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增长历程

1978年以来,作为先行先试的试验区,广东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广东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总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并持续发挥对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和支撑作用。

(一)广东经济增长成就:国内比较

1.经济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

1978年,广东GDP仅186亿元。2016年,广东GDP达到79512亿元,增加约427倍。从总量看,广东GDP实现了几次大跨越,其中2000年首超1万亿元,2007年达到3万亿元,2011年则跨上5万亿元的新台阶,2015年超过7万亿元。

从经济规模占全国比重看,1978年广东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仅为5.1%,低于江苏和山东占全国的比重。从1989年开始,广东经济规模拉开了与苏、浙、鲁等省份之间的差距。到2006年,广东GDP总量占全国比重达到峰值,为12.12%,接近全国1/8的水平,此后逐步回落至10.5%,近三年占比又逐步增加。2016年,广东实现GDP 79512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0.7%,所占比重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一倍多。

图1-1 粤、苏、浙、鲁GDP总量变动趋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2 粤、苏、浙、鲁GDP占全国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经济发展水平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提升至全国前列

1978年,广东人均GDP仅为370元,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广东人均GDP达到72787元,约为1978年的197倍,其间年均增长14.5%。2014年,广东人均GDP达到63452元,折合10330美元,首次超过1万美元。

比较粤、苏、浙、鲁四省份,广东人均GDP水平在1978~1987年处于相对落后态势,该时期江苏处于领先地位。1988年开始,广东人均GDP超过江苏,至1993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68倍。但从1995年开始,浙江逐步拉开与广东之间的距离,2004~2005年开始,广东和浙江人均GDP与全国均值比较基本处于下降区间,此时江苏人均GDP后来居上,并从2009年开始反超浙江。2016年,广东人均GDP是全国的1.35倍,江苏为1.77倍,浙江为1.55倍,山东在四省中最低,仅为1.25倍。

图1-3 粤、苏、浙、鲁及全国人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4 粤、苏、浙、鲁人均GDP与全国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3.经济增长速度从又快又稳过渡到中高速

1978~2016年,全国GDP平均增速为9.3%,广东GDP平均增速则为12.3%。“九五”时期,广东GDP年均增长11.0%;“十五”时期广东GDP年均增长13.0%,增幅高于“九五”时期2.0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十五”时期的平均增长水平。“十一五”时期,广东GDP年均增速达12.4%,“十二五”时期,广东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GDP年均增速为8.5%,尽管回落3.9个百分点,但该时期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却加速提升。

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拐点,广东经济增速开始减缓,虽然经过2009年短期的经济刺激,增长速度短暂回升,但此后开始回落,逐步进入中高速增长态势,GDP增长率从2010年的12.2%、2011年的10.0%、2012年的8.2%、2013年的8.5%延续到2016年的7.5%。

图1-5 1978年以来粤、苏、浙、鲁及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6 2008~2016年粤、苏、浙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相较苏、浙、鲁这三个发达省份,20世纪80年代,浙江经济增速处于领先位置,从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广东经济增速追赶并反超浙江。此后,这四省几乎处于并驾齐驱的增长态势。2008年后,粤、苏、浙、鲁经济增速集体放缓,但仍都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016年,粤、苏、浙、鲁GDP增速分别为7.5%、7.8%、7.5%及7.6%,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8个、1.1个、0.8个以及0.9个百分点。

4.经济规模接连超过香港和台湾

从2003年开始,广东经济规模接连超过香港和台湾。广东与香港和台湾相比,经济结构较为相似,都有着高外向度的发展特点。香港和台湾在1960年前后即开始经济起飞,在20世纪90年代均进入了中速增长阶段。从2003年起,广东GDP相继超过香港和台湾。2003年,广东GDP上升到1914亿美元,超过香港的1614亿美元。2007年,广东GDP达到4179亿美元,在超过香港4年后,超过台湾的3931亿美元。

