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英国不仅是第一个完成产业革命的国家,也是率先开始城市化的国家。英国城市化起步早,进程较为平缓。

1500年时,英国的城市化水平远低于西欧的平均水平: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只有3%的人口居住在人口规模1万人以上的城镇。而这一比例在荷兰为16%,在意大利为15%(见表5-20)。

表5-20 欧洲和亚洲的城镇化率(1500~1890年)

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在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一直在世界范围内保持着综合实力的世界领先地位,并成为第一个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西方发达国家。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具有原创性意义,它的许多创新对世界城市化进程具有显著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例如,英国第一个制定《城市规划法》,第一个建立“田园城市”,第一个实行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第一个建设“卫星城”,第一个实现郊区城市化等。 但同时,英国早期自由放任的城市化政策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城市化问题,也为各国城市化提供了警示。

在产业革命开始后的几十年里,英国的农业人口逐渐萎缩,工商业人口则迅速增加,新的工商业城市迅速成长起来,并不断壮大。伦敦逐渐成为欧洲城市的楷模。据统计,当时每年有8000~10000名农民稳定地流入伦敦。1650年,伦敦的人口数量约为40万人;之后不断增长,1700年增至57.5万人,1750年增长到67.5万人,到1800年则达到80万人。相比之下,法国的总人口虽然是英国的6倍,但伦敦的人口超过了巴黎。一位学者估计,当时每6个英国成年人中就有1个曾在伦敦生活过。 [12] 而且,与一般的城市不同,英国的城市里没有很多的官老爷和公职人员,到处都是市场的参与者。

从18世纪后期的城市化起步至1851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4%,英国用了70多年的时间初步实现了城市化。至190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78%,实现了高度城市化(见表5-21)。据此,可以19世纪中叶为分界点将英国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表5-21 英国人口城乡分布情况

基本实现城市化阶段(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

在工业革命带来经济社会迅速变革的背景下,英国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许多新兴城镇在农村地区诞生并不断壮大,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在英国拉开了序幕。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在1750年达到17%,1775年前后开始进入城市化启动阶段;1801年达到33.8%,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1851年达到54.0%,基本实现了城市化;城市人口从1750年的约130.3万人上升到1801年的354.9万人,再上升到1851年的1124.1万人。

在此阶段,由于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逐渐集中,一批新兴工业城镇纷纷崛起,使英国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新兴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捷、适合发展工业的区域。这正如M.W.芬恩所说,“有些完全新兴的城镇出现了,它们起初只是一些小村庄,但很快就扩大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 [13] 这些新的城市和工业聚集点一般位于半城市化地区或在传统主导城市体系中未居重要地位的小城镇,只是基于工业的发展吸引和聚集了大量的人口,使城市形态越来越明显,城市功能也不断得到完善,并最终发展成超越传统城市的工业重镇或区域经济中心。而一些原有的作为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的传统城市却发展缓慢,有的甚至由于不能顺应工业化和城市化引起的变革而逐渐走向衰落。

除了城市数量增加和城市人口规模扩大,英国在城市化进程中还逐渐形成了城市网络体系,逐步呈现区域城市化和城市群的发展特征。从地理条件上看,英国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国土面积不大,但河流和运河纵横,同时修建的公路和铁路密如蛛网,交通运输相当便利,一些地区十分有利于发展工业和商业贸易。因而在这些城市密集地区的城市之间,商贸联系非常紧密。一方面,这些城市都有自己的优势产业,相互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像英格兰西北部就形成了曼彻斯特-索尔福德、博尔顿、贝里、普雷斯顿等大型纺织业城市;另一方面,城市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分工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基础条件好、具备优势资源的城市逐渐崛起,成为区域中心城市。

