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炎帝神农氏及其部族成长

炎帝,姜姓,又叫神农氏,或称炎帝神农氏,神话时代农业的开创者,后为三皇之一,华夏民族之始祖。

一 炎帝神农氏称谓考述

(一)由神农、炎帝到炎帝神农氏

我们今天说神农、炎帝、炎帝神农氏,是指一个人。然而,在先秦之时,神农、炎帝一直是不同时代有不同事迹的人物,更无炎帝神农氏之称号。

神农是母系时代向父系时代过渡的部族首领。《周易·系辞传下》曰“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之世处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庄子·盗跖》)之时,神农带领部族成员“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进行“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商君书·画策》)的原始农业生产,社会处于“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商君书·画策》)的母系时代向父系时代的过渡阶段,是农耕文明的起步时期。

炎帝是父系时代的部族首领。《国语·晋语》载“少典娶有蟜氏生炎帝”。《左传·昭公十七年》载“炎帝氏以火纪,故以火师而火名”。炎帝是南方大帝(《吕氏春秋》《淮南子》)。与神农时代比,炎帝时代已经进入父权制社会,男子在部族里起主要和主导作用,其间族群间的融合也有所加强。

炎帝神农氏是族群迁徙与文化融合的结果,更是时代的需要。神农与炎帝合二为一最早见于战国晚期至秦汉间的《世本·帝系》,其载:“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但并没有得到认可,西汉文献中炎帝与神农氏还是分而述之的,《淮南子》中有神农和炎帝的不同记载,《史记》把“神农”与“炎帝”作为两个人对待,《封禅书》有“神农封泰山、炎帝封泰山”云云。两汉之际,刘歆出于政治的需要把炎帝与神农氏合二为一,他在《世经》中说“以火承木,故为炎帝;教民耕种,故天下号曰神农氏”,班固在《汉书》中承其说,东汉末高诱注《吕氏春秋·执一》亦说“神农,炎帝,三皇之一也”。从此以后,炎帝神农氏(或言炎帝、神农)作为一个人出现在文献中,固定在人们的思想里,流传在民间。

(二)炎帝神农氏是多代部族首领的统称

炎帝神农氏是一个指代模糊的称号,可指称一个单纯的人,也可指称一个部族的首领,还可能指称一个时代。炎帝时代大约处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演变时期(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即距今5000~6000年前后,对应考古学的仰韶文化的中晚期。炎帝神农氏是母系时代过渡到父系时代的一支强大部族或曰首领的共称。这支强大部族在多代炎帝神农氏的带领下,由渔猎时代走向农耕时代,部族也由弱小变得日益强大。

据东汉王符《潜夫论·五德志》载,第一代炎帝叫魁隗,他代伏羲氏而王。《史记·封禅书》《索隐》说“神农后子孙亦称炎帝”。按《册府元龟》《帝王世纪》《外纪》《通志》《路史》等文献的记载,第一代炎帝神农氏(魁隗、石年)后还有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宜),次帝厘(来),次帝哀(里),次帝榆罔。自魁隗至榆罔凡八世五百三十年,其皆袭炎帝神农氏的称号。

湖北随州的列山氏(又号烈山氏、历山氏、连山氏)柱在迁徙地也称炎帝,故《路史·炎帝纪下》云:“炎帝柱,神农子也。”另外,蚩尤也僭称炎帝,《逸周书·史记篇》载:“蚩尤逐帝榆罔而自立,号炎帝,亦曰阪泉氏。”《吕氏春秋·慎势》载:“(炎帝)神农十七世而有天下。”炎帝神农氏究竟有多少子孙称炎帝或神农氏,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炎帝神农氏的传位子孙都称炎帝或神农氏,直到他们进入湖南,人们还称其子孙为炎帝。神农氏子孙多称炎帝神农氏,揭开了炎帝神农氏出生地崩葬地众多之谜。

神农、炎帝称号有着明显的演变过程,最初出现时应是不同族群的农业神记忆。秦汉以后,炎帝又被确立为华夏族的人文始祖,大一统的政治需求又需要其他族群的加入,其他族群的农业神开始并入炎帝名下,于是炎帝神农氏称谓出现。炎帝神农氏称谓,是族群的融合,更是文化的融合,它对国家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 炎帝神农氏神话简述

炎帝神农氏,三皇之一,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大帝,其出生、发明农业、发现医药等事迹都充满神话色彩。

关于炎帝的出生,文献有以下记载:

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

炎帝神农氏,姓伊耆,名轨,一曰石年,母安登感神于常羊,生神农于列山之石室,生而九井出焉。……炎帝长于姜水,成为姜姓。其初国伊,继国耆,故氏伊耆。(《路史·后纪三》)

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始教耕,故号神农氏。神农本起烈山,故左氏称列山氏之子曰柱,亦曰厉山氏。(《古今图书集成》之《皇极典》第七《帝王部》引《史记补·三皇本纪》)

炎帝神农氏,姜姓,母任巳,有蟜氏女,为少典妃,生帝以炎承木,故为炎帝。教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册府元龟》卷一《帝王部》)

