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皇族或王族的兴衰,既是相关国家历史发展的缩影,也是世界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皇族尤其是皇帝或国王的生死起伏,构成了相关国家乃至世界史上惊心动魄的场景、片段。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变迁,中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皇室已陆续退出历史舞台。而至今仍健在的大多数皇室,如英国、日本皇室,其君主已成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远离国家权力中心,除了担任礼仪性的国家元首外,还承担一些慈善性的社会工作。当然,有的君主在国内出现政治危机或重大灾难时,在国民的精神上会起到镇静剂的作用。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发生千年不遇的地震和海啸,随之而来的核辐射使半个日本遭遇了重大的打击,这是日本二战后六十多年所未见的,日本人陷入空前的恐慌。

3月16日,77岁高龄的明仁天皇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的电视讲话。他希望全体国民在灾难面前不要放弃希望,要民众保重身体,为了明天好好活着。要知道,这是二战以后日本天皇第一次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而上一次的讲话是他的父亲昭和天皇在1945年8月15日发表《终战诏书》,时隔已经66年了。天皇夫妇没有遵从内阁发出的“暂避关西”的劝告,而是留在东京,并对灾民开放皇宫内医院,和东京市民一样每天“自主停电”数小时,以手电筒照明,在烛光下进餐,并到访灾区,跪在地上向灾民慰问。这一切亲民的做法有助于缓解社会心理压力,与国民共进退,使得天皇和皇室赢得了日本国民的普遍尊重和赞誉,他们已成为日本社会的一根“定海神针”。

日本天皇制起源于日本古代社会,从公元8世纪初,至平安时代末期,形成了“天神五代—地神七代—人皇百代”的天皇世系话语,这是受中国古人“天地人”三才思想的影响。“天神地祇”是编造出来的神话,强调日本皇室始祖神天照大神与天皇制的关系,以凸显天皇制的神圣起源和连续性,这是研究天皇制的逻辑起点。

至于“人皇百代”,意味着无数、多代天皇,亦即“万世一系”,绵绵不绝,与天地同在。正如日本神话中提到的,天照大神发出“神敕”说:“苇原中国当以吾子孙为王”,“宝祚之隆当与天壤无穷矣”。通俗地说,日本国土和万物是由“我”缔造的,“我”的子孙应当世世代代统治这个国家,与天地共始终。

一 记纪神话出台的背景

公元671年12月3日,一代名君日本第38代天智天皇在大津宫病逝,其子大友皇子登基。

672年6月23日,大海人皇子在众多豪族的拥戴下,于美浓(现在的岐阜县)举兵,日本史上有名的“壬申之乱”爆发,7月23日,双方决战,朝廷军队敌不过大海人皇子临时拼凑的杂牌军,落败的大友皇子在京都山崎自杀,其首级三天后被送到大海人皇子面前,“近江王朝”垮台。673年,大海人皇子登基,成为第40代天武天皇,而失败的一方大友皇子被排斥出天皇系谱,直至1870年,明治政府才承认这位天皇的存在,赠予“弘文”的谥号,列入第39代天皇。

天武天皇以武力夺得皇位,上台后最为迫切的一件事,就是学习中国,编写“正史”,论证和解释他执政的正统性和合法性。

首先是国家将统治的轨迹记录为“正史”,以之为正统性的根据而编纂书籍,这种观念一直为中国历代王朝所沿用。天武天皇也继承了这个观念,诏令编撰国史,由于种种原因,编史进程缓慢,直至他死后26年亦即公元712年1月,安万侣才将《古事记》献给元明女帝。720年,由天武天皇的儿子舍人亲王领衔的写作班子向元正女帝奉上了日本版的《史纪》——《日本书纪》。

这两本著作编辑的主旨在于阐述日本民族的起源、国家的形成、天皇的由来。

《古事记》与《日本书纪》(以后简称“记纪”)都是“以后代之意,记上代之事”的日本古典史书。两部著作的神代卷相似,通称“记纪神话”,多以神话代史,把神话当作历史。两书构成了日本古代统治者的政治哲学,是古代天皇制的思想基础和源头,同时也是维护日本皇室“万世一系”的防身法宝,达到了天武天皇的“邦家之经纬、王化之鸿基”的政治目的。

历史的开头总是神话!

