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百涛
内容摘要 :本文依据偶景一词在上清经中使用的情况,以《真诰》为中心分析了对偶景的相关描述,从《真诰》所记云林右英王夫人和九华真妃各自在降嫔过程中所授诗句出发,认为上清经中对偶景的描述十分宽泛,偶景即是合景,几乎可以涵盖存思道法的大部分内容。并依据《云笈七签》等典籍考察了涉及偶景经历的右英夫人、九华真妃所授的道法,以及许谧、杨曦所修习的道法,从而认为偶景并不是房中术的一种,而是对上清派存思道法之合神本质的一种说明。
关键词 :偶景 真诰 房中 存思 合神
作者简介 :胡百涛,宗教学博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
六朝上清经法中有偶景一词,由于其承袭了游仙诗的行文风格和含混的表述手法,很多研究都将之视为法术之一种而归于房中养生一类。上清经谈及偶景亦多与辟黄赤之非相关联。那么,偶景与房中术之间的联系便是值得深入考察的。另在对偶景相关的描述中,除《真诰》出现了杨曦、许谧等与几位女真的具体交游场景外,余则多为存思活动的一部分。存思作为上清经法的核心内容,它与偶景一语的关联如何,同样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文章将渐次讨论这些方面的问题。
偶景一词并不常见,作为完整的词组,其首先出现在东晋出世的《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和《洞真高上玉清隐书经》,然后出现在陶弘景整理的《真诰》中。现将相关文句征引如下。
《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不骄乐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五:
桃康定名籍,明初保劫功……五苦非所履,结友在太空……结携九岭真,偶景以成双。何为坐嚣秽,婆娑待命穷。
《洞真高上玉清隐书经》上清太上玉清隐书灭魔神慧高玄真经:
偶景策飞盖,迅辔浮八清。整控启丹衢,流盻宴云营。协神飘津波,褰趾步寒庭。……携提神霄王,高会太上京。……并景反寂辕,高超绝岭飞。玄栖重虚馆,静想高神回。
《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和《洞真高上玉清隐书经》都是诵习《大洞真经》三十九章的佩文,其所述内容都是阐发《大洞真经》三十九章存神之旨的。此处所引《琼文帝章经》文句是说修习三十九章者值本命八节之日或斋日存思高上元皇、命门桃君孩桃康(道康)、中央司命丈人君理明初,在存思中分别与他们相携飞升太空。《玉清隐书经》所述乃龙华玉女郁萧明、定云敷、安延昌、飞四渠等合歌的灭魔招真之曲,描述与神霄玉清王在太空翔游的情境,为诵习三十九章之前用以灭试招真的佩文,所起到的实际作用仍然为存思神霄玉清王。
《真诰·运象篇第二》:
夫真人之偶景者,所贵存乎匹偶,相爱在于二景,虽名之为夫妇,不行夫妇之迹也,是用虚名以示视听耳。苟有黄赤存于胸中,真人亦不可得见,灵人亦不可得接。徒劬劳于执事,亦有劳于三官矣。
七月一日夜……真妃……见授书此曰:……又当助君总括三霍,综御万神,对命北帝,制敕酆山。又应相与携袂灵房,乘烟七元,嘉会希林,内摅因缘也。……至于内冥偶景,并首玄好,轻轮尘蔼,参形世室,妾岂以愆累浮卑少时之滞,而亏辱于当真之定质耶?夫阴阳有对,否泰反用,二象既罗,得失错综,此皆往来之径陌耳。……冥数上感,有命而交,灵书玉台,真契合景,是以言单于辞,心讫于笔,妾岂独叹于一人乎,盖示名分之判例也。