文献告诉我们,炎帝神农氏,或曰炎帝、神农,其为少典后裔,他是母任姒(或曰任巳、安登、女登)感神龙所生。炎帝,又曰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烈山氏、厉山氏、伊耆氏,位居三皇之末。从文字上看,“炎”字为“二火”,说明落后的生产力要靠“火种”来开展农业生产。炎帝又号烈山氏,烈山亦即烧山,也是“火种”的一种形式描写。炎帝神农氏正在于他运用火种之法来开展农耕,这也是他发明农业的功业。炎帝神农氏称谓的变化,是民族迁徙与文化交融所引起的神话流变的结果。

关于炎帝神农氏的农业发明,文献有以下记载: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白虎通·号》)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淮南子·修务训》)

神农之揉木为耒,教民耕耨,民始食谷,谷始播种。耕田以为土,凿地以为井。(《论衡·感虚》)

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绎史》卷四引《周书》)

(炎帝)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附地者,帝乃拾之,以植田,食者老而不死。(《拾遗记》卷一)

从文献记载可知,炎帝神农氏是从游牧到农耕时期的部族首领,其时为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当时禽兽少不能满足部族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求,于是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发明了原始农业。后来人们把神农更加神化了,为炎帝发明农业的神话增加了“丹雀衔九穗之禾”“天雨粟”等故事细节,使炎帝神农氏神话更加丰富多彩。

关于炎帝发明医药,文献有以下记载:

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发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搜神记》卷一)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

太原神农冈中,有神农尝药之鼎存焉。成阳山中,有神农鞭药处,一名神农原。药草山,山上紫阳观,世传神农于此辨百药,中有千年龙脑。(《述异记》下)

神农时代,由于食蠃蚌之肉多疾病伤害,加之自然条件及自然灾害的侵袭,人们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于是神农开始寻找治病的良药。神农为发现草药“以赭鞭鞭百草”、尝草“一日遇七十毒”,民间更有神化神农尝草药的传说,其担当奉献牺牲精神让人钦佩,古代神话传说把医药的发明归于神农氏名副其实。

关于炎帝的其他发明,文献有以下记载:

神农乐曰《下谋》,一名《扶持》。(《绎史》卷四引《孝经钩命诀》)

(神农)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遂重八卦为六十四卦。(《三皇本纪》)

(神农)正节气审寒温,以为早晚之期,故立历名。(《路史·后纪三》罗注)

(神农)乃命赤冀创捄铁为杵臼。(《路史·后纪三》)

神农作斧斤。(《事物纪原》卷八引《皇图纪要》)

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艺文类聚》卷七十二引《古史考》)

文献告诉我们,炎帝还发明了市场、音乐、乐器、家具、熟食等。

审视炎帝神话,炎帝始种五谷以为民食、创制农具以利耕耘被尊为“神农”“田祖”“先农”;他遍尝百草以医民疾被尊为“医王”“药王”;他日中为市以利民生被尊为商贸之祖;他削桐为琴以怡民情被尊为音乐之祖;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纵观炎帝神话,炎帝的身份经历了由单一到多项(农业神、医药神、火神、灶神、社神)及由低级(氏族神、祖宗神)到高级(人类始祖)的变化过程,事迹经历了由简至繁的发展过程。炎帝神农氏身上所集中的许多智慧和发明创造,是一代代炎帝神农氏共同的劳动成果,是炎帝神农氏部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代代积累的宝贵财富。

三 炎帝故里及文化遗存

“炎帝出生地在哪里、炎帝氏族兴盛地在哪里、炎帝建都在哪里、炎帝哪一处寝陵是真实的……”,这些有关炎帝文化遗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界并成为争论的焦点。通过文献与考古资料以及炎帝遗迹,我们发现炎帝故里及其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甘肃这几个省区。

(一)陕西宝鸡故里说

陕西炎帝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宝鸡地区,宝鸡被认为是炎帝的出生地和兴盛地。这种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魏晋时期已经定型。

关于炎帝故里,《国语·晋语四》曰“炎帝以姜水成”,《史记补·三皇本纪》曰“炎帝长于姜水”,《帝王世纪》曰神农母“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

炎帝母所游“华阳”以及感神龙于“常羊”,其两地地望在哪里?《禹贡》说“华阳黑水惟梁州”。梁州即汉中地区,也即秦岭山南地方。常羊指常羊山,《山海经》中说,秦岭南麓为华阳,常羊山在华阳之西,即今宝鸡炎帝陵所在地。

宝鸡民间传说:“炎帝神农氏,生于蒙峪,长于瓦峪,浴于九泉。”炎帝神农氏诞生地蒙峪就在今宝鸡市益门乡的蒙峪村一带,其坐落在天台山脚下。天台山,又名天太山,古称西泰山,位于宝鸡市南四十里处的秦岭终南山西端腹地。天台上有一座莲花峰,峰南为华阳,峰北为常羊,也即神龙母女登“游”“感”之地。

炎帝“以姜水成”或曰“长于姜水”,那么“姜水”在什么地方呢?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说:“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郦氏认为姜水就是岐水,姜水在宝鸡城南,后世明清时期地方志也都认可这一说法。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说 :“现在宝鸡县城南门外就临着渭水,过渭水南一二里,有一村叫作姜城堡。堡西有一小水,从秦岭中流出,叫作清姜河。”又说:“这一个姜城堡,《宝鸡县志》说它就是《水经注》所说的姜氏城。”据考古勘查,岐水发源于岐山,它是渭水的一条支流,姜水是岐水其中的一段,在今宝鸡岐山县境内。今天炎帝陵旁有一小谷地,叫炎帝谷,相传炎帝生在这里。

