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女娲救世与人类再生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女娲因其“炼石补天,抟土造人,制定婚姻,发明笙簧”的功业被誉为创世神、始祖神及文化神。

一 女娲补天与人类再生

作为远古大神,女娲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她对宇宙天地人类做了什么?

(一)女娲其神——娲·蛙·蛇

《山海经》《楚辞》《淮南子》《帝王世纪》《通志》等古文献中关于女娲其神的记载主要有:女娲是阴帝(古帝、女皇),佐虙戏治者也;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女娲是伏羲之妹,协助伏羲治理天下。由此可知女娲之神的形貌特征及其社会关系与社会行为。

关于“娲”,《说文解字》释:“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从女咼声。”“咼”字原形为两个圆圈(或漩涡纹)上下相连构成的,所以“咼”应为“涡”的本字,指水的漩涡,假借为“娲”,指水神或治水女神。故李智信说:“咼”本义为漩涡,本来就是指女娲,后来加上“女”偏旁成“娲”,再后来又加上了“女”字成“女娲”。“咼—娲—女娲”是女娲名称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

女娲是阴帝,能治水,但她的原形是什么?赵国华说:女娲原本是蛙,而蛙原本象征女性生殖器,后又象征女性,尔后再演变为生殖女神 。何星亮说:娲即是蛙,女同雌义,女娲就是“雌蛙” 。杨堃说:女娲是指“生育人类的原始祖母”,因蛙与婴儿叫声相同,所以这一氏族以蛙为图腾,称蛙氏族,女氏族长被尊称为女娲氏 。据此,女娲的原形为“蛙”。在先民眼中“蛙”繁殖能力强,被类比为女性生殖器,女人也被视为“蛙”,而女部族长被视为“蛙神”,也即生育神。

女娲形象为“人首蛇身”(“人面蛇身”),这为古代文献所记载,也为现在发现的汉代砖画像石刻所佐证。由于“蛇”的生命力顽强、生殖力旺盛,为先民所崇拜,先民们也把心目中的英雄想象成蛇,如伏羲、炎帝、黄帝等,女娲于是也成了蛇的形象。女娲“人首蛇身”形象是先民生殖崇拜与生育欲望的形象表现,这是一种图腾崇拜,也是女娲被作为生殖神即始祖神的原因及意义。

其实,作为创世神和始祖神的女娲氏,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以蛙为图腾的氏族的传说祖先,女娲本蛙身,后来衍变为蛇(龙)身,所以有关女娲蛇躯形象的文物和文字记载,出现时间均在汉代以后。女娲形象的出现和流行就是中国远古时代蛇崇拜的变形,也是“图腾开始蜕变为始祖神的一种形态” ,是图腾崇拜向祖先崇拜发展的过渡形式。女娲形象的改变也是由龙图腾部族的兴盛与强大造成的。

(二)女娲补天

女娲神话故事中最为人知晓与称颂的是炼石补天。《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中国古代补天神话在世界神话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淮南子·览冥训》说了女娲补天的原因与过程,《列子·汤问》《博物志》也说了女娲补天,但原因却是“天地始分初不足”,这是一种简单的解释或曰无知的猜想,但却为女娲作为创世神来修补完善盘古所开的天作出了很好的神话解释。《淮南子·天文训》从神话上解释了女娲补天的原因是:“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论衡·谈天篇》有相同的神话记载。

作为创世神,女娲炼石补天,显示出创世神话独特的气魄与魅力。女娲补天要用石头补天?因为古代有石头崇拜,如:尧母庆都因石而生,禹生于石,启生于石等,石头是有灵性的,它与生殖是密切相关的,后来还被引申有护身(佩玉)镇宅避邪(泰山石敢当)之义。石头凝聚着生命的力量,是生殖的隐喻与象征,用石头补天可以还原本初的天地。

先民的宇宙观是“天圆地方”,天是由地之四角的四根柱子支撑着的,地则是由大龟背负着。大龟者,鳌也。鳌与龙司职雨水,女娲“断鳌足立四极”“杀黑龙济冀州”,是先民们对鳌与黑龙的祭祀巫仪,祈求的是风调雨顺。