《真诰》是记述《大洞真经》降世经过的汇编文集,其所述偶景是很具体的。引文所涉都是杨曦和紫清上宫九华真妃之间“俦结”一事,概言之曰偶景、并首、合景,对九华真妃来讲叫作“聘”,对杨曦来讲叫作“接”或“携真”。 《运象篇第一》说:
南岳夫人见授书曰:冥期数感,玄运相适,应分来聘,新构因缘,此携真之善事也,盖示有偶对之名,定内外之职而已。不必苟循世中之弊秽,而行淫浊之下迹矣。偶灵妃以接景,聘贵真之少女,于尔亲交,亦大有进业之益得,而无伤绝之虑耳。
从上述三部经典中可以看到,偶景也称为并景。偶,当为耦之假借(参见《说文解字》段注),匹也,对也,偶景是为二景双方的匹对。如此则上清经中表述偶景思想的便不再限于此处数语,比如:
《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
①愿玄母与我俱生于生炁之间,与我俱存于日月之间,与我俱保于九天之间,与我俱食于自然之间,与我俱饮于匏河之间,与我俱息于玉真之间,与我俱寝于仙堂之间……
②愿天、愿地、愿风、愿云,四愿一合,定籍长生,天盖胎根,地助曜灵,神风八扇,景云流盈,我与帝君,同飚上清,观盻北玄,解带玉庭……
③存太一与兆形正同,衣服亦同也。是以兆之身,常当斋洁而修盛,以求会景于太一也。
④乞隐太微,合景太一……我入太一口中,合形一景,与太一共为一身。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
⑤存奔日月道者,……心祝曰:愿与帝君太一五神,合景如一。
《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
⑥并足荧惑星上,闭气三息,向南微祝曰:……使我飞步,变气藏形……齐光三气,合景火星。
⑦还金星上,闭气七息,叩齿七通,祝曰:飞空太幽,化景五常……得与玉皇,同游上京。
可知,偶景也被称为合景,而且合景是更为普遍的称谓,偶景可能不是一种独立的方术。所引材料①为祝诵得与九灵玄母相伴而行止坐卧,②为祝诵得与帝君(帝一尊君)同飞上清,③为存想自己与太一帝君务猷收形象一致,④则存想自己与太一帝君合形同体,⑤是为存想与日中五帝、月中五帝、太一五神(太一帝君务猷收、元素君左无英公子、洞房右白元君郁灵标、中央司命丈人君理明初、命门桃君孩道康)形体合一,⑥⑦为飞步五星空常之法,先存五星入五脏之中,然后依次存想自己立于五星之上,微祝与五星或仙真相合。所以,修道者所偶对的可以是星象,也可以是仙真,其中仙真可以是帝君等男真,也可以是玄母等女真,是以,《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说:
夫上真帝景及夫人元君之胤,皆得下降有道之人,结对景之匹,以炁相适。
而且,修道者必须要能够招致多位神仙,是以,《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说:
若云 既致,合炁晨景,以登太微。太微二十四真人,俱与身中神明,合晏于混黄之中,共景分于紫房之内……又当兼行帝一、太一五神,及三五七九之事……若单受一道者,则三元不备……不得游景太微之天。
所述神真包括太微二十四真人、帝一、太一五神、三元(三部八景或三素元君)、五脏五方五行神灵等。这种情形在《真诰》中也是一样的,下文详及。
稽诸引文,可以得知修道者与仙真匹对的方式有二:一为存思仙真与己身合偶为一,二为存思的仙真提携修道者一同飞升上天,甚或遨游太空。在《真诰》中偶景则被描述为鲜活的神人交往场景。