炎帝神农氏是姜姓部族的首领,曾建都于陈。《帝王世纪》说炎帝神农氏“初都陈”。持炎帝故里宝鸡说的人认为:这里的陈指陈仓(宝鸡),这里的陈仓指的是姜氏城。姜氏城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都城,是姜姓炎帝氏族早期活动的中心。

宝鸡有大量的炎帝神农氏传说,姜城堡一带尤为集中,搜集整理出了100多则。如:神农降世,降牛耕田,保禾祈雨,识谷选种,立太阳市,沐九龙泉,炎黄联姻,尝断肠草,葬天台山,等等。另外,当地还有与炎帝有关的“太阳市”“天台莲座”“神农庙”“先农坛”“炎帝陵”“炎帝祠”等遗迹。宝鸡炎帝陵又叫神农冢,冢高9.9米,位于宝鸡市渭滨区神农乡常羊山。

宝鸡祭祀炎帝的活动由来已久,先秦时秦灵公设吴阳下畤祭祀炎帝。在民间认为正月十一日是炎帝出生日,当地在九龙泉祭祀炎帝诞生,七月七日是炎帝殉难日,当地在天台山举行庙会祭奠炎帝死葬。现在当地每年都要举行炎帝祭祖大会。

上述记载与传说所述地点及其文化遗迹,其地理位置大致相近,证明了炎帝出生活动在今宝鸡、岐山、扶风、武功一带,即今天宝鸡市辖区境内。故曹定云先生说“宝鸡地区应是炎帝部落的发祥地”,罗琨先生说“炎帝之族的‘根’是在我国西部的姜水”。我们说,宝鸡是炎帝部族的发祥地,尔后其部族向东向南发展。

(二)山西晋东南故里说

山西的炎帝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晋东南长治、晋城一带,而高平最为突出,被认为是炎帝故里。

刘毓庆等学者认为姜水在山西晋东南长治、晋城一带,即古上党地区。在上党地区高平的羊头山和长治的百谷山一带,分布着大量与炎帝有关的村落地名,还有大量炎帝遗迹与传说。据统计,晋东南19个县(市、区)中,以炎帝神农氏命名的地名、物名及为炎帝所建的陵、庙、宫、祠有数百处之多,目前发现的碑文石刻已有五六十处之多。

2001年8月,在高平县羊头出土一通石碑,上有碑文“此山炎帝之所居也”,据研究是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所立的“泽州高平县羊头山清化寺碑”。羊头山在今晋东南高平、长子、长治交界之处,高平及羊头山周围有神农尝谷处、炎帝城、神农井、炎帝陵等很多炎帝文化遗存。另外,高平县的羊头山一带有炎帝岳母住的长畛村、炎帝中毒断气的不应村(现为北营村)、炎帝下葬时的村庄装殓村(现为庄里村),等等。高平县还有炎帝神农氏创始农业教民五谷、发明农具首制耒耜、始兴医药遍尝百草、始有商贸日中为市等遗迹与传说。

炎帝姓姜,“姜”字从“羊”。在晋东南地区,我们发现普遍存在着崇羊的习俗。传说炎帝尝百草,是让羊先尝的。晋东南的各种祭祀活动中都必须蒸面羊,一头面羊要鼐麻、黍、稷、麦、豆五谷和面蒸制。这缘于炎帝神农氏发明五谷的神话。另外,孩子过满月时,姥姥、舅舅家要送五只大小不同的面羊,据说是取“伍”的谐音,表示与羊为伍,寓意孩子健康成长。这种习俗显然与原始时代的羊图腾崇拜有关。

山西高平地区对炎帝崇拜已久,对炎帝的祭祀也经久不衰。从先秦文献记载到当地习俗传说以及地理生态环境等诸方面综合考察,晋东南地区是炎帝出生活动的地方。

(三)河南的炎帝文化

河南是炎帝文化比较丰厚的地区,炎帝文化遗迹遍布全省,而以豫西北、豫东和伊洛地区较为集中。

1.豫西北的炎帝文化

豫西北的炎帝文化遗存主要聚集在沁阳及其神农山地区。神农山位于沁阳市西北20公里处,与山西晋东南的炎帝文化地区毗邻。神农山是炎帝神农活动最频繁、最集中的地方,神农山的紫金顶上有炎帝神农氏为民祈福设立的祭天坛,炎帝并根据白松岭山势确定了龙图腾为自己的部落图腾。在神农山流传着炎帝神农氏研制中医药及误尝断肠草的传说。另外,当地还有与神农相关的镢头沟、碓臼沟、磨盘岭、青龙背等地名。在神农山山脚下,现发现了与神农时代基本对应的紫陵、赵寨、捏掌、邗邰、坞头、逍遥等六处古代文化遗址,它们均属仰韶文化遗迹。

