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腐败的影响分析

腐败是政治体系中的“毒瘤”,它对社会的破坏作用是相当严重的。杰拉尔德·E.蔡登在提交国际政治学会第14届世界大会的一篇论文中曾对腐败的危害进行过深刻的分析,他指出:“所有的腐败都是一种为小利而牺牲公共利益的欺骗、一种谎言。它偏离了为完美社会而奋斗的轨道。相反,它纵容分裂、动荡和冷漠的社会反常行为。它不仅给社会指出错误的方向,而且也使政府的合法性丧失殆尽。它支持错误的公共领导,并为后代树立一种恶劣的榜样。”“如不加注意,官员腐败将最终导致包括所有社会无序形式(它抵制有效的政府和损害国家发展)的‘国家疲软’,它将带来一个无人工作,并日益求诸镇压以防止土崩瓦解的社会。此外,它将导致普遍的愤世嫉俗,造成一种事无定论的无能为力之感。当一个社会堕落到这种地步时,它就会变得如此虚弱,以致不能抵御外来侵略和进行重建。” 蔡登的上述分析是针对一般情况下的腐败现象,在不发达国家经济加速发展过程中,腐败现象的消极影响就更为严重。

经济活动不是孤立的现象,经济的加速发展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伴随着种种矛盾冲突,如通货膨胀加剧、新的财富和权力资源的形成、社会阶层相对地位的变化、贫富差距扩大、法律体系的不适应、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等等。在这种特殊历史背景下,客观上需要强有力的政治体系组织社会力量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缓和社会冲突。而腐败现象却冲击政治体系的积极作用,并导致社会矛盾的更进一步激化。

(一)腐败危害社会的稳定,分化国家的整合

越来越多的比较研究表明,现代文明产生稳定,而现代化的过程却导致不稳定。“如果贫穷国家不稳定,那并非是因为他们穷,而是因为他们力图致富”, 许多不发达国家的政治不稳定都是在经历一段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发生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内在原因是复杂的,但腐败显然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如亨廷顿指出的,“拥有高度腐化能力的社会,也是一个暴力肆意横行的社会”。

1.腐败破坏政治体系赖以运行的合法性基础

对于致力于经济发展的不发达国家,政治体系的合法性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人们就哪一个政权具有合法性的问题发生争论,其结果常常是导致内战或革命”。 政治体系的合法性是一个复杂的混合物,由政治体系的政策实质、政府的产生程序、政府官员的社会形象等因素组成。如果腐败发展到一定程度,公众认为公共权力已成为政客们发财致富的工具和手段,政府的主要目标已不是为了公共利益,而是为了促使私利的实现,那么,政治体系赖以运行的合法性就面临危机,政府会失去人民的支持,民众的抗议浪潮可能此起彼伏,事态恶化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导致政治动乱。军队干政在许多国家被视为结束腐败的手段。但经验证明,军队领袖手中掌握的不受限制的权力往往会使事态变得更糟。军政府打着反腐败的旗帜或许能得到公众一时的支持,但依靠政变组成的军政府按现代政治观念是不合法的。因此,军政府往往很快面临新的合法性危机,使国家重新陷入动乱之中。

可见,政治体系的合法性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不少政治家和学者把它视为不发达国家最重要的社会根源。而腐败可能使政治体系的合法性丧失殆尽,其严重性是可想而知的。

2.腐败损害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公平和正义是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如果公众普遍认为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就业机会、经济竞争、官员的选拔和晋升等都是公平的,相信政府是主持正义的坚强力量,那么,公众就会安居乐业,政府就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历史证明,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不会发生大的政治动乱。而腐败必然严重破坏社会的公平,损害社会的正义。政治权力在经济领域不正当的介入,会使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机制受到扭曲,如政府官员把承建公共工程的招标标底透露给某一承包者,其他投标人实际上就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官办企业利用行政手段垄断市场,牟取暴利,其性质不异于欺行霸市。这些现象严重到一定的程度,必将引起社会普遍的愤慨,导致社会动乱。

腐败不仅损害经济过程中的公平和正义,还损害政治领域的公平和正义。在不发达国家,政治体系中的裙带关系一般比较严重,这使平庸之流充斥政府,却堵塞了社会优秀分子步入政府的大门和晋升之道。历史经验表明,政治体系如果缺乏有效的机制公平地吸收社会的优秀分子进入公职队伍,就会导致国家整合力量削弱。那些由于政治体系中的腐败而失去辉煌前程的社会优秀分子,很可能成为统治集团的对立力量,对政治体系的稳定构成危险。

(二)腐败损耗政府的效能,造成管理的混乱

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有赖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正确干预,高效的政府是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基本前提。而腐败损耗政府的效能,使社会经济活动丧失积极、有效的调控机制。政府效能包括社会效能与组织效能两个层面。政府的社会效能是从政府对社会产生的效益来确定的,主要取决于政府目标与政策的正确性;而政府的组织效能是从政府内部组织运行效率来确定的,主要取决于行政组织执行政策的准确性和高效率。腐败行为在这两个层面上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1.腐败使政府制定的政策偏离公共利益

在不发达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往往缺乏严格的法律程序和科学论证系统的支持,个别领导人的意志一般就能决定公共政策的取向。这种运行机制为腐败行为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出现提供了便利条件。一些经济主体和利益集团通过贿赂政府领导人,促使政府制定偏离公共利益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以满足他们的个别利益。在个别国家或地区,政治体系受到垄断集团的控制,政府成了垄断集团的代理机构。于是,政府的目标必定偏离全社会的公共利益,垄断集团的意志就会强加于全社会之上。

