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历史上是否出现过超越式经济增长

超越式经济增长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发展速度、发展质量的超越,打破原来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迹,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迹。那么,在人类历史上是否发生过这样的现象,也就是说是否出现过超越式经济增长?

公元1000~1820年,世界人均收入爬升缓慢,从全世界来看,大约提高了50%。这个时期的收入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粗放”的特征,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以支持该时期4倍的人口增长。而1820年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则呈现更强劲的势头,更具有“集约”的特征,主要是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机器设备和加大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产量。这个时期的人均收入增长超过了人口的增长:到1998年,人均收入水平已经相当于1820年水平的8.5倍,而同期世界人口增加了4.6倍(见表1-3)。

表1-3 世界和主要地区人口规模和增长率(公元1~1998年)

上述两个时期,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不同的情况,不同地区的人均GDP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000年以前,增长最快的地区和其他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差距并不大。而公元1000~1820年,经济增长最快地区的人均收入增速几乎是世界其他地区的4倍。其中西欧在公元1000年因罗马帝国灭亡而发生经济崩溃,平均水平有所下降,但到1820年,西欧及其衍生地区的进步使其平均收入水平大约达到其他地区的两倍。而自1820年开始,这一差距进一步迅速拉大,增长最快地区的人均GDP提高了18倍,而其他地区则只提高了4.4倍。到1998年,两个地区人均GDP之比几乎达到7∶1。西方衍生地区和非洲,即我们这个世界最富有与最贫困的地区,两者的人均GDP之比甚至高达19∶1(见表1-4)。

表1-4 世界和主要地区人均GDP规模和增长率(公元1~1998年)

由此也造成了不同地区在全世界收入中的比重发生了重大变化,增长最快的地区包括西欧,以及西欧的衍生地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和日本。在公元1000年时,亚洲(除日本以外)收入占世界GDP的2/3以上,西欧则不到9%;而在1820年,它们的相对比重分别为56%和24%;再到1998年,亚洲的份额降至约30%,西欧与西方衍生地区加在一起的份额大约是46%(见表1-5)。

表1-5 世界和主要地区GDP规模和增长率(公元1~1998年)

通过历史数据可以看出,1820年可以被看作人类经济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的节点。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世界经济发展开始分化,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国家的发展出现明显分化。个别国家或是一小部分国家依靠科技进步率先完成产业革命,从众多的国家中脱颖而出,实现了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提高,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而大多数的国家则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生产方式,经济增长速度很低,甚至出现了停滞和下降,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活动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国家中,真正实现超越式经济增长的国家仅有英国、德国和美国。它们分别在不同的时代,创造性地发展出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迹,实现了明显高于以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和引领者。首先,英国通过第一次技术革命率先完成产业革命,在西欧脱颖而出,成为工业巨人,进而成为世界巨人,为人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次,德国后来居上,在引进英国、法国技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自己的优势技术,推动了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产生,并以此为契机完成了更高层次的工业革命,迅速从一个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世界经济的领导者。最后,美国异军突起。美国作为英国昔日的殖民地,依靠移民将先进技术带到本国,并通过各种政策鼓励创新,形成了引进与自我创新并举的发展之路,紧紧抓住并推动第二次技术革命,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古代中国曾经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但直至20世纪初一直处于传统的农业经济状态,始终未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随后在近现代工业化的冲击下迅速衰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在第一个千年里,人口增长微乎其微,可能也没有什么人均收入的变化。几乎所有权威学者都认为,中国经济在公元960~1280年(宋代)出现了新的发展活力:人口增长加速,农业有了显著的进步。表1-6比较了中国和欧洲公元1~1700年的经济表现。在公元1世纪初,欧洲的人均GDP要高于中国。但是到了公元1000年,在罗马帝国衰落后,欧洲的收入水平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而与此同时,中国开始了一个时代的经济扩张,使人均收入提高了大约1/3。

表1-6 中国及欧洲人均GDP水平(公元1~1700年)

