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推进情况

贵州省以产业扶贫为主,设立了产业化扶贫专项基金,实施扶贫攻坚示范县、扶贫特色优势产业、扶贫产业园区“三个十工程”;抓好扶贫生态移民,提高贫困户搬迁比例和搬迁补助标准,确保全面完成142万人的搬迁任务;抓好生态补偿脱贫,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区域实行生态保护扶贫,提高生态修复程度;抓好教育扶贫,将农村贫困学生资助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完善资助体系,提高资助标准,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应助尽助、精准资助”;抓好社会保障扶贫,不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逐步推进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筑牢社会保障兜底网。同时抓好医疗扶贫,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推进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全覆盖。

一 产业扶贫

贵州坚持扶产业就是扶根本,将发展可持续产业作为长效脱贫的方式。贵州大力发展具有贵州特色的山地高效农业,坚持产业扶贫“扶农户”,注重提升贫困农户自身发展能力,实现产业扶贫和精准扶贫的融合。2016年贵州省产业脱贫已投入33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约2万个,打造乡村旅游景点231个,在1300个贫困村设立电商网点,为5万就地脱贫人口每人整治1亩优质农田,对7.5万贫困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行了规范化技能培训。2015年6月,习近平亲临贵州视察,高度肯定和鼓励贵州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一)推进“三个十工程”,大力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贵州从全省农业发展的全局性出发,根据各地资源禀赋,结合市场需求,在全省层面集中打造核桃、草地生态畜牧、中药材、蔬菜、茶叶、精品水果、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脱毒马铃薯、草地生态畜牧产业等“十大扶贫特色产业”。截至2015年,安排中央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11.4亿元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巩固提升“十大扶贫产业”水平。贵州每年扶持“十个扶贫攻坚示范县”,每年安排超过8000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重点打造2~3个产业,将扶贫攻坚示范县与贫困县“减贫包干”试点有机融合,为全国扶贫资金“减贫包干”做试点。每年推动“十大扶贫产业园区”建设,规划总建设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目前已经形成一批现代休闲观光扶贫示范区、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山地立体农业扶贫示范区、高山生态畜牧扶贫示范区。截至2016年6月,贵州省建成省级扶贫园区118个,覆盖50余个贫困县。全省扶贫产业园区实现产值384.03亿元,销售收入278.67亿元。入园企业910个(其中省级及以上龙头企业136个);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165个,社员15.43万人。

(二)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信息产业

贵州利用自身“公园省”的全域旅游资源优势,结合贫困乡村资源特点,促进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整合部门涉旅资源、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山地旅游为主的旅游扶贫产业,重点扶持517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贵州依托独特的山地农业资源、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和大数据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电商扶贫模式,推动“黔货出山”。2016年,全国首个省级扶贫馆——京东贵州扶贫馆在贵州正式上线。电商扶贫有力推动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增收。

(三)积极培育各类经营主体,增强农民自身发展能力

通过政策支持、金融支持,引进和培育多元的各类经营主体,引导龙头企业到贫困地区,组织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积极扶持生产大户,鼓励这些经营主体带动贫困农户的生产经营。在产业扶贫中,贵州既注重外来技术的引入,同时也注重农民自身发展能力的建设。一方面对贫困农户开展“雨露计划·农技培训”,加强农民自身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实施“雁归兴贵”行动计划,引导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四)保障产业发展对贫困人口的带动作用

过去的产业扶贫受益者更多的是龙头企业,而非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贵州产业扶贫重视将产业发展和农民脱贫有机统一起来,产业扶贫坚持发展产业是关键,带动脱贫是根本。贫困人口更有效地参与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地分享发展成果。首先,产业规划强调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覆盖率,每个贫困县因地制宜选择1~2个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每个支柱产业覆盖县域内50%的贫困乡镇、70%的贫困村和80%的贫困人口。其次,创新产业扶贫各方主体的利益联结模式,突出产业扶贫的效益到户、带动到人。主要的社会利益联结模式有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扶贫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一些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得到国家认可和推广,比如六盘水的“三变”改革,通过土地流转入股、资金入股分红、创业就业全力增加农民收入,以减少贫困。

