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做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要判断。科学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新要求,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与战略、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等重大财经战略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理论深邃,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和新篇章,是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要从事财经理论和政策研究,定位为国家级学术型财经智库。从财经发展战略的视角全面研究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学术和智库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在党的十九大结束后不久,我们就组建了《新时代中国财经发展战略》课题组,力求对这个重大议题做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书由十八章组成,较为全面地阐释了新时代中国财经发展战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转轨经济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属性。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我国的经济基础,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不但决定了我国的社会性质及与之相应的上层建筑,还反作用于生产力发展。

第二章,“科学认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及其新要求,既是掌握十九大报告精髓的关键,也是认清新时代主要工作的关键。新时代新要求针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做出科学战略部署,旨在实现全方位平衡充分的发展,全面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三章,“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四章,“创新驱动战略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国与创新驱动增长的模式还存在较大的距离。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建设创新型社会,必须充分了解全社会的风险偏好、时间偏好等文化特性,以及开放与竞争等政策。

第五章,“深化国企混改:推动国企民企共同‘做强做优’”。这几年,混改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混改企业数量增多、试点成功经验不断得到推广、去产能和去杠杆稳步推进、国企整体效益大幅改善。但是也存在混改不彻底、概念不清晰等问题,民企实际参与度低于社会预期。随着去产能、去杠杆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深化改革的重任越来越集中到国企身上。因此,进一步加快混改任重道远,亟须制度创新。

第六章,“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目标与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中国财税改革已有重大进展,下一步应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的需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需要进一步明确改革的具体目标,找好着力点,集中发力。

第七章,“深化税收制度改革 健全地方税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强调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对税制改革提出了“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的要求。地方税收体系建设要在事权、事责、财权、财力的框架下,从全口径预算和地方政府财力结构优化出发,结合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及相应的专项收入、资产性收入和债务收入确定地方税的合理规模。

第八章,“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新时代的预算制度建设,必须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根本,坚定“四个自信”,实事求是地总结过去经验并将其法律化、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客观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持续推进制度完善,努力建成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实现全面绩效管理。

第九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建设现代金融强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金融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需要金融体系密切配合。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要,同时解决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第十章,“深化价格机制改革 稳定物价预期”。我国正处于深入推进价格改革、全面实现价格工作创新的关键转型期。准确把握近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切实贯彻新的发展理念,顺利实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都要求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深化价格改革,稳定物价预期,强化价格监管,完善价格调控,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供给质量,提高经济效率。

第十一章,“消费:经济增长‘稳定器’和‘压舱石’”。党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现阶段消费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有效供给不足、消费环境有待改善、消费基础设施不完善等。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强化监管,以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好地促进消费发挥经济增长“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

第十二章,“持续扩大就业和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新的就业形态伴随现代服务业、新技术等的发展而层出不穷,就业渠道得到空前拓展,但这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需要在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

第十三章,“抓住农业农村主要矛盾 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但农业现代化仍然是“四化”同步的突出短板。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十九大报告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农业农村要与国家同步实现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行动指南。

第十四章,“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着眼于贸易、投资、金融三大领域,扩大国内与国际两大空间,建立支持和安全两大保障机制,加快构建开放型新体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用新战略、新思路和新举措,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第十五章,“加快发展数字贸易的战略意义和政策建议”。发展数字贸易,既是满足我国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的重要手段。加快发展数字贸易,是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要从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强立法监管、开展数字贸易自贸区试点、提升国际贸易话语权、发展龙头企业、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影响等方面发力,加快发展数字贸易。

第十六章,“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出的新战略方向。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消费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推进速度也较快,但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亟须国家对现有政策进行整合,逐步扭转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两张皮”的现象,切实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第十七章,“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融合发展”。现代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融合和跨界。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融合发展,关键是打破传统的产业界限,创建一种鼓励产业融合的政策体系,在管理模式、行政监管、市场准入、税收政策、公共环境构建、集聚区建设等方面突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形成有利于创新和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

第十八章,“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时代与新使命”。旅游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方面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作用。为此,要适时调整旅游发展的功能和定位,使旅游成为美好生活风向标、社会融合黏结剂、深化改革突破口、对外开放前沿地、区域发展联动机、现代经济创新者、生态文明引领者、现代治理折射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者。

本书是由我牵头,以财经院的研究人员为主完成的集体研究成果。各章初稿完成后,由我和杜志雄研究员、夏杰长研究员共同修改统撰,最终定稿。对新时代中国财经发展战略的研究,我们才刚刚起步,错漏难以避免。欢迎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在后续的研究中不断改进和提升,拿出更优秀、更系统的研究成果。

何德旭
2018年5月20日 B1jHmyuADulan80fr9voNWlWkBNh81W2aHX6oC9zunhQjWHEP2NVIlQkEumrZLl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