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水平往往由地区经济总量的高低决定。本书将依据2003~2012年中国16个特大城市市辖区地区生产总值(见表2-4),对2003年、2008年和2012年三个时间节点的中国特大城市经济总量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表2-4 2003年、2008年和2012年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地区生产总值
表2-4 2003年、2008年和2012年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地区生产总值-续表1
2003年,按地区生产总值进行划分,中国特大城市明显分为三个梯度。其中,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5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2000亿元,排名居特大城市前五位;武汉、杭州、南京、沈阳、佛山、重庆、成都7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100亿~1700亿元,排名居特大城市第6~12位;东莞、西安、哈尔滨、汕头4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均未超过1000亿元,排名居特大城市最后四位。
2008年,按地区生产总值进行划分,中国特大城市仍然明显分为三个梯度,但三个梯度间的差距明显扩大。其中,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5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5900亿元,排名仍然居特大城市前五位;佛山、杭州、东莞、南京、重庆、沈阳、武汉、成都8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700亿~4500亿元,排名居特大城市第6~13位,哈尔滨、西安、汕头3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为900亿~2100亿元,排名居特大城市最后三位。另外,东莞地区生产总值由2003年第13位上升为2008年第8位,佛山地区生产总值由2003年第10位上升为2008年第6位,均呈快速发展态势;武汉地区生产总值由2003年第6位下降为2008年第11位,发展速度滞后。
2012年,按地区生产总值进行划分,中国特大城市仍然明显分为三个梯度,三个梯度间的差距略有扩大,但各梯度内部差距并未继续扩大。其中,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5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11000亿元,排名仍然居特大城市前五位;重庆、佛山、武汉、南京、杭州、成都、沈阳、东莞8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为5000亿~9000亿元,排名居特大城市第6~13位;西安、哈尔滨、汕头3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均未超过3700亿元,排名仍然居特大城市最后三位。另外,重庆地区生产总值由2008年第9位上升为2012年第6位,武汉地区生产总值由2008年第11位上升为2012年第8位,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东莞地区生产总值由2008年第8位下降为2012年第13位,发展速度滞后。
从2003~2012年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来看,天津、重庆、东莞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均超过20%,北京、佛山、成都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接近20%,其他特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为11%~18%。
从2003~2012年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地区生产总值变化趋势来看(见图2-1),第一梯度的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5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上升趋势明显,与其他11个特大城市差距不断扩大;第二梯度的重庆、佛山、武汉、南京、杭州、成都、沈阳、东莞地区生产总值与第三梯度的西安、哈尔滨、汕头差距也在缓慢扩大。在第一梯度的5个城市之间,上海、北京地区生产总值与深圳、广州、天津差距不断扩大。在第二梯度的8个城市中,从2008年开始,重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开始提速,上升趋势十分明显,高于同梯度其他7个城市,与第一梯度的5个城市的差距开始缩小。其他各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差距呈缓慢扩大趋势。
图2-1 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地区生产总值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增加值结构是反映产业结构最常用、最直观的方式。本书将依据2003~2012年中国16个特大城市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对其增加值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见表2-5)。
表2-5 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表2-5 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续表1
2012年,在中国16个特大城市中,仅有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70%,广州、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0%~70%,哈尔滨、南京、杭州、西安、成都、武汉、东莞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0%~60%,沈阳、天津、汕头、重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0%~50%,佛山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尚未超过40%。
2003~2012年,在中国16个特大城市中,北京、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哈尔滨第三产业增加值总体上高于第二产业;上海、南京、杭州、深圳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自2005年、2006年、2006年、2008年起超过第二产业;天津、汕头、佛山、东莞、重庆第三产业增加值基本低于第二产业;沈阳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基本相同。总体而言,中国特大城市中只有11个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
从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变化趋势看(见图2-2),2003~2012年,北京、广州、上海、南京、杭州、深圳、东莞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升10个至15个百分点,上升趋势较为明显;武汉、成都、西安、哈尔滨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升约3个百分点,上升趋势不明显;沈阳、汕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基本无变化;天津、重庆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呈小幅波动状态;佛山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图2-2 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第三产业增加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从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变化趋势看(见图2-3),2003~2012年,佛山、汕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但近三年来开始下降;重庆、天津、沈阳、武汉、成都、西安、哈尔滨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基本稳定,变化幅度在3个百分点以内;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南京、杭州、东莞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趋势比较明显,变化幅度为7个至15个百分点。