二 就业扶贫

在就业扶贫方面,贵州提出在2016~2020年期间,以县为单位,建立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贫困对象帮扶档案,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力争实现“出现一人,帮扶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具体的就业扶贫目标是:到2020年,种植养殖业吸纳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100万人,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47万人;加工业吸纳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30万人,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44万人;旅游业吸纳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48万人,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70万人;流通业吸纳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12万人,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7万人;劳务经济吸纳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120万人,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87万人。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的就业帮扶是就业扶贫的重要内容。根据计划,2016年贵州全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5万人,就业帮扶18万人(分两批实施)。第一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0万人,全部为50户以下、贫困率50%以上自然村寨整体搬迁。就业帮扶人数12万。第二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5万人,就业帮扶6万人。

为保证完成上述目标,贵州通过实施“七个精准”以促进贫困劳动力通过就业创业实现脱贫。

一是精准识别对象,建立健全帮扶台账。以扶贫部门对当地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为基础,依托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按照“精准登记、精准帮扶、动态管理”原则,对全省贫困户中男性16~60周岁、女性16~55周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开展摸底调查,准确掌握贫困户中劳动力的性别、年龄、学历、就业失业状况、技能水平、求职意向、就业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等,据实填写《贵州省就业扶贫台账》,并纳入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动态管理。

二是精准制定计划,分类实施帮扶措施,并开展动态管理。按照贫困对象的基本情况、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精准提出帮扶计划,分类施策,对有一定文化、有自主创业需求、有意从事灵活就业人员以及文化水平较低的各类人员分类开展专项帮扶,实行动态管理。对已就业和未就业的贫困对象,加强跟踪管理,加大帮扶力度,提供就业创业、培训等服务,帮助尽快就业。

三是精准开展技能培训,实现有培训需求贫困劳动力全覆盖。通过实施“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1户1人职教培训扶贫计划”,“四在农家·美丽乡村”、“锦绣计划”、“五张名片”等培训项目,结合贫困对象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培训,确保贫困对象中有就业、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劳动力全员培训,力争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户;创业一人、带动一片、激励一方。

四是精准开展岗位服务,切实搭建贫困对象与用工企业供需平台。充分发挥县(区)、镇(乡)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多领域、多渠道挖掘适合贫困对象就业岗位,建立与企业联动机制,主动联系用人单位,收集整理用工信息,定期发布企业岗位信息,帮助符合条件并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对象与用工企业取得联系,为企业与贫困对象搭建平台,尽快找到适合岗位就业。

五是精准实施就业援助,引导贫困对象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采取日常服务与重点援助、专项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为贫困对象提供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就业创业政策咨询等服务,确保贫困户知晓就业创业政策,享受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围绕贫困对象的就业需求、培训愿望等,广泛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等帮扶活动。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

六是精准服务重点群体,大力促进贫困高校毕业生和贫困职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万名大学生创业计划”,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积极引导、资助贫困家庭的子女就读技工院校。组织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到技工院校参加1~2个学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认真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在校就读中职、高职学生享受资金资助。

七是精准开展就业创业扶持,确保贫困对象享受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及驻村工作人员、村支两委的作用,为贫困对象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场租补贴、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创业培训等综合服务,确保贫困对象享受就业创业优惠政策。

三 生态扶贫

贵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理念,在坚持发展绿色、循环、低碳、节约、特色的农业、健康、旅游、大数据等生态产业的同时,通过生态移民易地搬迁、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工程、石漠化治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等建设绿色贵州,通过绿色发展带动脱贫攻坚。

贵州制定了一系列的生态考核和补偿办法,出台了我国首个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明确了环境保护、发展和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等共29个政府职能部门,以及金融管理部门、保险监督部门等5个中央在黔单位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并全面推行生态保护脱贫开发工作绩效考评制度。贵州积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并在2016年率先启动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

贵州注重多渠道宣传生态文明。2009年起贵州组织发起“生态文明贵阳会议”,2013年起会议改名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这是国内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论坛。2016年起在论坛期间还开设“贵州绿色博览会”。2017年起,贵州把每年6月18日设立为“贵州生态日” ,计划围绕年度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教育、实践活动。2016年8月贵州成立了全省首家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研究主题的社团组织——贵州省锐意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

