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清水江上的码头

(一)卦治

卦治位于锦屏县三江镇西南的清水江南岸,距县城9公里。明清时期属湖耳长官司管辖,民国3年(1914)在此设卦治团防分局,属第一区团防总局。民国15年(1926)设卦治镇,属第一区。卦治在清代前期系“生苗”和“熟苗”的分界处,随着木材贸易的发展,上游的苗木集中于此外销,至康熙时期卦治与下游的王寨、茅坪已成为木材商埠。雍正时,卦治文、龙两姓头人与王寨、茅坪两寨头人一道向朝廷申请得到开设木行资格,三寨轮流值年当江,主持木材贸易。至光绪时,木材贸易空前繁荣,卦治码头异常热闹。光绪十五年(1889)天柱所属之清浪、坌处、三门塘,经镇远、黎平两府批准开设木行,木商可以沿江随意投行,卦治寨内行户逐渐减少。宣统元年(1909)卦治尚有行户21户,民国14年(1925),中止三寨轮流当江,锦屏木业贸易集中到王寨,从此卦治行户多转业,卦治渐失昔日的繁荣。卦治现存一条长300米、宽3—4米的青石板街贯通全寨,店铺和打铁等手工作坊布列街道两边,寨内尚有建筑考究的窨子屋(外部有防火墙,属徽式建筑,中部一般是二层木楼)30多幢,房内柱枋上随处可见当年借宿木商信手敲留的斧印。街道和江边码头之间有两条用青石铺就的阶梯路相连,江边专用拴捆木排的石桩、石眼随处可见。卦治寨内原存反映木材经营历史状况的石碑20余块,后被砸毁或用于修建房舍,直至20世纪70年代尚存6块,至今均已不存。寨后龙山上存有一块禁止放运木材破坏村寨龙脉的禁碑。2007年鲤鱼桥电站建成,卦治作为清水江流域著名的林业历史文化古镇已永远成为历史。 而镌刻在清水江边卦治石壁上的《奕世永遵》石刻记录了一则有关清水江木材采运各方权利与利益的“江规”,铭文短短数十字,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了当时该区域贸易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核心问题。

(二)王寨

王寨扼据小江与清水江交汇之口,此处江面宽阔、水流平缓,利于停泊船筏。明代后期,王寨仅是一个十几户人家的江畔小村,在江淮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推动下,以今锦屏为中心的清水江中下游林区木材贸易悄然兴起。下游汉族木商深入县境内茅坪、王寨、卦治等沿江村寨采集优质木材,通过清水江放运江淮。初时木商采购木材,均在诸寨借宿和雇请劳力,离开时都留下颇为丰厚的酬银,所以诸寨人民乐意接纳木商。到清代前期,前来购木的商人数量增加,诸寨人于是开设伙店接待来此做买卖的木商,以图其“牙口”。诸寨为图利益,相互间进行竞争。在竞争中,王寨因占地利而渐居诸寨之上,成为木商往来之辐辏之区。清康熙十一年(1672)在此设汛,雍正七年(1729)贵州巡抚张广泗筹集开辟苗疆的饷银,在三江设立江铺,专营木材贸易,在王寨设总木市,总管三江木政。

由于木材贸易不断发展,王寨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到光绪时期,王寨成为当时贵州省内最大的木材集散地,光绪三十一年(1905)王寨一处所输出的木材总值达100万两银,占清水江流域木材输出总值的50%。在木材大量输出的同时,湘、淮、浙、赣等地的布匹、食盐等商品也源源不断溯抵王寨,王寨的商业随之繁荣,清末王寨已成为清水江流域的经济重镇。民国3年(1914)锦屏县恢复时,县城由原军事要地铜鼓迁移至此。王寨成为县城之初,只有一条300—400米的青石板道将居民区弯曲贯穿,称为河滨街,路两边均为店面,不少街段从过街楼穿过。民国中期,县城主要街道有永安路、双江路、月亮街、兴隆街、吉庆街、太平街、江西街和府前街等14条段。民国末年,县城主要街道有河滨街、府前街、江西街、太平街、后街等,河滨街为主要商业街道。太平街为县城的黄金地段,银行和许多大商号多设于此。当时还有锦江旅社等公共服务设施。终清之时,今县城范围内公共建筑物有文庙、武庙、南岳庙、回龙庵、飞山庙、关帝庙、开宪庵、赤溪坪庵、王家祠等,民国7年(1918),湖北巨商史金魁组织两湖木商集资在老寨修建两湖会馆,以后福建会馆、江西会馆、宝庆会馆等相继建成。 诸公共建筑物或为水火侵毁,或遭人为破坏多已不存,只有飞山庙、王家祠、文庙等少数保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现除飞山庙外,其他建筑物也都被毁。飞山庙是清乾隆时期王寨人为纪念杨再思而建,高24.8米,系贵州省内最高的木质古建筑。

