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亚在英国政府的殖民统治下,迈入了现当代时期。其间,马来亚遭受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入侵,在日本战败后,马来亚又重新回到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经过马来亚各族人民的不断抗争,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最终从英联邦独立出来。1963年成立了马来西亚联邦,但是独立后马来西亚的政治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先经历了新加坡从马来西亚联邦独立,后马来西亚联邦国内种族矛盾以及政治矛盾不断,马来西亚政治在曲折中缓慢发展。
1941年日本以袭击美国珍珠港军事基地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不久也对英属马来亚发起进攻。由于武器装备相对落后、准备不足等原因,英军节节溃败,1942年1月30日马来半岛沦陷,同年2月15日,新加坡的英国守军投降,马来亚全境沦陷。马来亚由此进入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日本对马来亚的殖民统治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才宣告结束。
1942年日军占领新加坡后,迅速设立军部展开其对马来亚的殖民统治,3月7日任命昭南特别市(新加坡)市长以及马来亚10州知事以管理各州事务,但军政部长始终掌握着最高权力。日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掠夺当地资源、控制当地经济并巩固其在马来亚的殖民统治。一是对居民实行“大验证”制度,将各地的居民集中起来,逐个检查鉴别,一旦被认为是抗日分子则直接枪杀,据战后统计,因这一举措而惨遭杀害的无辜百姓达万人之多。二是推行安居证和连坐制度,成立警察局,招募大量警察以帮助日军镇压人民反抗。三是向马来亚人民灌输“大东亚共荣圈”思想,该举措与在中国台湾所推行的政策相似,为此重新开办小学等基础教育,推广学习日语活动,强迫当地居民接受日本文化。
日本在马来亚各州事务方面,继承和发展了英国在马来亚殖民时期“分而治之”的政策,继续承认马来亚各州苏丹的特殊地位以获得各州苏丹的支持,招募马来人为各级官员和警察,成立各式各样的马来人社会宗教组织,以发展伊斯兰教的方式获得当地马来人的支持。积极在马来当地的印度人中宣传反英民族主义,促进反英民族主义的诞生。一方面释放被俘虏的印度军人,倡导建立印度独立联盟、印度民族军以及自由印度政府,另一方面又征集印度人修建泰缅公路,残暴对待修路工人致使修路工人死伤无数。日本始终将各地的华人视为敌人,不仅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马来亚也采用血腥镇压的方式对待华人,同时在英国殖民主义的基础上有意挑拨马、华两大民族的关系,一边散布华侨掠夺马来人财富等言论,一边专门用马来人警察部队血腥镇压以华侨为主的抗日武装,导致马来亚马、华两大民族矛盾越来越尖锐。日军在马来亚的残暴行为以及极端统治激起了以马来亚华人为主的马来亚人民的反抗。由马来亚共产党领导组成的“马来亚抗日人民军”,在雪兰莪、森美兰、北柔佛、南柔佛、霹雳、西彭亨、东彭亨等地积极抗击日本侵略者,成为马来亚抗日战争的主力。同时,还有中国国民党的武装以及自发组建的队伍加入抵抗日军统治的运动中。