历史上,在东方国家,每当新的王朝和国家建立时,新国家就会炮制建国神话。按照建国神话,建国是必然的,且受命于天。为了强调太祖的神圣血统,建国神话往往从太祖的祖先开始,只有继承了神圣血统的太祖才能建国,强调神圣血统的理由是为了保证王朝的正当性。那些血统不那么神圣或不那么高贵的家族或个人,只能望而却步,不敢有取而代之的奢想。在这点上,日本皇室做得最为成功。

记纪神话告诉日本人:天皇的祖先是创造日本的天神。天皇是最高神天照大神的直系子孙。在古代日本人心目中,有资格统治这个国家的,要么是天皇本人,要么是天皇授权的“代理人”。当然,日本天皇没有演变成像中国皇帝那样人人必须服从的专制帝王,无论是藤原家族长期专权的摄关政权,还是后来出现的三个武家政权,都不敢冒险推翻天皇,而是想办法做了更稳妥的天皇“代理人”,从而避免了战争和杀戮的改朝换代而给国家和百姓造成的无休止的灾难。所以,在政治制度的设计方面,“天皇制”和现代的“三权分立”一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从中日比较研究来看,日本从公元五六世纪开始进入律令制国家时期,统一的国家制度需要对王权政治的正当性或合法性做出合乎民俗信仰的解释。在中国,西周以来的王权以“天人合一”的天命观为依据,但这不符合日本的民俗信仰,日本自古以来有浓厚的自然崇拜和祖灵崇拜。记纪神话,本质上是一种皇室政治的意识形态,或者称之为政治神话。这个神话构筑了皇室神道的基本框架。因此,记纪神话实际上是日本版的“皇权神授”的说教。

二 记纪神话是天皇制存在的理论基础

日本古代天皇制能得以长久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地理位置是天皇制存在的外部环境因素

文化学者格利高里·克拉克认为,日本吸收了大量的中国先进文化,但没有完全被“中国化”,日本与中国之间的这种“这么近又那么远”,很像地中海地区的克里特岛与埃及的关系,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化受到当时超级文明大国埃及的影响,但是仍然发展出与埃及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最大的原因在于,克里特岛是一座与非洲大陆存在着一定距离的岛屿。日本因为地理上与中国相隔着大海,就没有完全被同化,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是两种异质文化,日本不属于中华文化圈。而朝鲜半岛则不然,在李朝时代曾经达到“百分百的中国化”。

波涛汹涌、吉凶难测的大海为日本构筑了一道安全屏障,蒙元时期仅有的两次对日本的武装攻击,都因为遭到所谓的“神风”而折戟沉沙。无外敌之患,天皇制也就首先避免了像中国那样被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的少数民族所取代的厄运。

当然,大海的存在增加了日本对外交往的成本,但也保护了日本民族不受外敌入侵,不需要像中国那样修筑万里长城。到了江户幕府末期,美国“黑船”叩关,轻易地突破大海的阻碍,日本人再也没有办法利用大海来保护自己,因为“黑船”是移动的,日本不可能在所有的海岸上都修筑炮台。

2.记纪神话是天皇制的理论基础

日本古代的神道思想,是建立在日本神话基础上的。它将天皇看作日本创世神话中天神的后代,相信天皇手中的权力来自先验的、超自然的力量。中国古代官僚机构如唐朝,皇帝之下有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三省”,尚书省下又分设吏、礼、兵、刑、工、户“六部”。而日本在律令时代,天皇之下分设“二官”,即太政官、神祇官。太政官总揽国政,是代理天皇处理所有政务的最高决议机构,太政官之下设八省,作为具体的办事机构。神祇官则是国家的神职机构,掌管祭祀。从理论上看,日本天皇是集人间权力及与神祇沟通权力于一身的人神合一的存在,其权威和影响力要比中国的皇帝大得多。因为中国的皇帝只管人,管不了神。

然而,在日本人看来,天皇是大和民族的精神领袖而不是统治者,从不以政绩看待天皇,天皇是日本的精神支柱和神道教的核心。

因为在神话中,天皇的祖先是天照大神,主要豪族的祖先也被列为天照大神的亲戚或建国的协力者。这个说法确立了天皇家的地位,一方面,天皇是永远的主人,各大豪族是家臣,这种主从关系永远被定格,想取代天皇,就是大逆不道,必遭天谴;另一方面,也束缚了天皇,形成了天皇不能抱有私欲的结果。既然皇祖神是最高位阶的人格神,当然不能受到尘世污染,也不能擅自行使权力,天皇不能犯错。于是天皇就成了“虽君临天下,却不统治天下”的存在。实际治理国事的是地方豪族的先祖神。恰恰是天皇“统而不治”,成了天皇家一脉相承、万世一系的主要原因。“不让你干活,是为了保护你。”