(三)茅坪

茅坪位于县城东北部的清水江北岸,距县城10公里。茅坪江面为自然长塘,可常年停泊运载木材船只,清雍正年间朝廷批准三寨设立木市,专事木材贸易,与另二寨轮流当江。光绪中期,木材贸易繁荣,茅坪有木行和行户10余家,商贾众多,成为仅次于王寨的经济重镇,至宣统元年(1909)尚有行户30余家。茅坪的渡口最早在上寨大码头,民国中期大码头市场被大水冲毁后,随新市场移到下寨,该渡口是茅坪与“四十八寨”和湖南地区联系及到清水江南岸的唯一津口,清代至民国时期均系茅坪和宰大溪两村寨共同维系的公渡,置有公田。

图4-1 茅坪

茅坪集镇呈狭长带状,一条长500米、宽3—5米的青石板路东西蜿蜒贯穿,中间一段稍宽,兼作街道。到清代后期,两侧布列木行、屠宰、洗染、豆腐、打铁等作坊和酒肆以及杂货店等近百家,入夜沿街灯火通明。村民居住的多数为单栋式两层木房,临江一面为三层或假三层吊脚木楼。殷实之家则多修建窨子屋。公共建筑有湖南会馆、德山会馆、福建会馆、杨公庙、龙氏祠堂、回龙庵等。民国14年(1925),木业贸易集中于王寨后,茅坪经济地位受到冲击,街市日渐冷落。茅坪背后是海拔1029米的黄哨山,沿山脊即锦屏、天柱两县的分界线。黄哨山地势险峻,道路崎岖难行,被称为“黔山第一隘”。该山清代为黎平府通往镇远府和省城贵阳的重要通道。嘉庆十一年(1806),黎平知府冯兆珣捐俸银1100两,将山上半部险道修成青石板路,此后茅坪民众捐银600两,续修下半部道路为石板路,民国30年(1941)桂惠公路修成后这里不再是交通要道。

(四)清浪

清水江下游坌处镇清浪村是与锦屏的茅坪最近的村寨。现在还保留一条长300米、宽2—3米的青石板街,两侧有些铺面,村内还有两三处窨子屋。江边的地冲滩至今还保留几块古时的碑刻。清浪有一块镌刻于清朝道光八年(1828)的古碑。该碑位于天柱县与锦屏县交界的杨渡角之下,碑高4尺,宽2尺,共341字,是迄今为止在“外三江”发现的唯一的记录内、外三江争夺木业市场过程的碑刻,因碑无名,遂命名为“清浪碑”。该碑前半部分是这样的:

图4-2 清浪

尝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其于山川水土,各有界至之攸。是以我等地方自开辟清水江以来,蒙前各大宪设立坌处为采办皇木之所。至康熙二十四年,客苗乱行,被黎平府之属毛坪、黄寨 、挂治 三处乘机霸市,擅设三关上下经控抚蕃、臬道名载,因豪恶龙永义等财多讼能,故失江坞,于我柱属王朝富、武仕仁、刘秀刚等充发口外,苦不堪言……

清浪为侗家“四十八寨”之一,该村寨从清朝初期开始就进行木材贸易,从清代到民国时期,清浪一直是锦屏县与天柱县在清水江上争江的“外三江”之一。上面这段碑文至少告诉我们两个方面的历史信息:①清水江“内三江”木材垄断市场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之后才形成;②“外三江”在争江过程中败诉,而且败得很惨,带头闹事的人受到了国法严厉制裁。其实明末清初,外地木商已沿清水江到达天柱的瓮洞、白市、远口、三门塘、坌处等地采购杉木,之后这些地方渐次成为木材自由贸易的商埠,沿江村寨自主当江,不同程度地享有因木材交易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说明在康熙二十四年以前坌处等处均为木材集散的重要码头,木材营运方面的收益是当地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康熙二十四年(1685)对坌处等处而言无疑是个“背时”的年份,其原因在碑文中没有详细记述,或可能是木商、山贩和行户扰乱市场,出现违规犯禁问题;或可能是天柱沿江各寨因利益引起内部纠纷,或外部的武力威胁;或可能是由于对木材贸易利益的争夺,很多村寨进行“拦江”,阻止木材下运。但应该与“内三江”没有直接的关系。康熙二十四年(1685)以后的20多年里,“内三江”木材垄断市场已经定型,此时木材贸易的发展使后发的“内三江”在木材资源方面已比天柱各码头具有优势和吸引力,所以外省客商更愿意和“内三江”行户直接进行“业务挂钩”。