如何止息洪水,女娲用的是“芦灰”。芦者,一说为芦苇,一说为葫芦,但两者在远古都被赋予了生殖的意义,是先民们祭祀天地巫术礼仪的圣品。“积芦灰以止淫水”不是女娲治水的真相,是她祭祀止洪水的巫术礼仪。

通过女娲的努力,最后是“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淮南子·览冥训》)。“女娲补天”的真相是先民用巫术祭仪来抗击地震、洪水等自然灾难。具有强大生殖力的女娲“补天”预示着人口繁衍旺盛,如此才能使氏族强盛、发展。“女娲补天”神话是一种巫仪记录,其蕴含着远古先民的生命意识。

(三)女娲造人

“女娲有体,孰制匠之”,这是屈原《楚辞》之问,这说明女娲神话在战国时就已存在。女娲救人类于劫难后为了人类的赓续发展又做了以下努力。

1.化育人类

女娲是同盘古那样能“化育万物”的神。化育人类是女娲造人的最初形式,也是最早记载。《山海经·大荒西经》曰“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育万物是古代神话的特征:盘古化育天地万物,夸父手杖化为邓林,蚩尤桎梏化为枫林,炎帝少女化为精卫,等等。《淮南子·说林篇》还有女娲同“黄帝”“上骈”“桑林”等神共创人类的记载。

女娲之肠化为神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古代先民认为肠有生殖功能,故把生殖系统称为肠。现在有的地方俗语还用“养(生)娃肠”来称谓生殖系统的,他们认为孩子是在母亲肠子里长大的。由此可以说女娲之肠化育神人就是说女娲生育了十个神人。

古代神话里有很多与肠有关的生殖记载:无肠之国(《山海经·海外北经》);任姓无肠之国无继子(《山海经·大荒北经》,说的是因为他们无肠故不能孕育后代;无启国,也叫无启民(《山海经·海外北经》),《说文新附》释“启,肥肠也”,无启即无肠,无肠即无生殖系统,故无生殖能力,他们繁育后代靠的是死而复生。

女娲为生殖女神,其肠能繁衍后代,其化育神人是合情合理的。

2.抟土作人到引绳为人

作为生殖女神的女娲能用肠化人,但民间所熟知的是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这也是她成为人类始祖的重要原因。《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应劭《风俗通》曰“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因为“抟土造人”“力不暇供”,速度太慢,于是女娲“乃引绳于 泥中,举以为人”,每个落下去的泥点儿都变成了人,这大大加快了造人的速度。用泥土作人是因为泥土是大地的表征,其上面能生长万物,人类的吃穿用度离不开泥土。于是人类有了女娲母亲,也有了大地母亲。绳之形状如龙如蛇,也象征男根,用绳甩出去的泥点象征男性精液。女娲引绳造人是一种生殖巫仪,是先民对生殖的崇拜。

3.成婚育人

随着女娲神话的发展,更由于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女娲造人神话打上了文明的烙印,出现了女娲造人的第三种方式——“成婚育人”。《路史·后记二》载“女娲为女媒,置婚姻”,又载“(女娲)少佐太昊祷于神祇而为女妇正姓氏、职昏,因通行媒,以重万民之判,是曰神媒”,“以其(女娲)载禖,是以后世有国,是祀为皋禖之神”。由此后世尊女娲为高禖,亦曰神媒,要在仲春之时对女娲进行祭祀。

未置婚姻之时,“男女杂游,不聘不媒”(《列子·汤问》),“男女群居杂处无二别”(《淮南子·本经训》,时人“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吕氏春秋》),这种现状影响了人类的健康,阻碍了部族的发展。作为始祖神的女娲为了人类健康发展,创制了婚姻制度,并率先“与兄成婚”,这种婚姻还属于血缘内婚制。最早的女娲神话与兄妹婚无关涉,直到唐代女娲才被明确地与兄妹婚神话粘连起来,唐代李冗的《独异志》载“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是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娶妇执扇,象其事也”。女娲兄妹“合烟成婚”的故事家喻户晓,其中女娲之兄为谁没有明确指出,但人们皆言为伏羲。在后来的女娲兄妹传说中,女娲之兄直言为伏羲,这大概是受了“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的文献记载及汉代伏羲女娲交尾图像的影响所致。