2.豫东的炎帝文化

豫东的炎帝文化遗存主要是作为炎帝的都城出现的。炎帝都城一是陈,二是陈留。陈,今淮阳。炎帝部族入主中原融并了太昊伏羲氏部族后也在陈地建都,故《帝王世纪》曰炎帝“长于姜水”“初都陈,又徙鲁”。炎帝在陈地“教民蓺五谷”,开创了中国远古原始农业时代。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镇。《路史·后纪》曰:“榆罔居空桑,空桑为陈留,帝所居也。”榆罔是最末一代炎帝(或曰第八代、第十三代),空桑城在陈留以南雍丘县西二十里,雍丘即今河南杞县(《清一统志》)。

3.伊洛的炎帝文化

伊洛地区的炎帝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平逢山、伊洛等地区。

(1)平逢山故里说

近年来,又有学者提出了平逢山为炎黄故里之说。此说的根据是《国语·晋语》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有蟜氏是以骄虫为图腾的部落,他们的活动中心在平逢山。平逢山为北邙山之一峰,地望在孟津县西部的横水镇,今称龙马古堆。此地东有谷城山,南有宜苏山(《水经注》称伊洛门),西有鬼山(《水经注》称青要山东阜),与《山海经·中次六经》所载平逢山“东望谷城之山,南望伊洛门”“又西十里曰鬼山”完全符合。炎帝应出生在有蟜氏的活动范围内。另外,《国语·晋语》又说“炎帝以姜水成”。关于姜水,《水经注·河水》载:“青要之山,畛水出焉。河水又东,正回水入焉。水出马鬼山,姜(疆)山东阜也。东流,俗称之姜(疆)水。”何新等一些学者都认为姜水在河洛地区。姜水是炎帝的成长之地。从考古上看,龙马古堆周围以及青要山、荆紫山沿黄河地区是仰韶文化分布地带,其表现为炎黄文化。仰韶文化遗址分布最为密集的地方是孟津县、新安县沿黄地区,其中心区域是畛河(姬水)流域,孟津的横店镇正处其中。这也能证明孟津县横水镇的平逢山是炎黄二帝的故里。

(2)伊洛出生活动说

炎帝神农氏,一说有八代为帝,另一说有十七世为帝。炎帝执政五百三十年(或曰五百二十年),这是比较一致的认识。从文献记载来看,伊洛—郑州地区是炎帝出生与活动的地区;从考古上看,伊洛—郑州地区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经碳十四测定时间为距今5500±185年,这与距今5500年的炎帝时代基本吻合,其考古文物也与炎帝时代文化一致,这都有力地证明了伊洛—郑州地区为炎帝的活动地区。杨作龙先生对八代炎帝全都活动于河南伊洛地区有深入研究,现摘编如下

第一代炎帝是少典妃有蟜氏所生。少典氏部族生活在新安县青要山一带,有蟜氏生活在平逢山(洛阳市北之邙山)一带。第一代炎帝的活动范围大概在嵩山以南及以西地区。《山海经·中次六经》载“又西十里曰廆山”,此山也在新安县境内,这里是第二代炎帝临魁的活动区域。《山海经·中次六经》载“又西九十里曰常烝之山”,此山为尚承山,在陕县与灵宝之间,这里是第三代炎帝承活动区域。《山海经·中次七经》载“又东五十二里曰放皋之山”,在今洛阳伊川县境内,这里是第四代炎帝明活动区域。《山海经·中次三经》载自騩山“又东四十里曰宜苏之山”,山在孟津境内,这里是第五代炎帝宜(直)的活动区域。《山海经·中次四经》载“又西一百二十里曰釐山”,山在嵩县西,这里是第六代炎帝釐活动区域。《山海经·中次二经》载“蔓渠之山……伊水出焉”,蔓渠山为栾川县的伏牛山系,是第七代炎帝里(亦称哀或炎帝居)的活动居住区域。第八代炎帝榆罔居住活动于今嵩县东北四十里处的方山。榆罔做了第八代炎帝后迁至“空桑”,空桑位于“莘、虢之间”,在今陕县境内。

炎帝在伊洛地区的活动还可以从其后裔活动中得到证明:炎帝有一女叫瑶姬,死后葬于姑瑶之山,其山在今伊川、嵩县一带;炎帝后裔尧之四岳的先祖大岳,因居于岳山(岳顶山)被称作大岳。岳山位于宜阳县西南。炎帝族以岳山为中心,在周围山林河谷一带进行原始农业生产。

炎帝在伊洛地区的活动是以洛阳为中心的,并且总体上有一个由东向西的活动趋势,这正好与文献记载和传说中的八代炎帝自东向西推进相吻合,也正好与伊洛和陕县庙底沟类型文化自东向西发展的趋势相吻合。由此,我们说炎帝故里在伊洛,炎帝文化发端于伊洛地区。

综上,我们看到,炎帝时代漫长,其部族活动范围广泛,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活动区域。炎帝随着其部族的发展壮大,或者由于战争的因素,他们打着“炎帝”的名号,不断迁徙于四面八方,由最初的渭水流域不断东迁,逐渐向东、向北、向南扩展。这是正常的,也是符合民族发展规律的。在炎帝部族的迁徙发展过程中,炎帝在迁徙地留下了许多发明创造与文化足迹,这也为各地争夺炎帝故里的地望提供了依据。

