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战略稳定

战略稳定是体系内主要力量在较长时期内形成并保持的一种结构相对稳固、实力大体均衡、关系不易变化的状态。狭义上的战略稳定特指核均势,广义上的战略稳定则涵盖核战略稳定、双边战略稳定与全球战略稳定等不同层面。冷战时期的核战略稳定,尽管主要服务于美苏争霸世界的需要,并不可避免地带有不合理性与不公正性,但它对维护世界总体和平、安全、稳定尤其是制止核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由此形成一个普遍的、迄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军控和防止核扩散机制。苏联解体后,美苏核战略稳定的根基发生动摇,尽管俄罗斯接管了苏联的核武库并宣布继承在核裁军方面的法律义务,但由于美俄实力对比不均衡,加之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并着手发展全球反导系统,两国间的核战略平衡事实上出现了对美有利的倾斜。全球战略稳定在2016年开始出现一些令人不安的变化。

战略稳定机制显动摇迹象 按照经典军控理论,核战略稳定是战略稳定的最初形态,也是战略稳定理论的基本内核。冷战时期的核战略稳定是美苏主导并建立在两大阵营整体对抗背景下的战略稳定,既包括美苏两国签订的旨在限制核武器使用、禁止核试验、防止核扩散和裁减核力量等一系列双边条约,也包括国际社会广泛参与的多边军备控制协议。冷战结束后,由美苏主导、以两大阵营对抗为基本特征的全球战略稳定不复存在。 当前,影响全球战略稳定的消极因素正在世界各地增加,这一趋势的危险性首先在于,个别国家和军事-政治同盟谋求在军事和军事技术领域获得决定性优势,以便在国际事务中毫无阻碍地通过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来实现自身利益。因此一些国家公然无视各国安全不受减损的安全基本原则,企图以牺牲他国安全换取自身安全。这一政策导致军力增长失控,动摇了全球战略稳定体系,与在有效国际监督下实现普遍、全面裁军的理念背道而驰。

大国之间的双边战略稳定是全球战略稳定的基础性要素。自2010年生效以来,《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执行得一度比较顺利,成为全球战略稳定的重要支柱。但自2013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特别是随着俄罗斯干预美国总统大选问题的酝酿,美俄关系大幅恶化,美俄在核问题上合作的政治基础出现动摇。2016年4月,俄罗斯以峰会议题和专题的制定过程中缺乏协作精神为由,拒绝参与美国发起的华盛顿核安全峰会。10月3日,普京签署行政命令,暂停履行签订于2010年的美俄《钚管理和处置协定》,理由是美国采取对俄敌视政策并且未严格履行该条约。10月5日,俄罗斯政府宣布暂停履行签订于2013年的美俄《核能科研合作协议》。此外,2010年签署的美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于2021年2月到期,但迄今美俄尚未就下一步核裁军协议启动谈判。俄罗斯明确将新条约的签署与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先进的常规武器打击系统、第三国核力量以及取消制裁联系起来,由于美俄关系目前处于最低点,达成武器控制协议的前景黯淡。如果这种僵局无法打破,冷战结束以来持续进行的核裁军可能逐渐走到尽头。 2016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中俄两国元首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关于加强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中俄在声明中强调,当前影响全球战略稳定的消极因素在增加,两国对此表示担忧。

战略核力量发展出现新动向 核武器仍然是世界五个核大国确保各自战略安全的最重要工具,庞大的核武库仍是悬在世界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按照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2016年年初全世界有15395枚核武器(见图1.3)。虽然总量有所减少,但这也是足以毁灭世界无数次的可怕数字。

图1.3 各国拥有核武器的数量(2016)

资料来源: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https://www.sipri.org/sites/default/files/2017-06/fs_1707_wnf.pdf。

一些谋求获得军事优势地位的国家和联盟顽固拒绝讨论削减和限制保障其拥有决定性军事优势的武器。美国对终极威慑或绝对威慑的追求进一步影响全球战略稳定性,加重业已存在的核安全困境,不利于解决伊朗核问题和朝鲜核问题。美国的绝对安全也必然造成其他国家的绝对不安全,为了应对美国的核威慑,俄罗斯针锋相对地加强进攻性核力量建设,放缓战略核弹头的削减步伐并加快核武器的更新换代,同时加快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发和部署,以缩短同美国的差距。美国错误的核战略将加剧全球核竞争和核博弈,这样的核竞争和核博弈也有可能进一步激化主要大国在太空的军事竞争,有可能打开另一扇“灾难之门”。

尽管核武器总量稳步减少,各个核大国却在积极推动其核武库现代化。 [4] 美国在2016年继续推进“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现代化工作,其中包括用“陆基战略威慑”系统代替现有的“民兵-Ⅲ”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用“远程防区外巡航导弹”取代现有的空射巡航导弹,以“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更换现有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开发新一代的B-21战略轰炸机,以及对核弹头实施“3+2”的延寿项目。2016年10月美国国务院网站发布的《美国核武器现代化计划》称,美国核武器现代化计划的目的是维持战略稳定性和有效的核威慑。 奥巴马政府宣布,下一个十年将每年投入350亿美元用于更新美国核武库。其中,600亿美元用于制造642枚新型陆基洲际导弹,1000亿美元用于新造12艘核潜艇,550亿美元用于制造100架新型轰炸机,300亿美元用于制造1000枚新型巡航导弹,500亿美元用于更新指挥控制系统,800亿美元用于打造核试验基地。 2016年12月,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发文,强调美国需要扩大其核能力,“在世界在核武器问题上清醒过来之前,美国必须大力加强并扩大其核能力”。特朗普表示:“要确保美国核威慑能力的现代、强大、灵活、适应性强和高度戒备,并经过适当调整,能够震慑21世纪的威胁,确保我们盟国的安全。”可以预料,未来美国新政府在推进核武器更新改造方面可能会迈出更大的步伐。

