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

一 影响因素

1.技术进步

根据产业结构服务化相关理论,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服务化最根本的原因,但技术进步并不直接作用于产业结构的服务化过程,而是通过影响供求结构间接影响产业结构服务化进程。技术进步从以下四个方面影响供求结构。

一是技术进步催生新的生产领域、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工具和新的产品,导致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专业化。新的产业和产品不断出现,影响供给结构不断改变。二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的提升,还可以通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与消费方式,实现需求结构的升级。三是“成本病”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率提高是非均衡的,这种生产率的差异导致要素的重新配置,进而影响供给结构的变化。四是技术进步能够提高要素利用效率,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随着产品成本的下降,市场不断扩大,需求结构可能随之发生改变。

2.供求结构

人的欲望是无限和多样的,但是人的需求总是与一定的收入水平相适应。当生产力水平较低,收入水平也较低时,人的需求集中于解决生存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增加的收入被用来满足人类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贝尔的后工业化社会理论明确地指出需求结构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的,产业结构变动则与需求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另外,由于需求价格弹性的存在,需求结构也间接影响着供给结构,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具体而言,当某产业产品需求价格弹性较小时,技术进步导致产出大量增加,产业收益反而下降,生产要素流向其他产业,导致产业生产规模的缩小和其他产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当某产业产品需求价格弹性较大时,技术进步导致产出大量增加,产业收益将提高,生产要素流入该产业,导致产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其他产业生产规模的缩小,进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

3.要素结构

要素结构包括自然资源(能源与原材料)、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相应的硬、软环境。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内生于要素结构。自然资源丰裕的地区往往形成以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劳动力和货币资本丰裕的地区往往容易形成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而充裕的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则有利于形成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通过要素价格的传递效应影响技术进步与供求结构,进而影响产业结构转化。良好的要素结构有利于产业结构持续改善,反之则会导致产业结构僵化、经济体系崩溃。根据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地区要素结构也会不同,因而最优的产业结构也是不同的,产业结构需要与地区要素结构相匹配。当地区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相匹配时,地区要素结构将加速改善,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4.金融结构

金融结构是指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比例结构,一般用金融机构发展规模相对金融工具规模的比率来反映。经济发展处于特定阶段的地区存在一个特定最优金融结构,这一最优金融结构安排的组合方式及其相对权重能够将金融资源最高效率地配置于最优产业结构(由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中的竞争性部门的企业中。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要素禀赋结构会发生巨大变化,内生于产业结构的最优金融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通过高效地配置金融资源推动产业结构转变为最优产业结构。

5.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水平越高,要素流动阻碍越低,地区可以通过对外贸易在更大范围配置自然资源、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从而改善要素结构加速产业结构转化进程。对外开放水平越高,受外部供求结构影响越大,外部供求结构可以通过影响内部供求结构间接作用于产业结构转化进程。对外开放水平越高,受到先进技术影响越大,甚至能够直接加速技术进步,进而影响产业结构转化进程。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和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对中国尤其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服务化进程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6.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主要是指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政府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化过程中用于指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基本依据。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政府通过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影响价格形成机制,改变要素结构和供求结构,引导企业产业选择,实现产业结构跨越式转换。具体而言,在产业结构服务化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立法、管制等行政手段和政府投资、改变税率等经济手段,改善要素结构,协调供求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加速产业结构服务化进程。

二 动力机制

纵观世界各地区经济发展历程,产业结构的演变主要由两种机制所主导。一种是以市场为主导的调节机制,一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引导机制。因此,中国特大城市产业结构服务化可分为市场主导型产业结构服务化和政府主导型产业结构服务化两种类型。

1.以市场为主导的调节机制

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市场都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机制,其核心是价格形成机制。

一方面,市场机制倾向于按照真实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要素价格。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认为要素禀赋结构决定最优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每一个阶段,产业结构必须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匹配,进而加速要素结构改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形成良性循环。然而,企业才是决定产业结构的微观主体,通过对产业、技术选择影响产业结构。同时,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并不一定会理性选择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匹配的产业和技术。只有在要素相对价格真实反映地区要素结构的条件下,企业才会选择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匹配的产业和技术,进而形成最优产业结构。

另一方面,市场机制通过商品市场价格信号反映真实供求结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应根据真实供求结构选择产业和技术进行生产,进而影响产业结构变迁。市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节机制,倾向于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转化,产业结构演变周期较长。

2.以政府为主导的引导机制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的转换依赖于要素禀赋结构的改善。在市场机制调节下,要素禀赋结构的改善是一个自然而缓慢的过程。尤其是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改善,由于其巨大的外部性,往往无法由单个企业实现。另外,在产业结构转换初期,企业的产业多元化选择由于与要素结构和供求结构并不完全一致,面临失败的风险。这会阻碍企业的产业多元化选择,进而影响产业结构转化过程。因此,以政府为主导的引导机制也能在要素结构改善和企业产业多元化选择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通过一系列产业政策影响价格形成机制,扭曲真实要素结构和供求结构,引导企业的产业和技术的选择过程,实现产业结构的跳跃式转换。政府主导的产业结构引导机制,倾向于根据不同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推动产业结构定向跨越式发展。

总体而言,市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换和政府主导的产业结构转换本质上都依赖产业结构的决策主体——企业和政府的行为选择,因而存在“失灵”的风险。但是,在产业结构服务化过程中,对于要素禀赋结构改善要求较高,市场失灵的风险逐渐增大。以政府为主导的引导机制从提高社会整体福利的目的出发,更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服务化。 q0iGTW6EV8ZUu9T6/t+3grOFUuTmerymX+HmNgj770OFLXiGuHt7I4bWZxtnjfQ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