图2-3 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第二产业增加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按照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本书将依据2003~2012年中国16个特大城市相关统计数据,分析经济总量与三次产业增加值规模之间的关联。
图2-4 中国特大城市经济总量与第一产业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根据中国特大城市经济总量与第一产业增加值规模关联散点可以看出(见图2-4),中国特大城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基本在150亿元以下,增长缓慢。中国特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与第一产业增加值没有可靠的拟合关系,但两者之间的关联仍有以下规律:当地区生产总值在2000亿元以下时,中国特大城市第一产业增加值随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呈发散状态;当地区生产总值为2000亿~6000亿元时,中国特大城市第一产业增加值随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呈局部收敛态势,部分城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出现停滞,部分城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呈明显下降态势;当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00亿元时,各城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基本停滞。
根据中国特大城市经济总量与第二产业增加值规模关联散点可以看出(见图2-5),中国特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关联度较高,第二产业增加值随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成幂指增长趋势,且幂指拟合曲线的拟合度高达0.9417,但第二产业增加值随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增速不断放缓,所占比重不断降低。按照拟合曲线估算,当地区生产总值在5000亿元时,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237.4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4.75%;当地区生产总值在8000亿元时,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444.0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3.05%;当地区生产总值在10000亿元时,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226.7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2.27%;当地区生产总值在12000亿元时,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996.5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1.64%;当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0亿元时,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132.0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0.88%。
图2-5 中国特大城市经济总量与第二产业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根据中国特大城市经济总量与第三产业增加值规模关联散点可以看出(见图2-6),中国特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关联度较高,第三产业增加值随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成幂指增长趋势,且幂指拟合曲线的拟合度高达0.9696。同时,第三产业增加值随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增速不断加快,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按照拟合曲线估算,当地区生产总值在5000亿元时,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566.1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1.32%;当地区生产总值在8000亿元时,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280.7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3.51%;当地区生产总值在10000亿元时,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458.0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4.58%;当地区生产总值在12000亿元时,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656.5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5.47%;当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0亿元时,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487.2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6.58%。
图2-6 中国特大城市经济总量与第三产业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的重要指标,与产业结构变动有规律性的关联,因此也是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中用来划分产业结构转变阶段的主要特征指标。
本书将依据2003~2012年中国16个特大城市市辖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2003年、2008年和2012年三个时间节点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见表2-6)。
2003年,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行划分,中国特大城市明显分为三个梯度。其中,东莞、广州、深圳3个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54000元,排名居特大城市前三位;上海、杭州、佛山3个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0000~49000元,排名居特大城市第4~6位;北京、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成都、武汉、西安、重庆、汕头10个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32000元以下,排名居特大城市第7~16位。