《真诰》中可以明确查到的神人交游,包括开卷愕绿华降羊权事、九华真妃降杨曦事及云林右英王夫人降许谧事。《握真辅第二》记载有许迈给许谧的书信:“闻弟远造上法,偶真重幽,心观灵元,炁陶太素,登七阙之巍峨,味三辰以积迁,虚落霄表,精郎九玄,此道高邈,非是吾徒所得闻也。”陶弘景注其中“上法”为“上清诸道”,注“偶真重幽”为“云林降也” ,即是说云林右英王夫人降许谧。愕绿华降羊权事只有首卷三条记载,其实只有一件事,并不能说明愕羊之间所修习的道术究竟是什么内容。
至于云林右英王夫人与许谧之间的交往,可以从《真诰》中找到如下材料:
又按并衿接景阳安,亦灼然显说,凡所兴有待无待诸诗,及辞喻讽旨,皆是云林应降嫔,仙侯事义并亦表著。而南真自是训授之师,紫微则下教之匠,并不关俦结之例……
来寻冥中友,相携侍帝晨。王子协明德,齐首招玉贤。……云林右英王夫人授诗。此诗与长史,兼及掾事。
世珍芬馥交,道宗玄霄会。振衣寻冥畴,回轩风尘际。……密言多傥福,冲净尚真贵。咸恒当象顺,携手同衾带。……右英王夫人授书此诗,以与许长史。
玉醴金浆,交梨火枣,此则腾飞之药,不比于金丹也。仁侯体未真正,秽念盈怀,恐此物辈不肯来也。……云林右英王夫人口授,答许长史。
《翼真检第一》说:“真降之显,在乎九华。” 按《真诰》卷一至卷二,紫清上宫九华真妃数降杨曦:
兴宁三年岁在乙丑,六月二十五日夜。……妃手中先握三枚枣……(枣)有似于梨味耳。妃先以一枚见与……(又曰:)闻君德音甚久,不图今日得叙因缘欢,愿于冥运之会,依然有松萝之缠矣。……作诗如左,诗曰:……振衣尘滓际,褰裳步浊波。愿为山泽结,刚柔顺以和。相携双清内,上真道不邪。紫微会良谋,唱纳享福多。
六月二十六日夕……紫清真妃曰:……非不能采择上室,访搜紫童,求王宫之良俦,偶高灵而为双……直是我推机任会,应度历数……自因宿命相与,乃有墨会定名。素契玉乡,齐理二庆,携雁而行,匏爵分味,醮衾结裳,顾俦中馈,内藏真方也。推此而往,已定分冥简,青书上元,是故善鄙之心亦已齐矣,对景之好亦已域矣。
六月二十九日,九华真妃授书曰:景应双粲,云会玄落……日者霞之实,霞者日之精。……夫餐霞之经甚秘,致霞之道甚易,此谓体生玉光霞映上清之法也。
六月三十日夜。九华真妃……出二卷书以见付……
七月一日夜……真妃……见授书……
丙寅年正月十一日夜,九华真妃告杨曦:
……尔泊眇观,顾景共欢,于是至乐,自枪零闻于两耳,云璈虚弹乎空轩也。口挹香风,眼接三云,俯仰四运,日得成真,视眄所涯,皆已合神矣。
不过,“妾岂独叹于一人乎”,九华真妃与杨曦,云林右英王夫人和许谧之间并不是固定的降嫔关系。《协昌期第一》曰:“右一条安九华所告令施用。此二条皆驻白止落之事,亦是令答示长史也。” 《运象篇第二》云:“性甚宽仁而所闻急,而应物速者,更违旨耳。火枣事未宜问也。右九华真妃言。”又云:“所恨在于应物速,招真急耳……紫微王夫人授,示许长史。” 这几条显示出九华真妃除降授杨曦之外,同样降授许谧,所以杨许他们是共同来接受仙真降授的,很可能不存在固定的匹对关系。在九华真妃八次降授杨曦的经历中,乙丑年六月二十五日夜她与紫微王夫人并两侍女见降,六月二十六日夕与其余八真来降,六月二十九日夜与桐柏真人同降,六月三十日夜与紫微王夫人、南岳夫人同降,七月一日夜与八真同降,七月十六日与南岳夫人同降,十二月十七日夜与其余七真同降,丙寅年正月十一日夜降后二月三十日南岳夫人就正月所说事重发议论,可以说并没有单独降授杨曦的记录。此外,乙丑年八月七日夜右英王夫人降授许谧论交梨火枣之后,紫微王夫人复授答:“玉醴金浆,交生神梨,方丈火枣,玄光灵芝,我当与山中许道士,不以与人间许长史也。” 右英王夫人与紫微王夫人就一事同日降授,可见右英王夫人与许谧也没有固定的搭配关系。