表1-1 广东与香港和台湾的GDP

(二)广东经济追赶:国际对标

1.人均发展水平仍有巨大潜力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广东充分利用国家后发优势和地区体制及政策优势,加速推进工业化,在全国始终处于领先水平。在该阶段,世界先行工业化和追赶型国家都已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并由此获得由工业化带来的高增长和高收入水平。起点较低的广东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尽管经济增长潜力不断释放,但人均经济发展水平仍相对较低。以2015年为例,广东人均GDP仅为9464美元(2010年美元不变价),与发达经济体的门槛水平相比,仍有不少潜力。由于广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实现增长动能转换,由技术追赶转向技术创新,未来人均GDP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仍值得期待。

图1-7 中国、韩、日、美、英、德人均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中国国家统计局;〔英〕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发达经济体

图1-8 中国、韩、日、美、英、德GDP增速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1978~2016年,广东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由投资、出口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潜能加快释放,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奇迹”。1993~2012年,广东GDP平均增长13.0%,几乎是同时期全球最高增速。20世纪80年代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英国等)率先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增长基本处于较为稳定的低速增长期,受金融危机或者其他外部负冲击影响,甚至偶尔出现间断性负增长。与此同时,部分追赶型经济体(如韩国)增长动力需要变换,产业结构面临调整转型,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全球主要经济体均遭到重创,经济增速下滑明显,甚至出现负增长。各国大多采用财政刺激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解救危机,但仍无法脱离结构性衰退的困境。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其经济增长速度也出现放缓,进入中高速阶段。

3.广东工业化发展历程分析

梳理世界发达经济体的发展道路经验与教训对于厘清广东未来的发展战略、思路和方向有重要意义。我们提炼总结美、英、德、韩、日等先行工业化国家和赶超型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规律,有助于分析广东工业化发展历程,并为判断广东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提供历史依据。

(1)先行工业化国家

以英、美为代表的先行工业化国家最早启动工业化并实现早期的经济起飞,长期引领全球经济;尽管受经济周期影响,其增长也有波动,但除大的战争和大萧条期间外,它们并未遭遇长时期停滞或衰退。

英、美是工业革命的发端国,这两个先行国家早就启动工业化并实现了早期的经济起飞。美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1925~1929年达到最高(35.23%),此时人均GDP为9498美元。英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1955~1959年达到峰值(48%),此时人均GDP为12852美元。它们始终处于全球技术前沿,引领几次重大的革命性创新,实现了持续而又相对平稳的增长,其GDP年增长率长期保持在3%~4%。这两个国家工业增长历程或规律一般是低速增长—高速增长—低速增长,由此相应的工业增加值比重也经历了由低到高然后再降低的过程。

从美国历年人均GDP与产业结构间的关系看,进入20世纪后,曾出现过两次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高的时期:一次是1925~1929年,另一次出现在1970年。从1970年达到峰值后,美国工业增加值占比开始缓慢下行,到1986年降为29.46%,花了16年时间;1986~2009年,工业增加值继续降至20.22%,历时23年。同样,二战后,英国工业增加值占比在1955~1959年达到高峰,在48%左右,直到1974年才回落至40%;工业增加值占比从40%降至30%,大概耗费了19年时间(1974~1993年),而从30%降至20%,则用了16年(1993~2009年)。

(2)追赶型工业化国家

以德、日、韩为代表的追赶型工业化国家在战后不同时期都经历了压缩式的快速追赶阶段,在快速追赶时期经济都实现了高速增长,人均发展水平都达到或接近世界顶尖水平。

①德国

德国虽然属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但也经历过一个追赶的过程,尤其是在二战后的恢复重建期间。由于拥有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和雄厚的人力资本,二战后德国经历了一个压缩式的快速追赶阶段。德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1960~1964年达到最高(53%),此时人均GDP为13753美元。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德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并逐步接近和达到现行工业化国家的水平。1970~1979年GDP年均增长速度降至3%左右,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德国工业增加值占比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下降,到1981年降至40%左右,到1999年继续降为30.46%,近15年在30%的范围内波动,比英、美高出近10个百分点。

图1-9 德国人均GDP与工业增加值占比关系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英〕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②日本

1956~1973年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956年,日本进入追赶先进工业国家、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这一时期,日本实际GDP每年平均增长10%以上,工业增长率则年均达到13.6%。这种长期持续的高速增长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在18年(1956~1973)里,日本GDP增加了12.5倍,人均GDP增长10倍多,年均增长9.8%。1973年,工业增加值占比为43.2%,达到最高峰值,此时人均GDP为21826美元。

