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2035年建成创新型强省发展目标,广东需要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坚定实施以自主创新为导向的发展战略,不断强化科研支撑能力,优化区域创新协同,并大力弘扬新时代社会主义创新文化。
第一,应加快推进构建多主体多层次的创新风险分担体系,有效化解企业创新风险。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等事后奖补等政策,探索完善创新券等普惠式创新扶持政策,有效纾缓中小企业创新的财务负担。设立重大项目攻关专项资金,扶持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开展专项攻关。大力发展科技金融,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方式,搭建高水平公共金融服务平台和创新平台、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加快民间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公司发展。大力发展科技融资担保业,开展科技保险创新,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小企业集合信托计划等规模,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建立科技型企业上市企业梯队制度,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风投资金退出渠道。
第二,应加快发展多形态的技术交易市场支撑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加快推动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等科研成果开发主体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机构,强化科研机构与产业、企业的技术转让对接。积极吸引国内外大院名校、军工单位在广东省技术市场建设一批柔性孵化平台、技术转移工作站、技术转移中心、军转民技术转移中心。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多主体投资、多样化模式、企业化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密切产学研协同创新,将产学研合作形成从当前以简单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为主的模式,推广到多边技术联盟、重大技术长期攻关、共建科技工贸一体化经济实体等高层次合作模式。积极探索政府在推动产学研合作中的适合角色和作用,协调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沟通,资助扶持建设一批事关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在行业中形成强有力的技术溢出效应。
第三,应不断优化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和全球影响力的创业创新中心。要大力推进创新孵化体系建设,针对人才引进、营商环境优化、创业指导、第三方专业服务等共性问题,不断探索新的做法,总结成功经验和模式,建立和规范相关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第一,应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完善专利审查制度、加强审查管理、优化审查方式,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力度,加大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将专项打击逐步纳入常态化执法轨道。完善部门协作、定期沟通、重大案件会商和通报制度,强化联合执法协调机制和纠纷快速解决机制,构建网络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推动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缩短确权审查、侵权处理周期,提高维权效率。
第二,应健全与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服务体系,发挥知识产权在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扶持一批具有较高价值、应用前景广阔的知识产权及创新成果转化,在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一批专利组合,构建支撑产业发展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专利储备。谋划建设一批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聚区,在产业集聚区推行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建设具有申请受理、咨询、培训、信息服务等功能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着力构建科技与金融合作、研发与孵化、交易与转化、专利与应用等方面的平台,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实现普遍化、常态化和规模化,引导银行与投资机构开展投贷联动,积极探索专利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等新模式。积极开展专利检索与分析业务,向社会低成本提供知识产权基础信息。鼓励文化领域商业模式创新,加强文化品牌开发和建设,建立一批版权交易平台,活跃文化创意产品传播,增强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三,应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工作。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知识产权创新机制,加大对委托开发、技术协作、共同研发等协同创新的鼓励力度。完善科研人员创新激励政策,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开展互动交流,推动科研成果市场化。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的知识产权考评。
第一,应集中打造一批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平台,使其成为广东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关键抓手。持续加大对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投入,鼓励全球高水平大学到广东联合办学,加强本土高水平人才的培养能力。加强本土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其与世界著名实验室、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创新,加大对高水平领军人才和海外科技人才的吸引能力。
第二,应结合广东产业发展布局,建立全面支撑产业技术创新的大平台。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大科学中心,争取更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粤布局,在部分领域代表国家参与全球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结合广东产业发展方向,重点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专项,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围绕大科学工程引进相关的应用型科研机构,鼓励广东企业积极参与国有科研院所的股份化改制,通过并购等手段引进国内外优质科技资源,增强在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方面的创新能力。
第一,应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加快国际创新城市群建设。加大对创新型中心城市(如广州、深圳)基础性、系统性、集成性创新的投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核心城市和龙头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推进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以及西江经济带的数字通信、交通等重要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降低要素流动成本,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大力推动多层次粤港澳合作创新,以前海、南沙、横琴三个平台为基础,加强粤港澳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选择互补效应明显的领域进行重点支持与合作,共建一批国家级实验室、研究中心,重点推进粤港科技创新走廊、深港创新圈建设,实现科技资源的融合共享。将创新发展战略与“一路一带”战略深度结合,创新与“一路一带”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方式,加快提升广东企业的国际化运营能力,进一步提高对外投资、技术输出对当地的外溢效应,实现合作共赢。
第二,应积极加快粤东西北创新驱动发展,构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的跨区域创新分工体系。加快推动珠三角优势产业、优质企业面向粤东西北地区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共建,形成紧密协调的产业链分工,实现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同一水平发展。鼓励转移企业在粤东西北成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或设立研发分支机构,与珠三角的母公司或研发基地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大力提倡两地统筹跨区域一体化产业布局,在粤东西北的共建产业园区中大胆实施新兴产业培育战略,统筹整合珠三角创新资源和粤东西北资源禀赋优势,实现跨区域协同创新。
