美在西长街传教,王慕德在北门章马桥设北门福音堂。

宿迁是南长老会继清江浦之后的另一重要传教地点。早在1887年,就有美国南长老会传教士鲍达理来宿迁传教。1894年白秀生(Hugh Watt White,1870-1940)教士也到宿迁传道,1896年10月15日,白秀生在此结婚,12月23日,夫妇同往徐州开荒布道。之后,葛马可(Mark Grier)和卜德生(B. C. Patterson)教士到宿迁。1897年1月29日,任恩庚(William F. Junkin)教士到宿迁,同年10月4日,葛马可携夫人往徐州布道。1899年10月2日,英国苏格兰长老会周碧桃、马锦章二位女教士来到宿迁自费传道。“始终在宿迁教会作工者,为卜德生、任恩庚二位教师。” 他们于太平桥北端建福音堂,不久又创办仁济医院,任恩庚“是此后40年中宿迁传教会的重要支柱” ,卜德生负责医务也兼管传教,后来他的儿子卜有存也来帮助院务。 卜德生牧师与朱延吉先生还时常到宿迁西北的邳县境内传教,土山镇、官湖镇、陈家楼等处均有受洗进教者。

1910年,白秀生到盐城境内传教,民国初年,在盐城城区亮月街买一处三进民房作礼拜堂。 《阜宁县新志》记载:“清宣统二年,美国牧师白秀生于县治新丰市桥东购地建筑教堂宣讲经义,是为耶教入境之始。顾其时,儒林中人每加掊击,既而信者渐多,及今才二十余年,计男女教徒近千人,有教堂三十所,宗风丕振,已可概见。而历年灾眚,牧师白秀生恒携款来赈,沾溉贫民,尤足多也。” 可见,白秀生牧师的传教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是显著而惊人的。

徐州基督新教最早的传入者是英国浸信会的仲均安(Alfred Jones)教士,1890年,他由山东来徐州、宿迁、邳县等处布道、卖书和施药,有邳县东十六里陈家楼王可回先生、徐州马鞍店潘先生等五位信徒受洗信道。1895年,南长老会赛兆祥牧师来徐州接管了这五位信徒,并将徐州传教的任务交给在宿迁传教的葛马可夫妇和白秀生夫妇负责。当时谣传两位传教士的夫人是由男人装扮以拐骗小孩,为了证明清白,葛马可夫人葛璧玺(Dr. Nettie Grier)当着中国妇女的面给小女儿伊莎贝拉(Isabelle)喂奶,从而获得了当地人的信任。1898年,传教士们建了一个泥巴为墙茅草为顶的教堂,同时葛璧玺创办了“福音诊所”,当年就有5000人来看病,后称“坤维医院”,专看女病人。之后,慕庚扬(Dr. Linford Moore)来徐州开办“博济医院”,专看男病人,后称“基督医院”。慕庚扬夫妇的小婴儿在徐州得了天花夭折,葛马可夫妇的一个儿子也因白喉去世。1902年,美国慈善人士法由利亚(Julia Farrior Sanford)捐资兴建徐州培心书院,第一任校长为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的沈先生(Samuel Shen),后来葛马可接任校长。1904年,徐州第一所西式教堂建于城内西关,有些用料是从美国运来的,教堂可容纳三百五十人,在当时看虽不算小,但还有挤不下的信众只好坐在院子里。同年,慕庚扬因病返美,马方济医生(又名马法典,Dr. A. A. McFadyen)来徐州接任,在马医生的领导下,徐州基督教男女医院成为苏北地区最佳医院之一。1908年,徐州第一所女子学校成立,由陶美丽(Miss Mary Thompson)姐妹主持,她们还组织了“反对裹小脚同盟”。同年,徐州地区孤儿院成立,由美国基督教刊物 Christian Herald 捐款赞助,Rev. and Mrs. Thomas B. Grafton 主持,当时收养男女孤儿180名。 1908年的《通问报》登载了孤儿院成立时徐州的景况:“徐州故名彭城,陆路四通,商贾屯集,户口蕃众,每有流离幼儿,披片毡围破褐,乞食于街衢,或伏卧于厦下,哀鸣嗷嗷,孤苦零丁,比比皆是。我教会牧师顾而怜之,虽能解囊私助,济其当时,又安能望其成立于后日,于是筹款创设孤儿院,专收孤苦幼儿,抚养教育,加意培植,安知不能造成后日之俊杰。近来鸠工庀材,方在兴办,已收得百余之数,接踵于后者仍未可限量。夫彭城大区,富豪巨商,在在皆有,至若兴宏工,建亭阁,迎神会,种种妄举,为之极易,至于矜鳏寡,恤孤独,一切益人善事,举之颇难,二者殊不可解,彼哀哀茕独我同胞也,奈何自不相顾,待他人以顾之,自不相恤,待他人以恤之,热血人对此,能不解囊一助也耶。”