日本虽对马来亚只统治了短短三年,但是对二战后马来亚的政治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个是促使马来亚当地反英情绪高涨。日军在投降前期许诺马来亚可在“大印尼”内独立,激发了马来亚人民的反英情绪以及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独立的民族主义意识。另一个是策划了马来亚马、华两族的矛盾,为至今还未解决的马、华两族的民族矛盾埋下祸根。此外,促进了马来亚当地人政治意识的提高,华人政治力量逐渐壮大。日本侵略者对待马来亚华人一系列的举措,遭到当地华人的积极反抗。马来亚共产党快速壮大,成为当时最大的政党。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英国军队再次迅速占领马来半岛、沙巴以及沙捞越并取得了统治权。英国人应当地人的要求于1946年1月22日正式提出“马来亚联邦”计划,企图将马来亚变成直接殖民地,其发布的《马来亚和新加坡关于未来的宪法的声明》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加坡和马来亚分离,新加坡成为单独的英国皇家殖民地,其余地区包括原马来联邦、马来属邦和槟榔屿、马六甲等地合并组成中央集权的“马来亚联邦”,以总督为最高行政官员,下设行政和立法两个议会,各州设州议会。二是“马来亚联邦”的公民权将授予所有在联邦境内或在新加坡出生的人,以及在这里居留了20年的移民。今后的外来移民只要居留5年之后即可获得公民的资格。这些公民享有完全平等的权利,包括可以进入行政机关工作的权利,且不受种族或信仰歧视。三是各邦的苏丹除保留王位外,将战前的一切地方统治权移交英国政府。在总督管理下,苏丹主要负责主持处理宗教事务的各邦的协商委员会。 从上述声明中可以看到,英国政府赋予了华人以及印度人平等的权利,并削弱了马来亚各邦苏丹的权力,同时分离新加坡与马来亚,保持当地马来人在马来亚联邦中对华人以及印度人的人口比例优势。
由于马来人占马来亚联邦人口的大多数,而华人在人口数量上占少数,但其在马来亚联邦经济中占优势地位,又拥有了与当地马来人平等的权利,马来人担心马来亚联邦中的华人会影响到马来人对马来亚的统治,因此不断向英国政府抗议。马来人于1946年3月1日建立“马来民族统一组织”(简称巫统),积极反抗英国人建立“马来亚联邦”的要求,英国人最终顺应了马来人的要求,提出建立“马来亚联合邦”的想法。
1946年12月23日,英国政府颁布《马来亚政制建议书》,主要内容是以“马来亚联合邦”代替“马来亚联邦”。马来亚联合邦仍实行马来亚与新加坡分离政策,但由高级专员代替总督。在中央除行政、立法议会外,增设苏丹议会,规定苏丹是各州名义上的州长,任州行政议会主席,允许苏丹宫廷统治继续存在。自动获得公民资格的人除了马来人外,还有在联合邦境内出生的第二代印度人和英籍华裔,其他人要获得公民权需住满15年以及符合语言等有关条件。 建立“马来亚联合邦”期间,马来人获得了特殊权利,苏丹地位及权力得到恢复。由此“马来民族统一组织”深受马来人的欢迎并得到广泛支持,使巫统能够长期在马来西亚政坛占据主导地位。建立“马来亚联合邦”政策提出后,除了马来亚苏丹和当地大资产阶级表示支持外,其他各族人民皆表示反对。马来人激进派和华人反对派都进行了强烈抵制,并成立“全马联合行动委员会”,但并未达到效果。1942年12月初,英国国会通过了《成立马来亚联合邦协定》,1948年2月1日,“马来亚联合邦”正式成立。
英国在马来亚的殖民统治,遭到了马来亚共产党的强烈反抗。为了削弱马共的力量,殖民政府解散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和马共在各地建立的行政机构,袭击马共机关并逮捕马共成员,后来更是于1948年6月展开了一场长达12年之久的“剿共”战争。1949年英国政府为了争取在马来亚的华人支持并且削弱马共的力量,一方面推行“移民新村”活动,另一方面,支持华人成立政党和倡导种族协调,以减缓马来亚当地马、华两族的矛盾。这促使华人在1949年2月建立马华公会,最终马华公会发展成为马来西亚十分重要的政治力量。同时英国殖民当局的亲华政策也使巫统内部意见不统一,部分党员不满巫统主席提出的吸收非马来人加入巫统的建议,退出巫统另建伊斯兰教党,而巫统创始人拿督·翁最终也于1951年9月退出巫统,另建独立党。
随着战后马来亚以及新加坡民众独立意识的觉醒,马来亚成立了许多具有强烈民族性质的政党组织。英国殖民政府被迫做出让步。1951年4月,马来亚联合邦设立行政部门,实行部长制和议会制。高级专员任立法议会议长,并任命11名政府部长。当时的前巫统主席拿督·翁等5人分别担任内政、教育等部门的部长。他们是非官方部长,只对高级专员负责。1951年12月至1952年2月,殖民当局在联合邦部分地区举行了地方一级的立法议会选举,在选举中以拿督·翁退出巫统后成立的独立党呼声最高,马华公会因华人数量有限而处于下风,巫统也因拿督·翁的退出而实力受损,因此马华公会与巫统为了在议会选举中获胜于1952年2月暂时结盟并参选,最终获得胜利。随后巫统与马华公会正式组成联盟,1954年12月印度人国大党加入巫统与马华公会的联盟,马华印联盟党正式成立。从此,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马来亚的政治舞台。