(五)坌处

坌处是原天柱之属“外三江”与锦屏之属“外三江”争夺最激烈之所。现在的坌处历史遗迹已荡然无存,只是在坌处小学院内留有几块石碑。雍正年间坌处有“当江立市”之请,希望借“三江口坌处系”的地理优势取得“当江”权。然而这次争江诉求并没有得到地方官府的支持和认可,理由是坌处地方系镇远府天柱县所属汉民村寨,“素不出产木植,本与茅坪苗疆地绝不相干,素不出产木植” 。实际上从清朝初期开始,政府对清水江流域林业开发与行政统治同时展开,经济和政治的控制是沿清水江上溯推进的。开发清水江林业的政治目的是对黔东南腹地的“生苗”地区“改土归流”,使其纳入国家行政管辖和区域规划。所以天柱县“素不出产木植”一语,有些不顾历史事实 ,实际上以前天柱沿江一带也盛产木植,只是因人多地少,砍伐木材以后将林地改为粮田,对此地方官员是知道的,而有意回避事实,说明官员对坌处“当江立市”之请是抵触的,其目的是想将朝廷政治和经济管辖范围拓展到上游的“内三江”。光绪十五年(1889)以后朝廷允许坌处等处进行正式的木材贸易,该地获利颇丰。天柱县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成立“劝学所”,“外三江”赞助白银3000两,还以坌处木捐作为天柱县高等小学的常年经费。此外,还规定木客每根木头抽钱一文半,每对“挂子”(木排的一种)抽钱24文,除交杨公庙(木商会馆)香灯各费外,多余部分则提作天柱中学常年经费,此时开始天柱捐资办学蔚然成风。

图4-3 坌处

(六)三门塘

现在的三门塘村属于天柱县坌处镇管辖,全村由三门塘、三门溪、喇赖、乌岩溪4个自然寨组成,侗族居多,有16个村民组,共262户1559人。有吴、刘、谢等19个姓氏,世代和睦相处。三门塘村依山傍水、岩高塘深,因寨中东、西、南三面各有寨门,故称“三门塘”。三门塘地处“外江”咽喉,自清朝初期开始便是“外三江”的重要木材商埠。据嘉庆二年(1797)《修庵碑记》载,三门塘“诸峰来潮,势若星拱,清河环下,碧浪排空,昼则舟楫上下,夜则渔火辉煌” 。三门塘的真正兴盛应该是在光绪十五年(1889)以后,“三帮”“五勷”以外的外省木商可以在此驻留,但在没有主家引进的情况下不能直接进入“内江”采购木材,只能由三门塘、坌处、清浪三个村寨的木商进入茅坪、王寨、卦治代客采购。“外三江”有经济实力、商场信誉好的人便开设歇店,代表主家接纳外省木商,代替商客向“内江”采购,以收取3%的“行用”。光绪年间木材贸易繁荣,该地木材的经营量大约占了“外三江”的80%,因此,三门塘便成了清水江上重要的木材集散地。光绪以后,长江中下游各省来往客商驻留于此,购买木材,在窨子屋的房柱上留下了很多商号的“斧印” ,见证了当年三门塘流域林业的繁荣。到了民国5年(1916),锦屏、天柱两县知事对原来的“江规”做了变通,规定:坌处、清浪、三门塘木坞主家引客进内江交易后,照例先盖外江主家斧印,交纳厘税、行用等费,随即放出“外江”主家木坞交客成排,除由木商照旧例每个苗头纳天柱中学经费一两零五分外,并应酬给主家之劳务费。

