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是第一次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推动者。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其国内市场已经无法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向海外市场扩张成为必然。英国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改变其本国的经济发展,使之成为世界工厂。为了扩大商品市场,英国取消本国的贸易保护,同欧洲各主要国家订立互惠关税协定,降低原料和工业品的进口税率,取消丝织品进口禁令。19世纪末,英国已经完全成为世界第一商业强权,它不仅经济最发达,而且发展过程从源头起就与殖民扩张相联系。“英国开放了她所有的港口,她拆毁了分离各个国家的所有藩篱,她原来有50个殖民地,现在只有一个——那就是全球……” [14] 伴随工业化,海外贸易在英国国民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到1860年已经达到26.9%。 [15] 19世纪40年代,英国又取消了几百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上千种商品的进口税率。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1849年完全取消《航海条例》。到1875年,英国的制造品平均进口关税率已经下调为零。其中,以1846年废除《谷物法》为标志,所采取的由保护关税转向自由贸易的对外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全球化正式开启。英国1830~1919年的出口额见表5-22。
表5-22 英国的出口额(1830~1919年)
作为最早完成产业革命的国家,18世纪,英国已经建立了一个稳健的公共财政体系。整个社会非常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知识生活在当时已经非常活跃。在海外市场争夺方面,为了攫取海外机会的更大利益,在1652年后的25年中,英国与当时的海上强国荷兰交战过3次,其结果均以荷兰的失败告终。由于英国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以及在一系列基于商业目的的战争中的失败,荷兰逐步丧失了在美洲和非洲的贸易机会,并逐步衰败。1700~1820 年,英国人均收入增速是欧洲平均水平的两倍,而荷兰在这一时期的人均 GDP 却在下降;1700 年,英国 GDP 是荷兰的 2 倍,而到 1820 年已扩大到 8 倍。同期,英国的出口每年增长 2%,荷兰则每年下降 0.2%。
殖民贸易的扩大不断深化劳动力的国际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资源的配置得到进一步加强。作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殖民地的贸易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用于殖民地开发的斧子、钉子、枷锁、武器和棉纺织品的需求,大大地促进了英国冶金、煤炭和纺织工业的发展。强烈的海外需求增长也引发了这些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创造,纺织机、蒸汽机和各种冶金技术不断涌现,实现了工业生产中工具、动力和材料的技术革命。1820年后,英国的技术进步不断加速,劳动力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劳动技能得到不断改进。这些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820~1913 年,英国的人均收入增长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快,大约是 1700~1820 年的 3 倍。这一时期,英国的出口年平均增速达到 3.9%,几乎是 GDP 增速的2倍。当然,这一时期也是欧洲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纪元。
到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英国的出口已经相当可观,约有1/5的商品用于出口。在此后的数十年间,这一趋势继续加强,物质产品的出口率先后超过了1/4(1851年)、1/3(1861年)和2/5(1871年)。各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见表5-23,英国的外贸构成见表5-24。
表5-23 各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
表5-24 英国的外贸构成
表5-25 英国出口和境外投资的地理分布
到1887年,英国殖民地的面积、人口、商业经营额和岁入不仅超过了欧洲其他任何一个殖民国家,而且超过了欧洲所有殖民国家的总和(见表5-26)。
表5-26 1877年英国殖民的人口、面积、商业经营额及岁入
据P.贝尔洛奇估算的各国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1800年,英国为4.3%,而比利时、法国、德国和瑞士合计为8.5%;1830年,英国为9.55%,上述四国合计为9.8%;1860年,英国为19.3%,上述四国合计为14.9%。 [16]
第一次产业革命对世界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产业革命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这些国家有大量的剩余产品可用于国际交换。其次,产业革命促进了交通的发展,铁路、轮船、汽车和电报电话的应用使国际贸易更为便利。再次,产业革命使国际范围的分工和交换更加深入,世界越来越联成一体。产业革命使世界从单一的以农业社会为主的传统经济转向了以工业社会为主的现代经济。由于工业品的种类繁多,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像农业社会那样“自给自足”。特别是以工业制成品生产为主的经济体,不仅需要进口大量的工业原料,也需要广阔的海外销售市场。因此,国际贸易就成了工业化国家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经济活动。最后,产业革命改变了欧洲各国的经济结构,从而也改变了世界的贸易结构。产业革命后,工业制成品和工业原料成了国际贸易中的主要产品。欧美发达国家主要出口棉纺织品、机器设备、金属制成品,其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则出口棉花、黄麻、生丝等初级产品和工业原料。产业革命后各国的农产品比较优势发生了变化,欧洲农产品相对成本上升,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大规模农业生产则降低了成本,所以农产品特别是谷物的世界贸易不断上升。欧洲的工业化也改变了欧洲和亚洲的贸易状况,扭转了欧洲对亚洲的贸易逆差。
英国的先进和强大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其他国家纷纷引进英国的技术、设备和技术人员,试图也在自己的国家实现产业革命。继英国之后,法国、德国、美国以及欧洲的瑞士、奥地利等国家在19世纪中期先后走上工业化道路,使工业化浪潮在欧洲乃至更广泛的地区传播开来。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那些率先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也率先成为世界强国。直到今天,它们仍然处于世界经济最发达的行列。而那些技术革命没有波及的广大地区,则仍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保持着传统农牧业的生产方式,仅有很低的经济增长率。自此,它们与工业化国家在经济增长速度、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越拉越大,继而被远远地甩在后面。直到今天,它们大多还是发展中国家。可喜的是,在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已经认识到一个真理:只有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才能不断地推动经济增长,并实现超越式增长。
