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广东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产业发展历程

从产业发展历程看,广东目前正迈向创新驱动及内需带动的新兴产业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调整也朝着合理化和高度化方向发展。总体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1年)“轻型、外向”主导产业发展阶段。从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这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广东省生产力得到初步解放,社会资源在产业之间充分流动,促进了广东省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广东省充分运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政策优势,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和对外开放前沿的独特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以接受香港、澳门转移进来的劳动密集型轻纺加工业和家电制造业为契机,开启了珠三角工业起飞的进程,形成以对外加工贸易为特色的“轻型、外向”结构。产业重心从1985年起由原来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逐渐转向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产值迅速增加。社会资源逐步由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就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并开始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广东省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初步建立现代工业体系、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跃居全国前茅的新兴工业省份。

第二阶段(1992~2002年)重化工业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广东省抓住国际信息产业兴起及跨国公司将劳动密集型工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大力吸引中国台湾以及韩国、欧美等的厂商进来投资设厂,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迅速崛起,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迅速跃升为广东省高新技术的龙头产业。出口产品结构也得到了很大的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快速提高,广东省开始进入重工化发展阶段。广东省人均GDP在1995年突破1000美元(当年价)。工业对广东省经济的贡献率上升到58.5%,成为广东省的支柱产业。按照钱纳里的标准,广东省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社会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将向着享受型、发展型升级。

第三阶段(2003~2008年)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广东省进入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崭新阶段,初步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趋势明显。2006年广东省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发展水平达到了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水平;2008年更突破5000美元大关。

图2-1 广东产业发展历程演变

第四阶段(2009年至今)迈向创新驱动及内需带动的新兴产业发展阶段。2008年之后,广东省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内外因素的双重制约迫使广东省向创新和内需带动的方向转型。这一时期,广东省大力推动产业自主创新,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以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确立了珠江西岸先进制造产业带战略,重点发展LED产业、新能源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深入推进“两化融合”、“三网融合”和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发展;信息消费、网购等新业态发展迅速;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10年广东省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2012年突破8000美元;2013年广东省人均GDP达到9453美元,第三产业占GDP比重47.8%,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广东省人均GDP达到10330美元,突破1万美元大关,进入从中上等收入向高收入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2016年,广东人均GDP继续稳步增长至10958美元。目前广东省整体正迈向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也是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阶段。

(二)产业发展现状特征分析

1.产业经济规模与增速:经济总量持续扩张,从高速向中高速转换

(1)经济总体运行稳健,总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6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512.05亿元,同比增长7.5%,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略升的走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93.58亿元,增长3.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9%;第二产业增加值34372.46亿元,增长6.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6.8%;第三产业增加值41446.01亿元,增长9.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1.3%。

表2-1 不同时期广东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

从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地位看,1952年广东省仅占全国的4.3%,1978年占5.1%,2016年占11%。自1989年开始,广东省GDP总量超越江苏,此后在全国一直保持首位,到2016年已连续28年居全国第一,占全国经济总量比重的1/10至1/8。

图2-2 2011~2016年广东地区生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信息网。

(2)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使广东省一跃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国民经济总量等基数增大,支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等要素的变化,这些内在影响,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外来影响,广东省经济增长速度近年来呈现下降态势。这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现象,是一个发生在实体经济层面上的自然过程。以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为拐点,广东省经济增速开始减缓。虽然经过2009年短期的刺激,经济有了增长速度的回升,但很快重新下滑,年均GDP增长率呈现逐步回落趋势,从2010年的12.2%,2011年的10.0%,2012年的8.2%,2013年的8.5%,一直到2016年的7.5%。在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仍显不足、国内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预计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广东省的GDP增长率都将维持在7%左右的中速水平。

2.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向“三二一”格局,但产业层次仍待提升

(1)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服务业比重稳步上升

1978年,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为29.8∶46.6∶23.6,2016年调整为4.7∶43.2∶52.1,由原来的“二三一”结构变化为“三二一”结构。这39年中,第一产业比重出现两次重要转折:第一次是2000年,当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减少到10%以内(9.2%);第二次是2010年,当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减少到5.0%。同时,随着改革红利的不断累积,创新驱动成为经济主旋律,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健康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不断兴起。第三产业的比重呈逐步提升态势,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于1998年突破40%,此后该比重一直稳步增加;2013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47.8%,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5年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50%;2016年提升到52.1%。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成为广东经济第一大产业,经济增长由工业拉动逐步向服务业拉动转变,呈现“三二一”的产业格局。

(2)工业经济运行的分化特征明显,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较快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广东工业经济增长从高速向中高速过渡。从增速运行轨迹看,广东工业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的态势。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突破3万亿元,达31917.39亿元,同比增长6.7%。

图2-3 广东历年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信息网。

从主要行业看,行业之间分化较为明显。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低速增长或下降走势。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优势传统产业完成增加值8085.33亿元,同比增长3.2%,增幅比前三季度回落1.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低3.5个百分点。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1.4%,食品饮料业增长0.7%,家具制造业增长5.2%,均呈低速增长态势。

而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在“智能制造”“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等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推动下,发展速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工业发展的贡献继续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5739.78亿元,同比增长9.5%,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9.3%,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2816.46亿元,增长11.1%,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4.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0.2%,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高技术制造业累计完成增加值8817.68亿元,增长11.7%,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6%,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表2-2 2016年广东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

其中,广东两大支柱行业电子信息业和汽车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速,成为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汽车制造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4.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4.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6.6%,增速均较高;新能源汽车、光纤、智能电视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76.8%、34.3%、16.3%。广东省已形成新型显示、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通信、LED和节能环保等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有力带动了全省工业增长。