现今中原地区广泛流传着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的传说,其细节有“滚磨合臼成婚”“隔山穿针成婚”。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神话的共同点是“询问天意”,它一方面说明传统礼教影响着神话的流变,另一方面也说明先民认识水平的提高,看到了“群婚乱交”对人类健康和发展的负面影响,这也是“对偶制”婚姻观念萌生的前提与基础。伏羲女娲兄妹为人类繁衍做出了奉献,引导人类向文明迈进了一大步。

(四)女娲作笙簧

女娲不仅是创世神始社神,而且还是文化英雄。《世本·作篇》载“女娲作笙簧”。《路史·后纪二》载:“(女娲)命臣随作制笙簧,以通风俗;命娥陵氏制都良之管,以一天下之音;命圣氏制管,以合日月星辰。以易兆之晨作《充乐》,用五弦之瑟于泽丘动阴声,极其数而为五十弦,以交天侑神。听之悲不能克,乃破为二十五弦以抑其情。具二均声,乐成而天下幽微亡不得其理。”

女娲所作“笙簧”是一种乐器。《旧唐书·音乐志》:“笙,女娲氏造,列管于匏上,纳簧其中。”所谓匏,即瓠,就是葫芦。笙由簧、管、斗三部分构成,斗由葫芦做成。袁梅解释说:“笙,古代的一种簧管乐器,古以匏为之,共十三管,列置匏中,吹之发声。” 袁珂解释说:“笙簧,其实就是笙,簧只是笙的薄叶,使笙能够一吹就吹出声音来。” 简单地说,笙簧就是一种多管单簧乐器,由笙斗和笙管组成;笙斗用葫芦做成,笙管用竹子做成。西南少数民族的葫芦丝、葫芦箫、葫芦笙、排箫等乐器有笙簧的影子。

女娲作笙簧选择葫芦和竹管与远古信仰有关。在古代,葫芦象征女性母体及其生殖器官,是带有极强生殖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中国有很多葫芦与人关系密切的神话,《诗经·大雅·绵》曰“绵绵瓜瓞,民之初生”;傣族有人是从葫芦里生出来的神话;拉祜族有人是从葫芦里爬出来的神话。在远古洪水劫难中,是葫芦留下了人种。闻一多认为伏羲女娲是葫芦的化身,“葫芦生人在人类起源神话中是最原始的、基本的情节核心” 。据统计,在汉、苗、彝、瑶、侗、布依、哈尼、仡佬、傈僳等民族的人类起源神话传说中,葫芦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崇信葫芦是先民对生殖的崇拜。

在先民眼里竹被看作男根的象征。古代不仅有女性生殖器崇拜,也有对男根的崇拜,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文化现象。《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西南的夜郎国的夜郎侯是从剖开的竹竿中生出的,故以竹为姓;云南普米族不孕妇女为了生育会喝“哈吉”,即是不孕妇女把巫师施过“法”的竹管一头衔在嘴里,而另一头则插进凹坑水中,吮吸三次,以求生育

由上,葫芦象征女性生殖器,竹管象征男性生殖器,竹管插进葫芦寓意“男女交合、繁衍生殖”。女娲作笙簧是一种乞生巫仪,其象征意义是两性交合,人类繁衍。

二 中原地区是女娲神话产生的圣地

具有开辟与始祖神话内涵的女娲神话产生后迅速播散,大陆中除内蒙古、西藏、云南、海南、北京、天津等省(区市)外,其他省份都有女娲神话与女娲文化遗存被发现,尤以河南、山西、河北、湖北的西北部、陕西、甘肃、四川、浙江等地最为丰富,由此也引起了女娲神话起源地的诉讼纷争,主要有“北方说”和“南方说”两大学派。“北方说”的代表有茅盾、张光直、王孝廉、杨利慧等,“南方说”的代表有闻一多、芮逸夫、徐旭生、蒙文通、袁珂、刘起釪、饶宗颐、〔俄〕李福清等。“南方说”里又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主张女娲伏羲起源于南方苗瑶民族的“苗瑶说”,以芮逸夫、徐旭生等为代表;另一种是主张女娲伏羲产生于古代巴蜀的“巴蜀说”,以蒙文通等为代表。