18世纪末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经济史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这场革命意义十分重大,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力的动力源泉。1700年前,英国工人的实际工资曲线基本是平的,只有在工业革命以后,工资水平才扶摇直上,走出了马尔萨斯陷阱,成为经济发展的引领。同时,技术革命也不是在一次性发明以后就一劳永逸了,恰恰相反,技术的不断更新使生产变得越来越有竞争力。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英国科技创新的领先优势逐步丧失,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先后向德国、美国转移。到19世纪70年代,当以电力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时候,技术发明和创造的主要国家已不是英国,而是后起的德国和美国。据统计,到1913年,英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而德国为15.7%,美国为35.8%。此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国力遭到巨大消耗,终于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让位于美国。
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落伍,主要原因是其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一度拥有全球最广阔的殖民地,可以大规模开拓海外市场和大量获取廉价的海外资源,但资本家热衷于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原材料输入,对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缺乏足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致生产率日渐降低。
尽管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英国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仍然取得了一些杰出成就,包括白炽电灯、电话、电磁波、雷达系统、青霉素、电视、喷气式发动机等一批重大技术发明,但这些成果没有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比如,英国人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于1876年首先发明了电话,但是美国率先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青霉素由英国人亚历山大·弗莱明于1928年发现,但大规模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运用也是在美国。同样,雷达系统、喷气式发动机最初也都是由英国人发明的,却都被美国人拿去实现了商业化应用。
[1] Walther G.Hoffman, British Industry 1700-1950,Oxford:Basil Blackwell,1955,p.31,Table 5. Periods of Growth of the Industrial Economy of the United Kingdom(Including Building),1701-1935.
[2] Michael G.Mulhall,ed., The Dictionary of Statistics ,Thoemmes Press,2000. P.119.
[3] Joseph E. Inikori, Africans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England ,A Stud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P.61.
[4] Nicholas F.R.Craft,“British Industrialization in an International Context”,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XXX.3,1989,p.426.
[5] Ralph Davis,“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British Oversea Trade”,Table 34.Exports of Cotton Goods,as percentage of total production,In Stanley L. Engerness,eds., Trade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1700-1850,Vol.I,p.191.
[6] Ralph Davis,“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British Oversea Trade”,Table 35.Official and real values in overseas trade,1854-1856,In Stanley L. Engerness,eds., Trade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1700-1850. Vol.I,p.194.
[7] David Ormrod, The Rise of Commercial Empire : England and the Netherlands in the Age of Mercantilism ,P.276,Table 9.1. The growth of English and Dutch shipping tonnage,1567-1786.
[8] Francois Crouzet, British ascendant ,P.152-158.
[9] Charles H. Feinstein and Sidney Pollard,eds., Studies in Capital Form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1750-1920,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8,P.109,Table 4.2. Capital Investment in the Cotton Industry,1788.
[10] Charles H. Feinstein and Sidney Pollard,eds., Studies in Capital Form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1750-1920,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8,P.113,Table 4.4. Capital Investment in the Cotton Industry,1811-1812. 1788.
[11] Charles H. Feinstein and Sidney Pollard,eds., Studies in Capital Form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1750-1920,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8,P.113,Table 4.7,Capital Investment in the Cotton Industry,1833-1835.
[12] E.A.Wrigley,“A Simple Model of London's Importance in Changing English Society and Economy 1650-1750”, Past and Present ,37(1967):48.
[13] M.W.Finn., An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Britain Since 1700,McMillan Press,1978,P.153.
[14] C.F.Bastiat, Cobden et la Ligue ,in L.Baudin,p.58。
[15] Alfred D. Chandler, Scale and Scope :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apitalism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P.,1990,p.250.
[16] Francois Crouzet, British Ascendant ,comparative studies in Franco-British Economic History,p.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