3.“虚君制”是天皇制的政治基础

正如前面所说,基于记纪神话和神道思想,天皇应当成为精神领袖而非世俗君主,在政治设计上,天皇是“虚君”,是神主牌。天皇的存在要比推翻天皇更有利于社会安定。从历史上说,天皇行使权力的时间并不长。早期的天皇只是大和朝廷的会议召集人,是各个豪族推选出来的盟主。后来,天皇建立了律令制度,实行中央集权。平安时代中期以后,藤原家族长期把持朝政,推行摄关政治。到了平安时代后期,第72代天皇白河上皇实行“院政”,把权力从藤原家族那里夺回来,以天皇父亲的身份治理天下。几十年后,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权力从天皇和贵族手中,逐渐转移到武士手里。天皇和朝廷贵族权力日益丧失,这种情况持续了700年,直到明治维新,天皇又一次走进权力中枢,但七八十年后,随着日本的战败,天皇再次成为一种象征。

从日本历史上看,“双头政治”或者“二元政治”,构成了日本政治生活的游戏规则。从国家层面来说,“二元政治”由“天皇—摄关”过渡到“天皇—院政”,再发展为“天皇—幕府”,明治维新后,定格为“天皇—内阁”。

在日本史上,随处可见“二元政治”的应用和体现。比如镰仓幕府,掌握权力的不是将军,而是执权北条家族;室町幕府时代,除个别将军如足利义满,大多数将军成了傀儡,权力控制在四位管领手中;在江户幕府时代,老中往往掌握实权。明治政府时期,实际权力掌握在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强藩出身的政治家手中。

三 记纪神话的发展阶段和来源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历史和记忆。神话之中隐藏着古代的宗教、哲学、历史、道德、风俗习惯。我们可以从一个民族的神话了解该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智慧与生活方式。一个民族如何认识自己的祖先,如是将自己视为从动物进化而来,还是神创造的,是神的后代,将对本民族的宗教、道德和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日本人以为他们的祖先是各种大大小小的神,天皇是最为高贵的太阳神的后代,所以才会世代相信、尊重、崇拜天皇,以谨敬为尊,以骄奢自满为耻,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不了解日本神话,就无法理解日本的历史与文化。不了解日本神话,就不可能了解日本的一切。

(一)记纪神话发展的三个阶段

日本学者在比较神话学、民俗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研究,认为记纪神话传说的形式,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3世纪以前的原始自然神话。自然神话是与原始农耕文化相联系的。日本先民崇拜内在于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力量,“一草一木皆有神性”,认为无论是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江河湖海还是各种动植物的背后都存在可畏的精灵,这些精灵被特定的氏族供奉而成了“神”。这时的神充满着极其朴素的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色彩,而缺少超越性。与人的社会地位平等相对应,神的地位也是平等的。

第二阶段是3世纪至5世纪末的礼仪神话。这时的日本已经成为祭政一致的国家。大王或氏族贵族既是政治上的统治者,又是祭祀农耕神、地方神和氏神等各种祭仪的司祭者。如中国史书中提到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事鬼道,能惑众”,当时政治上的统治者为了要说明自己作为神人媒介的祭司和氏族权威的由来,编造了各种神话,如“天岩户”传说中对占卜和祭仪的描写、 “三轮山”传说中的神人结婚故事以及须佐之男和大国主神的传说,都是当时一些强力氏族族长或部落酋长的升级版。

第三阶段是6世纪至《古事记》《日本书纪》成书时的政治神话。此时的天皇朝廷已不仅是大和地方的王权,其统治范围已遍及日本全国。由于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丘陵众多、山势险峻、交通闭塞,形成了各种地方割据势力,豪族仍拥有很大势力。这一阶段形成的神话传说构成《古事记》的主要内容,核心是王权神话,天照大神是众神之王,天皇是天下共主,各大豪族的祖先要么是天照大神的亲属或亲戚,要么是随天孙下凡的神,各个豪族因某种与皇室的关系而联结起来。朝廷通过对以前的《帝纪》《本辞》进行反复比较、选择和取舍,最后形成记纪神话。

(二)记纪神话的来源

20世纪50年代,日本史学大师加藤周一认为日本近代化以来具有两种倾向:近代主义者极力排斥日本元素,主张全盘西化;国粹主义者试图消灭外来文明而回归日本传统。加藤周一认为与其斗得死去活来,还不如折中调和,将日本文化规范为杂种文化,从中找出普通适用性的东西。“杂种文化”一词就这样登上学术讲台,被日本人欣然接受,并引以为傲。