“南方说”我们不敢认同。因为,女娲时代南方还是荒芜之地,记载女娲神话的文献中也不见南方之名,至于南方现有的女娲神话传说、信仰、遗存等,那是中原文化南播的结果。至于女娲神话起源的“苗瑶说”,我们更不敢认同。因为,苗瑶少数民族大约形成于宋代之时,而且他们是尧舜时期从中原驱逐至南方的“九黎”“三苗”的后裔,女娲神话可能与他们有关;再者,汉民族是女娲神话的主要传承者,在确定有“女娲”出现的247个神话中,其中的235个是在汉民族中流传的,比例超过95% 。这也有力地证明了女娲神话不可能产生于苗瑶等少数民族那里。

我们认为,女娲神话最早当产生于黄河中下流的以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以及毗邻的陕西省为中心的中原地带。因为,华夏族起源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其始祖神女娲也应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她“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又明白地指出是在古之黄河流域的冀州,即山西南部与今河南省北部一带,那里生长着丰富的芦植物,是其烧芦灰的资源。目前黄河中下游的中原一带有关女娲的传说、信仰、遗存很丰富。故我们说,女娲是中国北方的女神,是汉族共奉的始祖。

现在,在中原地区,女娲神话及其遗存主要分布在西起陕西、东至山东、南自河南、北到山西一带,尤以山西、河南两省最为丰富。

(一)河南是女娲神话及其文化遗存的中心区

女娲神话及其遗存的中心区域在中原地区,其核心为河南,河南的豫西、豫北、豫东一带有丰富的女娲文化遗存,是女娲文化遗存的主要分布区。

1.豫西、豫北的女娲文化遗存

女娲文化遗存在豫西主要集中在三门峡境内。《旧唐书》载:“女娲氏陵,在城西四十里,墓在县西南黄河中。”“县”指河南阌乡县,今属灵宝市。《寰宇记》载:“风陵城在其下乡阌乡津,去县三里,即风陵故关也,女娲之墓。”

女娲文化遗存在豫北主要分布在济源、沁阳、卫辉等太行山的边缘地带。《路史·后纪二》罗注:太行山又称女娲山,传说女娲在此补天。王屋山之巅相传为女娲补天之处,另有女娲庙、女娲祠等,济原的小沟背被称为女娲神话之乡,流传着生动完整的女娲补天传说,其主要情节如下:

远古之时,天突然破了一个大口子,水倾泻人间造成洪灾,淹死无数先民。面对劫难,女娲挺身而出拯教人类。她在太行山上炼五色石子成汁,从东南向西北补天。当补天将要完成时,五色石子汁却用完了。女娲急中生智就用冰块代替五色石子汁堵上了西北方的漏洞。用五色石子汁补过的地方气候温暖降水均匀,但用冰块补过的地方却常刮寒风,雷雨、冰雹也不断。

太行山区的女娲补天神话反映了当地的地理气候情况,其中还没有沾染上后天宗教与等级观念等因素,保留了古代神话原始质朴的特色。

2.豫东的女娲文化遗存

女娲神话及其文化遗存在豫东主要集中在周口地区,以西华、淮阳、沈丘、商水为多。

西华的女娲神话及其文化遗存历史悠久。传说西华县城东北角思都岗的“女娲城”是女娲所建。据考证,女娲城是春秋时建立的。通过对女娲城的考古发掘,在地下城发现了管道、陶片、器皿、砖刻、炉灰等物。“女娲城”上横额“娲”字砖刻尚保存完好 。现今西华流传的女娲补天神话是:

天地开辟之时,洪水泛滥,野兽横行,草木疯长,百谷不生。天没完全长成是洪水泛滥的原因,于是女娲开始补天。很久以后,女娲把天的主体部分补完了,就剩下东北角还没补。正要补东北角时,这时鸡叫了,按约定天就不能再补了。女娲急中生智顺手抓起冰块把东北角堵上了,这也是西华那一带刮东北风就很冷的原因。补完天的女娲于是又去建城,地点就在思都岗。

其实,西华女娲补天神话是由西北部传过来的,但到了西华,没补好的天由西北角变成了东北角,这也是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相一致的。

女娲神话东移到河南东部之后,不仅细节上有变化,而且还与当地的伏羲神话发生了融合,伏羲女娲成了兄妹,并由此生发出了洪水神话,兄妹成婚、造人等新神话,伏羲女娲也跃居为人类的始祖。河南东部淮阳的洪水、造人神话如下:

少年的伏羲女娲兄妹每天一同去学校上学。一天,他们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一头老态龙钟的牛。那牛对他俩说:“孩子,可怜可怜我吧,我已经好久没吃东西了,给我点吃的。”伏羲女娲心生怜悯,就把自己上学时吃的饼给了老牛。第二天,他们在上学的路上又遇到了老牛,在老牛的乞求下他们又把自己的饼给了老牛。这样的情况一直发生,但兄妹二人一如既往,且无怨言。又一天,当伏羲女娲在上学的路上给老牛饼子时却被老牛谢绝了。老牛对他们说:“孩子们,人类很快会有一场劫难,到时你们就钻到我肚子里躲避。”不久,劫难真的来了,伏羲女娲钻进老牛的肚里。劫难过后,人都死光了,就剩下他们兄妹俩。为了繁衍人类,白龟让兄妹成婚,但女娲拒绝了,她认为兄妹不能结婚。于是决定滚磨成婚。两人从两个山头滚下的磨在白龟的暗中帮助下合在了一起。女娲认为天意不可违,遂同意与伏羲结为夫妻。

现在在淮阳人祖坟前还有一个石磨盘,据说那就是伏羲女娲兄妹当年滚过的其中一个大磨盘。结为夫妻的女娲伏羲见天下没有人类,便有意造人,于是拿起泥巴捏起了泥人。

小泥人捏好了,他们张开嘴巴便喊她“娘”。泥人们白天乱跑,有迷路的就回不来了,于是女娲就把他们的小脚趾盖儿劈一道缝儿,小家伙们便老实了。到了夜里,小人儿们又哭又闹,女娲就用唾沫把他们的眼粘住。所以直到今天,人的小脚趾甲还是两半,晚上睡觉眼里长眦马糊。

光捏人不够,女娲还捏了世上万物。女娲第一天捏了鸡子,第二天捏了狗,第三天捏的是羊,第四天捏的猪,第五天捏了马,第六天捏了牛,第七天捏了人,第八天捏了五谷,第九天捏了瓜果,第十天捏了蔬菜……。从此,世上万物应有尽有,人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

因造人有功,伏羲被称为人祖爷,女娲被称为人祖姑娘。女娲与伏羲的结合丰富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内容,扩大了传播范围,在河南境内向南及西南流传,省外传至山东、陕西、四川等。流传在南召县的女娲造人神话是:洪水滔天,人类灭绝,只剩下了女娲。于是女娲就照着自己的样子捏起泥娃娃来。她后来嫌慢,就把葡萄“藤的一头儿系在塘边的大树上,一头儿扎进泥浆,用劲摆动”,飞溅的泥浆成了人。流传在正阳县的女娲造人神话是:女娲成了被玉人、玉姐捏的泥人中的一个。流传在信阳鸡公山的女娲造人神话是:女娲与兄弟成亲,捏一百对儿女(伏羲、女娲来自昆仑)。流传在河南省息县的女娲造人的神话是:因为人是泥捏的,所以身上的灰尘总是擦不净。不管洗多少遍,人身上总是能搓下土来。

(二)山西的女娲文化遗存

山西省部分地区古属冀州,后来称河内,也是中原的一部分。山西丰富的女娲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晋南(含吕梁山地区)、晋东南(含太行山地区)地区。

1.晋南的女娲文化遗存

晋南的万荣县庙前村有女娲“抟土造人”圣地“汾阴脽”和“后土庙”。“汾阴脽”是汾河与黄河交汇处的水中沙洲,茂盛的草木成为“女娲”生育儿女的天然遮蔽。汾阴脽东南面“后土祠”的“后土圣母殿”中央,端坐着一位凤冠霞帔的“国土大地”之神“后土皇地祇”——“娲皇后土圣母”。据《蒲州府志》卷二十三“事纪”载:“黄帝祀汾阴,扫地而祭。”可见黄帝时就祭祀女娲。晋南的洪洞县赵城镇侯村有“娲皇陵”“娲皇庙”,自唐至清一直享受皇帝祭祀。晋南吉县县城西南三十公里清水河北岸柿子滩有“女娲岩画”,据说是一万多年前“中石器时期”的作品,岩画中的女娲头顶上部有七个圆点,象征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女娲两手平举,右手执物向上,象征女娲“炼石补天”;女娲两乳下垂,两腿分开,阴器洞开,下面画有六个圆点,象征女娲繁衍人类、化生万物。这幅岩画说明当时已有“女娲崇拜”。另外据孟繁仁统计晋南的女娲遗存 还有:洪洞县南关“娲皇行宫”;霍州市贾村“娲皇庙”,清同治四年(1865年)重修;灵石县南关镇“娲皇庙”;临汾市城居村“娲皇庙”;运城市新庄村“娲皇庙”;襄汾县城北街“娲皇庙”;闻喜县礼园镇“娲皇庙”;吉县“女娲、伏羲庙”。