(四)湖北随州故里说

湖北的炎帝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随州地区,其核心地在随县厉山,炎帝之厉山氏得号于厉山。厉山有炎帝诸多文化遗存,故有学者认为“随州厉山是神农氏故里”。《国语·鲁语》曰“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郑玄认为:“历(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烈山氏。”历山又名烈山,《水经注·水》载烈山山下有一洞穴,传神农生于此,故《礼》谓之烈山氏。湖北随州为炎帝神农氏第3代(烈山氏)部族的迁徙地。随州为炎帝部族支裔东迁后的新居地较为可信。历山、厉山、列山、烈山,实为一也。今随州向北20公里的厉山镇,古名烈山,史载是炎帝焚火烧山、刀耕火种之地。相传农历四月二十六日是炎帝神农诞生日,千百年来人们敬奉祭祀。2009年5月20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湖北随州市举办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启了当代的祭祀,烈山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

(五)湖南故里说

湖南的炎帝文化遗存遍布境内大部分地区,主要集中在炎陵县和会同县,此二县也被认为是炎帝故里。

炎陵有炎帝陵寝。今湖南的炎陵县古代属于茶陵县的一部分,建县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原名酃县。在县城西17公里处的白鹿原山坡有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陵寝。为纪念炎帝,酃县1994年4月5日更名为炎陵县。关于炎帝在湖南的葬地,《后汉书·郡国志》曰“葬长沙”,《路史·禅通纪》载“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茶乡因为炎帝陵而名茶陵,即茶陵县,宋代以前属长沙管辖,宋代从茶陵县中析置酃县。宋太祖即位后遍寻帝陵,在酃县白鹿原山坡上找到了炎帝陵。炎帝陵附近还有很多墓葬,《路史》罗苹注:“宋代炎陵山附近尚存三百余坟,都是神农氏妃后、亲属之墓葬。”据研究,炎陵所葬非第一代炎帝,而应是第八代炎帝榆罔。其周围墓葬应是炎帝后裔列山氏柱、庆甲、厘、榆罔等后裔的公共墓地。榆罔帝及其妻、妃、亲属都葬于此。炎陵县有很多与神农有关的文化遗存,如桃花洞境内的洗药潭、捣药臼、藏药洞、晒药洞等,这些都记录着炎帝在此地发明了中草药。

炎帝神农氏又叫连山氏。湖南怀化境内的会同县有连山之名,故近年有人提出了炎帝故里“会同说”。“会同说”者从文献典籍、地形地貌、考古、易学和文化习俗等诸多方面进行举证。会同连山有盘古庙、火神庙、山神庙、地母庙、雷公庙、风神庙、镇江庙、连花庙等连山古八庙,其中火神庙居北,此庙正处在方圆数十里闻名的“火神坡”上,而炎帝有“火神”之称,炎帝首创易书《连山易》也正好与连山地名相符。另外,在《吕氏春秋》《汉书》《白虎通》《帝五世纪》等文献记有炎帝属火、住南方、为赤帝、为南方之神,其南方应在湖南。另外,会同还发现了炎帝神农诞生的神农洞、取水的神农井、“尝百草”发明医药的药王洞、居住的神农宅、祭祀的祭祀坛。据此炎帝故里“会同说”得以提出。

炎帝文化遗存在湖南不仅仅局限于炎陵和会同两地,在湖南的很多地方都有炎帝文化遗迹,以骑田岭、淇江、嘉禾、耒阳、郴州、赤松山等地最为集中,有因神农教耕而得名的禾仓(嘉禾)县,有神农栖身的“皇帝楼”,有神农作耒耜于郴州的耒山,另有遍布各地的神农祠、先农坛、赤松子亭等。传说神农在湖南安仁尝百草辨草药,从此安仁就百草皆药,成了方圆千里之人采药求医的集中地,形成了草药交易的节会。现在湖南仍保留着中午时分上市赶墟的“日中为市”的习俗,这些都是古老炎帝文化的遗存。

(六)甘肃天水故里说

甘肃的炎帝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天水地区,近年来又有炎帝故里“天水说”。持“天水说”者认为炎帝“成于姜水”的姜水:一说是源于齐寿山南的西汉水,古称漾水;二说源于西和、礼县乃至岷县境内;三说源于清水县境内。姜水无论源于三处中的哪一处,都在陇右或其毗邻地区,都在天水周围或天水境内。而此地还有常羊山,传说炎帝母感于常羊而生炎帝,这为此地是炎帝的诞生地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渭水中游(天水地区)是中华炎黄文化的发祥地,神农的诞生地在天水市麦积区街子镇神农山。神农山海拔1800米,据传炎帝神农氏在此山居住生活过,并在此山“尝百草”“辨五谷”“发明耒耜”“烧制陶器”。这里以神农命名的山川河流众多,有神农沟、神农谷、神农峡、神农饮马潭、神农牧马坡、神农马蹄石、神农圈马坡、神农洞等。还有与神农有关的美丽传说《神农洞》《天马踩石》《九龙泉》等。这些文化遗存都印证着神农在天水的足迹和事迹。另外,神农山出土了数块“祭天石”与大量的古人类生活用过的石斧、石铲、陶罐等;天水有大量的史前文化遗址。这些都能与炎帝时代相吻合。从这些资料看,神农诞生于陇右,后来部族发展壮大,由渭水向关中、中原、华北及长江流域发展迁徙。神农山是神农活动和东迁的必由之路。