实际上,我们无法找到一个纯粹的民族和一种单纯的文化。日本文化来源的多样化决定了日本神话来源的多样化。

吉田敦彦在《日本神话的源流》一书中指出,日本神话体系包含着起源不同的诸多要素:印欧神话经阿尔泰,以游牧民族为中介,将亚欧大陆草原游牧民族神话传到朝鲜半岛,又由朝鲜传至日本,是为神话传播的“北方系”;与印欧神话并立,对日本神话有重大影响的是中国长江以南至东南亚等地区的农耕文化,此为“南方系”,其中的稻作神话在日本神话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自古以来,日本文化就被形容为“风吹成堆的文化”,在日本绳文、弥生和古坟时代,来自日本北部、西部和西南部三个方向的大量移民涌入日本,带来了各种文化。

吉田敦彦认为日本神话有三大来源。

首先,日本神话实际上是经由朝鲜半岛从斯基泰人那里传承而来的,斯基泰人的神话,摄取了大量以古希腊神话为主的欧洲神话的成分。这是日本神话的主体。

其次,对日本产生强大影响的是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大量农作技术随着移民带到日本。日本神话中特别是男神伊邪那岐与女神伊邪那美的出场部分以及山幸彦同海幸彦兄弟内斗的故事,完全受到中国南部神话的影响。

最后,日本神话故事还受到东南亚地区神话和南太平洋神话的影响,尤其是天孙神话中有着相似的描述。

总之,日本的记纪神话体系是以天皇政治神话为核心,同时吸收了地方豪族的氏族神话、外来移民所带来的神话,以及日本原住民的神话,共同构成的一种较有系统性的神话体系,和古印度神话一样,成了亚洲较有代表性的两个神话体系。

四 本书写作的结构安排

本书将以邹有恒、吕元明翻译的《古事记》为蓝本,参照周作人翻译的《古事记》,把《古事记》上卷,也就是神代卷,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创世神话

本书的第一章至第五章讲的是创世神话。日本人称之为国土生成神话。创世神话讲述天地初分,五尊特别天神和神世七代诞生;父神伊邪那岐和母神伊邪那美奉神敕修固国土,产生大八岛,生育众神;母神因生火神而死,父神杀火神赴黄泉国探妻;父神违背承诺,导致母神追杀,夫妻反目成仇;父神自黄泉国返回,因“死秽”而祓禊,生下“三贵子”和众神,他分封洗左眼而生的长女天照大神为高天原的统治者,封洗右眼而生的月读命治理夜之国,封洗鼻子而生的须佐之男治理海洋。前二神皆应命,唯独须佐之男不从命,哭闹着要去根国见亡母,父神大怒,剥夺其继承权并赶走他。

第二部:高天原神话

本书第六章讲的是高天原神话(天岩户神话)。高天原神话始于须佐之男到高天原向天照大御神辞行,姐姐误以为弟弟要抢夺她的位子,全副武装严阵以待,为证清白,姐弟在天安河盟誓,各自又生出一堆神。须佐之男大闹高天原,无法无天,天照大神害怕,躲进了天岩户,天上天下一片黑暗,八百万众神齐集天安河原,成功地让天照大神走出洞穴,并严惩须佐之男,将其驱逐出高天原。

第三部:出云神话

本书第七章至第八章讲的是出云神话。共分两部分,先是讲须佐之男被赶出高天原后,流落到出云国,因奇缘斩蛇救美女,盖房娶妻,在出云建立根据地;接着是他的后代子孙大国主神受众兄弟迫害,后娶须佐之男的女儿,在须佐之男的帮助下,打败众兄弟,后来在两位神的辅助下成为出云的统治者。

第四部:天孙降临神话

天孙降临神话是整个记纪神话的核心。内容包括第九章和第十章的第一、二节。它分为两大部分,先是天照大神和高御产巢日神在和平让国无望的情况下,采取武力逼迫大国主神让出出云国的统治权(让国神话);然后发出天孙降临的神敕,天孙成了日本皇室的真正始祖。

第五部:日向神话

日向神话包括第十章第三节和第十一章。它叙述了天孙祖孙三代在日向的生活状况,分为三部分,首先是天孙迎娶木花之佐久夜毗卖为妻,在日向地区安家落户,生下火照命、火须势理命和火远理命三个儿子;其次是火照理命(海幸彦)与火远理命(山幸彦)兄弟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火远理命与海神结盟,并迎娶海神之女丰玉毗卖命,从而打败了火照理命而成为天孙唯一的嫡流,并生下了儿子鹈葺草葺不合命;最后,鹈葺草葺不合命长大后,娶了照料他的姨母玉依毗卖命为妻,生下了神倭伊波礼毗古命等四个儿子,而神倭伊波礼毗古命后来成为日本初代天皇神武天皇,标志着人皇时代的到来。 h6ZpEr98jupXeHhpNyQiW+BBT+56nZZy2hl7V3vF3AaT9DL4E5rvrtOX95HH8b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