2.晋东南的女娲文化遗存

据孟繁仁统计 ,晋东南的女娲遗存主要有:晋城市北村“娲皇圣母庙”;晋城市浮山水东村“女娲氏炼石处”“娲皇窟”(又名“补天窟”“翁婆头”)“娲皇庙”;长治市天台山“娲皇庙”;陵川县东上河村“娲皇庙”;黎城县广志山“娲皇庙”;襄垣县仙堂山“娲皇宫”;平定县东浮化山“娲皇庙”“炼石灶”“补天台”;左权县东苇沟口“娲皇庙”;寿阳县西浮化山“娲皇庙”(原属平定县,现划归寿阳县落磨乡)。

晋东南地区女娲遗存的大量存在是因为这里属太行山地区,而太行山古代又名“太形山”“五行山”,亦有“女娲山”和“皇母山”别名,其改名为“女娲山”“皇母山”的原因是女娲在此炼石补天繁衍人类。晋东南的太行山断层纹理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状态,这与“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神话吻合。太行山东南边缘的河北省涉县索堡村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遗址娲皇宫。娲皇宫始建于南北朝的北齐高洋时期(550~559年),当初仅“三石室,刻数尊像”,后经30多次重修、扩建,规模逐渐扩大。现保留下来的建筑,基本上是清代咸丰二年(1852年)火灾后重建的。河南省淇县灵山的娲皇庙,是与《封神演义》“商封王淫诗戏女娲”故事联系在一起的古建筑,其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其意义和价值也十分重要。另外河南济源的小沟背有大量的女娲遗存。

以上“女娲文化遗存”及女娲信仰遗存的所在地区,都流传着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兄妹成婚”等神话。

(三)陕西及汉水上游地区的女娲文化遗存

汉水上游地区的女娲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陕西、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处,此处也属于中原地区。

1.陕西女娲文化遗存

《酉阳杂俎·忠志》:“陇州有女娲坟。”陕西的女娲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骊山一带。《路史·后纪》罗注:“骊山有女娲治处。”“蓝田谷北有女娲氏谷,三皇旧居之所,即骊山也。”女娲在骊山号称“骊山老母”,骊山有老母殿、人祖庙、炼石处、补石台,以及女娲与伏羲兄妹成婚进行占卜和验证的磨子沟的“婆父圣硙”。1972~1979年,在陕西临潼骊山北麓发掘的姜寨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彩陶盆壁上有写实蛙纹,学者认为这是女娲氏的图腾标志,此地也被认为是女娲氏族生活过的地方。骊山周围临潼与蓝田一带至今还保留着有关蛙图案崇拜和与女娲相关的民俗,如农历正月二十三过的“补天补地节”,或称“天穿节”“女王节”“女皇节”。汉以后,民间就有了“天穿节”。明杨慎《词品》载:天穿节是补天日,当天要用煎饼放在屋顶上,意为补天。清俞正燮《癸巳存稿》载:天穿节,亦祝雨水屋无穿漏之意。补天补地节当天临潼一带人们,或摊煎饼或烙面饼,由家庭妇女把饼扔到房顶,名曰“补天”,然后又将饼向窨子或枯井中扔,名曰“补地”。天穿节源于女娲补天神话,它是人民祈求女娲免除雨水灾害的愿望。在骊山,新娘结婚的当天,姨、婶、姐儿们要“审新娘”,即看新娘穿没穿蛤蟆蛙的裹肚儿;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娘家要给出嫁的女儿送上绣蛤蟆蛙裹肚儿。此风俗反映了新娘是女娲的后代,也有蛙图腾的保护作用。