联盟党的成立,有力地冲击了英国政府的殖民统治,重新整合了马来亚各派的政治力量。迫于马来亚各地人民以及各政党掀起的民族独立运动的一波波高潮,英国殖民政府在1955年7月举行了马来亚联合邦的立法会议选举。在这次普选中,联盟党大获全胜,成为联合邦的执政党。1955年8月4日联盟党组建了新政府,享有自治权。联盟党领袖及巫统主席东姑·拉赫曼出任马来亚联合邦首席部长兼内政部长。虽然马来亚并未从英国人的殖民统治下正式独立,但是自治政府的成立使马来亚联合邦的各族人民看到了独立的曙光。
新政府成立后不久,联盟党立即提出两年内独立的主张,并于1955年12月至1957年5月不断派代表团前往伦敦,与英国政府就独立、独立后制宪以及马来亚与英国关系等相关事宜进行谈判。最终,1956年3月6日,英国政府同意了马来亚联合邦于1957年8月31日在英联邦内独立。1957年8月27日正式发布了马来亚联合邦的新宪法。宪法规定,联合邦为议会君主制国家,由选举产生的联合邦最高元首作为国家政治、军事和宗教的最高领袖。最高元首由“统治者议会”(相当于苏丹议会)从9个州的苏丹中根据资历挑选,任期为5年,不得连任。最高元首应按内阁的意见行事,同时还应保障马来人的特殊地位。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国会,由众议院多数党领袖出任总理,组织政府。参议院设38名议员,其中22人由11个邦的议会选举产生,另外16人由最高元首任命。参议员任期6年,每三年有半数离任。众议院由各个选区选出的100名议员组成,其权力与英国的下议院类似。司法系统由1名首席法官和最高法院、经议会确认的各级法院组成。最高法院的权力包括解释宪法和处理州与州之间的争端。各州首脑是苏丹或州长(槟榔屿、马六甲、沙巴、沙捞越),各州的行政长官由州务大臣或首席部长担任,两次大选间隔不得超过5年。宪法还规定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以马来语为国语。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正式在英联邦内独立。马来亚联合邦在英联邦内独立之后并不意味着英国殖民者对马来群岛的统治结束,新加坡、沙巴、沙捞越和文莱还处于英联邦的统治之下。
新加坡自从1948年与马来亚分离直接成为英国皇家殖民地之后,基本保持当初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者为英王委任的总督。1951年,新加坡设市,在民选委员逐渐增加的同时市政委员由选举产生的市参议员组成。1953年由英国政府任命的乔治·雷德尔主持的委员会制定出“雷德尔宪制”,其要点如下:设立由32名议员组成的立法议会,其中25名议员由选举产生;成立民选政府,原来的行政议会改为部长会议,会议主席由英国总督担任,部长会议包括3名对英国总督负责的“当然部长”和对议会负责的部长,其中首席部长由多数党或党派联盟的领袖担任。“当然部长”负责财政、外交、国防和国内治安等事务。雷德尔宪制并未改变英国对新加坡的殖民统治的性质。 1956年,新加坡与英国政府就自治问题展开谈判,但双方并未达成一致。1957年新加坡又接受了一部同意新加坡自治的宪法,李光耀领导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选举中获得议会53个席位中的13席,最终成立了以李光耀为总理的新政府,新加坡宣布在英联邦内自治。李光耀上台后致力于推动新加坡与马来亚联合邦合并,与马来亚联合邦、沙巴、沙捞越和文莱合并成立马来西亚联邦。1961年9月新加坡就此问题举行了公民投票,半数以上选民赞成加入马来西亚联邦。