图1-10 日本人均GDP与工业增加值占比关系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英〕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在经济高速增长初期,日本的一、二、三次产业GDP结构大体是17∶21∶62。属于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在实际GDP中占12.6%,建筑业占8.3%。第三产业中占比重最大的行业依次是公共服务业(政府、非营利部门提供的服务)占22%,服务占16.5%,金融业占13.6%。在高速增长期,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得到充分发展,煤炭、钢铁、石油化工、造船成为支持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表1-2 日本高速增长期GDP结构(实际GDP,1990年)

1955年,日本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比例大体是41%、23%、36%。从事农业的人口占38%,制造业就业人员占17.5%,建筑业就业人员仅占4.5%,商业就业人员占13.9%,服务业就业人员占11.4%。到1970年前后,高速增长接近尾声,日本三次产业实现了克拉克法则所显示的产业结构转变,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扩大。1970年,农业就业人口的比重下降为17.9%,制造业就业人员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占26.1%,建筑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上升到7.5%,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则上升到46.6%。

表1-3 日本高速增长期就业结构

③韩国

20世纪60年代以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韩国不断适时地调整其产业结构,从原本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韩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由“进口替代”战略逐步转向“出口导向”战略,紧抓国际产业转移机遇,积极吸引外资和技术。在政府贸易政策支持下,韩国首先实现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推动的经济增长,继而完成了资本密集型原材料工业产品的进口替代,并使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世纪70年代,韩国的产业政策从鼓励出口转向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在发展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产业的同时,大力推进造船、电子、有色金属等产业发展。此外,韩国还重视电子机械、家用电器、汽车等高新产业的形成与进步。韩国工业部门生产率上升,促使辅助的服务业部门需求增加,并成为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力军。伴随产业升级的同时,韩国经历了制造业就业比重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实现了结构优化。20世纪80年代,以钢铁、汽车为代表的重化工产业兴起,相应的产业政策也从进口替代变为出口导向。产业升级消化了工资成本上涨的压力,并通过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为下一步实现高科技产业导向积累了资金,制造业内部结构逐渐向高科技型转变。

图1-11 韩国人均GDP与工业增加值占比关系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英〕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从工业总量的阶段性变化看,无论是先行工业化国家还是追赶型国家,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经历了由低到高再降低的倒“U”型转变。从工业发展历程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上述两类国家工业发展均经历了由低速增长到高速增长再到低速增长的发展过程,相应的工业产出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也经历了由低到高再降低的过程,即呈现倒“U”型变化态势。

④日、韩工业化的发展经验

近年来,广东经济规模与韩国差距逐步缩小,但人均水平与韩国之间的差距仍十分显著,与日本差距更甚。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日本和韩国已步入后工业化社会。韩国工业化进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加速推进,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增加,在1991年达到高峰(42.62%),此时人均GDP为9555美元,随后趋于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大,至2015年,工业增加值占比仍高达38%,比英、美高出15个以上百分点。这说明韩国第二产业仍然起到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本在经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快速增长期后,早已步入后工业化时代,与欧美发达国家类似,工业增加值占比不断下滑,至2015年,占比约为25.5%。

对比分析日韩经济发展阶段与增速的历史演变历程可为广东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前文已提到,日本真正的现代工业化始于1956年,当时人均GDP为5800美元左右;1962年增加至1万美元,仅用了7年时间。实现人均GDP从1万美元至2万美元这一跨越过程,日本耗时11年,年均增长6.55%;韩国耗时16年,年均增长4.56%。日本耗时14年实现人均GDP从2万美元至3万美元的跨越;人均GDP从3万美元跨越至4万美元,也仅用了11年。不过,近20年来,日本人均GDP增速缓慢,年平均增长0.71%。从人均GDP发展水平来看,2015年广东人均GDP略逊于韩国1992年的水平。目前广东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爬坡阶段。

表1-4 日本与韩国历年人均GDP与GDP增速对比(2010年美元不变价)

图1-12 日本及韩国人均GDP与工业增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中国国家统计局;〔英〕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0UQ/vIVaClGPBVnuqOBm3h62SBxQmBF5iFyPj5mYDoEorqU1OjNuO2au8UDNZyD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