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农业一直占最大的比重。到了1890年,它仍然占GDP的68%以上,使用整个劳动力的4/5。在此之前的2000多年间,该比例至少不会低于此水平。与农业相关的技术也是中国科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关于种植、施肥、灌溉以及农作物品种的选择等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改进,知识也成功地得到了吸收和消化。这种长期的技术吸收和消化过程,也可以视为技术进步,只是这种技术进步并没使中国经济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唐代,中国就已经形成了城市文明,而欧洲却没有;到1820年时,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同1000年前相比并没有多大的提高,而欧洲的城市化程度却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公元1500年,欧洲的城市化程度已经超过了处于明代的中国;到公元1800年,欧洲的城市人口比例已经是1500年水平的两倍,而中国在1820年时的城市人口比例仍然和1500年的水平相同。此外,尽管古代中国在1405~1433年做出几次重大的海外探险活动(Levathes,1994),但从那以后,造船业就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外贸则几乎被禁止。这使中国被隔绝在始于15世纪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海外贸易扩张之外。而正是这一扩张成为资本主义企业在欧洲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自豪于古代中国曾经创造了“四大发明”,也自豪于我们先人先进的农业技术、养殖技术等,但遗憾的是,古代中国的技术创新并不成体系,更没有因个别技术的创新而形成产业体系。这也构成了著名的“李约瑟之谜”——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不论做出怎样的回答,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没有自主地走上现代化之路,反而在近现代大大地落伍了。

在欧洲,意大利曾经是近代经济中心。公元1000~1500年,西欧的人口增长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快。城镇(人口超过1万人的城镇)人口的占比从0增长到6%,充分表明制造业和商业活动的扩张。能够养活日益增多人口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新技术的逐步采用提高了土地的生产率。在这个时期,欧洲重要的经济进步出现在意大利的几个城市中,如佛罗伦萨、热那亚、比萨、米兰和威尼斯。其中最成功和最富有的就是威尼斯。

威尼斯在地中海经济重新向西欧商业开放,以及发展与北欧的联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为商业资本主义创立了一个制度基础,而且在航海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此外,它还助力把亚洲和埃及的蔗糖生产、丝绸纺织、玻璃吹制和珠宝加工等技术引入西方。在公元10~14世纪,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出现了重大改进,极大地降低了造船的成本,使得帆船的体量不断增大。威尼斯最大的企业是阿森诺(Arsenal)——公元1104年创建的国有造船厂。它经营的时间长达几个世纪,雇用的工人多达数千人。公元1270年前后,指南针在地中海投入使用,再加上航海图的改进,使得全年出海航行成为可能。有了指南针的帮助,同一艘帆船可以由原来每年在威尼斯和亚历山大之间一次往返航行增加到两次往返航行。玻璃工业是最早出现的制造业之一,威尼斯是欧洲玻璃吹制技术方面的先驱者,吹制的沙漏可以作为海员的计时工具。从14世纪起,威尼斯人开始制造眼镜。眼镜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艺人和学者的劳动生产率。在古登堡(Gutenberg,1398~1468)发明印刷术后不到15年,一个德国移民在1469年将此技术传到了威尼斯,从此威尼斯印刷业的生产率大大提高了,很快成长为意大利的印刷中心,并在欧洲名列前茅。威尼斯与亚洲的生丝和丝织品贸易最终导致欧洲出现进口替代:13世纪,威尼斯的丝织品、缎织品和绒织品的质量在当时是最好的,体现了本地创造性与东方智慧的绝妙融合。这些产品为威尼斯的出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威尼斯在发展贸易的过程中创立了一个大帝国:公元1171年,威尼斯城已拥有6.6万名居民;而到16世纪,人口则达到顶峰的17万人,成为西欧三座最大的城市之一。1388~1499年,威尼斯在意大利大陆获得了部分领土,1557年,这些地区的人口大约为150万人。16世纪初,由于新奥斯曼当局限制威尼斯与叙利亚、埃及的贸易,再加上来自葡萄牙与亚洲直接贸易的冲击,威尼斯在贸易方面的作用大大降低了,特别是在利润率很高的香料贸易方面失去了领先地位。而随着大西洋国家造船技术的不断改进,威尼斯的帆船也很快落伍了:威尼斯商队不再青睐阿森诺造船厂的主要产品——桨帆并用帆船,而是将目标指向了新式方帆帆船。从15世纪起,威尼斯的资本开始逐步转移至意大利大陆的土地开垦和开发。16世纪、17世纪和18世纪,威尼斯的人口和收入均未出现显著的增长。