俄罗斯在2016年继续部署“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开工建造第8艘“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加速研发“萨尔玛特”洲际弹道导弹以及载有“雅尔斯”弹道导弹的“巴尔古津”导弹列车,并改良升级图-160战略轰炸机。从2011年至2020年,俄罗斯计划花费700亿美元用于战略核力量的现代化。 2016年12月22日,普京在俄国防部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俄罗斯需要“强化战略核力量,为此,我们应研制能够穿透任何当前和未来导弹防御系统的导弹,(俄罗斯)核力量的‘三位一体’维持在一个恰当的水平上,这对保持战略对等非常重要”。

在《2015年战略防卫与安全评估》中,英国政府宣布将打造4艘新一级战略核潜艇,以取代原来的4艘“先锋”级战略核潜艇。2016年6月,英国议会批准关于支持更新“三叉戟”项目的提议,将分阶段投入总计452亿美元的资金。法国对其“凯旋”级战略核潜艇进行改造升级,以使之能够搭载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M51潜射弹道导弹。同时,法国已启动新一代战略核潜艇的设计工作,计划在2035年推出新一代“凯旋”级战略核潜艇。印度稳步扩大其核武库及生产能力,自主建造的“歼敌”号战略核潜艇在2016年服役,可搭载核弹头的“烈火-V”准洲际导弹则计划于2017年服役。针对印度的核活动,巴基斯坦也积极扩大核武器生产能力,并尝试开发更加先进的运载工具。尽管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朝鲜在2016年进行了2次核试验和20多次导弹试射,核武能力进一步增强。 [5]

战略反导系统的扩大部署正在影响国际和地区战略平衡 个别大国为追求自己的绝对安全而忽视或罔顾它国安全,反导领域的形势发展尤其令人担忧。单方面发展并在世界各地部署战略反导系统的非建设性行为,对国际和地区战略平衡与安全稳定带来消极影响,也破坏了制定和通过多边政治-外交手段应对导弹及导弹技术扩散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域外力量往往以臆想的理由为借口,在欧洲部署“岸基宙斯盾系统”,在亚太地区部署或计划在东北亚部署“萨德”系统,这与导弹扩散领域面临的实际挑战和威胁毫不相干,与其宣称的目的也明显不符,并会严重损害包括中俄在内的域内国家战略安全利益,中俄两国对此强烈反对。

在欧洲,2016年5月13日,在波兰小镇列德泽科沃举行了盛大的欧洲导弹防御系统基地建设开工仪式。此前一周,罗马尼亚德维塞卢欧洲导弹防御系统基地投入作战值班。此外,在邻近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的立陶宛境内,北约开始部署远程预警雷达。俄罗斯对此反应强烈。总统普京警告,美国和北约的上述举动违反了《中导条约》,将打破美俄之间在军事力量上的战略平衡,而军事力量的战略平衡是防止大规模军事冲突的最可靠保证。因此,俄罗斯绝不能接受欧洲导弹防御系统。

在亚洲,自2009年奥巴马上台以后,美国就积极推动在韩国部署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即“萨德”系统。2016年之前,尽管美国不断敦促,韩国政府在部署“萨德”问题上态度比较模糊,与美国立场也存在矛盾之处。2016年1月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之后,美韩随即展开“萨德”部署的正式谈判。3月4日,美韩两国军方就在韩部署“萨德”问题进行可行性磋商。7月7日,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最终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 一个作战部署的“萨德”系统包括一部雷达、多部发射车和多个拦截导弹。“萨德”系统的雷达采用AN/TPY-2雷达,其作用距离约为1000-1500千米,其拦截导弹能对半径在200千米以内、高度在40-150千米范围内、射程不超过3500千米的弹道目标进行拦截。按照防御区域半径200千米计算,部署在星州郡的“萨德”系统拦截导弹并不能实现对韩国全部领土的保护,相反,其雷达却能有效探测到中国导弹发射情况,一方面,它可以侦测中国导弹飞行试验,了解中国导弹释放的真假弹头特征;另一方面,它可以把中国导弹的数据传给美国的全球导弹防御体系,使得美国导弹拦截系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拦截尝试。因此,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只是以应对朝鲜核导威胁为名,行损害中国战略安全与能力之实。 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将美国全球导弹防御网络覆盖范围扩大,使之进一步逼近中国与俄罗斯,严重损害中俄战略安全利益,这必然激起两国的反制,从而损害东北亚甚至全球战略稳定与平衡局面。

近年来,“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进程止步不前,而且主要核大国近年来还提高了准备使用核武器的调门,越来越倾向于降低核武器的使用门槛。美国战略界热议在地区冲突中使用核武器的问题。同时,他们认为俄罗斯奉行“以升级促降级”战略,在冲突中使用核“手术刀”先发制人。 为应对美国反导系统,俄罗斯决定针锋相对,将可携带核导弹运抵加里宁格勒地区,矛头直指美国打造的欧亚导弹防御系统,并公开宣布“必要时将使用战术核武器进行反击”。 对此,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回应称,“只要世界上还存在核武器,北约就是一个‘核联盟’,必要时将以核武器回击任何攻击”。美欧、北约与俄罗斯之间公开以“必要时将使用核武器”相威胁,这在冷战结束以来的20多年来尚属首次。 rA+OoJfT2y1SNqzp8IYq+fHgsXdYy6zde5KZvL+ksdo3Lbm05o3Vz0XLpUCnZyV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