甘肃天水和陕西宝鸡地缘相邻,存在具有共同的文化渊源的可能性。处于陇东的天水属于以宝鸡为中心的姜炎文化圈。如果从这一点考虑,甘肃天水为炎帝故里说还立得住脚。

我们知道,炎帝文化与仰韶文化相对应,而仰韶文化广泛分布于今河南、陕西、山西、河北,东至鲁西北,北至河套,西至宁夏陇西,南至鄂西北直到湖南及其以南。这些地方又恰好是炎帝及其后裔的居住地与迁徙地,族群迁徙流动带来文化的传播与交融使炎帝神话传播地域不断扩大,且神话内容也发生流变。

四 炎帝部族后裔及其迁徙

炎帝故里及炎帝文化遗存遍布中国多地,其主要原因是炎帝后裔众多势强,他们在民族迁徙中同样带去了自己的文化。

(一)炎帝黄帝同出于少典之族

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炎为炎帝、黄为黄帝,炎帝和黄帝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国语·晋语四》曰“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此为兄弟。《路史·后纪三》载:“初少典氏取于有蟜氏,是曰安登,生子二人,一为黄帝之先,袭少典氏;一为炎帝。”这样炎帝与黄帝之先为同父同母兄弟。而《绎史》卷五引《新书》曰:“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不知出于何据。

从传说来看,炎、黄二人并非生在同一时期,这在晋朝已为人所共识,故《帝王世纪》说:“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其先即炎帝母有蟜氏之女,世与少典氏婚。及神农氏末,少典氏又取附宝,孕十五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可见炎、黄二人非同母同父,相同的是他俩皆出于少典。需要指出的是,少典不是人名,其为氏族名,生炎帝的那个少典与生黄帝的那个少典不能确认为同一人。

文献及传说告诉我们,远古之时,陕甘的渭河流域曾居住着少典氏与有蟜氏两大氏族,其为互相通婚氏族。随着时间的流逝,少典氏氏族发展壮大,慢慢分化出一个个独立的支族,其中有两个较强大的氏族:一个是生活在渭水流域东部的姜姓氏族,他们以羊为图腾;另一个是生活在渭水流域西部的姬姓氏族,他们以熊为图腾,他们就是我们华夏民族的远祖炎帝氏族与黄帝氏族。

(二)炎帝部族后裔主要成员

出于少典氏的炎帝有很多后裔,他们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据《山海经》《左传》《路史》等文献载 :炎帝有两个著名的妻子,其一为奔水氏女曰听谈,她与炎帝所生后代皆用炎帝之号袭炎帝之位做了帝王,计有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里、次帝榆罔七世,自炎帝至榆罔凡八世;其二为赤水之子听沃,她生了炎居,其后代祝融、共工、夸父等在神话中都是非常有名的,其部族也是非常强大的。

关于炎帝后裔袭炎帝之位用炎帝之号历来说法不一。《帝王世纪》曰:“(炎帝)纳奔水氏女曰听谈。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哀、次帝榆罔,凡八世,合五百三十年。”在《册府元龟》中帝哀代替了帝里。《史记》索隐《补三皇本纪》曰:“神农纳奔水氏之女曰听谈为妃,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此与《帝王世纪》大相径庭,无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厘五代,多了帝克。《路史·后纪四》所记也大有不同:“神农氏生帝柱,柱生帝庆甲,庆甲生帝临,帝临生帝承,帝承生帝魁,帝魁生帝明,帝明生帝直,帝直生帝厘,帝厘生居,是为帝末。”计有十世九代。清人马骕《绎史》记的炎帝世系为“神农—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耒—帝里—帝榆罔八世”。这里的帝耒,按《帝王世纪》应为帝厘,帝厘应为帝哀,又作帝居,帝居又作帝耒,而居后还有参卢。何光岳先生编的神农氏世系为:神农氏—帝柱—庆甲—帝临—帝承—帝魁—帝明—帝直—帝厘—帝居(帝哀)—节茎—帝克—榆圈(参卢),到榆罔亡,共传十三世。但《吕氏春秋》却说“神农十七世有天下”,是哪十七世?谁也没能列出。若加入节并(节茎)、戏器、祝融、共工、术器(后土)、噎鸣、岁十二,则又不止十七世,且到榆罔已由黄帝代替炎帝而有天下了。

炎帝后裔祝融(一说为黄帝后裔)因为管理火被人们奉为火神、灶神、南方之神。当炎帝一部分后裔远徙江南之时,炎帝后裔的第六代孙共工仍生活在祖先开垦过的中原大地上,他与颛顼、帝喾争帝,又与尧、舜、禹对抗。炎帝之后裔后土(句龙)因“能平九土”,满足了农业生产的需要,因而被尊奉为土地神,即社神。炎帝后裔中夸父族生活在今天河南灵宝市一带,其逐日行动是一种与大自然抗争、与权贵抗争的典范,道渴而死后也没忘弃其杖化为邓林以荫佑后代。炎帝后裔蚩尤有兄弟八十人,或曰八十一人、或曰七十二人,他为了炎帝家族的地位与生存和黄帝战于河北涿鹿之野,最后败于黄帝,其部分部族南迁过长江进而至西南,成就了西南少数民族。炎帝有两个知名女儿精卫与瑶姬,还有一个儿子柱能“殖百谷百蔬”,继承了炎帝的农耕事业,也被尊为农神。