上引材料中,“振衣寻冥畴”“密言多傥福”“咸恒当象顺,携手同衾带”“振衣尘滓际,褰裳步浊波。愿为山泽结,刚柔顺以和”“携雁而行,匏爵分味,醮衾结裳,顾俦中馈……情缠双好,齐心帏幙”“携袂灵房”“内摅因缘”“顾景共欢……口挹香风,眼接三云,俯仰四运”等语句多被理解为是对男女性行为的喻指。其实,这些描述另有寓意。
首先,振衣、衾带、褰裳等词语不一定表述男女之间的肌肤之亲。《广雅·释诂一》曰:“搴,举也。”王念孙疏证:《郑风·褰裳》篇云褰裳涉溱,《庄子·山木》篇云蹇裳躩步,并与搴通。《运象篇第四》云:“褰裳济绿河,遂见扶桑公。” 《稽神枢第三》曰:“解带被褐,寻生理活。养存三亦,洞我玉文。” 《阐幽微第二》载辛玄子自序并诗,序称“振翠衣于九霄,儛玄翮于十方”,诗言:
寂通寄兴感,玄炁摄动音。高轮虽参差,万仞故来寻。萧萧研道子,合神契灵衿。委顺浪世化,心标窈窕林。同期理外游,相与静东衣。(此篇申情寄之来缘也)
《握真辅第一》载真人张诱世诗:
北游太漠外,来登蓬莱阙。紫云遘灵宫,香烟何郁郁。美哉乐广休,久在论道位。罗并真人坐,齐观白龙迈。离式四人用,何时共解带。有怀披襟友,欣欣高晨会。
引文中扶桑公、辛玄子都是男真,张诱世之诗是杨曦梦中作与蓬莱仙公洛广休及真人石庆安、许玉斧、丁玮宁的,所以他们对这些词语的使用都不可能是对男女同游欢娱的描述。实际在上引文句中,衾带被用以表示修道者无为无闻的心境,解带借以表示修道者抛却内外之累的状态。振衣、褰裳则表示修道者遨游虚空、蹁跹飞腾的体态。是故《运象篇第二》说:“紫微王夫人授书曰:勤精者味玄之灵标也,凝安者拘真之寝衾矣。”
其次,咸恒之象的比喻,除右英夫人此处所授,尚有九华真妃六月二十五日初降口授后紫微夫人所授:“乘飙俦衾寝,齐牢携绛云。悟叹天人际,数中自有缘。上道诚不邪,尘滓非所闻。同目咸恒象,高唱为尔因。” 乃是对九华真妃所授内容的补充。所以,咸恒之象的比喻同时涉及右英夫人和九华真妃两位女仙。咸恒象与山泽结同出《易经》。《咸·彖传》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太平。”《恒·彖传》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说卦传》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易八卦相错变化,理备于往则顺而知之,于来则逆而数之。是故易逆数也。”孔颖达疏:“圣人重卦,令八卦相错,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莫不交互而相重,以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莫不交错,则易之爻卦,与天地等,成性命之理、吉凶之数,既往之事,将来之几,备在爻卦之中矣。故易之为用,人欲数知既往之事者,易则顺后而知之;人欲数知将来之事者,易则逆前而数之,是故圣人用此易道,以逆数知来事也。”《咸·象传》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咸恒象与山泽结表述的同是双方的感应与交往,所以其所涵盖的不但不止于男女之间的交往,而且更大程度上是说天人之间的感应。许长史在接受咸恒之语后说:“旨谕有咸恒之顺,宗期则玄霄之会,虽钦愿荣崇,欣想灵诰,窃惧熠惧之近晖,不可参二景之远丽,嘒彼之小宿,难以厕七元之灵观,尊卑殊方,高下异位,俯仰自失,罔知所据。” 于此正为同义。
