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画的分布范围可达世界各大洲。在亚洲的中国、蒙古国、印度等地,欧洲的西班牙、俄罗斯、意大利等地,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非洲的肯尼亚、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地,美洲的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等地,都有岩画的分布。在这些人类居住、生活的地方,先民们通过岩画这种载体记录他们的社会生活、经济活动,表达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
笼统地说,有两种不同技法制成的岩画,一种是敲凿或磨刻于岩石表面之上的图像,一种是描绘于石壁或崖壁上的图画,这些都可以称作岩画。于是,因其制作技法的不同及个人的理解不同,岩画也就有了不同的称谓,如,因刻制而成而被称为“岩刻”“岩雕”“摩崖石刻”等,也有的是名副其实涂绘而成的“画”,因而被称为“崖壁画”“崖画”“岩画”等。在西方国家,岩画被称为“岩石艺术”(Rock-Art),并进一步细化将凿刻而成的图画称为“岩刻”(Petroglyphs or Rock Carvings),描绘而成的图画称为“岩画”(Pictographs or Rock Paintings)。中国学界目前已普遍接受“岩画”这一称谓,所以,“岩画”一词基本成为在不同制作技法下完成的各种图像和符号的统称。
世界范围内,最早发现和记录岩画的国家当属中国,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这部著作记载了有关脚印岩画的事,而岩画真正为世人所知,则始于1915年黄仲琴先生的一次调查;在印度的古代文献中,也有关于手印崇拜的记录,印度岩画的首次公布则是在19世纪中叶,印度考古队发现了北印度温迪亚山的岩厦岩画;非洲岩画由葡萄牙的一个旅行队在1721年首次发现;欧洲岩画最早发现于1627年,一位名叫彼得·阿尔弗逊(Peder Alfsson)的挪威教师,在瑞典的波哈斯浪(Bohuslaan)发现并描下了第一幅史前岩画的图像。
但是,岩画的调查发现与科学研究并不是同步进行的,这期间岩画需要一个被认识、被接受的过程。世界岩画的科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当时,针对已经收集的大量岩画原始资料,研究者们面临的工作不仅是要将这些岩画进行描述,还要解析他们的含义,同时,还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指导。所以,世界岩画研究中,描述和理论创建工作同时进行。主要的理论有:法国学者莫尔蒂勒(G.de.Moltillet)和皮埃特(E.Piette)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人类学家斯宾塞(B.Spencer)和吉伦(J.Gillen)以及步耶尔(H.Breuil)等提出的狩猎巫术和丰产巫术理论;雷诺埃-古尔汉(A.Leroi-gourhan)提出的雌雄二元说。20世纪50年代后,出现了用萨满教来解释岩画的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劳梅尔(A.Lommel)、南非的刘易斯-威廉(J.D.Lewis-Williams)和道森(T.Dowsen)。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哈佛大学的博物馆学者马沙克(A.Marshack)提出季节符号论。 众多学者对岩画的研究无疑推动了岩画学的发展。中国岩画的研究起步较晚,真正的调查和研究是从近代才开始的。
中国岩画真正实地考察始于黄仲琴先生1915年对福建华安汰溪仙字潭岩画的调查。1935年,黄仲琴先生发表的一篇关于岩画的研究性文章《汰溪古文》, 为中国岩画研究拉开了帷幕。在这一阶段,发现的岩画点及岩画的数量并不多。其中有:1927年,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和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联合组成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发现了内蒙古阴山西段狼山脚下的岩画;1928年,中瑞西北科考团还发现了新疆的博克达山岩画以及库鲁克—塔格岩画;20世纪30年代,香港考古学者陈公哲发现了香港地区的一处刻在崖壁上的岩画;20世纪40年代,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石钟健等在美国牧师葛维汉发现的基础上,调查了四川珙县的“僰人悬棺”岩画。
我国岩画被大量发现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岩画主要有广西左江流域花山岩画。1962年,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根据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调查结果,编辑出版了《花山崖壁画资料集》; 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岩画主要有云南沧源岩画、 新疆阿尔泰山岩画和宁夏贺兰山岩画。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现的岩画有内蒙古乌兰察布岩画,桌子山、阴山岩画,甘肃的黑山岩画,江苏连云港的将军崖岩画,台湾的万山岩雕,等等。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了内蒙古的巴丹吉林和白岔河岩画、甘肃的祁连山岩画、青海岩画、西藏岩画、新疆昆仑山和呼图壁岩画等。2000年以来,更多新的岩画点被公布,如河南新郑、南阳,辽宁鞍山,青海玉树,浙江台州等地。时至今日,岩画点仍在不断地被调查与发现。
经过近30年的调查与发现,中国北方的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南、宁夏、甘肃、新疆、青海、西藏,东南地区的江西、江苏、福建、广东、台湾、香港和澳门,以及西南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贵州、四川等20多个省、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发现多处岩画点,遍及大半个中国。中国成为世界上岩画保存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岩画的发现掀起了中国岩画研究的热潮。各地岩画考察者、研究者开始著书立说,发表观点。有的学者就中国岩画的整体状况,概括地介绍中国岩画分布、类型及所涉及的宗教等问题,如陈兆复, 盖山林, 宋耀良, 龚田夫、张亚莎 等。也有学者以图册的形式介绍中国岩画,如陈兆复, 盖山林, 宋珍妮 等;有的就某个地域的岩画,从岩画的分布、类型、断代、族属、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加以研究,如盖山林, 汤惠生、张文华, 王炳华, 李永宪、霍巍, 王系松等, 周兴华, 梁振华, 张亚莎, 汪宁生, 王晓琨、张文静, 李祥石、朱存世, 杨惠福、张军武, 苏北海, 王克荣, 李世源 ,等等;也有单纯就某一个专题或某一个角度来加以研究的,如从艺术角度来审视岩画的内在含义,如宁克平、 李永林、 斑斓 等;从宗教的角度来探讨岩画的,如宋耀良、 户晓辉 等。对岩画中的断代问题提出研究方法的有李福顺, 汤惠生, 王建新、何军峰, 杨超, 魏坚, 肖一亭 等学者。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洪涛研究员所编纂的大型资料集《中国岩画的发现与研究》 ,收录有关岩画研究的论著就有八卷十四册。纵观中国岩画的研究历程,尽管其调查、研究比起国际岩画研究都晚很多,但硕果累累。
目前,中国岩画的整体分布情况已大体厘清,根据岩画分布的地理位置、岩画的技法、岩画的风格造型,以及岩画的内容题材,可以将中国岩画分为北方岩画、西南岩画、东南岩画,以及青藏岩画。 北方系统的岩画以动物为主,主要体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制作技法以磨刻和凿刻为主,部分为刻划,以涂料绘制的岩画比较少;青藏岩画系统以牦牛为主要的动物形象,符号岩画中较为有特色的是数量众多的、体现当地宗教特点的雍仲符号,岩画多采用凿刻技法,部分为红色涂绘技法;西南岩画系统主要以体现宗教活动的人物形象为主,制作技法多为红色涂绘,而且岩画多分布在江河沿岸的岩壁上;东南岩画的内容以符号为主,有水波纹、同心圆,也有船、人面、蹄印、脚印等内容,这些可能都与出海时的祭祀活动有关,并且多采用凿刻的技法。各个区域内的岩画分布有着明显的共性,而每个区域又以其所具有的自身特色,区别于其他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