炎帝后裔的主要成员,有的是当时的部族联盟首领,统领着炎帝部族及其他部族,如炎帝者;有的做了部族支部的首领,如共工、祝融等;有的后裔后来建立了强大的邦国,如姜太公。他们在其部族内都推行炎帝文化。

(三)炎帝后裔姓氏

炎帝,姜姓,其后裔支族遍布中国大半山河,后来发展为很多种姓。据《世本》统计,到先秦时代炎帝姜姓后裔占据了16个属地,建立了24个诸侯方国,繁衍了108个姓氏。姜太公子牙是炎帝后裔,西周时被封于山东,立齐国,其后裔形成支裔72姓氏。另有人研究所得:姜姓自炎帝神农氏以降,后裔分支命氏,共计为247个姓氏。

南迁列山的炎帝后裔后来建立了厉国、赖国,其子民以赖、厉为姓。

炎帝后裔共工部族,后有共、龚、工、邛等支族,形成共、龚、恭等姓。

蚩尤族败于黄帝后大部分融合到黄帝族中,另有一部分南迁成为黎、瑶、苗族的祖先,也是黎、苗、勾、邹、屠、吴、司马、祝、彭、曹等姓氏的远祖。

炎帝后裔有名的“祝融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后来历经夏商周,己姓又分出昆吾氏、顾氏、苏氏、温氏、董氏;董姓又分为豢龙氏、鬷夷氏;彭姓又分出大彭氏(彭祖氏)、豕韦氏、诸稽氏,等等。神话时代的阪泉之战使战败后的炎帝族大部并入黄帝族并顺黄河而下,沿黄河南岸向东发展,形成姜姓的“申、吕、齐、许”等国,这些炎帝的后代至周时以国为姓,即为“申、吕、齐、许”等姓。

当今前100位大姓中源于炎帝一脉的姓氏有16姓,其中来自炎帝姜姓的有13姓:高、谢、许、吕、丁、姜、卢、崔、方、邱、雷、赖、贺,另有源于蚩尤的“邹”姓,源于共工的“洪”姓,源于炎帝大臣白阜的“白”姓。

炎帝后裔的大姓,都有自己生活的主要地区,都尊炎帝为始祖,都信奉炎帝文化,这是部族迁徙造成的。

(四)炎帝部族迁徙

生活于陕西宝鸡境内姜水一带的炎帝部族随着部族的壮大与兴盛,他们已不满足姜水一隅了,于是他们以姜水为圆点,开始向四周拓展迁徙,很快占据了渭河南北两岸,进而占据中原,并向西、北、东、南发展。关于炎帝神农氏及其后裔支族的迁徙时间很难考证,但其迁徙路线还是很清晰的。炎帝部族及其后裔迁徙学者多有研究,现将杨东晨先生的研究摘要如下

1.西向迁徙

居住于姜水(今陕西宝鸡市南神农乡)的炎帝部族发展后向渭水南、北两岸发展。随着部族的进一步壮大,炎帝部族支裔溯渭水向甘肃东部发展。炎帝后裔在甘肃东部与当地土著(后世称戎羌)杂居,互相融合,这也是后世所说的姜姓炎帝出自戎羌或戎羌出自炎帝的依据。炎帝后裔部族在甘肃东部很快发展壮大起来,与羌共同以羊为图腾。炎帝后裔列山氏族部分迁入今甘肃东部天水一带,又迁入甘青交界地域。之后炎帝族后裔继续西迁,进入甘肃张掖,成为沮渠氏北凉国的族源之一。部分且人又西迁新疆,成为后来之且末国、东且弥国、西且弥国的祖先。而另外的后裔也向宁夏、青海迁徙。炎帝后裔西迁部族和后来称为西戎的民族融合,为西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贡献。

2.北向迁徙

炎帝后裔东迁中原后,一部分又向东北迁徙,他们先进入今河北涞水县,然后迁往辽宁绥中县北(辽代之来州)、吉林的拉林河(金代之涞流河)等;另一支族炎帝后裔与戎人融合称呼衍戎,迁往今内蒙古及东北地区,成为中国历史上三大民族突厥、女真、满族的族源之一。迁入草原地带的句龙部族,与土著游牧氏族融合,成为中国历史上强大的北狄民族的一部分。炎帝后裔四岳部族之申、吕氏族,先迁入今陕西陇县,由陇县再迁入甘肃华亭,再迁入今陕西米脂、延安及榆林一带。随着炎帝部族的发展壮大,炎帝后裔迁居于东北及北方的呼伦贝尔草原、松嫩平原、浑善达克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河套地区,形成了强大的北狄民族集团。