再次,《医暇卮言》说:“道家有交梨火枣者,盖梨乃春花秋熟,外苍内白,有金木交互之义,故曰交梨。枣味甘而色赤,为阳,有阳土生物之义,故曰火枣。” 黄庭坚《采桑子》有句:“虚堂密候参同火,梨枣枝繁。深锁三关,不要樊姬与小蛮。”陈永正注:“词言参同火,指内丹术之炉火。候火,喻意守丹田。梨枣,为丹药汞、铅之代称。……词意谓谨守身心,不亲女色。” 梨枣,代表木金、铅汞、龙虎。又《运象篇第二》载八月七日夜,云林右英王夫人口授答许长史:“玉醴金浆,交梨火枣,此则腾飞之药,不比于金丹也。……火枣交梨之树,已生君心中也。心中犹有荆棘相杂,是以二树不见。不审可剪荆棘出此树单生,其实几好也。” 则右英王夫人所说和九华真妃所喻指的交枣火梨实际是内修摄养之术,似或指《大洞真经》三十九章所述的众多代表仙真颜色的云气从绛宫(心)至命门(肾)、尾闾再夹脊上行这一巡行路线。
此外,《真诰》这些描述是否暗含了上清史上曾经存在过男女双修之术,这也是难以得到圆满解答的。男女双修必须双方相互配合,但《真诰》原文已否定了这种可能。《翼真检第一》说:
又按二许虽玄挺高秀,而质挠世迹,故未得接真。今所授之事,多是为许立辞,悉杨授旨,疏以示许尔,唯安妃数条是杨自所记录。今人见题目云某日某月某君授许长史及掾某,皆谓是二许亲承音旨,殊不然也。今有二许书者,并是别写杨所示者耳。
《稽神枢第二》说:“敦尚房中之事,故云挠滞。”《真诰》多次提到“肥遁长林,栖景名山”“渺邈于当世”“远人间而抱淡”,而许谧、许掾都“外混世业”,并有妻室,而且“长史妇亡后更欲纳妾,而修七元家事”。正由于右英王夫人所谓“内接儿孙,以家业自羁,外综王事,朋友之交,耳目广用,声气杂役,此亦道不专也,行事亦无益矣……真诚未一” 的问题,许谧根本无缘接触云林右英王夫人,而是全由杨曦作为媒介,王夫人与许谧之间自然不能修习男女双修之术。既然右英王夫人与许谧之间的偶景不能是男女双修之术,九华真妃与杨曦之间的偶景也自然不会是双修术。
从文章第一部分可以看到,偶景是在存思过程中完成的,随着所存思对象的不同,与修道者所匹对的对方可以是在天庭中拥有神职的和主身中各部的男女诸仙真以及日月五星云霞之神真。所引《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及《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集中记述了存思日月五星北斗众神等法术,这些存思内容同样构成了《真诰》所述偶景双方修习和传授的道法。
首先,《运象篇第三》右英夫人示许谧诗称:“朱烟缠旌旄,羽帔扇香风。”同卷方诸宫东华上房灵妃歌曲:“弹璈南云扇,香风鼓锦披。”同卷右英夫人又言“八风鼓锦被” ,可知香风是八风的同义词。《淮南子·坠形训》曰:“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 八风本指自然界八个方向的风,“口挹香风”借以表示修道者服食风炁之义。“眼接三云”意指存思三素气。《协昌期第一》:“云林王夫人曰:……夜卧,先急闭目东向,以手大指后掌,各左右按拭目就耳门,使两掌倶交会于项中三九过,存目中当有紫青绛三色气出目前,此是内按三素云,以潅合童子也。阴祝曰:眼童三云,两目真君……”此即《云笈七签》卷四十九“守五斗真一经口诀”中存思太上三素气之法。
此外,丙寅年正月十一日夜九华真妃告杨曦的内容,在《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中重出,但是此经中所见文句首尾均多于《真诰》,其多出文字摘录于下:
按九华真妃曰:太微黄书本有八卷,真人昔于赤城山中,以《八箓交带真文》授许远游,明君所有者是也。君所以未飞腾上清,骖驾云龙,正由不睹石景八素之篇第,今以相授,都有十八符并经序,按而修之,策龙布玄,举形阶渐矣。可密而宝之,太微石景之黄文,故非黄赤之小术,累相鉴诫矣。未荡于胸心,君素行既彰,且玉体已标高运……今以石景金阳文相付,行令尽睹八卷之首也。