第一,应充分挖掘广东文化中的企业家精神特质。应该系统总结和梳理近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如何在企业家精神激励下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勇敢探索,为创新驱动发展增添文化自信。要深入讨论在发展模式转化的新发展时期,如何传承和提升广东企业家精神,为广东企业家精神注入时代性的新内涵。
第二,应充分挖掘广东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特质。要深入挖掘像华为、格力这样的专注于本领域,不断追求技术进步和品质改进的优秀工匠精神样本,全面挖掘和系统阐释工匠精神在广东制造和广东创新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将工匠精神上升到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要推动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水乳交融,弘扬一种既饱含开拓进取创新冒险精神,又注重脚踏实地务实苦干的民族创新文化,使其成为支撑广东创新驱动乃至国家创新驱动的核心文化力量。
第三,应建设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高度融合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创新文化。这种创新文化,既重视把握商业机遇,求新求变,也重视夯实技术基础,深耕细作;既饱含开拓进取精神,又放眼长远发展富有战略定力。只有建立起充分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支撑,我们才能充分动员全社会力量,牢牢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机遇,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稳住阵脚,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艾瑞咨询:《中国“独角兽”企业估值榜》,2016。
蔡昉:《2030年之前中国不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济研究信息》2016年第5期。
曹淑敏:《中国·2014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中国工业发展报告》,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昌忠泽、孟倩:《美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内涵特征、动力机制和举措——基于三版“美国创新战略”的比较分析》,《战略与管理》2016年第5期。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工业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2017年2月。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年2月。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三五”广东省科技创新规划》,2017年2月。
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2020年)》,2015年9月。
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2015。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
胡鞍钢:《二十国集团引领“增长优先”转向“创新优先”》,《光明日报》2016年9月14日。
胡鞍钢:《中国成世界技术创新之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2月14日。
经济学人智库:《中国消费者2030年面貌前瞻》,2016。
李国杰、徐志伟:《从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看新经济》,《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年第3期。
李源:《基于“逆创新”范式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李万、常静等:《创新3.0与创新生态系统》,《科学学研究》2014年第12期。
李伟等:《德国工业4.0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国研报告》2017年5月9日。
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中信出版社,2013。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数字全球化:全球流动的新时代》,2016年9月。
仇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士国际商学院:《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2017年6月。
麦肯锡:《2030年消费品格局》,2016。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中国创新的全球效应》,2015年7月。
万陆、杨本建:《技术服务的产品性质与供给方式》,《学术研究》2012年第9期。
王珺、岳芳敏:《技术服务组织与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以南海西樵纺织产业集群为例》,《管理世界》2009年第6期。
王珺:《创新发展中的广东实践:特征与走势》,《南方》(2017)总第256期。
王海燕、冷伏海:《英国科技规划制定及组织实施的方法研究和启示》,《科学学研究》2013年第2期。
王海燕、张寒:《英国国家创新体系新动向》,《中国国情国力》2014年第8期。
张晓波、李钰、杨奇明:《26年中国创新创业版图变迁:看你的家乡在衰落还是充满活力?》,《知识分子》2017年4月27日。
赵细康、温宪元:《自主创新探源:中国研究与开发的实证分析》,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赵细康:《新常态下的广东发展新方略》,《南方日报》2015年1月3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016年5月。
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意见》,2015。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16》,2016年12月。
Baumol,W.J. 2010. The Microtheory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hesbrough,H. 2003. 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Manyika,J.,et al. “Disruptive Technologies:Advances that will Transform Life,Business,and the Global Economy.” Report of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May 2015.
Morgan Stanley. “The Next Decade of China’s Transformation.” Feb.15,2017.
Nadvi,K.,and G.Halder. 2005. “Local Clusters in Global Value Chains:Exploring Dynamic Linkages between Germany and Pakistan.” 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 17(5):339-363.
Nadvi,K. 2004. “The Effect of Global Standards on Local Producers:A Pakistani Case Study.” Local Enterprises in the Global Economy:Issues of Governance and Upgrading ,H.Schmitz(ed.),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pp.297-325.
Office of the Deputy Assistant Secretary of the Army(Research & Technology). “Emer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ends:2016-2045—A Synthesis of Leading Forecasts.” April 2016.
Shang-Jin Wei,Zhuan Xie,Xiaobo Zhang. 2017. “From ‘Made in China’to‘Innovated in China’:Necessity,Prospect,and Challenge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31(1):49-70.
WEF & Deloitte. “The Future of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An Ambitious Look at how Blockchain can Reshape Financial Services.” August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