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② 。
气蒸云梦泽 ③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④ ,端居耻圣明 ⑤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⑥ 。
①一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②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太清:天空。
③云梦泽:古时云、梦为二泽,长江之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来大部分地区变干变淤,成为平地,并称为云梦泽,约为今洞庭湖北岸一带地区。
④济:渡。楫(jí):划船用具,船桨,这里借指船。
⑤端居:闲居。
⑥徒:白白地。
这首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自己对洞庭湖烟充满向往但欲渡无舟的感叹和临渊观人垂钓却只能羡慕的遗憾情怀,委婉地表达出诗人的致仕之心和希望张九龄予以引荐之意。
这首诗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呼应诗人内心的情感,让感情的抒发更加流畅自然。此外这首诗作为孟浩然寻求引荐的拜帖,字里行间表现着不卑不亢的态度,既不过分清高又不自降身份,称得上才子志士的优秀作品。
前两联中,诗人用字巧妙,对洞庭湖的描写恢宏大气,“混”字写出水天相连之盛况,“蒸”与“撼”将洞庭湖的烟波浩渺与波澜壮阔描写得淋漓尽致,诗人眼中的景致也是诗人心中的景致,气势宏大的景物恰恰映衬出诗人心胸的宽广,使人心生好感。若是一味地描写雄大的景观或许给人一种好高骛远的感觉,所以诗人在下两联转入温厚的抒情。“欲济无舟楫”从眼前的实景出发,由想渡河却没有船只联系到自己想要出仕却无人引荐之事,以“舟楫”引人,可谓巧妙。另用“圣明”二字隐晦地恭维了一下当朝的盛世,又自贬闲居在家的不甘,后以“垂钓者”暗指当朝的执政者也就是张丞相,用“羡”字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渴求,借用《淮南子·说林训》“临河羡鱼,不如退而织网”之意,希望自己得到引荐,从而实现政治理想。这首诗的章法、句法、字法都给后世诗人的创作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此诗旧注为开元二十一年(733)所作。时张九龄为相,四十五岁的孟浩然西游长安,以此诗投赠张九龄,希望引荐。然有人说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在长安时,张九龄尚在家乡韶关丁母忧,张于年底才进京就任中书侍郎。孟浩然此次未见到张九龄。二人之相会当在张被贬荆州长史时。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云:“本诗当作于开元四年(716)左右张说任岳州刺史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