引文中省略之处即为《真诰》中的语句,除个别字词小异之外,独增入“带佩金阳,制御群凶”八字。观《石景金阳经》所述,“顾景共欢……口挹香风,眼接三云,俯仰四运”是为九华真妃授《石景金阳经》所说语。此经述胎息之道、存赤炁去三尸法、佩金阳符见天帝等帝君诸事,亦可以佐证上面的论述。
其次,《运象篇第二》说:“蹇裳七度,耽凝洞楼。(陶注:七度,飞步事也。洞楼,洞房事也)右紫微王夫人所喻,令示许长史。” 《甄命授第一》云:“仙道有飞步七元天纲之经。在世。……仙道有天关三图七星移度。”今《道藏》收有《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洞真上清开天三图七星移度经》两部古上清经。《道藏提要》1304“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条说:“是经亦当为六朝上清之书。经言步天纲、飞地纪、据玄斗、攀星魁、乘飞龙等法术。卷首载北斗七星三台图及五方五星图,又有神符十五道。行道者按图行步纲之术……间以思神、微祝、佩符之类。”同书1305“洞真上清开天三图七星移度经”条说:“是经乃早期上清经典之一……经言存思神真以移死度生保仙之法。全经分以下五篇:一、《移死度生保仙上法》。内言存思北极七星之神……” 《云笈七签》卷二十录有太微帝君“步天纲”法,卷五十四录有“上清飞步七星魂魄法”,都是存思北斗七星的法术。
存思或微祝日月五星的法术在《真诰》中更为常见,有许谧所写存思日月法术两则,存思斗星法术一则,并存日月五星法术一则;许谧所写微祝日月法术二则,并为九华真妃所授,云林右英王夫人授许谧存念日月歌一则,外一则微祝日月法术不知谁书,一则拜日法术为许谧遵用;许谧所写存思五星法术一则,修洞房存思斗星法术一则。许谧所写法术都是经过杨曦写出的。另仅见杨曦所写存思日月法术四则,其中之一明确令示许谧,杨曦写祝日法术一则,杨曦写存五星法术一则,杨曦所写法术不能确定是否为许谧所见。其余杨曦自记微祝日月五星法术一则,为答许谧的咨问而降授。《云笈七签》卷二十五“奔辰飞登五星法”中,存思五星例皆以星当正心,杨曦自记“心藏五星”,为心与五星相合之术。九华真妃答示许谧的《太极绿经》存思法术中有祝词曰:“泥丸玄华,保精长存。左为隐月,右为日根。六合清炼,百神受恩。”云林王夫人令告许谧的《太上四明玉经》中太上宫中歌曰:“手把八云气,英明守二童。太真握明镜,鉴合日月锋。云仪拂高阙,开括泥丸宫。” 都是以上八景泥丸宫(洞房)和会日月外景。另杨曦所写《太上明堂玄真上经》之法曰:“清斋休粮,存日月在口中,昼存日,夜存月…若不修存之时。令日月还住面明堂中,日居左,月居右,令二景与目童合炁相通也。”又曰:“夜行及冥卧,心中恐者,存日月还入明堂中。” 则具体以泥丸宫明堂内景相对应日月外景。另九华真妃六月二十六日授诗称:“天皇双景,远升辰楼。飞星掷光,日月映躯。”乃是存思日月星。《协昌期第二》载“九华真妃言:守五斗内一,是真一之上也,皆地真人法也。” 据《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云笈七签》卷四十九“守五斗真一经口诀”等,守五斗法乃是存思北斗七星,并存思紫青绛太上三素气,同样是以泥丸、五脏内景对应七星和三气的。
