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主持人语

胡疆锋

迄今为止,在英美亚文化研究领域里,成就最为突出的是文化研究的策源地——伯明翰学派。亚文化是伯明翰学派在文化研究鼎盛时期最为关注的对象。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者,伯明翰学派不再从政治和经济角度试图改造资本主义,而是更多地关注文化问题,从文化和美学领域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受到了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和新左派运动的深刻影响,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体现出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文化特色和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在伯明翰学派那里,被媒体和支配文化冠以“越轨”“民间恶魔”的亚文化最大限度地得以正名,其研究成果已成为青年亚文化理论最重要的风向标。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研究获得了很大成就,被誉为“英国青年研究皇冠上的宝石”。 [1]

不过,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一些理论家对伯明翰学派时期的亚文化理论提出了批评,比如:伯明翰学派过分强调阶级以及亚文化的抵抗;主要研究都市工人阶级中的白人男性青少年,缺乏对女性经验的关注;分析青年亚文化的风格和边界时有一种本质主义的僵化倾向,没有认识到媒体和市场在亚文化和亚文化身份方面的创造作用,等等。 [2] 甚至有人认为其亚文化理论现在正变得“多余”,“不再有重大意义”, [3] 并不能提供“对年轻人的社会世界或他们的经验有用的描述”。 [4] 究其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方面,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确实存在着一些薄弱之处或不完善的地方;另一方面,随着新的亚文化形态和风格的出现,亚文化经验也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需要从新的视角进行阐释。

鉴于以上批评和原因,一些学者认为,无论伯明翰学派以及亚文化概念是否曾经恰切地描述了青年人在阶级、代际、性别、种族和性特征等方面的文化差异,随着当下情境的变化,青年文化特征的诸多特定发展已经使得原来的亚文化理论失去了阐释力,有必要使用新的研究术语,如“后亚文化”(post-subculture)等。

“后亚文化”术语最早是由澳大利亚学者史蒂夫·雷德黑德(Steve Redhead)在1990年提出的。雷德黑德认为,人们以前划分的各种青少年亚文化已经失效,已经不能恰当地解释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出现的亚文化(如舞曲文化),应该用“后亚文化”来解释当下的现象。 [5] 后来,戴维·马格尔顿(David Muggleton)在2000年出版的《亚文化透视:风格的后现代意义》( Inside Subculture The Postmodern Meaning of Style )一书中,对这个术语进行了完善和发挥。和雷德黑德一样,马格尔顿也认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亚文化到后亚文化的过渡期,他将这一时期描述为“亚文化分裂和快速发展的数十年,伴随着大量的(亚文化)复兴、杂合和转换,以及无数风格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的并存”。 [6]

虽然后亚文化研究不是一个统一的研究整体,不过,后亚文化理论依然呈现出一些共性,它们的中心目标是远离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以阶级为基础的亚文化理论。比如,在空间意识上,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以及前辈学者将亚文化的可视性看成一种可以确认的、可以被“看见”和分析的空间,而各种后亚文化学者却认为青年文化的流动性和碎片化特征非常明显,以致它们只有勉强可以辨认的、短暂的、模糊的空间,只能用“新部族”“场景”等术语才能描述出一种相宜的、不透明的和含混的空间反应。在亚文化群体的统一性上,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认为战后亚文化群体具有统一性、团结特征和内聚力,而后亚文化学者认为当代青年文化主要是围绕着个人生活方式和消费选择而呈现出来的,是碎片化的、流动的。正如英国学者安迪·贝内特(Andy Bennett,也译为安迪·班尼特)所概括的那样:“由于风格、音乐趣味同身份之间的联系已经日益变得很不牢固,并且这种联系更具流动性,因此各种亚文化的区分已经失效了。” 班尼特将上述理论趋势概括为“后亚文化转向”。 [7]

后亚文化理论家们提出了各种新的概念,试图更加周密地分析和阐释当下的不同类型的青年文化。不过,他们在批评亚文化理论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正如霍兰(Hollands,2002)所质疑的那样,“那些后现代的榜样,真的就比少数派的亚文化群体在青年中更具有代表性、更具有显示力吗?后现代理论家似乎没有发现不平等的或等级化的青年文化群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想去探究它们”。 [8] 这一批评不无道理。同时,更有许多学者发现,虽然时过境迁,但他们面对的问题和伯明翰学派仍然是相似的,伯明翰学派所研究的亚文化与种族、阶级、社会分化和权力的关系等问题,仍然是当代理解青年群体的风格和文化选择的核心,先前的亚文化研究仍然保持着很强的阐释力。