2008年,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行划分,中国特大城市仍然明显分为三个梯度,但三个梯度间的差距明显扩大,进入第二梯度的城市明显增加。其中,深圳、杭州、广州3个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85000元,排名居特大城市前三位;上海、佛山、沈阳、北京、南京、天津、武汉、东莞7个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3000~75000元,排名居特大城市第4~11位;哈尔滨、成都、西安、重庆、汕头5个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44000元以下,排名居特大城市最后五位。杭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3年第5位上升为2008年第2位,沈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3年第10位上升为2008年第6位,均呈快速发展态势;东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3年第1位下降为2008年第11位,发展速度滞后。
2012年,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行划分,中国特大城市仍然明显分为三个梯度,但三个梯度间的差距以及梯度内部的相对差距明显缩小。其中,深圳、广州两个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110000元,排名居特大城市前两位;杭州、武汉、天津、佛山、北京、南京、上海、沈阳8个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2000~100000元,排名居特大城市第3~10位;成都、西安、哈尔滨、东莞、重庆、汕头6个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未超过75000元,排名居特大城市最后六位。天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8年第9位上升为2012年第5位,武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8年第10位上升为2012年第4位,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上海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8年第4位下降为2012年第9位,沈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8年第6位下降为2013年第10位,发展较为滞后。
从2003~2012年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来看,武汉、重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均接近18%;西安、天津、南京、沈阳、成都、北京、哈尔滨、杭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为10%~15%;深圳、广州、佛山、上海、东莞、汕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低于10%,其中,东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是负值,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表2-6 2003年、2008年和2012年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从2003~2012年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趋势来看,16个特大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本呈上升趋势(见图2-7)。其中,第一梯度深圳、广州两个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上升趋势明显,虽与其他14个特大城市的绝对差距在扩大,但相对差距在缩小;第二梯度杭州、武汉、天津、佛山、北京、南京、上海、沈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第三梯度成都、哈尔滨、东莞、西安、重庆、汕头的绝对差距也在缓慢扩大,但相对差距正在缩小。在第二梯度的8个城市中,相互之间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都在缩小。在第三梯度的城市中,东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波动剧烈;西安、重庆自2007年开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开始加速上升。
图2-7 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人均地区生产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如前所述,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理论通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产业结构转变进行阶段性划分,并将产业结构转变阶段与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一一对应。本书将依据2003~2012年中国16个特大城市市辖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对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进行验证。
按照1970年美元购买力平价换算的中国特大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见表2-7),根据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理论中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除哈尔滨、东莞、西安、重庆、汕头目前仍处于工业化末期外,其他11个特大城市均已进入发达经济阶段(见表2-8)。但由于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理论是从国家层面对工业化阶段进行划分的,其设定标准可能低于经济发达程度相对较高的特大城市,另外受到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币值换算的合理性的影响,这一判断有被高估的可能。
表2-7 按1970年美元购买力平价换算的市辖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表2-8 中国特大城市工业化阶段的判断
表2-8 中国特大城市工业化阶段的判断-续表1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理论具体论述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地区产值结构、就业结构的对应关系。为便于对理论进行进一步验证,本书采用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值作为验证指标。按照1980年美元购买力平价换算的中国特大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如表2-9所示。从表2-10中可以看出:广州、北京、上海、沈阳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符合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规律,深圳、天津、佛山、重庆、汕头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均不符合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规律,其他特大城市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中均只有一个符合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规律。其中,中国特大城市就业结构与“标准产业结构”的背离比较明显。