近代“十八帮”中的“花帮”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不仅在洪江有“庄”,而且在锦屏、天柱主要码头都留有专人长期驻留,而三门塘是其主要据点。“花帮”落行于有经济实力的王先泮(子奎)和刘宗祥家,每年到锦屏、天柱采购木材的数量很大,最盛时达10万两码,约占清水江流域木材外销量的80%。“花帮”每年带来的斧记最少有20把,多时达六七十把。一把斧记代表一个木号,一般需购木1000两码,购买力最高的可购买5000两码。著名的木号是殷家的益成和、益成德、益成利、吉善祥,称“殷家四号”;还有刘家的兴义谦、兴茂永、兴茂祥、兴茂盛,称“刘家四号”。

图4-4 三门塘

三门塘现今还存有5座码头,由上而下分别为谢家码头(今称喇赖码头)、吴家码头(今称大坪码头)、王家码头、刘家码头、对门码头(又称三门溪码头),大小码头均以巨型石板垒砌,总共300余阶。5座码头中谢家码头最早,刘家码头最大,使用最多。实际上5座码头中的刘家码头才是木排的停靠点,其他的码头仅仅是自家船只的停靠点。因为刘家码头有地理优势,涨水的时候江水是回流的,木材不会被冲走,所以是停放木排最好的地方 ,现在三门塘渡口仍然在刘家码头。

三门塘是北部侗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之所,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大,是北部侗族文化中充分体现各民族文化的村寨,现在尚完好地保存着多处宗族祠堂,至今村里族长的权力还比较大。 除此之外,三门塘村还保存一批百年古树、文物、建筑和石碑。现存有各种古碑百余通,如《禁条碑记》《河道禁碑》《山地禁碑》等,分别记载三门塘从明朝几百年来集资修建义渡、建造义船、架桥修路等的经过。

(七)远口

早在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天柱建县初期,第一任知县朱梓即在这里设立集市,远口是天柱县境内最早的四大集市之一。此后,不断有湖南、贵州、江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全国各地的木商水客,以及从江西,湖南衡阳、宝庆(今邵阳)等地徙来的工匠、艺人和逃避战乱徭役的农民前来谋生定居。还有明清王朝派驻这里的屯军和官员。他们修造衙署、垒砌城墙、建设街道、修建房屋和会馆,成立商帮组织;开设木行客栈、油号、盐行、百货商铺,从事篾缆加工、盆桶制作、铁器打造等各行各业。这个昔日人烟稀少、未经王化的西南蛮荒边地,逐渐繁华热闹,百业兴盛,店铺林立,交易火爆,船只车马往来不断,客商货物络绎不绝,成为散发着浓郁的商业气息的繁华集镇。商贸极盛时,这里曾经聚集着来自湖南、湖北、安徽、江西、陕西、浙江等省的“三帮”“五勷”等众多木帮,建有“宝庆馆”“衡阳馆”“江西馆”“两湖馆”“贵州馆”“五省会馆”等众多会馆行帮组织,形成了“诸帮会远”的繁荣兴盛局面。

老街的位置主要集中在罗汉坡脚下,远洞溪口与清水江交汇处的河边溪岸地带。大体分为三块,第一块为罗汉坡脚下,清水江和远洞溪相夹的半月形沿江沿溪缓坡地带,长500余米,宽20—50余米不等。这里是远口古镇最早的集市和古街,号称“老场”,集中了绝大多数的商行会馆、门面店铺,是外地移民居住最集中的地方。第二块是远洞溪口西岸,从老寨到西拱嘴一带。这里集中了一些手工作坊和外地商民,曾经是篾缆加工和交易的中心。第三块是远洞溪口西岸,从老寨到唐家园一带。这里零散分布着一些会馆、学宫、作坊和店铺,也是外地商民居住较多的地方。

远口老街的风貌,在老寨到唐家园这一带,因历经兵燹战火、水火灾难的洗劫,以及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变迁,至今已沧桑巨变,旧貌难寻,仅存一些遗迹。而在远洞溪口的两岸“老场”地带,虽经岁月沧桑,但古街古巷、台阶码头、房屋建筑的形貌格局犹在。而最能代表远口古镇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的古建筑有:巡检司和分县衙门、吴氏总祠、贵州会馆、两湖会馆、宝庆会馆、五省会馆、衡阳会馆、江西会馆、延陵书院。随着远口古镇的搬迁,这一古镇永远淹没水底。