18世纪初,英格兰南部的米德尔塞斯、萨里、肯特、格洛斯特、萨默塞特、威尔特、德文莱七个郡的人口占全英国人口的1/3。工业革命开始后,英格兰中部、西北部由于纺织、煤炭业的发展,其纺织厂、煤矿、炼铁厂及其他制造业急需劳动力,促使南部人口北移,苏格兰和爱尔兰人多涌向北部的工矿区,使得这些地区原来人烟稀少的农村迅速崛起为人口稠密的城市。1801~1870年,英国总人口增长了1.54倍,其中西北部工业集中地区和南部的伦敦及郊区人口分别增长了2.58倍和2.11倍。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其区域人口的增长则呈现非均衡的特征:根据估计数据,1801~1851年,英国的纺织业城市人口增长率居第一位,为229%,其他如港口城市增长了214%,制造业城市增长了186%,但也有少数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更为惊人,如1811~1861年,利物浦和普雷斯顿人口增长了5倍,布莱顿增长了7倍,毛纺织中心布莱福德增长了8倍。少数专业性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是比较优势发挥作用的结果。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英国的城市形态和功能与早期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早期英国城市主要作为政治、行政、文化和宗教中心的定位不同,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功能具有经济性和多样性,城市成为国民生产生活、休闲娱乐、接受教育培训和社会交往的中心。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中逐渐形成了生产标准化、经营专业化、宗教世俗化、权力民主化、文化通俗化、教育大众化等趋势。

实现高度城市化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后,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集中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此时农村小工业已经衰退,工业集中趋势日益显著。农村和城市的分工,即农业农村、工业城市的经济结构已经确立,劳动力已不可能在不进行迁移的情况下实现职业转移。 因此,在工业化趋向规模化、集中化的过程中,英国城市化进程得到加速推进,城市人口比重显著提高。

在这一阶段,英国的城市化水平从50%左右迅速提升到1901年的77.0%,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率先实现了高度城市化。这50年间,英国城市人口从1124万人增加到2540万人,增长了1.26倍。

同时,英国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了六大城市群,主要是大伦敦、兰开夏东南部城市群、西米德兰城市群、西约克城市群、莫西地带城市群和泰因地带城市群。1901年,这六个城市群的人口规模分别达到658.6万人、211.7万人、148.3万人、152.4万人、103万人和67.8万人,合计总人口占英国城市人口的比例为52.8%。

从城乡劳动力的分布看,1801~1871年,英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并没有减少(1801年为170万人,1871年为180万人),但是,英国工业部门实际雇用的劳动力数量明显增加:1801年为140万人,1841年为330万人,1871年为530万人。工业劳动力的增加主要仍来源于农村和农业:成批量地离开农村的人口,1751~1780年为2.5万人,1781~1790年为7.8万人,1801~1810年为13.8万人,1811~1820年为26.7万人。1851年,英国有10个城市的居民超过10万人,其中,伦敦达到230万人,曼彻斯特超过40万人,伯明翰超过20万人。

曼彻斯特是一个以棉纺织业为主的城市,它可以作为那个时期英国城市化的缩影。

1835年,曼彻斯特产业辐射区——包括西莱丁和相邻的切斯特郡、德比郡——集中了英国棉纺织业80%的工人,到1846年,这一比例进一步升至85%。曼彻斯特拥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它靠近利物浦——棉花的进口港,而它的四周,除了西南都被一个从奥姆斯柯克延伸至贝里和阿什顿的大煤田包围。煤田的产煤数量难以估计,总产量在70万~90万吨,而且仅供曼彻斯特一个城市消耗。这足以使两个完全不同的工厂群共存于一个相对狭小的圈子内。第一个工厂群较为古老,几乎全部位于普雷斯顿南面的平原上。它在18世纪围绕博尔顿形成,是轻纺业的主要中心,也是曼彻斯特的都城。1820年,它集中了英国纺织工业的1/4,而且工厂数量还在继续增加。1820~1830年,又建立了30多个工厂。这导致某种与人工费用上涨及土地匮乏相关的困难:人们不得不建4~8层的厂房,有的甚至达到这个高度的2倍,并且工业开始侵入郊区居民区。尤值得关注的是,第二个工厂群在1821年后也发展了起来(引自M.Levy-Leboyer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Wiley on behalf of the Economic History Society,1991,pp.33-34)。

事实上,英国技术突破的效益直到19世纪才转变为更高的生活水平,但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步伐一刻都没有停歇。到19世纪中期,近2/3的英国人在制造业、零售业和运输业中找到了工作,城市人口不断膨胀。伦敦成为熠熠发光的金融、贸易中心和时尚的世界之都,它也是生机勃勃的公民社会,集聚了社团组织、剧院以及大大小小的流行杂志。 r9Vcn3EPw3kZB9MTFQk238IpT3NfqOzzKObnr2yYeLqH4/r20MMpghNc6uIz0vE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