自1946年7月,英国政府宣布沙捞越、沙巴与新加坡一样都为英国直辖殖民地,设总督进行殖民统治。但随着马来西亚联邦计划的提出,沙捞越、沙巴和文莱在50年代先后开始了向民选自治政体过渡的发展阶段。当时的沙巴并没有政党和选举制度,处于家长式的统治之下,致力于发展经济,到1961年官方委员会仍然控制着沙巴的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沙捞越直到1959年12月才举行首次普选,甚至在议会45名议员中有24名是由殖民政府指定的。文莱苏丹则在1958~1959年才获得英国殖民当局移交的权力。1959年文莱颁布宪法,规定立法会议的33名议员中须有16名由选举产生,这16个议员席位由阿扎哈里所领导的人民党全数获得。虽然文莱苏丹赞成文莱加入马来西亚联邦,但是文莱的人民党坚决反对。婆罗洲的政治制度以及政治发展水平远远低于马来亚联合邦和新加坡,在1961年7月召开的婆罗洲政治领导人第一次会议(亚庇会议)上,马来西亚计划被全盘否决。
在马来亚联合邦的多方努力下,1962年7月31日马来亚联邦政府和英国政府签订了一个协定,规定英国在北婆罗洲、沙捞越和新加坡的权力于1963年8月31日新的马来西亚联邦成立时移交完成。鉴于东马与西马之间不论是在政治、经济发展上还是在教育水平发展上均存在显著差别,协定还同意成立一个双边政治委员会,保障婆罗洲各州的特殊利益。根据协定,沙巴、沙捞越和新加坡均以州的名义和马来亚联合邦合并,称为“马来西亚”。英国政府撤销了英国女王在沙巴、新加坡以及沙捞越的宗主权以及司法权。但英国政府仍继续使用新加坡军事基地,协定于1963年8月31日生效。而由于文莱苏丹不愿意别人分掉他丰厚的石油收入,同时未获得与马来半岛的苏丹同等的政治地位,最终文莱放弃加入马来西亚联邦。马来西亚联邦最终于1963年9月16日成立。其成员包括马来半岛上的11个州以及新加坡、沙巴和沙捞越3个州。以原马来亚联合邦的领导人拉赫曼为总理,他被尊称为马来西亚的“国父”。
马来西亚独立后,马来人与华人由于经济政治等原因,始终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种族冲突也时有发生,马来西亚的政治特点也因此呈现出族群政治的特点。
新加坡自英国进入马来地区时便与马来亚分离,虽然于1963年9月16日正式并入马来西亚成为马来西亚联邦中的一个州,但是,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具有十分严重的政治、经济方面的矛盾。政治上,英国对马来半岛“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在其社会中留下很深的烙印,导致马来西亚各民族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一方面李光耀不仅与主席拉赫曼领导的马来人有摩擦,其与联盟党的马华公会的华人也有摩擦,拉赫曼无法完全满足李光耀的政治需求。另一方面拉赫曼极力劝说新加坡并入马来西亚是因为希望通过新加坡的加入,马来西亚各族人民之间的矛盾能够得到缓和,最终使马来西亚的政治更加稳定。虽然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后其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稳定,但李光耀的政治诉求反而造成了马来西亚政局的动荡。印尼不满周边成立一个“巨大”的国家,便在马来西亚联邦独立之时宣布与其断交,并停止与马来西亚联邦一切的经济往来,同时由于领土问题马来西亚总理拉赫曼也宣布同菲律宾断交,这严重阻碍了新加坡地区的经济发展,使新加坡的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以上矛盾与摩擦不仅无法通过协商来解决,反而有扩大之势。在权衡利弊之后,马来西亚联邦总理拉赫曼最终要求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9日,议会通过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草案,与此同时,李光耀也别无选择地宣布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成为独立国家。同年9月新加坡加入联合国,并成为英联邦的一员。