又,兴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夜,九华真妃降授杨曦,所携经书曰《玉清神虎内真紫元丹章》。六月二十九日,九华真妃授书曰“餐霞之经……体生玉光霞映上清之法”,言可以磨眼镜、决耳牖、童面还白、益精延明。六月三十日夜,九华真妃向杨曦出示二卷书:《上清玉霞紫映内观隐书》《上清还晨归童日晖中玄经》。《云笈七签》卷九有《太上玉清神虎内真隐文》,为摘录《洞真太上神虎隐文》而成,讲配神虎符挥神灭魔之事 。《道藏》另收《洞真太上神虎玉经》,为晋哀帝时所出经书,亦是“叙述神虎真符(亦称神虎玉符、神虎上符)之授受、盟仪、佩符法及佩此符之作用” 。其余《云笈七签》卷五十三有“太清玉霞紫映内观上法”,为存思紫气、日中五色流霞,并祝“日魂珠景照韬绿映丹霞赤童玄炎飙象”十六字。《协昌期第一》有“日中五帝字曰:日魂珠景昭韬绿映回霞赤童玄炎飙象,凡十六字。……右英云:珠圆会晖韬绿凝日霞焕明赤童秉灵玄炎散光飙象郁清,此日之势也,神之威也。”并为存日之法,皆出自《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和《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据此,九华真妃授杨曦道术主要是存思、佩符之法。
偶景是在存思活动中实现的,实则代表了存思的本质内涵。九华真妃六月二十六日所授曰:“此复是二象大宗,内外之配职耳。”《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说:“共景分飞,俱齐内外之德也。” 偶景显示出存思的作用是达到内外配德,这里内外配德可以作两解。
其一,九华真妃七月一日降授曰:“夫阴阳有对,否泰反用,二象既罗,得失错综,此皆往来之径陌耳。”不独如此,《运象篇第一》九华真妃六月二十五日夜首降口授后,紫微夫人补充授诗云:“二象内外泮,玄气果中分。……悟叹天人际,数中自有缘。” 前引《运象篇第二》九华真妃六月二十五日降授后,紫微夫人授书曰“夫黄书赤界……”,而后紫阳真人授书曰:“太虚远逸,高卑同接,体贤之义,著之于冥运耳。”最后九华真妃授书曰:“忘怀兰素晖,心齐契方当。数亲虔清宇,德与流景合。宜欢会理发,领秀伏度明。君高尚灵映,纵滞忘鄙耳。” 《上清丹景道精隐地八术经》云:“微呼八景阴名,祝:天藏地隐,二炁合偶。” 联系前引《五老宝经》文句,这几处共同透露出偶景一为德合天地、效法二象之意,表述的是天与人或神与人之间往返的可能,是在为修道之所以能够由凡成真提供理论根据。《阐幽微第二》说:“天地间事理,乃不可限以胸臆而寻之。此幽显中都是有三部,皆相关类也。上则仙,中则人,下则鬼,人善者得为仙,仙之谪者更为人,人恶者更为鬼,鬼福者复为人。鬼法人,人法仙,循还往来,触类相同,正是隐显小小之隔耳。” 《真诰》认为仙人鬼之间是可以转化的,除《阐幽微》所论述的“至忠至孝之人”、英雄功业显著之人死后为地下主者然后得补仙官之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习各种道术直接得仙,“预在学道之品,微微小业,便可与之比肩,况乃真妙者乎”。
其二,“内外之配职”或许可以反映出偶景的独特含义:内景与外景的相合。上清经中有下列文句: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景者,明精之象也。
《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日圆形而方景,月方精而圆象,景藏形内,精隐象中,景赤象黄,是为日月之魂。
《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变景练容,保命长延。