(八)瓮洞

瓮洞位于天柱县西北部,清水江下游,清水江出瓮洞之后便进入湖南地界。因而,这里自清雍正前期天柱划归贵州省后,便成为由湘楚入黔地的门户和咽喉。因经济位置重要,历代地方官员都十分看重此地。早在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天柱建县后,首任知县朱梓为繁荣贸易,在瓮洞设立新市镇,“建官司店,数十年间,募土著,聚商客,往来渔盐、木货泊舟于此” 。这是黔境清水江上的第一个木材贸易市场。自雍正时起,清水江的木材税收成为贵州省的一大财政收入来源。为保证木材税尽收不漏,乾隆三年(1738),当时贵州当局命令在瓮洞渡口坡设立关卡,专门负责抽收所有经过的木材厘金,也名之“厘税局”。同治元年(1862)改称为“厘金局”,设正副总办,属五品官,有文武两官,文管税收,武管弹压。为防止抗税和盗匪抢劫,厘金局驻有一支正规武装。此关官员职责除守关课税、武装缉私外,还受理民事诉讼,升堂审案。

瓮洞厘金局下设有笋洞、白市、远口、城关、邦洞、大段6个分卡,尤其是笋洞卡,位于瓮洞下游10余公里的瓯脱(湖南洪江境内),此处水面宽不足两丈,任何商船、木排都难偷过,最为险要,故有“阻排客”之名。

设置厘税局后,瓮洞更成为黔东木材等物资吞吐咽喉。高峰时,上下过往商船数百只,等待下行的木排绵延二三里,原来只有几户人家的渡口不断兴盛起来。至光绪年间,瓮洞已成为清水江下游重要的商业集镇,江边原来的小路变成街道,街道两侧建起旅馆、饭店、商店乃至妓院,昼夜营业,于是便有了“小洪江”之称。

(九)托口

托口位于湖南省洪江市西部,清水江最下游,源于南面广西三江县的渠水往北流到这里,与清水江汇合后向东流去。这里地处湘黔交界,往上不远是贵州省天柱县的瓮洞镇地界。

托口是湘西边陲古镇,有千年历史,古称“郎溪寨”。清水江在此纳渠水后,江面变得宽阔。上游木材放运到这里,撬扎成江排运下去。这里于是成为清水江“苗木”的中转地。乾隆《沅州府志》载:“托口市在县南四十里原神里,为渠水入沅之地,上通贵州诸苗峒,巨木异材,凑集于此,官之采办与商之贸贩者,皆就此估值以售,编筏东下,故市侩持筹与佣夫邪许,日喧阗不绝。”

《皇木采运案牍》中称:“托口向标美地,历来朋友长随,均乐居于此,五部获利而去。”嘉庆《重修一统志》也载:“托口寨,在黔阳县西南四十里渠水之右。通贵州镇远府天柱县,为峒水所必由,明时木商皆聚于此,后移天柱远口。”

清朝,特别是清水江河道疏浚以后,下放经这里的木材等“苗货”日益增多,托口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咸丰以后,桐油成为继木材之后又一大宗外销商品,托口则是桐油的重要加工和转运中心。因有清水江上游源源不断的木材、桐油等物产的支撑,及至民国中期,托口成为湘西洪江以外的繁华商业重镇,有“湘西小南京”之称。集镇内有1500余户,房舍密集,吊脚楼临江排列,有80余幢窨子屋,辟有九街十八巷,街巷边分布48家木行、42家绸缎布行、40家日杂货行、6家文具书店、10余家旅店、8家药店。街面由整齐的青石板铺就,每块青石板都被踩踏得光滑玉白。

托口集镇前的江面上,常年木排蔽江、船只穿梭,沿江设有青石阶梯码头18处。这里最著名的是桐油加工业,当时的刘同庆、刘安庆、徐荣昌、大丰昌、肖恒庆、吉庆丰、恒庆德、复兴昌等8家桐油加工企业,被称为“八大油号”,闻名全国。“八大油号”计开有榨油厂房48处,常年雇请工人四五百人,加工出的桐油被运到下游的洪江装成桶,销往国内外。

清代至民国时期,托口镇中先后建有万寿宫、广东馆、靖会馆、排会馆、三府馆、五勷馆等为商人、排工服务的会馆。此外,还建有杨公庙等35处庙宇。因托口附近青木寨是清水江水神杨氏兄弟的诞生地,所以这里的杨公庙是清水江至长江沿线杨公庙的中心庙,香火旺盛。

2014年位于下游不远的水电站建成后,托口被全部淹没。 tLOaYlQxgSunH6XqHUxGz6nTlWroUP3dCoBBbBG0bVLxPy9THpCPAQxpAo4XylR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