新加坡的独立,并未解决马来西亚社会中各民族以及各阶级之间的矛盾。新加坡独立后,人民行动党在马来西亚有一个发展组织,称为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该党以城市工人以及职员为主,华人占党员比例的70%左右。由于该党的政治主张是建立多元种族的马来西亚,提倡政治民主、社会工业民主、经济文化民主,奉行议会民主,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最终成为马来西亚主要的华人反对党之一。华人反对党还有由原“统一民主党”和部分“马来亚劳工党”党员联合组成的“马来西亚民政运动党”(简称“民政党”),主张建立为全体人民服务,民主、和睦、团结的马来西亚,其纲领强调非种族性、温和社会主义、宪政民主三项基本原则,在槟城有较大的势力与影响。与此同时,从巫统分裂出来的“泛马伊斯兰教党”(现改称伊斯兰教党),也越来越受马来人的支持。该党具有十分浓厚的宗教色彩,其党章规定只有伊斯兰教徒才能入党,主张“以伊斯兰教义为原则,政教合一”,要在马来西亚“建立伊斯兰教国,为马来人利益而奋斗”。其领导人多为阿訇、伊斯兰教师、官僚政客等,同马来西亚上层阶级的苏丹、地主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该党在西马北部各州均有一定势力。
20世纪60年代后期,马来西亚的种族矛盾愈发尖锐,马来人怨恨华人,认为华人在文化上自高自大,蔑视马来人的文化语言、服饰、宗教,在经济上有优越地位,在教育上有颖悟能力;而华人由于一直没有获得同马来人一样的公民地位,要求实行民族政治平等。这些尖锐的矛盾在1969年5月马来西亚举行独立后的第三次大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最终以巫统为首的马华印联盟党失利,由于其所占席位数量超过半数,故马华印联盟党仍可以组织中央政府。但是在此次大选中华人反对党力量的显著增强使马来人充满危机感。5月13日民主行动党与民政党的华人青年支持者在吉隆坡举行胜利游行,与愤怒的马来人发生冲突,并发展成为持续4天的骚乱,局势失去控制,华人的店铺和住宅遭到纵火和抢劫,并且骚乱持续蔓延,局势不断恶化。相关数据显示,在1969年5月13日至7月31日的冲突中,各族共死亡196人,受伤367人,被警方拘捕及被法庭起诉的共9143人,失踪37人,这场性质恶劣的冲突事件被称为“5·13”种族冲突事件。
在“5·13”种族冲突事件爆发的第三天,总理东姑·拉赫曼在巫统激进派的压力下宣布成立以敦·拉扎克为主任的全国行动理事会,负责全国行政事务,拉扎克实际接管了全国权力,并且马来人开始转向全面控制政权。1970年8月31日,最高元首公布国家原则,重申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要求人民效忠元首,维护宪法,不议论敏感话题。1970年9月21日,总理拉赫曼正式下台,敦·拉扎克成为继任者。其正式上台后结束了全国行动理事会的非常时期统治,恢复民选议会,但坚持立即通过宪法修正案。1971年2月国会重开,宪法修正案通过。该修正案规定:禁止在议会内外公开讨论可能引起种族冲突,或对政府的意图不信任的问题,否则作为非法煽动罪处理。同时规定,禁止质询1957年宪法中有关国语、马来族特殊地位、马来统治者地位和主权及公民权等条文,取消议员在议会内的言论不受司法管辖的权力,赋予最高元首权力,以直接谕令大专院校给马来人和土著一定比例的名额。该项修正法案的通过,从法律上确认和扩大了马来人的特权,并影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由于马华印联盟党在1969年的大选中失利,总理敦·拉扎克提出由各政党组成“国民阵线”(简称“国阵”)共同管理国家的一切问题。其主要包括巫统、马华公会、印度人国大党、伊斯兰教党、民政党、人民进步党等10个政党。其中巫统占首要地位。其政治主张为:消除贫穷,在种族和谐、团结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和平、廉洁、公平和繁荣的马来西亚。其组织方式是,各成员党平时独立存在,以由各成员党主席组成的国民阵线最高理事会为最高执行机构。国阵设主席与秘书长,由巫统主席和巫统署理主席分别担任。