(3)服务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取得新发展

广东的服务业内部结构明显改善,整体水平提升明显,服务领域不断拓展。2016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为25568.17亿元,同比增长10.4%,占服务业比重为61.7%,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以新经济为代表的营利性服务业发展不断加快。营利性服务业在互联网经济、新商业模式的拉动下较快发展,增长16.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4%,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其中,部分规模以上服务业中的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6.1%,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7%。

表2-3 2010~2016年广东服务业增加值情况

从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内部构成来看,金融服务和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分别实现增加值5757.08亿元和3524.35亿元,占服务业比重分别由2010年的13.3%和8.6%上升至2015年的15.6%和9.6%。2015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573.11亿元,占服务业比重7.0%。现代物流业、新兴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健康服务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分别为5.5%、6.2%、3.0%、3.8%、0.8%。“十二五”时期,现代服务业中金融服务年均增长13.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年均增长15.4%,健康服务业年均增长14.7%,带动了现代服务业的较快发展。除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外,现代物流业、新兴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租赁商务服务业等年均增速均在10%以上。

表2-4 现代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情况

(4)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三新”经济发展迅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支撑作用增强

尽管广东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互联网+”孕育了大量商机,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三新”经济开拓了经济增长的新空间,形成促进发展的新动能,成为支撑广东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同时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分化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新经济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与互联网相关的新业态不断涌现,增长较快。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深度应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稳中向好。2016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5.3%、18.3%、19.9%,增速均较高。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增长迅猛。

二是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新产品增长步伐加快。2016年,广东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58%,有效发明专利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5年保持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12%。技术含量更高、创新更为活跃的新产品产量增长加快,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新能源汽车等工业新产品产量增长均在两位数以上。2016年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76.3%,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45.2%,光纤产量增长34.3%,智能电视产量增长16.3%。这些数据显示,制造企业培育和发展新动能、新产品的步伐正在加快。

三是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新消费观念刺激了文体和健康等新消费领域的快速发展。2016年,与居民消费质量的提升和品质改善相关行业的销售量都保持较快增长,汽车类、体育娱乐用品类、中西药品类的销售增速均居各大类商品前列。

四是外贸新业态增势迅猛,带动进出口增长。2016年全年,广东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增长34.1%,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增长53.8%。

(5)高端产业的有效供给仍然不足,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现象

近年来广东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取得较大进展,但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仍需要破解,特别是高端产业有效供给缺失的问题日益突出,转型升级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其中,从产业内部结构看,制造业整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广东制造业由轻工业向重工业的转型明显落后于江苏,且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高级化程度相对缓慢,先进制造业发展质量不高。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物流和商务等五个行业增加值约占整体服务业的38%,远低于发达国家50%以上的水平。从技术结构看,广东自主核心技术供给不足;从供需结构看,过去多年形成的生产能力难以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严重不足,低端产能的无效供给过多。

3.产业发展质量:产业经济效率保持稳定增长,但质量效益水平有待提高

2000~2015年,广东省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实现了飞速发展,从2000年的2.69万元/人提高到2015年的12.65万元/人,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超过4倍,广东省的产业经济效率保持稳定增长。广东近年先后出台、实施了《关于加快我省工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企业经营效益也居于全国前列。“十二五”时期,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年均增长10.4%,2015年实现利税总额达到12375.00亿元,其中利润总额为7723.17亿元,是2010年的1.24倍,利润总额年均增长达9.4%,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连年保持较高水平。“十二五”时期,广东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贡献率维持在13.0%以上的较高水平,为企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为增加广东税收、财政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

表2-5 “十二五”时期广东规模以上工业效益主要指标情况

但从反映产业增长质量的工业增加值率来看,近年广东省工业增加值率一直在23%上下波动,珠三角地区更是缓慢下滑至22.4%,说明广东省产业整体投入产出效果未有实质提升,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赢利能力和发展水平有待提高。2016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率和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率均不到25%,与发达国家平均35%以上的工业增加值率差距明显。其中,汽车制造、医药制造、电子通信设备等高技术制造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与先进国家及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发展质量和效益水平亟待提升。

4.产业发展动力:逐步向创新驱动转换,但创新动力仍显不足

广东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统领,大力推动产业自主创新,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先后制定实施了《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产业发展动力逐步向创新动力转换。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人才投入等动力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R&D研究经费占GDP的比重逐年稳步攀升。2016年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为2.58%,比2010年提高0.78个百分点。2015年,广东专利申请总数为12.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6.7万件,发明专利占全部专利的比重从“十一五”期末的26.7%上升到“十二五”时期的52.0%。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也不断增强。

然而与先进国家及地区相比,广东在创新投入、人才和发明专利等方面均存在动力不足的现象,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有待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近年来,广东省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值不断上升,由2008年的1.33%增加至2016年的2.58%,但依然低于北京的6.08%、上海的3.60%、江苏的2.61%,与长三角、京津冀等国内先进地区差距明显;与发达经济体的科研投入比重相比差距也较大,如韩国(3.47%)、日本(3.44%)、德国(2.92%),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东省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广东产业目前的自主研发水平不高,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亟待增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经费投入比重不到10%,远低于发达经济体平均30%的水平。同时,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不足10%。此外,关键技术缺失。广东省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中,80%的专利技术来源于国外,微电子、光电子、关键芯片和基础材料发展滞后;装备产业中,精密驱动件、控制件等关键部件依赖进口,存在价值链“低端锁定”的隐忧。 sQGWfUT7MpCIcTeZTrop+JBbwLIu+hNsw7z0BMt1w6lq1qiBnMr+CVRnzk6nmMS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