陕西安康西南的平利县被称为女娲故里,县境中北部有属于巴山余脉的女娲山,也叫中皇山。《路史·后纪二》罗注:“中皇山之原,所谓女娲山也。”时云:“山在金(州)之平利,上有女娲庙,与伏羲山接庙起,伏羲山在西域(城),女娲山在平利。”关于女娲山,《华阳国志》《新唐书》等文献均有记录。在女娲山的西北有伏羲山,女娲山伏羲山之间有女娲庙、高皇庙、三皇庙等遗址。这里流传着大量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女娲治洪水、女娲斗猛兽、兄妹成婚等神话故事。当地民间还有对女娲伏羲的祭祀活动,如农历正月初七祭祀女娲生日、十月初四祭祀伏羲生日、腊月初八祭祀女娲兄妹成婚日等。

2.湖北女娲文化遗存

湖北的女娲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今湖北西北部地区。这里古代属于房州,与古金州(安康及平利)相邻,中皇山(女娲山之别称)横跨金、房两州,故女娲神话信仰在此地也比较集中。鄂西北的竹山被认为是女娲造人补天的圣地,《补史记·三皇本记》《康熙字典》及袁珂的《中国神话大辞典》,都确定女娲炼石补天和抟土造人就是在竹山保丰的女娲山上进行的。这里有女娲山、打儿窝、打儿庙、圣母山、女娲庙、补天的五彩石——绿松石等文化遗存;有大量关于女娲的民歌民谣民间故事以及民俗祭祀活动。这里发现了汉民族创世史诗《黑暗传》,其中在“人祖创世”部分有唱颂女娲的诗500多行,包含了女娲神话的所有内容。

三 女娲神话的流变及其特征

由于女娲对天地人的煌煌功业,女娲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女娲神话及其文化流传时间长、传播范围广,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其集中区,山西、河南两省为最。在南方,四川峨眉山、江西赣州(南康)女娲神话及其文化遗存已为古文献所载。《路史·后记二》罗注“今峨眉亦有女娲洞”,《挥麈录》卷一载“女娲葬华阳界”,《述异记》载“南康郡有女娲宫”。其实,女娲神话及其文化遗存在南方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贵州、广西也都存在。今天,中国大陆除内蒙古、西藏、云南、海南、北京、天津等省(区市)外,在其他地区都发现有女娲神话、女娲信仰习俗及文化遗存。女娲神话在时间长范围广的传播中形成了几个主要文化特征。

(一)女娲神话内容不断丰富

女娲神话的主要内容是“补天造人”,这也是女娲神话的最初也是最核心的内容。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女娲神话的广泛传播,女娲神话的内容不断丰富,不仅“补天造人”的内容增加了细节,另外还增加了“置婚姻、演笙簧”等神话新内容。

就“补天”而言,其原因是“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淮南子》),但新内容却是因为“天突然破了一个大口子”(济源),或曰“天没长成”(西华);女娲补天的材料是五色石,但是要把五色石炼成五色石汁,后来增加了因石料不够用冰块代替的新内容。

就“造人”内容来说,从化人到抟土造人,因嫌慢,于是用绳子沾泥浆甩快速造人,后来为了保证人类健康繁衍女娲就制定了婚姻制度。女娲神话中的婚姻对象起初并不是兄妹婚,到唐代才出现兄妹婚。唐人李冗的《独异志》载宇宙初开天下没人之时女娲兄妹“询问天意”“合烟成婚”,但这里没说女娲之兄为谁,但后人皆言伏羲。流传在民间的伏羲女娲兄妹“询问天意”成婚的故事,用什么方式“询问”却是不同的,有“滚磨成婚”、有“隔山穿针成婚”,等等。由于女娲繁衍了人类,亦成了始祖神,或曰老祖母。这些都丰富了女娲神话的内容。

(二)女娲神话有明显的地域性

中原虽是女娲神话的诞生地和集中区,但各地的女娲神话也并不完全一样。古文献载女娲补天是因为“四极废”“天塌了”“地陷了”“水火浩劫”“猛兽肆虐”“民不聊生”。但在济源女娲补天是因为“天突然破了一个大口子”,而在西华是因为“天没长成”。在济源女娲用冰块补的是西北方的天,故那里常刮西北风;在西华女娲用冰块补的是东北方的天,故那里常刮东北风。女娲在西华思都岗修了女娲城,其他地方女娲神话中没有女娲修城内容。女娲兄妹成婚都有“询问天意”的内容,但具体方式却表现有“合烟成婚”“滚磨成婚”“隔山穿针成婚”的地域差异。