2.腐败冲击政府法制建设和合乎规范的正常运行机制

行政管理运行过程中的法制化、规范化,是防范腐败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政府效能的重要前提。腐败是对行政法制和行政规范的背叛与践踏。对于腐败官员来说,重要的是以权谋私得逞而不受法律制裁。因此,他们总是宁愿人治而反对法制,宁愿混乱而不愿建立秩序。他们会为腐败行为创造条件而去冲击政府合乎规范的正常运行机制。在腐败严重的国家,既不会有健全的法制,也难以有良好的秩序和效率。

3.腐败延宕政策执行,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低下

在经济活动中,时间是极为重要的资源,时间意味着机会、效益和利润,因此“时间就是金钱”。然而,在一些不发达国家,经济实体在与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想追求效率,其代价常常是昂贵的。腐败官员延宕政策执行,拖延办事时间往往是敲诈勒索的基本手段,经济实体想要迅速办理有关事宜,则首先须向他们行贿。这无疑是不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办事难、办事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三)腐败破坏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导致国家财产流失

不发达国家在经济加速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资源短缺和资金不足的困境。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国家有限的资金是实现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基本条件,而腐败破坏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导致政府资金流失。

1.腐败使短缺的重要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在不发达国家,某些重要资源的短缺往往制约着经济的加速发展,为了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保证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政府需要对短缺的重要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配给。这一措施是否有效,取决于政府的管理和配给是否科学合理。实践表明,科学合理的管理和配给制度常常受到腐败的破坏。一些没有资格得到配给的单位为了自身利益往往千方百计通过贿赂或裙带关系获取这些短缺资源。如果短缺资源配给权掌握在腐败官员的手中,他们就拥有了敲诈勒索的筹码。腐败使短缺的重要资源流入非关键领域,导致重点工程因得不到足够的资源配给而不能正常运行,破坏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宝贵资源的严重浪费。

2.腐败导致国家资金流失

在不发达国家,国家资金短缺是抑制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腐败使国家本已十分短缺的资金进一步流失。腐败的基本形式是政治权力与物质利益的交易,这种“权钱交换”的背后,实质上隐藏着物质利益不平等的交换。行贿者用金钱贿赂政府官员,并不是为了换取政治权力,而是为了获取超额利润,如某一商人用1000元贿赂一个税务官,那么税务官给他的回报可能是1万元的免税或漏税。在这一交易过程中,商人获得9000元的收益,税务官获得1000元的收益,而这些资金都来自国家,这一交易的实质是国家蒙受1万元的损失。可见,“权钱交易”的实质是贿赂双方合谋对国家利益的侵吞。

腐败导致政府资金流失的第二种形式是将国家资金转化为个人消费资金。在一些经济相当落后的国家,政府官员却过着极度奢侈的生活,住豪华官邸,用高级进口轿车。我国经久不衰的公款吃喝风,蚕食了大量的国家资金;不断更新换代的公用小轿车是国家一项巨额开支。

由于腐败现象的严重蔓延,一些不发达国家一方面面临资源和资金的极度匮乏,另一方面又是资源和资金的严重浪费。于是,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这些不发达国家长期难以摆脱贫困的泥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四)腐败导致公众法律信念的淡漠和社会道德水准的下降

在不发达国家,公职人员的道德行为对社会的道德取向有很大的影响。我国有不少格言反映这种关系,如“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西方学者霍尔巴赫也认为:“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像政府那样对人民的风俗习惯产生如此直接的影响”;“在不道德的国王统治之下,恶德本身也变得高尚起来”。历史事实也表明,官场清正廉洁,社会往往正气盎然;官场腐败严重,公众必定丧失信心。腐败对公众法律信念的冲击尤为严重。公众一般认为法律是政府制定的,如果他们发现制定法律的政府官员正在不断地背叛与践踏法律,那么,很难指望他们会形成坚定的法律信念。

事实上,腐败是违背社会规范(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行为。腐败行为与社会规范的作用有着互动的关系。腐败行为得不到严厉惩治,腐败现象急剧蔓延,说明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对腐败行为的制约、惩治作用非常软弱。社会规范的软弱无力则会进一步导致法律权威的丧失和公众法律信念的淡漠,同时还会诱导更多的公职人员走上贪污腐化的道路,从而致使社会风气更加败坏。

以上对腐败现象在不发达国家经济加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毫无疑问,腐败是社会的罪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成极大的危害。然而,也应该承认,这不是绝对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腐败在特定的条件下和特定的氛围中也可能存在某种意义上的正效应。如现行的法律严重不适应经济发展,那么,通过贿赂以摆脱这些法律的束缚对于经济发展在客观上可能是有利的。也就是说,当“公认规范”本身不合理,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时,违反“公认规范”的腐败行为在客观上并不一定都是坏事。不过,对腐败的正效应决不能评价过高,从总体来说,它相对于消极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从以上分析可见,经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政治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力量,它既能推动经济的加速发展,也能阻碍甚至摧毁经济建设。因此,培育和维护良好的政治环境,是加速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这项工程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遏制腐败现象。不发达国家在经济加速发展中,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腐败现象的蔓延,最终会由于腐败加剧引起社会混乱乃至政治动乱,一切经济建设成就都可能毁于一旦。因此,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来遏制和克服腐败现象,在不发达国家经济加速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4MibFqYkJqW1SjWvznoGfXZXrKxWawL8Yxtn4HEYcozHiNNJKaw2PYPaQqtvrUX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