3.南及西南向迁徙

炎帝后裔柱部族从兴盛地渭水流域南迁,经上洛(今陕西商县)顺汉水进入今湖北随州一带。在随州他们仍以炎帝神农氏为号,宝鸡的炎帝遗迹及传说也带到了湖北。炎帝后裔巫部族的一部分也迁入湖北,后来楚地巫风兴盛与其关系重大。在湖北强大后的炎帝后裔,一部分又南迁进入湖南及其南部地区,以炎陵县为中心。迁入湖南的炎帝后裔带去了神农氏及列山氏的遗迹,如北方“神农种谷于淇田之阳”同样出现在今湖南宜章县南的骑田岭。炎帝后裔蚩尤部族迁至河南鲁山县的滍水一带,强大后的蚩尤部族脱离炎帝族,来到山东济水一带发展,占据了少昊族的地盘,征服了当地的土著黎族,成为东方最为强大的部族。后来败于黄帝,其部分人南迁于今湖北、湖南、浙江等大部分地区。后来又迁往西南云贵地区,成就了苗族。炎帝裔支甲氏族先由渭水流域南徙入湖北及四川。炎帝裔族丙氏族由渭水流域迁入今秦岭山南的汉中,再进入四川。炎帝裔族彤鱼氏族的一支由渭水流域南徙于今汉中,又徙入蜀。炎帝后裔且族部分人在春秋时南迁湖北房县、枝江及襄阳,再迁贵州。

神农氏炎帝后裔不仅开辟了我国的中南、大西南,甚至远布东南亚、南亚等地。相传越南开国之君是神农氏三世孙帝明之子,越南全国学童诵读《四字经》,有“系出神农,首肇封疆”之语。再如泰国的泰人、老挝的寮人、缅甸的掸人,都自称为炎帝的后裔。

炎帝后裔大量南徙,与南方当地土著杂居同处,共生息,相融合,故炎帝被视为南方很多民族的祖先,成为“南炎北黄”之说的依据。

4.东向迁徙

共工部族是炎帝强大的后裔,当炎帝后裔四散迁徙时,他们也从渭水东迁。临潼以东灵宝以西是他们初迁之地,随后迁居于陈(今河南淮阳),最后定居于共(今河南辉县)。共工部族在迁徙及后来的强盛中融合了古有熊、有蟜等后裔族。第八代炎帝榆罔帝“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后又迁于鲁(今山东曲阜)。在中原及东方,炎帝族与东夷族友好相处,榆罔帝曾封泰山禅,又封好战蚩尤为“官”,以求和谐稳定。但蚩尤不想受制于人,于是与炎帝榆罔部族发生战争,炎帝族向黄帝求救,于是爆发了有名的涿鹿之战。炎帝之孙节并部族经陕西、山西并州(今太原)、河南陈留县,最后迁入山东临朐县的郱乡。林氏族的一部分迁至今河南林县。有邰氏部族迁入晋南,后又迁至河南偃师、山东滕县、即墨、历城、寿光等地。赤部族的一部分迁至今河南开封赤仓岗。信氏族的一部分迁至今河南宁陵,又迁于山东夏津县。缙云氏族东迁至山东济宁。夸父部族是炎帝后裔的一支强大力量,其经河南灵宝迁入桐柏及正阳等地,后又迁至南阳。炎帝器之子封钜(逢伯陵之兄)部族迁至今河南封丘、仪封、开封及兰封等地。灵恝部族经今陕西渭南的灵台迁至河南汝州市西北的临头镇、淇县灵山,后又迁入山东胶县的灵卫山、滕县的灵丘城及即墨县的灵山街等地。

炎帝部族的迁徙遍布黄河上下、长江南北。其迁徙的时间有先有后,其迁徙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但大致情形是先在渭水流域东西南北迁散,而大部分是沿着黄河向东迁徙进入中原地区,在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又南北双向迁徙,一部分进入东北蒙古,一部分进入南方西南方;当炎帝部族一部分从渭河东迁之时,另一部分却顺着汉水进入长江,从长江流域向东向南迁徙。从迁徙的角度看,“长于姜水”“都于陈”“葬于长沙”是炎帝部族三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它告诉我们炎帝族兴起与迁徙的大致路线。

在炎帝部族迁徙过程中,神话作为部族的灵魂,起着凝聚民心、引导迁徙的重大作用。炎帝姜姓,“姜”从“羊”从“女”,既可释为“羊之母”(母羊),也可释为“头戴羊角的女人”,炎帝部族在渭河及其向东迁徙过程中过着游牧生活,是以羊作为主要食物和图腾的,是以羊图腾来统领部族的。到达中原地区(一支到达随州)后,炎帝部族结束了游牧时代,进入了农业时代,炎帝“人身牛首”,烧荒而耕,发明了农业,谓之“神农氏”,并把羊图腾转化为牛图腾。农耕生活相对安定,食物有保障,炎帝族得以生息繁衍,势力强大,他们于是又与太昊伏羲族融合,实现了远古时代部族的第二次大融合。融合后炎帝部族又把牛图腾改为龙图腾,用龙图腾来融合引领中原各部,势力迅猛发展。后来炎帝又融入黄帝部族,实现了远古时代部族的第三次大融合。融合后的炎黄二族成了华夏族的前身,也构成了华夏族的主体,炎黄二帝也成了华夏族的始祖,华夏族也自视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一部分未与黄帝融合的炎帝部族南下,借助强大的势力与炎帝文化,他们很快又成为南方多族的祖先。

总之,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是一个被神化了的人物。炎帝时代,开创了农业文明,部族的壮大与战争,使炎帝后裔迁往全国各地,由此也使炎帝文化走向全国各地。炎帝文化的核心是以炎帝为农业神、医药神、祖先神直至为人文始祖,炎帝是民族团结、民心所向的精神灵魂。 6YNHBRvmf7nq/QwQ6QL8tcTG8vX+BYS+7S6zURokmzPLEFWuzpqnc/OS40BCeP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