2014年6月,贵州成为全国第二个以省为单位建设的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6年8月,贵州成为全国首批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3个省份之一。为此,贵州提出以“五个绿色”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发展绿色经济,培育生态产业和园区;打造绿色家园,建设生态美丽新城乡;完善绿色制度,构建生态体制机制新体系;筑牢绿色屏障,构建生态安全新格局;培育绿色文化,树立生态文明新风尚。

从实践上看,贵州在生态扶贫上的主要经验是:落实生态文明的理念,挖掘生态资源,发展特色化的生态产业,以大生态的理念推动产业和生态融合,注重生态考核,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实施生态移民易地搬迁,大力宣传生态文明。

专栏3-1 生态扶贫案例

案例一:以“生态脱贫·绿色发展”为理念的剑河县精准扶贫

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剑河县,被中央确定为中财办的定点帮扶地区。根据2014年末的统计,该县共有贫困人口6.92万人,贫困乡镇发生率为58.3%,贫困发生率为28.3%,扶贫开发任务艰巨。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和产业结构特点,中财办和有关方面共同确定了剑河县“生态脱贫·绿色发展”的扶贫攻坚理念,并明确细化了重点帮扶的8项任务,计划通过5年的时间,完成剑河县的精准扶贫任务。

资料来源:《刘鹤率中财办调研组贵州考察:生态扶贫5年见效》,环球网,http://finance.huanqiu.com/caigc/2016-09/9466469.html访问日期:2017年1月8日。

案例二: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实践

1988年6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贵州省“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贫困地区建立的第一个以消除贫困、坚持可持续发展为突出特点的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区坚持“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通过坚持保住青山绿水,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双赢。注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不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作为一个整体协同推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天变蓝、水变清、景变美。

资料来源:《“毕节试验区”走过22年胡锦涛曾邀请各民主党派支持》,中国贵州省委党校网,http://www.gzdx.gov.cn/index.asp访问日期:2017年1月10日。

案例三:国内首个创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六盘水市

2016年6月,国家批准贵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六盘水市政府共建六盘水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六盘水市成为我国首个地市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创建单位。根据计划,在3年的创建周期内,六盘水将申报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23个系列、37个品种,创建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4个以上,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场备案和出口食品安全企业注册登记25个以上,生态产品100%建立可追溯系统,出口生态产品100%达到目标市场要求。

四 金融扶贫

贵州确立了金融扶贫的总体目标,即从2015年起,贫困地区新增贷款年均1000亿元以上;扶贫攻坚期内,贫困地区直接融资规模达300亿元;保险资金支持达200亿元;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新增分支机构及服务网点300个;新设立新型金融机构100家;到贫困县设服务网点的保险公司县均不低于4家。金融助推300个以上的贫困乡镇“减贫摘帽”、3000个以上贫困村出列、200万人以上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从实践上看,贵州金融扶贫的主要经验是:创新融资渠道,通过各级各类融资平台,为扶贫筹集资金;通过财政资金撬动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的资金和服务,扩大贫困地区金融扶贫资金规模;通过精准识别贫困户和建设信用评级,利用“特惠贷”、开行小额农贷等小额贷款为贫困农户提供资金支持(2013~2015年累计约250亿元);注重产业和金融扶贫结合,创新扶贫资金监管和使用模式,保证资金收益和安全。

(一)出台金融扶贫政策体系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贵州设立省金融扶贫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扶贫支持文件,具体措施如下。

1.扩大贫困地区融资规模

扶贫攻坚期内,贫困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新增可用资金80%以上用于当地,宏观调控释放资金定向用于扶贫开发,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支持引导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2.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

实施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小额“特惠贷”,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扶贫产业,对贫困户子女发放助学贷款,建立健全针对贫困农户的保险保障体系。省财政每年安排12亿元的省级地方债券资金支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3.建立扶贫信贷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

整合资金创设“贵扶贷”、“惠农贷”、“惠工贷”等金融产品。县级每年安排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量的10%作为扶贫专项资金,并将其中的50%注入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按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精准扶贫“特惠贷”的贷款风险补偿。

