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

意识形态指的是代表社会中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信仰和一整套思想观念体系。它体现为人们对所在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看法、见解、信仰、追求,对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法学、史学、宗教学、伦理学等学科的思考。意识形态工作就是以主导思想观念体系为基础而进行的宣传、解释、研究、传播、教育等活动,通常涉及理论研究、文化艺术、宣传鼓动、政治教育、大众传媒等众多领域。

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各种政治势力争夺和较量的战场。在意识形态领域,无产阶级政党不去占领,甚至拱手让与他人,无异于思想上自动解除武装,无异于政治上的投降。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政治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与某些资产阶级政党蓄意隐瞒或模糊意识形态工作不同,无产阶级政党始终鲜明地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关注政治教育工作,时时刻刻防御西方敌对势力的“心理战”和“信息战”。在长期党建和执政过程中,苏共起初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创造了一些经验,末期却犯了严重的错误。在74年执政历史的中后期,苏共意识形态工作由教条、保守、僵化演变成意识形态自由化、多元化、西化等,脱离、背离、背叛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造成党员丧失信仰、思想分裂,成为失魂落魄的“泥足巨人”,思想方向上摇摆不定,社会随之一盘散沙。面对内外敌对思潮的侵袭,苏共毫无还手之力,最终被送进了火葬场。因此,研究苏共败亡和苏联解体的思想根源和舆论原因,有助于科学地总结苏共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失误和教训。前车之鉴,应引以为戒。 h6QQIhVc7sN13zMtwY3ldRR1QvvzYvisJfNkRlg/VqvfEDD7GeR6lW1AWyYXyTu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