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缺乏“主体”视角的研究

大部分以儿童青少年为对象的研究都没能将儿童作为社会行动的主体来探讨他们是怎样感受自身的发展,并怎样影响着自身的环境的。也就是说,以往研究多从父母的视角或成年观察者的视角,而非作为被研究者的儿童青少年自身的视角来看他们自己的幸福。大部分研究重点是这些年轻人的父母,多强调父母的作用,而儿童与青少年的参与和自主决策,以及子女与父母的互动对儿童青少年拥有的社会资本与幸福的影响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换句话说,以往研究中的自变量主要是父母与家庭因素,而儿童青少年自身的社会关系与社会参与等指标并没有囊括进来。莫罗(Morrow,1999)就曾指出,美国的研究比较重视家庭结构效应,更多的是去考察父母对子女未来幸福的投资能力。子女对父母的影响,子女对自己社会资本的协商,以及子女给予父母的支持,受到的关注比较少。实际上,受儿童社会学中的建构主义视角启发,这些研究也越来越强调儿童青少年参与社会生活所带来的社会贡献。儿童青少年才是他们自己社会性发展的建构者(Corsaro,2014)。

早在2005年,就有学者(Ben-Arieh,2005)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儿童在哪里?儿童对他们自己的福祉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该学者指出,重视社会资本与儿童福祉研究中的儿童主体性是儿童权利的体现,也代表着肯定童年是儿童自己的,而非“成人”赋予的意义。儿童对自己的主观感受需要受到重视,这样从研究设计、信息与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到结果的应用都需要儿童真正参与进来。

基于这样的理念,近年来把儿童青少年作为真正主角的研究有所增多,比如斯坦顿-萨拉泽(Stanton-Salazer,2011)的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个体可以自主地去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伙伴关系、师生关系和其他与成人之间的关系),并在互动过程中建立信任,从而来扩展自己的社会资本。金与施耐德(Kim & Schneider,2013)对青少年教育获得的研究发现,父母提供足够的资源还不够,父母与青少年的教育目标与行动要一致,才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业的选择。此外,欧弗与施耐德(Offer & Schneider,2007)指出,儿童青少年可以对父母构建社会资本起作用。他们的研究发现,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子女来认识更多的社区邻居,子女可以成为父母建立社会网络的一种动机。由此可见,在分析研究社会资本与儿童青少年幸福关系的研究中,今后的研究不能忽略儿童青少年自身的作用。以青少年研究对象为中心,体现研究对象个体自主性的研究虽然还不多,但它已经是将来这一领域研究发展的趋势之一,后续需要开展更多倾听年轻人声音,从他们的主体视角进行分析讨论的实证研究。 GBma9+h/AO91Qx48R2mipdhlgZNw3mcPPVXxsNvW3Z7F1ZUjFK7E+pw1Nfo545m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