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特色小镇经历了小镇+“一村一品”的1.0版、小镇+企业集群的2.0版、小镇+服务业的3.0版以及小镇+新经济体的4.0版四个版本,本节结合上述分类,将特色小镇的发展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一村一品”运动起源于日本大分县,由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先生于1979年倡导发起,后来逐渐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一村一品”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1983年8月,平松守彦先生在上海进行关于“一村一品”的演讲,后来,“一村一品”概念逐渐渗透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 。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实施背景下,各地出现大量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专业户,进而出现了许多农业专业村和农业专业乡镇。80年代后期,一些省份通过借鉴日本的“一村一品”经验,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农业优势和生产优势大力发展生产、庭院经济,此时,一大批农业特色镇逐渐成长起来。
20世纪9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流通机制改革的深化,农业开始由单纯的生产向加工、营销等领域延伸,东部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第二、第三产业外向型农业以及多种经营的专业村镇,中西部地区紧随而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逐渐达到较高的水平。一些合作社、龙头企业逐渐将其生产基地设立于专业村、专业镇中。
21世纪初,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一村一品”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2007年开始,各地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关于支持“一村一品”发展的要求,积极实施发展现代农业“十大行动”。各省份把“一村一品”纳入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生猪补贴等资金向“一村一品”专业村倾斜;各省份出台指导性文件,陕西、江西、广东、安徽等省还安排了“一村一品”专项资金,绝大多数省份开展了产品展示、品牌推介、典型宣传等活动,营造“一村一品”发展的良好氛围。陕西省制定了《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规划》,明确了总体目标,成立了领导机构,出台了扶持措施。江西省设立农业产业化“一村一品”担保资金,出台了《江西省“一村一品”示范点融资担保试点方案》等。
在中央和各地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我国“一村一品”农业特色专业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专业镇数量以较高的增长率快速增长,农村的整体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各地主导产业基地规模随之扩大,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参与专业镇建设农民的收入明显增长。
“一村一品”的快速发展培育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专业村镇,许多村镇主导产业逐渐壮大,有效带动了自身及周边农产品加工、储藏、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一些专业村镇抢抓市场机遇,充分发掘农业的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功能,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民俗文化产业、生态特色农业;还有一些村镇敏锐察觉到市场新变化,顺应市场销售模式的改变,将先进要素及时引入,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新兴业态,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践证明,“一村一品”作为一种有效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在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繁荣、推进脱贫致富、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1.产业领域不断拓宽,总体规模稳中有增
以种植业为主的“一村一品”正逐步向种植业、养殖业、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等农业服务业及非农产业转变,产业领域覆盖面逐渐拓展。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近5万个专业村中的主导产业除了种植业,还包括农产品加工运销、休闲农业等涉农服务专业村,以及各类非农产业专业村。各地各级部门通过引入多方资金,有效壮大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从全国2006~2008年数据可知,种植业生产基地从6764.44万亩增加至8020.64万亩,实现了平稳增长。
2.地域特色日益明显,产业优势突出
农业特色镇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开发出极具地方特色的产品并不断发展壮大。如陕西省已基本形成了以奶畜、秦川牛、强筋小麦、特色蔬菜为主的关中农业产业带,以苹果、奶山羊、特色蔬菜为主的渭北农业产业带,以名优杂粮、白绒山羊、大红枣为主的陕北农业产业带,以中药材、瘦肉型猪、桑蚕、茶叶、食用菌、“双底”油菜为主的陕南特色产业带 。以“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各村相互合作、协同,在空间上联通产业链,形成多条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特色产业带,产业优势更加突出。
3.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显著,不断创新协作模式
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激发多层级主体的生产活力。21世纪初,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渠道的产品销售额已经占主导产品销售总收入的70%以上,并且保持着逐年增大的趋势。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显著,提升了产业组织化程度,进而形成“龙头企业+”的协作模式,如以山东诸城外贸集团公司为代表的肉鸡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养殖场+农户”等形式,带动15万户农民从事肉鸡养殖。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工业专业镇先后诞生于浙江省和广东省,是当地专业镇经济腾飞的重要战略平台。1997年,浙江省20个经济强县(市)的工业特色产业产值占其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3.6%,专业镇的崛起既加快了农村工业化步伐,又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浙江省工业专业镇的形成为浙江经济带的崛起奠定了基础。2000年,《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印发,文件在分析了广东镇区经济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专业镇的概念和具体内涵。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广东省镇区工业体系基本建立。在传统制造业优势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专业镇在广东专业镇总数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这种类型的专业镇本身具有某种产业的生产基础和优势 。顺德、东莞、南海等城镇集聚了一批较具规模的乡镇企业,形成了繁荣的专业性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并带动了运输、信息、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的集聚中心和辐射中心 。2010年,广州召开全省专业镇转型升级工作部署会,并就汪洋书记提出的“一镇一策”转型升级政策进行工作部署,力争通过“一镇一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快促进专业镇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21世纪初,安徽省政府做出建设产业集群专业镇的决策部署,分四批认定了189个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2017年全省新认定24个产业集群专业镇,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的数量达到213个。经过多年努力,通过产业集群专业镇的建设与发展,开辟了工业化的新途径,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天地,找到了对外开放的新载体和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1.产业主导型突出,产业结构待升级