总体而言,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是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对不同国家而不是城市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总结,但是空间异质性导致产业结构服务化动力机制和影响因素具有差异,因此并不存在真正的“标准产业结构”。这是本书研究的出发点之一。
表2-9 按1980年美元购买力平价换算的市辖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表2-10 中国特大城市产业结构与“标准产业结构”的对比
表2-10 中国特大城市产业结构与“标准产业结构”的对比-续表1
地区人均收入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质量的重要指标,在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中是用来判断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准。本书将依据2003~2012年中国16个特大城市市辖区职工平均工资(见表2-11),对2003年、2008年和2012年三个时间节点的人均收入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表2-11 2003年、2008年和2012年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职工平均工资
2003年,按职工平均工资进行划分,中国特大城市可分为三个梯度。其中,深圳、广州、上海、北京、杭州5个城市职工平均工资均超过25000元,排名居特大城市前五位;东莞、南京、天津3个城市职工平均工资为19000~23000元,排名居特大城市第6~8位;佛山、成都、沈阳、西安、武汉、重庆、哈尔滨、汕头8个城市职工平均工资在18000元以下,排名居特大城市第9~16位。
2008年,按职工平均工资进行划分,中国特大城市仍然明显分为三个梯度,但三个梯度间的差距明显扩大。其中,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职工平均工资均超过47000元,排名居特大城市前三位;深圳、天津、杭州、南京、东莞5个城市职工平均工资为39000~44000元,排名居特大城市第4~8位;沈阳、西安、佛山、成都、武汉、重庆、哈尔滨、汕头8个城市职工平均工资在35000元以下,排名居特大城市最后八位。北京职工平均工资由2003年第4位上升为2008年第1位,天津职工平均工资由2003年第8位上升为2008年第5位,均呈快速发展态势;深圳职工平均工资由2003年第1位下降为2008年第4位,发展速度滞后。
2012年,按职工平均工资进行划分,中国特大城市仍然明显分为三个梯度,但三个梯度间的差距明显扩大。其中,北京、上海两个城市职工平均工资均超过80000元,排名居特大城市前两位;广州、天津、南京、东莞、深圳、杭州6个城市职工平均工资为57000~70000元,排名居特大城市第3~8位;成都、武汉、沈阳、西安、重庆、佛山、哈尔滨、汕头8个城市职工平均工资均未超过52000元,排名居特大城市最后八位。
从2003~2012年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职工平均工资的年均增速来看,所有特大城市职工平均工资的年均增速基本为10%~15%,差距较小。其中,深圳职工平均工资的年均增速最低,为7.4%,武汉职工平均工资的年均增速最高,为15.7%。
从2003~2012年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职工平均工资变化趋势来看(见图2-8),16个特大城市职工平均工资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第一梯度北京、上海两个城市职工平均工资上升趋势明显,与其他14个特大城市的绝对差距不断扩大;其他城市间职工平均工资差距并未出现明显扩大。总体而言,中国特大城市人均收入具有很强的刚性特征,满足“成本病”理论假设。
图2-8 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职工平均工资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如前所述,贝尔的“后工业化社会”理论基于人均收入水平对人类社会发展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并描述了各阶段服务业发展状况。本书将依据2003~2012年中国16个特大城市市辖区职工平均工资对贝尔“后工业化社会”理论进行检验。
根据贝尔“后工业化社会”理论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和服务业发展思路,按照1974年美元购买力平价换算的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职工平均工资,从表2-12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北京、上海分别自2010年、2009年进入后工业化社会阶段,其他城市基本处于发达工业化社会阶段。总体而言,中国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基本符合贝尔“后工业化社会”理论判断。
表2-12 按1974年美元购买力平价换算的市辖区职工平均工资
表2-12 按1974年美元购买力平价换算的市辖区职工平均工资-续表1
地区从业人数总数大小也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本书将依据2003~2012年中国16个特大城市市辖区从业人数,对2003年、2008年和2012年三个时间节点中国特大城市从业总人数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见表2-13)。
表2-13 2003年、2008年和2012年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从业人数
表2-13 2003年、2008年和2012年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从业人数-续表1
2003年,按市辖区从业人数总数进行划分,中国特大城市可分为三个梯度。第一梯度北京、上海从业人数总数超过300万人,排名居前两位;第二梯度天津、广州、哈尔滨、武汉、重庆、深圳、西安从业人数为100万~180万人,排名居第3~9位;第三梯度沈阳、成都、南京、杭州、佛山、汕头、东莞从业人数在100万人以下,排名居第10~16位。
2008年,按市辖区从业人数总数进行划分,中国特大城市仍可分为三个梯度。第一梯度北京、上海从业人数总数超过350万人,排名居前两位;第二梯度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杭州从业人数为150万~210万人,排名居第3~7位;第三梯度武汉、西安、哈尔滨、成都、南京、沈阳、佛山、汕头、东莞从业人数在140万人以下,排名居第8~16位。其中,从2003年至2008年,深圳、杭州从业人数增长约100万人,排名分别从第8位上升到第4位、第13位上升到第7位,成为第一梯度城市,上升趋势十分明显;哈尔滨从业人数减少约40万人,排名从第5位下降到第10位,成为第三梯度城市,下降趋势十分明显。
2012年,按市辖区从业人数总数进行划分,中国特大城市仍可分为三个梯度。第一梯度北京、上海从业人数总数超过500万人,排名居前两位;第二梯度广州、深圳、天津、杭州、重庆从业人数为240万~310万人,排名居第3~7位;第三梯度成都、武汉、西安、南京、沈阳、哈尔滨、佛山、汕头、东莞从业人数在160万人以下,排名居第8~16位。其中,从2008年至2012年,哈尔滨从业人数减少约10万人,排名从第10位下降到第13位,下降趋势十分明显。
从2003~2012年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从业人数的年均增速来看,杭州、深圳从业人数的年均增速均超过10%,杭州从业人数的年均增速甚至高达15%;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西安、南京、佛山、汕头、东莞从业人数年均增速为3%~7%;武汉、沈阳从业人数的年均增速低于3%;哈尔滨从业人数的年均增速为负数。
从2003~2012年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从业总人数变化趋势来看(见图2-9),第一梯度上海、北京两个城市从业人数上升趋势明显,与其他14个特大城市差距有扩大趋势;第二梯度广州、深圳、天津、杭州、重庆自2008年开始与第三梯度成都、武汉、西安、南京、沈阳、哈尔滨、佛山、汕头、东莞的差距也在缓慢扩大;第三梯度城市从业人数基本无变化。在第一梯度城市中,上海从2010年开始从业人数上升趋势比较明显。在第二梯度城市中,深圳、杭州从业人数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城市。在第三梯度城市中,哈尔滨从业人数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是中国特大城市中唯一从业人数出现下降的城市。