国民阵线的成立,巩固了执政党的地位,控制了全国的局势,保障了马来西亚政局的基本稳定。20世纪80年代,由于巫统一党独大的局面已经形成,因此巫统领导层之间的斗争取代了马华之间的斗争成为马来西亚政坛的主要矛盾。1976年1月敦·拉扎克病逝,其继任者敦·奥恩也于1981年因健康原因辞去职务,最终由其副手马哈蒂尔担任马来西亚的总理、国防部长、巫统主席、国阵主席。马来西亚由此进入了长达22年的马哈蒂尔时代。
80年代,受经济衰退以及一连串金融丑闻的影响,巫统领导层的斗争也日趋白热化,马哈蒂尔的领导地位遭到一系列挑战,政局稳定也受到威胁。1988年2月4日,巫统因少数基层组织未经注册参加选举而触犯社团注册法令,被最高法院宣判为非法组织。执政党被判为非法组织,这也是马来西亚独立后所遇到的最严重的政治危机。但以马哈蒂尔为首的主流派立即以“新巫统”为名重新申请注册,2月15日获准,并正式成立了“新马来民族统一机构”(简称“新巫统”)。马哈蒂尔继续担任新巫统主席、国民阵线主席以及政府总理。他以果断措施解决了这场政治危机,维护了政权稳定。以拉沙里为首的原巫统内部反对派领导人则重新成立了一个名为“四六精神党”的新政党,由此,巫统正式分裂。但拉沙里成立的“四六精神党”并未对国阵以及新巫统一党独大的局面产生实质性影响。在政权稳定后,马来西亚政府成功瓦解了马来西亚共产党。国阵的执政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马来西亚的政治进入了顺利发展时期。80年代末期马来西亚政局稳定,总理马哈蒂尔和国民阵线的威信持续提高。新巫统的地位不断加强,同时其党员群体也不断壮大。为提高新巫统的工作效率和增加内部团结,新巫统建立健全了内部组织机构。为了保持中央领导层的稳定性,新巫统成立不久便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将以马哈蒂尔为首的最高理事会的任期延长至1990年2月,其间不搞选举。1990年12月1日,新巫统举行了建立以来的第一次中央机构改选,马哈蒂尔获得连任。
马哈蒂尔获得连任的同时,一大批年轻人也进入新巫统的领导层,为新巫统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为新巫统将来的交班奠定了基础。1996年10月,巫统举行三年一届的换届选举,马哈蒂尔继续获得连任,署理主席则由其副手安瓦尔担任,同时国民阵线的执政地位更加巩固,马来西亚国内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政治稳定。但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打破了马来西亚在90年代政治经济发展上的良好态势。1998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安瓦尔事件”,其直接结果之一就是将马来西亚国内原有的政治改革呼声转化为实际且轰轰烈烈的政治改革运动,后来甚至提出了要求马哈蒂尔下台的口号,而政改运动最为重要的结果之一是以安瓦尔妻子旺·阿兹莎为首的“国家公正党”的建立。该党势力迅速壮大,短短半年间发展了40万党员,他们长期进行街头抗议示威活动,并且国家公正党与马来西亚的其他反对党即马来人的伊斯兰教党、华人的民主行动党和印度裔的人民党组成了“替代阵线”,全面冲击国阵的执政地位。要求实行“马来西亚两线制”(即西方国家的两党制)。马来西亚自此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中,其政局也陷入前所未有的动荡中。
“安瓦尔事件”引起的政治危机以及经济危机对马来西亚造成深刻影响,1999年11月30日马来西亚第十届大选结果公布,虽然国阵再次获胜,但是该届大选却是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的“分水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巫统失去马来人的绝对支持。相关数据表明,巫统仅获得47%的马来人选票,而反对党所获得的马来人选票却超过50%。马来人不再像以往那样一边倒地支持巫统,巫统的执政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2002年6月22日,马哈蒂尔突然宣布辞去巫统主席和国阵主席的职务,但巫统最终决定其于2003年10月正式退休,继任者为任巫统署理主席、内阁副总理的巴达维。自此马来西亚政治发展进入“后马哈蒂尔时代”,而这一时期的马来西亚国内政治也呈现出变幻莫测的特点。