4.提高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

支持和引导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到贫困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并向乡镇延伸服务网点,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搭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拓展助农取款服务点功能,将其建成集查询、取款、转账、消费、金融知识宣传等农村金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点,建设“贵农云”服务平台。

加大其他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包括加大对贫困地区货币政策的支持力度、实施金融扶贫奖励政策、放宽支农扶贫监管容忍度等。

(二)创新融资模式筹措扶贫资金

为了筹措扶贫所需的财政不足部分资金,贵州设立了各级各类扶贫融资平台。其中,贵州脱贫攻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是全国首支省级脱贫攻坚投资基金,中国铜仁武陵山扶贫投资发展基金是全国首支国家级扶贫投资发展基金,贵州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易地搬迁融资,贵州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专注农业经营,阳光共济产业发展基金专注产业扶贫。

贵州积极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将贵州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与银行贷款管理征信系统、保险公司业务系统有效对接,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户个人信用档案。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预期收益权、农民财产权、集体机动地经营权等抵押贷款试点,解决贷款担保难、成本高的问题。贵州农村信用社开展阳光信贷工程。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探索出以支农再贷款为杠杆、撬动金融机构和政府资金共同支持“三农”的杠杆化运作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率先开展保险助推扶贫攻坚

贵州还通过保险扶贫打造“保险助推脱贫攻坚”贵州示范区,对在贫困地区的保险产品、人员资格、网点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并加大保险资金扶贫投放力度,开发和推广符合贵州特色的农产品保险、大病保险、巨灾保险、扶贫小额人身保险等保险产品,并整合资源打造保险扶贫示范县。目前,保险业助推扶贫攻坚已经在国家层面形成气候。

专栏3-2 贵州金融扶贫案例

案例一:特惠贷

“特惠贷”是指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除担保抵押、扶贫贴息支持、县级风险补偿”的专项小额扶贫到户贷款,贴息资金由各县从省级按因素法分配切块到县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统筹安排。“特惠贷”的主要目标是以2014年62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基数,扣除民政救济兜底的158万“两无”人口,余下的465万贫困人口120万户都能享受到“特惠贷”。截至2016年11月底,贵州已为62万多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发放“特惠贷”218.3亿元。83个县(市、区)政府建立了“特惠贷”风险补偿机制,共注入风险补偿资金4.86亿元。

资料来源:《贵州省金融系统向贫困户发放“特惠贷”218亿余元》,人民网,http://gz.people.com.cn/n2/2016/1126/c194827-29371444.html访问日期:2016年1月12日。

案例二:开行小额农贷

“开行小额农贷”是贵州省政府与国开行在“十二五”期间探索建立的扶贫资金与信贷资金有机结合的新型扶贫融资模式,双方合作额度为300亿元。“开行小额农贷”把政府组织和开发银行融资优势有机结合,通过建立“四台一会”(融资、担保、管理、公示平台和信用协会)机制,使扶贫资金与信贷资金有机衔接,通过融资推动机制的制度建设,并按照贵州山地小流域环境形成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发展规划逐县设计融资模式。目前已形成政府主导、农户参与、开行融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保障市场效益“政银农企”四方合作局面。

资料来源:《国开行贵州分行探索小额农贷 助农户走出贫困》,中国经济网,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212/17/t20121217_17029888.shtml访问日期:2016年1月12日。

案例三:产金互促541工程

2016年初,贵州大龙开发区启动“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民生工程。该工程结合国家“精扶贷”贷款政策,依托本地产业发展优势,由大龙经济开发区国有平台公司提供担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将5万元“精扶贷”贷款入股龙头企业,村集体和贫困户按年度保底分红,3年“精扶贷”期满后由企业负责偿还本金。按照这一模式,贫困户每年可获4000元保底分红,每户保底1个就业岗位,村集体则根据入股户数,按每户每年1000元进行保底分红,实现贫困户、村集体、企业多方共赢。

资料来源:《铜仁大龙经开区“产金互促541”探索扶贫新路径》,贵阳网,http://www.gywb.cn/content/2016-08/26/content_5217204.htm访问日期:2016年1月12日。