图2-9 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从业总人数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就业结构是反映产业结构的另外一种常用形式。本书将依据2003~2012年中国16个特大城市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总人数的比重对其就业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见表2-14)。
表2-14 2003~2012年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比
表2-14 2003~2012年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比-续表1
2012年,在中国16个特大城市中,只有北京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超过75%,东莞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超过65%,沈阳、哈尔滨、广州、西安、南京、武汉、上海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为50%~60%,深圳、杭州、成都、重庆、天津、佛山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为40%~50%,汕头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尚未超过40%。与第二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比较,2003~2012年,在中国16个特大城市中,北京、东莞、沈阳、广州、西安、南京、武汉、上海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一直高于第二产业;哈尔滨自2009年开始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杭州、成都、汕头分别自2007年、2009年、2012年开始第二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超过第三产业;深圳、重庆、佛山第二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一直高于第三产业;天津第二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与第三产业基本相同,但2011年开始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大幅上升,远超第三产业。
从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变化趋势看(见图2-10),2003~2012年,北京、哈尔滨、东莞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提升8个至17个百分点,上升趋势较为明显;沈阳、广州、西安、武汉、深圳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提升低于3.5个百分点,变化趋势不明显;南京、上海、杭州、成都、重庆、天津、佛山、汕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杭州、汕头的比重下降超过15个百分点,下降趋势十分明显。
图2-10 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第三产业从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图2-11 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第二产业从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从第二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变化趋势看(见图2-11),2003~2012年,汕头、杭州第二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提升15个至23个百分点,上升趋势较为明显;佛山、天津、重庆、成都、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第二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提升低于6个百分点,变化趋势不明显;哈尔滨、沈阳、东莞、北京第二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哈尔滨、北京的比重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下降趋势十分明显。
从业人数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本书将依据2003~2012年中国16个特大城市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从业总人数与三次产业从业人数规模之间的关联。
根据中国特大城市从业总人数与第一产业从业人数规模关联散点可以看出(见图2-12),中国特大城市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基本在3万人以下。中国特大城市从业总人数规模与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没有可靠的拟合关系,除武汉外,其他城市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基本无变化。
图2-12 中国特大城市从业总人数与第一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根据中国特大城市从业总人数与第二产业从业人数规模关联散点可以看出(见图2-13),中国特大城市从业总人数与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关联度较高,第二产业从业人数随从业总人数的增加成幂指增长趋势,且幂指拟合曲线的拟合度高达0.9477,但第二产业从业人数随从业总人数的增加增速不断放缓,所占比重不断降低。按照拟合曲线估算,当从业总人数在100万人时,第二产业从业人数为45.13万人,占从业总人数比重为45.13%;当从业总人数在200万人时,第二产业从业人数为88.03万人,占从业总人数比重为44.02%;当从业总人数在250万人时,第二产业从业人数为109.15万人,占从业总人数比重为43.66%;当从业总人数在350万人时,第二产业从业人数为150.96万人,占从业总人数比重为43.13%。
图2-13 中国特大城市从业总人数与第二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图2-14 中国特大城市从业总人数与第三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根据中国特大城市从业总人数与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规模关联散点可以看出(见图2-14),中国特大城市从业总人数与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关联度较高,第三产业从业人数随从业总人数的增加成幂指增长趋势,且幂指拟合曲线的拟合度高达0.974。同时,第三产业从业人数随从业总人数的增加增速不断加快,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按照拟合曲线估算当从业总人数在100万人时,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为53.38万人,占从业人数总量比重为53.38%;当从业总人数在200万人时,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为107.52万人,占从业总人数比重为53.76%;当从业总人数在250万人时,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为134.7万人,占从业总人数比重为53.88%;当从业总人数在350万人时,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为189.23万人,占从业总人数比重为54.07%。