英国成为近代经济中心,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科技中心、经济中心。1500~1700年,英国人均收入几乎翻了一番,而同期法国和德国的人均收入只增长了1/3,意大利几乎没有增长。1700年时,英国的GDP(不包括爱尔兰)是荷兰的2倍;到 1820年,它已相当于后者的7倍。与此同时,英国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明显下降,而工业及服务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大幅攀升。纺织机械技术和蒸汽机技术引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了整个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

工业革命最显著的表现莫过于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走向工业时代,经济结构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英国,1688年约有75%的劳动人口从事农业,而到1801年该比例降为35%,1841年进一步降至23%。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就业结构变化见表1-7。1801~1841年,英国国民收入中农业的比重从32% 降至22%;工业所占比重却由23%提高到34%,如果加上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和通信业),工业所占比重可高达78%。工业的地位已经从原来附属于农业实现了反超,上升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产业,彻底改变了英国千年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劳动力加入其中。

表1-7 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就业结构(1700~1998年)

工业革命使经济增长速度大大提高。机械力代替人力,将人的体力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机械化之前。英国在其工业生产高涨的1850~1870年,采煤量从5000万吨增加到1.12亿吨,生铁产量从200万吨增加到600万吨,棉花消费量从26万吨增加到48万吨,铁路里程从1万多公里增加到2万多公里。在英国产业革命的影响和带动下,18世纪10~80年代,世界工业生产指数提高了近2.3倍(以1913年为100,从0.55提高到了1.8),其中1812~1870年,更是提高了5.1倍多(从3.18上升到19.5)。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它的领先地位一直保持到19世纪70年代。1870年,英国的采煤量占世界采煤量的51.5%,生铁产量占50%,棉花消费量占49.2%;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5%,几乎相当于法国、德国和美国贸易额的总和;商船吨位超过荷兰、法国、德国、美国和俄国商船吨位的总和;英国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英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拥有海外殖民地最多的国家。其时,英国国运盛极一时,号称“日不落帝国”。

然而从19世纪末开始,英国的工业优势逐渐丧失,科研开发的投入也相对下降,再加上英国的学术界“过分重视理论轻视应用、重视科学轻视技术”的传统,英国在国际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地位不断下滑。

而与此同时,其他国家受英国崛起的启发,纷纷效仿并引进英国的技术、设备和工人,试图完成工业革命。其中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相继发生了工业革命,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也走向了强盛。

德国继英国之后成为世界经济中心。1871年德国统一之后,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工业实现了跳跃式发展。德国紧紧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迎头赶上了英国、法国。1871~1913年,德国的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而法国仅增长了1.9倍,英国只增长了1.3倍。同期,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也由13%提升到35.7%,超过了英国和法国,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

德国经济的腾飞是建立在第二次技术革命基础上的。德国的主要产业的建立和发展都得益于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创新。德国的钢铁工业得益于金属冶炼业的重大技术创新。1864年,西门子和法国的马丁发明了平炉炼钢法,使世界钢产量在1865~1870年增加了70%。1867年克虏伯父子发明坩埚法,使德国的煤炭资源和铁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钢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也使得钢在德国被普遍使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已完成了全国铁路网的建设,铁路长度共9.33万公里,铁路运输量(单位为吨千米)在1850~1913年提高了20倍。化学工业方面,德国优势显著。霍夫曼和柏林大学的一些学者集中研究了煤焦油燃料化工技术,合成了多种染料、香料、杀菌剂、解毒剂等,促进了德国煤化工业的迅速扩大。1837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了合成肥料理论,19世纪50年代,氮肥、磷肥、钾肥的生产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大大提高了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德国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掀起了电气化高潮,形成通用电气公司和西门子电气公司两大电气集团,使以发电、配电为主要内容的电力工业,以及发电机、变压器、电线、电缆等电气设备制造工业迅速发展。在内燃机方面,德国取得重要技术突破:1876年,奥托研制成功第一台四冲程往返活塞式内燃机;1892年,狄赛尔发明了柴油机,进而推动了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的兴起。1885年,卡尔·本茨改进了四冲程发动机并发明了用电引燃的三轮汽车,早于美国的福特。19世纪的后25年,德国在钢铁、化学、电气、内燃机等方面都已走在了世界前列,承担了开拓者的角色。