时间改变着一切,女娲神话随着时间的流逝凝聚成文化与信仰,如:淮阳的泥泥狗遗风,骊山周围临潼与蓝田一带的蛙图案崇拜、“补天补地节”风俗、“审新娘”习俗,西南的苗族傣族拉祜族吹笙示爱求婚传统,滇西的纳西族摩梭人、滇南的仡佬族彝族的吹芦笙送葬仪式,西北地区的剪纸“抓髻娃娃”,等等,这些都是女娲神话对民族文化与风俗的贡献。

(三)女娲神话在传播中与其他神话粘连

早期的女娲神话是独立的神话,其述说着“补天化人”的故事,但随着神话的传播,女娲神话与伏羲神话碰撞并发生了粘连,这改变了女娲的身份,他成了伏羲的妹妹,二人后来又成了夫妻,他们二人又与洪水神话结缘。

女娲与伏羲的结合最早见于汉,东汉人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有“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这是女娲、伏羲一同出现的最早记录,此画当成于景帝之时。后来的汉画砖与东汉武梁祠石室画像中伏羲女娲交尾图很多见,但此时二人关系未明确。东汉以后,开始将伏羲女娲说成是兄妹,至唐代《独异志》皆言女娲之兄为伏羲,且说二人为夫妻,完成了伏羲女娲的整合工作。后来由于伏羲女娲的造人,双双又跃升为中华民族的开辟神和始祖神。

女娲神话传播到河南淮阳,与伏羲神话发生了融合,又与上古的洪水神话联系起来,女娲伏羲成了中国上古洪水神话中的男女主人公,他们一同造人,成了人祖奶奶与人祖爷。

女娲神话的传播,改变丰富保存着女娲神话,并使神话朝着信仰与习俗等方面发展。

(四)女娲神话发展为传说

女娲神话“化人、炼石补天、杀猛禽恶兽、救民于水火”,这是核心内容,属初生的原生态神话,其在叙述上简单,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后来女娲又“置婚姻、作笙簧”,成为高禖和文化英雄,这是人们对女娲的祈望,是女娲神话的发展,属于次生的次生态神话。再后来,女娲又与伏羲神话融合,其内容无比丰富:洪水劫难,老牛救助,询天意“合烟”“滚磨”“隔山穿针”兄妹成婚、捏泥人捏万物、甩泥人;为防泥人乱跑女娲就把他们的小脚趾盖儿劈一道缝儿;为防泥人夜晚哭女娲就用唾沫把他们的眼粘住;为救大雨下的泥人女娲用扫帚把他们往屋里扫,于是就出现了缺胳膊少腿眼瞎麻脸的人。这是女娲神话在民间的演义,其丰富的内容、复杂的故事、细致的情节、流畅的叙述、生动的描述、坊间的通俗,俨然脱离了神话的简朴高雅神圣,变成了地地道道的传说故事,这也是古代神话流变的特征,它们都丰富了中国古代神话宝库。

总之,在古代神话体系中,战国时期文献《山海经》《离骚》记载的女娲形象还是尚不确定的女神,两汉文献《淮南子》《风俗通》记载中女娲形象是补天救民治世的开辟神,唐宋文献《独异志》《路史》记载的女娲形象是造人置婚制乐器的人祖,完成了她作为开辟神与始祖神的煌煌功业。千百年来,在男权的集权社会中,女娲的神格发生了倾斜,其始祖的神格得到了张扬,其文化英雄神格被淡忘或消失;女娲的独立神性出现丧失,沉沦为依附于伏羲的对偶神;女娲的权力地位下降,在男权时代作为生育神被记忆;女娲神话的某些内涵被作为民俗沉积在文化里而失忆于后人。其实女娲神话不仅反映了人类战胜自然的理想愿望,也体现了人类富于创造精神,更突出了恢复社会秩序与民族复兴的主题,这正是我们当前要弘扬的优秀文化传统。让我们从传承女娲神话开始吧。 LCNzU74gHn7x/DXl60djznpVMxlwuPfhi2YdwWwGIWE25gTCjCVvJN2Lw5BH3VH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