贝尔的“后工业化社会”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的演进必然会导致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尤其是服务业内部结构在工业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发展过程中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本书将依据2003~2012年中国16个特大城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相关细分行业从业人数所占比重作为衡量16个特大城市产业内部结构变化的指标。
从表2-15可以看出,2003~2012年,中国16个特大城市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在第二产业中所占比重均低于10%;制造业在第二产业中所占比重大多超过50%,天津、沈阳、上海、南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西安制造业所占比重甚至大多高达70%;北京、哈尔滨、杭州、武汉、汕头、重庆、成都建筑业在第二产业中所占比重大多超过20%,重庆、成都建筑业所占比重甚至大多高达35%。从所占比重变化趋势来看,中国16个特大城市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在第二产业中所占比重比较稳定;制造业所占比重整体处于上升趋势而建筑业所占比重整体处于下降趋势的只有北京;制造业所占比重整体处于下降趋势而建筑业所占比重整体处于上升趋势的有天津、沈阳、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武汉、汕头、重庆、成都、西安。其中,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制造业与建筑业所占比重基本稳定。
表2-15 2003~2012年中国特大城市市辖区第二产业内部结构
从图2-15可以看出,2003~2012年,北京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所占比重大多超过10%,排名居前四位;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所占比重均未超过5%,排名居最后四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所占比重上升幅度分别为4个、2.5个百分点,是增幅排名前两位的细分行业;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所占比重下降幅度分别为2.2个、1.7个百分点,是降幅排名前两位的细分行业。
从北京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变化趋势来看,2003~2012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总体呈上升趋势;教育、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则总体呈下降趋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自2010年开始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他细分行业则基本保持稳定。
图2-15 北京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比重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从图2-16可以看出,2003~2012年,上海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教育所占比重大多超过10%,排名居前三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所占比重均未超过3%,排名居最后三位;批发和零售业所占比重上升幅度约为7.6个百分点,是增幅最大的细分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所占比重下降幅度为4.6个百分点,是降幅最大的细分行业。
从上海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变化趋势来看,2003~2012年,金融业,住宿、餐饮业呈缓慢上升趋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教育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批发和零售业自2010年开始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他细分行业则基本保持稳定。
图2-16 上海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比重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从图2-17可以看出,2003~2012年,广州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教育所占比重大多超过11%,排名居前三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所占比重均未超过2.5%,排名居最后三位;房地产业所占比重上升幅度约为3个百分点,是增幅最大的细分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所占比重下降幅度约为3.9个百分点,是降幅最大的细分行业。
从广州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变化趋势来看,2003~2012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所占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批发和零售业所占比重在2010年以前总体处于缓慢下降趋势,之后快速上升;其他细分行业则基本保持稳定。
图2-17 广州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比重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从图2-18可以看出,2003~2012年,天津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教育,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所占比重均超过10%,排名居前四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所占比重大多未超过3%,排名居最后三位;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所占比重上升幅度分别为5.5个、2.4个百分点,是增幅排名前两位的细分行业;教育,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所占比重下降幅度分别为5个、3.5个百分点,是降幅排名前两位的细分行业。
从天津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变化趋势来看,2003~2012年,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总体呈上升趋势;教育,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则总体呈下降趋势;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自2010年开始出现明显的上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自2010年开始出现明显下降;其他细分行业则基本保持稳定。
图2-18 天津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比重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图2-19 南京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比重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从图2-19可以看出,2003~2012年,南京第三产业中,教育,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所占比重大多超过10%,排名居前四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所占比重大多未超过3%,排名居最后三位;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幅度分别为3.8个、2.8个、2.4个百分点,是增幅排名靠前的细分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教育所占比重下降幅度分别为5.8个、3.2个百分点,是降幅靠前的细分行业。