在欧洲的德国崛起之时,位于大西洋另一端的美国也在紧紧抓住第二次技术革命的重大机遇,在引进、消化、吸收欧洲先进技术的同时,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并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美国的工业革命晚于英国半个多世纪。在工业化开始之前,美国9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绝大多数工业处于手工业阶段,大多数制成品依赖从英国进口。可以说,美国的工业几乎是在一片完全空白的土地上建立起来的。在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下,美国的工业化发展极为迅速,很快超过欧洲各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技术市场的开放对美国这样的后发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时技术保护和技术专利在国际市场发育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引进和利用国外技术是最经济的一种选择。而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在早期的发展中注重充分利用移民和国外资本的流入引进技术,尤其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其纺织、采矿、冶炼和铁路、水路交通等部门,基本上都是靠引进技术建立起来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和欧洲工业化国家出现了第二次技术革命,美国利用自己的发明并借鉴外国技术,迅速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

南北战争后(1865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是美国工业化突飞猛进和最终完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美国形成了统一的市场体系,国内市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容。与此同时,第二次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新技术和新发明不断涌现,为美国的工业化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这一时期,美国依靠大量引进的欧洲先进技术,以及自己的一系列重大发明,发展了一系列新工业,如钢铁、电力、汽车、石油采炼等。棉纺业是美国建立的第一个产业。19世纪后半期,随着技术上的大力改进,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美国的纺织机更新了三次,产量有了很大提高。电力电气工业是美国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兴起的新产业。在这方面,美国一开始就走在了前列。1882年,美国建立了第一座商业电站,到19世纪90年代,大小电站已遍地开花,为居民、工矿企业和电车提供电力。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气制造业也迅速发展起来。由于美国在电气技术上领先,并且较早地建立了电气工业,美国的电气产品一开始就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并很快成为美国的重要出口商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汽车工业逐渐实现了简单设计和初步的批量生产,形成了又一个重要的产业。尽管当时其产值与其他产业相比还很小,但发展迅速,尤其是出口增加很快。1905年,美国的汽车产量为2.5万辆,而到1910年,产量已达到18.7万辆。同期,汽车(包括发动机零部件)的出口也由200万美元增加到1100万美元,到1916年更达到1.23亿美元。

巨大的国内市场容量为美国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美国技术革命完成时,尽管出口贸易增加了7倍,但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对外贸易仅占10%左右,大部分的工业制品仍在国内销售,国内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比对外贸易大得多。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新兴工业的发展,美国成了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超越点亮梦想,超越成就未来。美国人约翰·勃朗宁(John Moses Browning)曾说过:人应该进行超越能力的攀登,否则天空的存在又有何意义?可以说,自15世纪(中世纪)以来,随着地理大发现,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相互了解,也开始了相互竞争,上演着一场超越与反超越的大戏。在这场竞争中,经济竞争是核心内容。在近现代,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分别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在这场跨度达几百年的竞争中,这九个国家的发展及影响也各不相同,有的发展速度先快后慢,有的则先慢后快,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超越存在于历史,超越存在于未来。实现超越式经济增长,中国才能有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 tFZ1uSOsUkP9anBol41+kXwKevp5SBxEKi5EDAGSSv4WRwDNOiaCYfYBZgTGCtt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