大多数工业专业镇以起点较低的制造业为主导产业,行业的技术门槛不高,市场需求变化快,产品生命周期短。单一或类似产业的集聚具有规模效应但是产品同质性较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过于集中,存在某一环节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情况。单一的产业结构具有较低的抗风险能力,无法快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应对。由于对产业链上其他环节存在需求,工业专业镇往往依靠其他区域的服务供给满足自身需求,购买过程中存在交易、交通、人力等费用,间接提高了成本,因此产业链需要拓展,产业结构需要升级。
2.具有较为明显的网络组织特征
集聚了众多企业的专业镇是一种生产网络、销售网络和社交网络。其中,生产网络包括企业之间的水平合作与垂直合作。例如分包联系是工业专业镇内各企业之间比较普遍的一种生产联系。专业镇中的中小企业网络帮助减少企业之间、人员之间的非正规交易费用,减少学习成本,有利于形成区域产业优势和协同效应,基于信任逐渐形成的社交网络促使专业镇发展成为交易密集区域,构筑起多层次的营销网络。
3.历史和文化传承色彩浓厚
无论是生产加工型专业镇,还是商贸流通型专业镇,无不具有强烈的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性。手工业的历史发展,为专业镇的形成提供了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本积累,并培育出一支庞大的企业家和劳工队伍。具有百工技艺的民间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示范效应,以及拥有精明灵活、重利务实、注重市场、勇于创新、善于竞争、自强不息等经营素质和经商传统的营销队伍,是专业镇形成的重要内在条件。而地方政府、中介组织、技术信息服务机构等多层次服务体系的构建,则成为专业镇成长的外部支撑条件 。
20世纪末开始兴起“小镇+服务业”的模式,旅游休闲、历史文化等特色产业与小镇实现快速融合发展 。与工业特色镇类似,服务业特色镇的实质是服务产业集聚区,主要依托当地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服务业。“小镇+服务业”是乡村旅游的产业化成果,通过整合当地自然景观、劳动力等资源,以产业化体系为框架、以小镇为地域范围,完善了当地旅游服务的系统化建设。早在2005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就下发了《关于加快旅游小镇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以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有效集聚,促进小城镇建设。旅游小镇是以旅游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镇,是工业化后期阶段服务业特色镇的主要形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服务产业体系越发庞大,信息软件、科技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成为服务业体系的主力军,各地争相出台政策打造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镇。2016年底,山东省印发的《山东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认定培育办法(试行)》指出将重点培育以旅游休闲、文化创意、信息软件、科技创业、金融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优先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
党的十九大提出,贫穷落后中的山清水秀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只有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以乡村旅游为主的服务业特色镇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现代服务业特色镇的建设则能弥补新时代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以及城市服务供给的不足。大力推动服务业特色小镇建设,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富有生机活力、示范效应明显的服务业特色镇,可以为服务业特色发展、集聚发展、创新发展探索经验,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以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以服务业为新兴产业
旅游业一般是由美丽乡村衍生出的基础产业。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游玩、居住于此,引起服务需求,服务业入驻当地,以旅游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镇被称为“服务特色镇”。服务特色镇依托当地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衍生出现代服务业,形成以乡村旅游为核心,以多样服务为辅助的放射型环状产业结构。服务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其增加值远高于农业,因此服务特色镇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
2.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兼顾自身发展和服务职能
从产业维度来看,服务业特色镇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是服务业的产业集聚区,着重发展与旅游相关的服务产业,如住宿、餐饮、大健康服务等。从城市维度来看,服务业特色镇还承担为周围城市、区域提供各类服务的功能,主要提供生活性服务,包括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内容。
1.省级战略萌生
2015年1月,浙江省正式提出创建特色小镇,并初步界定了特色小镇的含义——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2016年1月,浙江省共有79个特色小镇列入省级创建名单。
2.国家战略初定
2016年,特色小镇受到国家高度重视,被赋予特殊的战略意义,在推动新型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村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2016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指出2020年打造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带动小城镇全面发展;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特色小镇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纽带,各省份纷纷出台政策,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 。2016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特色小镇建设指导意见,明确强调防止照搬照抄,要突出小镇之“特”。
3.国家战略深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虽然没有明文提出特色小镇建设任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是实现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推手。
随着国家战略赋予特色小镇使命的深化,特色小镇的内涵有所拓展。现阶段的特色小镇是“小镇+新经济体”的组合。特色小镇以形态、产业构成、运行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成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产业修缮的重要手段 。小镇内部的新产品、新结构、新创业生态取决于城市的创新环境以及城市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目前特色小镇的打造模式可分为三种:一是将原来没有特色的小镇改造成新奇的特色小镇;二是在原有的单一功能区、空城里面植入特色小镇,弥补其原有的不足;三是将特色不足的小镇,升级改造成为有新奇产业、新奇特色的小镇 。
1.空间集中连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在规模上,特色小镇要求规划空间要集中连片,规划面积控制在3~5平方公里(不大于10平方公里),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不能超出规划面积的50%,居住人口控制在3万~5万人。这是特色小镇的共性要求,但是很多特色小镇,尤其是旅游型和旅游+产业型的特色小镇,因其地形地势结构或者发展旅游特色,往往需要更多的面积支撑其发展,包括纳入风景区、产业园区、田园综合体等较大规模项目。空间的连续性要求以宏观的角度完成小镇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以达到融合、协调的效果。
2.产业主体特色明显,服务配套要求较高
特色小镇的实质是一个产业的空间载体,因此特色小镇的建设必须与支撑其发展的特色产业的规划统筹相结合。特色小镇在产业发展方向上,更多地以新兴产业、第三产业或是多产业融合为导向,强调创新、绿色、协调发展,而非追求单一规模经济效应。
3.突出以人为本建设理念,以产城融合为导向
特色小镇以居民为主体,强调特色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的结合,是一种产业与城镇建设有机互动的发展模式;追求综合产业建设、社区居住和生活服务等空间上的功能,要求特色小镇整体上协调、和谐,营造浓郁的生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