从南京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变化趋势来看,2003~2012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教育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分别自2007年、2009年开始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他细分行业则基本保持稳定。
图2-20 东莞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比重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从图2-20可以看出,2003~2012年,东莞第三产业中,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金融业所占比重大多超过15%,排名居前四位;住宿、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所占比重大多未超过1%,排名居最后四位;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所占比重增幅分别为7.9个、5.6个百分点,是增幅前两位的细分行业;教育,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降幅分别为4.8个、3.4个、3个百分点,是降幅前三位的细分行业。
从东莞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变化趋势来看,2003~2012年,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总体呈上升趋势;教育,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他各细分行业基本保持稳定。
从图2-21可以看出,2003~2012年,深圳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房地产业所占比重大多超过10%,排名居前五位;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所占比重大多未超过2%,排名居最后三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幅度为5.6个百分点,是增幅最大的细分行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所占比重下降幅度为3.3个百分点,是降幅最大的细分行业。
图2-21 深圳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比重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从深圳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变化趋势来看,2003~2012年,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所占比重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总体处于缓慢下降趋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占比重分别在2005年和2012年出现两次飞跃;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在2008年以前处于缓慢下降趋势,之后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其他细分行业则基本保持稳定。
从图2-22可以看出,2003~2012年,杭州第三产业中,教育、批发和零售业所占比重均超过10%,排名居前两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所占比重大多未超过2%,排名居最后两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所占比重上升幅度分别为4.6个、3.8个、3.6个百分点,是增幅排名靠前的细分行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所占比重下降幅度分别为6个、4.8个、4.2个百分点,是降幅靠前的细分行业。
图2-22 杭州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比重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从杭州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变化趋势来看,2003~2012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总体呈上升趋势;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总体呈快速下降趋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2007年以前快速上升,之后开始出现缓慢下降趋势;其他细分行业则基本保持稳定。
从图2-23可以看出,2003~2012年,成都第三产业中,教育,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所占比重均超过10%,排名居前四位;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所占比重大多未超过3%,排名居最后六位;批发和零售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住宿、餐饮业所占比重增幅在2个百分点左右,是增幅靠前的细分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降幅为5.3个百分点,是降幅最大的细分行业。
从成都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变化趋势来看,2003~2012年,批发和零售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分别自2007年、2009年开始呈缓慢上升趋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自2009年开始快速下降;其他各细分行业基本保持稳定。
图2-23 成都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比重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从图2-24可以看出,2003~2012年,武汉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教育所占比重大多超过13%,排名居前三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所占比重大多未超过3%,排名居最后五位;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所占比重上升幅度分别为5.5个、4.8个百分点,是增幅排名前两位的细分行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所占比重下降幅度分别为4.3个、3.5个百分点,是降幅前两位的细分行业。
从武汉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变化趋势来看,2003~2012年,批发和零售业自2006年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总体呈下降趋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在2006年以前快速上升,之后开始出现缓慢下降趋势;其他细分行业则基本保持稳定。
图2-24 武汉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比重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从图2-25可以看出,2003~2012年,沈阳第三产业中,教育,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所占比重均超过10%,排名居前三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所占比重大多未超过3%,排名居最后三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所占比重上升幅度为2.4个百分点,是增幅最大的细分行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所占比重下降幅度分别为2.8个、2.6个百分点,是降幅排名前两位的细分行业。