连云港,又称海州。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美南长老会牧师米德安(1873~1919)夫妇来海州租屋传教,1910年(宣统二年)闻声夫妇和慕庚扬夫妇由清江浦(淮阴)来海州行医传教,在新浦后街(今建国路390号)租赁一家民房作为教堂。 后来传道区域逐渐扩大到东海、赣榆、灌云等县。关于米德安牧师,连云港市博物馆馆藏“良教诸范”碑记载:“我海之观真光、闻大道也,自公始。公姓米氏,讳德安,字爱琴。一千八百七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生于美国特克司省。无兄弟,少有至性,又耐劳。自腓勒司城瓦哈奇中学历斯特林大学。年二十七,由堪他克省鲁歪佛尔神学毕业,是年选为牧师,奉牒来华,旅清八载,成绩卓著。回国越一年,由美来海租堂布道,时光绪三十四年也。……甫一年,调牧徐州,次年秋回海,与医士穆庚扬、牧师闻声二公创建教堂、学校、医院,规制大备。公任布道职,东至龙窝,西至马陵山,北达赣榆,南至涟水,环海数百里,足迹几遍所过道路桥梁,罔不提倡休整。十余年来,分设支堂数十,陶镕信徒数百,引黑暗而就光明,则是公大有造于我海也。” 1919年,米德安牧师因积劳成疾病逝,当时的《通问报》报道:“美国米牧师,于前清末年,来创教会,频遭逼迫,每进城时,狂童投石,牧师停步,劝以真理,后渐悔改信道。地方仇教,排逐外人,牧师不避凶恶竟入丛中讲道,咸化和平。今已设教堂十三处,教会事务,虽有相助,时以一人肩任。去岁寒间,往支堂考堂会,天降雨雪,连绵四日,至星期五,天色渐晴,满路泥泞,行人很稀,牧师一日徒行百里,下午方至堂,又创女子工厂。因老母有疾,昼往支堂考堂会,夜则归侍汤药,每逢阴雨无停,十三教堂已考完十二。于五月十四日,偶染热疾,医药无效,至五月三十一日,竟弃世而去。上有七旬老母,涉三万里之洋海,欲得侍奉。十三处之教友,失却首领,相向歔欷。孤子二人,异乡失怙,谁是依归,呜呼哀哉!”

苏北地区的基督教传入较苏南地区和苏中地区要晚。其传播主要靠京杭大运河中段的水路交通,北起山东的台儿庄,经徐州、邳县、宿迁、泗阳、淮阴,南至淮安,全长200多公里。运河是传教士来往穿梭的主要路线,运河沿岸的城市和乡村就成了教堂、医院和学校比较集中的地带。这一地区的基督教派别相对单一,大多是南长老会的传教士在此活动,这样也便于教会的组织管理和工作的分配协调,大大地提高了传教的效率。

基督教传入江苏,主要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事,特别是太平天国失败后,基督教各支派在江苏境内才逐渐传布开来。从马礼逊1807年开始向中国传教到1907年的中国基督教百年大会,前五十年基督教主要在南部沿海传布,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成绩不佳。后五十年在长江流域的东南沿海传播,效果逐渐显现出来。除去上海之外,基督教在江苏的传播和分布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区域,一是以苏、锡、常为中心的苏南区域,属于吴方言区,交通路线依靠纵横交错的水道。二是以宁、镇、扬为中心的苏中区域,属于江淮方言区,靠的是长江水道。三是以徐、宿、淮为中心的苏北区域,依赖大运河的水道。通过对照和比较三个区域的传播情况(参见《清末民初江苏各县基督教传播情况表》),可以概括出江苏基督教的传播有这样几个特点或趋势:(1)基督教的传播路线呈现了从南向北的趋势。苏南较早,因为靠近上海,所以中英《天津条约》(1858)签订后就有传入;苏中其次,主要在太平天国失败后(1864)传入;苏北较晚,大多在义和团运动(1900)前后传入。(2)进入江苏的西方基督教差会在数量上表现为南北的不平衡。长江以南的差会较多,从表1-1中可以看出,南京有11个差会或派别,苏州有7个,而苏北总共才4个教派,该地区成为美国南长老会的传教基地,其他的教派很少或影响不大。长老会的分布,“南长老会大多数在江北,北长老会大多数在江南。” 而监理会的影响主要在苏南地区,苏中和苏北地区几乎没有监理会的影子。(3)从接受信仰的人数(或说受洗、受餐的信徒数量)来看也是南部的比例大于北部的比例。苏南地区每万人中受餐信徒的平均数为13.5人,苏中为9.6人,苏北为4.2人。当然也有较特殊的情况,比如苏中地区的兴化县受洗信徒人数占人口比例很大,每万人中受餐信徒的人数达到62人,而苏南西部一带宜兴、溧阳分值都很低,苏北地区的丰县、涟水、宿迁分值却很高。有的地区虽开辟较早,但发展并不很快。

表1-1 清末民初江苏各县基督教传播情况

续表

续表

续表 pxkGM3ms4KCbm5BfQFLf+LdduqQjwjSxzFs6q1hK+52E3sUZr6kXAUJSIl1sPX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