2004年马哈蒂尔的继任者巴达维赢得大选,其延续了马哈蒂尔的既定内外政策,同时加强了对政府机构的整顿和廉政建设,强调全民分享政治权力和经济发展成果,赢得民众的普遍支持。对内顺应民意,惩治腐败,革除司法舞弊并提出建立“温和穆斯林与多元种族民主国家”的思想。对外强化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促进马中战略合作关系的长足发展,同时改善马美关系,稳定了马来西亚的国际环境。但是2008年大选国阵惨败,其直接结果是导致马来西亚政局再次动荡。一方面,马来人反对党以安瓦尔为首伺机干扰政权,并企图东山再起。另一方面,马来人明显出现分裂,相当一部分马来人倒向反对党。巫统内部也开始出现严重分裂,一方面是以前总理马哈蒂尔和前财长东姑·拉沙里为首的反巴达维派;另一方面是巴达维派系的巫统势力极力抵抗,企图延续巴达维的政治生命,坚决维护巴达维。国阵成员党也出现分裂,沙巴进步党宣布退出国阵。与此同时,马来西亚的三大在野党马来人的人民公正党、华人的民主行动党、马来人的伊斯兰教党组建“人民联盟”(简称民联),对国阵的政治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针对国内政局的变幻莫测,巴达维在2008年10月宣布交权给纳吉布,但其要在2009年3月底退位之前完成三项改革。一是成立遴选法官委员会。二是成立以香港廉政公署和澳大利亚反贪污委员会为蓝本的“反贪污委员会”。该委员会委员长由总理推荐,并由国家元首委任。三是成立特别投诉委员会。由于总理府主管法律的部长再益涉及种族问题被开除巫统党籍,巴达维上述三项改革陷入僵局,最终不了了之。2008年3月副总理纳吉布不战而胜当选巫统主席,并于4月3日宣誓就任马来西亚第六任总理。纳吉布临危受命,处境十分艰难。他不仅面临着反对派领导人安瓦尔的“逼宫”,同时也要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再次爆发,以及国内政治危机和种族危机频发的压力。在此情况下,纳吉布提出的具体改革措施如下:一改巫统独大格局,建立高效、亲民政府;设立经济顾问理事会,推出刺激经济配套网站等一系列措施应对经济衰退;在国内缓和民族情绪以及种族矛盾的同时,积极处理南海问题,推进中马关系。
2013年5月5日,马来西亚第十三届选举落下帷幕,连续执政56年的执政联盟国民阵线虽守住了政权,但在国会222个席位中其仅获133席,为有史以来最低,其全国得票率仅为47.42%,而在野党人民联盟获得高达50.83%的支持率,首次超过国民阵线得票率。国民阵线建立以来,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分裂局面,马来人政权也几经磨难,各个种族间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马来西亚反对党势力也在不断壮大,马来西亚人民也越来越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国家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政府。2018年5月,马来西亚举行了第七届全国大选。前总理马哈蒂尔重返政坛,带领反对党阵营希望联盟取得了国会222个席位中的113席,赢得首次大选,获得组阁权。马哈蒂尔再次就任总理一职。国民阵线仅获79个席位,失去了连续执政61年的政权。大选后,国阵主席纳吉布辞去国阵和巫统主席一职。在此情况下,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的总体态势仍不是十分明朗,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马来西亚的政治发展最终会在曲折中缓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