总之,从事后亚文化研究的学者逐渐认识到:亚文化理论和后亚文化理论都是为了更准确地阐释亚文化而提出的,只要能够解决那些困扰着青年亚文化理论家的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理论难题,使用哪一种理论并不重要。正如卡林顿等人所说的那样:在亚文化理论内部争论究竟是不是应该使用“亚文化”这一术语,已经越来越没有意义。求助于新术语来超越“亚文化”的要求,有时是在牺牲了这些新概念所提供的真正新颖的分析洞见的情况下才得以进行的。然而,我们之所以需要继续仔细考虑所有这些研究洞见(不管它是新伯明翰中心的[neo-CCCS],后伯明翰中心的[post-CCCS],还是反伯明翰中心的[anti-CCCS]),就在于那些核心的分析议题依然没有改变。 这就提醒我们:只要亚文化面对的核心议题保持不变,只要亚文化研究者所看重的社会结构、社会问题、阶级、性别和种族等因素依然弥漫在当代青年文化的场景之中,也许综合使用亚文化与后亚文化研究的理论才是最可取的道路。

这里我们选译的四篇论文,在时间上都属于后亚文化研究。其中贝内特的《后亚文化转向:十年后的一些反思》是一篇系统性的回顾论文。文章把后亚文化的主要特征概括为碎片化、流动性、混杂性、多样性、个人主义,并且对后亚文化研究的新的理论术语如场景、新部落、有品质的生活方式等概念进行了介绍,同时也对人们对后亚文化理论的质疑进行了梳理。肯·麦克洛克等人的《“我们只是一起闲逛”:青年文化与社会阶级》是对后亚文化理论的一次反驳,作者通过对爱丁堡和纽卡斯尔两地青年的研究,认为亚文化群体中青年身份的界定与其说取决于他们自由浮动的生活方式,不如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处的社会阶级。这一观点显然是对伯明翰学派的回归,这两篇论文可以相互参照阅读。俄国学者拉缇谢娃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的本质与类型》是一篇对俄罗斯当代青年亚文化的类型学分析,将我们很少接触到的俄罗斯青年亚文化呈现在我们眼前。作者采取的手法基本是伯明翰学派所惯用的手法,比如研究亚文化类型与性别导向关系,亚文化的不同派别的具体特点、名称、风格、符号、音乐流派、社交设施等。有意思的是,本文发表于2010年,但它所揭示的俄罗斯青年亚文化类型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流行的那些种类基本重合,这种滞后性是否也和俄罗斯的文化、政治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在伯明翰学派和后伯明翰时期的亚文化研究中,学者们的研究多集中在社会语境、音乐表达和亚文化的符号学意义方面,对当代小说中的亚文化表现形式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为此,我们选译了尼克·宾利的《“新伊丽莎白时代的人们”:二十世纪中期英国小说中青年亚文化的再现》,这篇论文梳理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小说家们的作品,深入研究了小说中“无赖青年”这种亚文化的表现方式,以及它们与当时主流媒体和其他文本书写中所呈现的“无赖青年”之间的不同,以期填补亚文化研究在文学作品阐释领域中的薄弱和不足。


[1] Roberts,K, The Sociology of Youth Problems Priorities and Method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ritish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Youth Research Group Conference,2000,p.10.

[2] 关于这方面的批评,详见《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 After Subculture Critical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Youth Culture ,2004),这本书源于英国社会学协会青年研究小组于1999年9月在英国萨里大学召开的一次为期一天的研讨会。中译本参见〔英〕安迪·班尼特、基思·哈恩-哈里斯编《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文化译介小组译,孟登迎校,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3] Chaney,D,“Fragmented Culture and Subcultures,” in A.Bennett & K.Kahn-Harris,eds., After Subculture ,Palgrave,London,2004,p.36,

[4] Karvonen,S.,West,P.,Sweeting,H.,Rahkonen,O.& Young,R.“Lifestyle,Social Class and Health-related Behaviour: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15 Year Olds in Glasgow and Helsinki,”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2001,Vol.4,p.393.

[5] Redhead,S., The End - of - the - Century Party Youth and Pop towards 2000,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0.

[6] Muggleton,D, Inside Subculture The Postmodern Meaning of Style ,Oxford:Berg,2000,p.47.

[7] Andy Bennett,“The Post-Subcultural Turn:Some Reflections 10 Years on,”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August 2011,Vol.14,No.5.

[8] Hollands,R.“Divisions in the Dark:Youth Cultures,Transitions and Segmented Consumption Spaces in the Night-Time Economy,”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2002,5(2)。 KDPNvHPfkDn+0LoCVSxUWw7irDDEP3cAW6ylbfb7yZ+gAIPvcHAHxlscxau1JKZ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