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训词释典】

①鹳雀:一作“鹳鹊”。《清统志》曰:“山西蒲州府:鹳鹊楼在府城西南城上。《旧志》:旧楼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鹊栖其上,遂名,后为河流冲没,即城角楼为匾以存其迹。”

【析文赏艺】

此诗使鹳雀楼扬名天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五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清代黄白山选评、朱之荆增订的《增订唐诗摘钞》言:“两对工整,却又流动,五言绝,允推此为第一首。”

此诗首二句先切定鹳雀楼之境界,后二句再写登楼,格力更高。诗的前两句景象极其宏大,夕阳自山而落,黄河奔流入海,万里之势尽现咫尺之间。此外,这两句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白日”对“黄河”,一白一黄,色彩跃然而出;“尽”与“流”二字,一者消亡之中暗喻生命之勃发;一者流动之中却是生命之凋亡,得老庄之辩证思想。画面感极为强烈,可谓深得工笔画之传神写照。再者,白日依山、黄河入海,既是时光之流转,亦是诗人哀叹华年之流走,颇有《长歌行》之百川到海、何时西归之意,但终不知人生何往,故有后句“欲穷”之问。诗的后两句并非出人意料之句。楼下所见白日依山,登楼远眺则黄河入海映入眼帘,但诗人仍不满足,欲继续眺望探寻,故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足见其层层递进之势。此二句不言楼如何高,而楼之高却已极尽形容,且于写景之外,更着未写之景。此种格力,尤臻绝顶。此外,这二句充满哲理,与张若虚之春江之问内容颇似,但豪气更胜。虽给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但无生硬之感,与鹳雀楼之题切合紧密,寓哲理于景中,所谓后世荆公、苏子,皆类之。盛唐之诗,本欲写哀情,却不见丝毫哀情流露。此正是盛唐之气魄,亦是诗人自己之豪情。

【论世知人】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蓟门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盛唐处士朱斌所作,名之曰《登楼》,其依据是盛唐太学生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国秀集》是现存最早的唐诗选本,在这本集子中还选录了王之涣的诗三篇,唯独没有《登鹳雀楼》一诗。倘若朱斌的《登楼》是王之涣的作品,这种冒名顶替或编者的张冠李戴必为当时文坛所不容。清康熙年间修纂的《全唐诗》虽收入了王之涣《登鹳雀楼》一诗,但又加注云:“一作朱斌诗。”同时也收入了朱斌处士的《登楼》诗,亦在诗下加注云:“一作王之涣诗。”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注《登鹳雀楼》诗曰:“此诗作者一作朱斌,题为《登楼》。” IVxlFC9MAgUA03q9otxtEQckPMVf7/nHiuLgT3im/hdSRN9wz6B6Vusicx+Jduy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