从沈阳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变化趋势来看,2003~2012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总体呈上升趋势;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则总体呈下降趋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自2009年开始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自2007年开始出现明显下降;其他细分行业则基本保持稳定。
图2-25 沈阳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比重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从图2-26可以看出,2003~2012年,西安第三产业中,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所占比重均超过10%,排名居前三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所占比重均未超过3%,排名居最后两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所占比重增幅分别为6.9个、4个百分点,是增幅前两位的细分行业;批发和零售业降幅为9.7个百分点,是降幅最大的细分行业。
从西安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变化趋势来看,2003~2012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自2008年开始呈快速上升趋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自2008年开始快速下降;其他各细分行业基本保持稳定。
图2-26 西安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比重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从图2-27可以看出,2003~2012年,重庆第三产业中,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所占比重均超过11%,排名居前三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所占比重均未超过3%,排名居最后四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所占比重增幅在3个百分点左右,是增幅前三位的细分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降幅分别为6.5个、5个百分点,是降幅前两位的细分行业。
从重庆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变化趋势来看,2003~2012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餐饮业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总体呈下降趋势;批发和零售业自2010年开始快速上升;其他各细分行业基本保持稳定。
图2-27 重庆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比重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图2-28 佛山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比重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从图2-28可以看出,2003~2012年,佛山第三产业中,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金融业所占比重均超过10%,排名居前四位;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所占比重均未超过3%,排名居最后四位;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所占比重增幅为6个百分点,是增幅最大的细分行业;批发和零售业降幅为4.6个百分点,是降幅最大的细分行业。
从佛山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变化趋势来看,2003~2012年,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总体呈上升趋势;批发和零售业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教育所占比重自2006年开始缓慢上升;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自2007年开始缓慢下降;其他各细分行业基本保持稳定。
从图2-29可以看出,2003~2012年,哈尔滨第三产业中,教育,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业所占比重大多超过10%,排名居前四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所占比重均未超过4%,排名居最后四位;教育所占比重上升幅度为7.1个百分点,是增幅最大的细分行业;批发和零售业所占比重下降幅度为14.94个百分点,是降幅最大的细分行业。
图2-29 哈尔滨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从哈尔滨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变化趋势来看,2003~2012年,教育,金融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呈缓慢上升趋势;批发和零售业总体呈快速下降趋势;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呈缓慢下降趋势;其他细分行业则基本保持稳定。
从图2-30可以看出,2003~2012年,汕头第三产业中,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业所占比重大多超过10%,排名居前三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所占比重均未超过2%,排名居最后四位;教育所占比重增幅为2个百分点,是增幅最大的细分行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降幅分别为2.2个、3.3个百分点,是降幅前两位的细分行业。
从汕头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变化趋势来看,2003~2012年,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呈缓慢下降趋势;其他各细分行业基本保持稳定。
图2-30 汕头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比重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总体而言,中国特大城市中北京、上海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中交通、商业比重较大,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比重开始上升;其他特大城市第三产业结构中交通、商业和公共服务比重仍然较大(见表2-16)。因此,中国特大城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基本符合贝尔“后工业化社会”理论设想。
表2-16 2003~2012年中国特大城市社会发展阶段特征
表2-16 2003~2012年中国特大城市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续表1
表2-16 2003~2012年中国特大城市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续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