五 教育扶贫

国发2号文件出台后,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贵州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通知》,明确从资金、项目、政策等7个方面支持贵州教育事业发展。贵州省出台《贵州省教育精准脱贫规划方案(2016~2020年)》,明确教育扶贫的目标任务,实施八大教育精准脱贫计划,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全面开展“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任务。

(一)以学生资助为核心内容,资助阶段跨度大,受益范围广

2015年,贵州压缩行政经费6%用于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对16.65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助三免(补)”等政策,实施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援助计划,实现对贫困学生从高中阶段到大学本、专科阶段“精准资助、应助尽助”(见表3-4)。对因灾、因病等特殊原因返贫的非在册贫困户子女,经本人申请审批后可纳入资助范围。实施“两助三免(补)”政策以来,教育扶贫财政支出从5亿元上升到12亿元。 社会扶贫也非常关注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投入,2016年,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捐赠1亿元人民币,资助2万名贫困家庭的大学新生入学。

表3-4 农村贫困学生资助项目

(二)重技能教育和培训,发展个人能力,带动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在国务院“雨露计划”的基础上,贵州省启动实施《贵州省创新“雨露计划·1户1人”扶贫职教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通过培训,掌握技能,实现就(创)业,摆脱贫困。贵州每年协调组织、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民宗、工青妇等部门,对40万人开展培训教育。贵州教育“9+3”计划实施成效明显,中等职业教育3年免费。清镇职教城2011年开工建设,三年共投资89亿元,规模达到20多所职业院校,师生近3万人。2011~2014年,贵州省中职在校生创历史新高,达60.7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68%,比2010年提高13个百分点。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5%以上。教育扶贫通过技术培训、学历教育、职业指导、校企合作等方式,大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三)以长远利益为出发点,改善贫困地区教学条件,促进教育地区公平

习近平指出: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贵州省贫困地区教育全面落后,教育扶贫不仅解决贫困学生的燃眉之急,还着眼长远利益,改善贫困地区教学条件,全面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贫困地区定向人才培养计划,提高贫困地区教师补助标准,加大对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招生倾斜力度,扩大贫困家庭学生进入普通高校的比例。国家加大对贵州教育的支持力度,2012年贵州创建扶贫开发示范区,当年中央下达贵州省各类教育资金128.74亿元,比上年提高31.9个百分点;国家“特岗计划”指标比上年增加了3163个

六 健康扶贫

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医疗水平低、医疗救助保障低,医疗负担重导致贫困加剧。2014年贵州省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达82万人,占贫困总人口的比例为13.2%。贵州省把健康精准扶贫列入全省大扶贫战略行动,将健康精准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来推进落实。

(一)健康扶贫对象分级资助,确保全部纳入新农合覆盖范围

贵州省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等11类人群作为健康扶贫对象。各级民政、扶贫、卫计等部门共同开展对象识别和审核确认,截至2016年6月底,已确认健康扶贫对象392.10万人,占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的79.53%。为确保健康扶贫对象全部纳入医疗保险范围,民政部门和卫计部门分别对贫困程度相对更深的特困供养人员等4类人群给予全额资助参合,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等2类人群分别按人均不低于30元和10元的标准资助。通过分级资助,贵州全省健康扶贫对象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26%,其中493万贫困人口参合率实现100%。

(二)开展健康扶贫试点,逐步创新健康扶贫机制

2013年起,赫章开始为患有大病的城乡人口实施“大病医保三级兜底”医疗政策;2015年6月,贵州省27个重点贫困县启动健康精准扶贫试点,积极推广赫章经验;2015年10月,贵州全省借鉴赫章经验,全面实施健康精准扶贫工程。

专栏3-3 健康扶贫的赫章经验

赫章是贵州省50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最困难的10个县之一,是贵州省13个同步小康经济发展困难县之一,同时也是贵州省12个扶贫开发结对帮促发展重点县之一。赫章创造了提高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促进精准扶贫的“赫章经验”,不仅在整个贵州省尚属首创,也走在了全国同行的前列,受到汪洋副总理点赞。

“赫章经验”是指该县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实行的“大病医保三级兜底”。从2013年开始,赫章为患有大病的贫困城乡家庭织了三张“民生网”:第一张网是城乡居民医保报销。第二张网是政策范围内自付费大于4000元的,到人寿保险公司进行大病补充保险补偿:1万元的报销比例是54%;1万~7万元每增加1万元报销比例增加5个百分点;7万元以上部分按90%报销,分段累加合计得出补偿金额。第三张网是建立在前两张网基础之上,个人负担医疗费仍然较高且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经乡镇民政部门调查核实后,由民政医疗救助资金按60%的标准进行救助,2015年4月起提高到70%。

“赫章经验”破解了多年困扰我国医疗体制中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痼疾。赫章县新农合参保人数达642913人,参保率100%。2012~2015年三年间,220余万人次从大病医保“三级兜底”制度中受益。

资料来源:《汪洋副总理点赞“赫章经验”》,当代先锋网,http://www.ddcpc.cn/2015/tt_0610/56962.html 2016年1月3日访问。

(三)构筑“三重医疗保障”网,大力提高医疗救助保障水平

贵州全面开展医疗健康扶贫,构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扶助“三重医疗保障”网,大力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遏制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通过“三重医疗保障”,贵州省11类人群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到90%以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大疾病患者、特困供养人员、80岁以上老人、低保中的长期保障户等重点人群的报销比例达到100%。到2016年6月底,贵州省通过“三重医疗保障”累计惠及40.44万人次,补偿费用7.92亿元,为贫困群众多报销医疗费用约1.56亿元,合规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达到93.6%。

(四)报销渠道便捷,减轻贫困群众经济和时间成本

以新农合信息平台为基础,所有涉及部门包括卫计、民政、人社、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协调统一运行,实施一站式即时结报和资金兑付“一卡通”,由民政、卫计等部门预付资金,及时报销医疗费用,大大减少报销环节和垫付资金。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并逐步推行市域、省域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帮助贫困人口获得及时救助。

七 易地搬迁

贵州省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省区之一,贵州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大扶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2001~2015年贵州已经搬迁104万农村贫困人口,加上“十三五”期间预计搬迁的162万人,到2020年,贵州全省将搬迁260多万人。搬迁对象都居住在自然条件差、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落后、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常规扶贫成本高、难度大,都是经过多轮扶持没有啃下来的“硬骨头”。截至“十二五”末,累计实施搬迁62万人,共建设668个安置点。预计“十三五”期间要对13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32.5万生态脆弱区的农户实施移民搬迁。需要搬迁的13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的26.4%,占全国易地扶贫搬迁总人数的13%。

(一)易地搬迁致力于永久脱贫

政府给予大量搬迁补贴,降低搬迁成本,搬迁标准实施差别化补助,体现政策向贫困人口的倾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住房补助2万元,非贫困人口人均住房补助1.2万元;签订旧房拆除协议并按期拆除的,人均奖励1.5万元。搬迁不是目的,通过搬迁摆脱贫困、改善生活、实现致富才是最终目的,搬迁始终贯穿“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的要求。贵州省在实施易地搬迁过程中,强化生活生产设施与住房同步建设,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保障搬迁群众享有便利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搬迁安置更多从未来就业出发,基本舍弃原来农村搬农村的有土安置,优先采取集中安置。2016年第一批搬迁的30万人,多集中安置在城镇、产业园区、旅游服务区,其中县城安置占29.1%、集镇占46.5%。贵州省多通过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创业扶持、信贷支持、发展产业、公益岗位就业兜底等措施,帮助搬迁群众就业增收,稳定脱贫。

(二)实现扶贫开发、小城镇建设和生态修复三大功能的有机统一

搬迁群众多以城镇、集镇、产区园区等集中安置为主,有助于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解决他们生存和发展问题。2014年,贵州省扶贫生态移民人均增收820元,比贵州省农民平均增收水平高出6%。易地扶贫搬迁将农村贫困人口转移到城镇,提升了城镇规模和经济活力,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2015年对移民抽样调查显示,2.1万搬迁人口中,69.4%的搬迁劳动力人口通过多渠道实现了就业。此外,易地搬迁减轻了原居住地的生态压力,贫困人口迁出生态脆弱区和生态保护区,有利于促进迁出区生态恢复。

专栏3-4 惠水县明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程

惠水县经济开发区明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贵州省2016年首批建设的安置点,2016年12月初已完成房屋建设1095套,搬迁32个自然村寨586户2461人,其余的搬迁户于2016年底全部搬迁入住。

明田安置点是典型的产业园区型安置小区,地处惠水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开发区入驻的244家企业,已有185家投产,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89家。已搬迁的群众中,有358人在企业就业,496人外出务工,25人自主创业,实现了户均1.5人以上就业。一些文化水平低、技能缺乏,年龄偏大,难以在非农岗位就业的搬迁群众还得到一些公益性岗位和农业园区就业岗位。

“三块地”是搬迁群众原有的承包地、林地和宅基地。惠水县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将搬迁群众承包地、宅基地、林地流转后用于退耕还林、生态修复或发展农业生产,群众不但能拿到流转费用,将来还能从中分红。

资料来源:《贵州扶贫搬迁让百万群众出深山奔小康》,《贵州日报》,2017年1月2日。

八 保障兜底

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进行兜底,是当前扶贫新阶段精准扶贫的重要路径之一。贵州先后出台了《贵州省城乡低保减量提标方案》、《关于开展社会保障兜底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加大社会保障兜底力度,确保158万“两无”贫困人口和暂时不能脱贫的人口同步小康,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一)保障兜底范围广,挑战大

2015年贵州贫困发生率为14.03%,是全国贫困发生率的2.46倍。2015年,贵州493万贫困人口中需要实施保障兜底的高达158万,这部分贫困人口主要是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以及生存生产条件恶劣短期无法达到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口。另外根据贵州省的调查,贵州省每年的返贫率为10%~15%,这部分人口主要是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共占返贫人口的58.7%。低保资金主要由地方财政支出,而贵州经济实力弱,财政收入紧张。总体来看,贵州需要提供农村低保、社会救助保障的人口数量大,财政负担重,面临巨大的社会保障兜底挑战。

(二)保障兜底标准高,低保和贫困标准逐步统一

从政策目标上看,农村低保旨在从制度上保障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扶贫开发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问题。兜底保障对象是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基础上,筛选出的“两无”人口和暂时不能脱贫的人口。贵州省2009年开始实施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的衔接政策,逐步提高低保标准,截至2014年末,贵州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比2010年提高了65%。2015年贵州提出减量提标,农村低保标准划分为4个等级,最高为6360元/年,其次为2820元/年、2640元/年,最低为2580元/年。2016年贵州按18.2%年平均增幅进一步提高民政低保标准,平均标准达到3184元/年,高于全国扶贫标准36元。贵州全省农村低保标准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每年合理提高,到2020年实现农村低保与扶贫两个标准统一。

(三)保障兜底分类施保,大幅提高特殊困难群体保障水平

一些特殊困难群体,根据困难程度和类型,享受不同的保障措施,并且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纳入低保的老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在校学生、单亲家庭成员等特殊困难群体,在发放基本保障金的基础上,按照当地低保标准的10%~30%分类别增发特殊困难补助金给予生活保障。所有农村五保对象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并按低保标准的30%增发特殊困难补助金,“十三五”期间每年继续增加五保供养资金。孤儿的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不低于600元/月,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费不低于1000元/月。农村低保户中的季节性缺粮户获得粮食救助,2011~2014年,贵州省336.2万人次获得粮食救助,共获得救助粮11167万公斤,救助资金6.18亿元。无力承担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责任的贫困群众,政府代为缴费帮助其参保,截至2015年8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21%。

(四)保障兜底体系逐步完善

贵州省在实施保障兜底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以低保为基础,整合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受灾人员救助、住房救助、基本养老保险等多种保障形式,逐步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贫困人口社会保障体系。贫困人口享受多重社会保障,最大程度获得社会保障资源,借助多重社会保障力量脱贫。如: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大疾病患者、特困供养等群体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扶助保障后,实际报销比例达100%;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在危房改造中还能同时享受住房救助;无力承担新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政府代缴个人部分,确保他们能同时享受医疗、养老保障。 KGqeega/2UZFGUlp6kjcwYlmebFLMBU0GeR+8V1Q3pRJAffmtA5HyDIVJbFSiu1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