《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变景化形,骨飞肉升。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分神易景,逍遥上清。
夫人唯结精积气……九宫一结……是乃九神来入,安在其宫,五藏玄生,五神主焉……大神虚生内结,以成一身,灌质化炼,变景光明,非如三魂七魄,是积灵受气,自生于人父母者也。
《上清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第二之伤:外形在道,皮好念真,而心抱阴贼,凶恶素坚……仙真弃置,邪鬼附身,走作形景,飞散体神。
《甄命授第三》茅小君言:“夫为道者,当使内外镜彻,宫商相应,灵感于中,神降于外,信不虚也。”
如此,偶景的双方,所存思的神仙或四气云牙是为外景,修道者象征内景,修道者通过偶景修习使内外景相合而得道。《黄庭内景玉经》梁丘子注云:“景者,象也。外象谕,即日月、星辰、云霞之象;内象谕,即血肉、筋骨、藏府之象也。” 考《真诰》中,前引《握真辅第二》许迈给许谧的书信,陶弘景注称:“炁陶太素”,五神事也,“登七阙之巍峨”,飞天堽也,“味三辰以积迁”,日月五星。 内景之象是为血肉、百节、脏腑、胞胎之象。内景与外景的相合则或如《九真中经》所言身神入镇体内,或如《五老宝经》等所言使自己的形象与所招致的神仙合一,或如前引《大有妙经》所言身中神明与所存思仙真出游在天地之间。这里,“变景化形,骨飞肉升”则又说明修道者的身神并非纯粹义理之神,而是具有具体形象的不同于肉体而又不离肉体的神灵。诚如《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所言:“众仙携俦侣,明昧自然冲。……命我王乔友,催手翔云中。紫云我所游,混俗谁与同。” 可以说偶景即是合神,是为存神之本质内涵。进而,偶景也可以进行更广泛意义上的理解,如《大洞真经·上清紫精三素君道经第九》曰:“七度回路(七星缠度),三光映真,太一精符,相与为亲,司命衔月,嘘我重唇,五老衔日,吸我三便,太上道君,与我缠绵,上造大阶,挠把太真。”《四斗中真七辰散华君道经第二十八》曰:“身与帝一君,并襟乐六府,鉴心丹玄房,熙为泥丸野……长与日月,符籍缠绵。” 其中并无偶景相关字样,但传递了相类的旨趣。根据《云笈七签》卷八“释三十九章经”,《上清大洞真经》所述道法都是存思神真之术无疑。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上清派存神即是“偶景”。
综上,上清经以偶景或曰对景为修道者描述了诸多游仙场景,表达了内景耦合外景的存思道法。而《真诰》详尽的游仙描述在隐喻道法之外似乎还蕴含了六朝道教的一种流行观念:宿命应仙。葛洪《抱朴子·辨问》说:
按《仙经》以为:诸得仙者,皆受命偶值神仙之气,自然所禀,故胞胎之中已含通道之性,及其有识则心好其事,必遭明师而得其法。
这种类似宿命论的观念起源已久,如《论衡》就持有更为绝对的命定论。不过,在道教看来,关键不在于受命所值,而在于神仙乃是可学的:“必遭明师而得其法。”在上清经所描述的修行者与众真的“俦结”场景中,下降的仙真即代表了上天的选择意志,如右英夫人与九华真妃都强调自己的下降乃是“自因宿命相与,乃有墨会定名”。众真下降后,授予杨许及众多修真之人存思道法,助其学以致仙,所以下降众真的身份被定位为“诸引教仙人”。其中,众真除向修行者提示具体的存思术外,还引领其进行心性修炼,《真诰》中即有实例。《甄命授第三》载右英夫人所授“寂玄沈味,保和天真,注神栖灵,耽研六府,惜精闭牝,无视无听,此道之易也” 。又前引《翼真检第一》:“凡所兴有待无待诸诗,及辞喻讽旨,皆是云林应降嫔。”查《运象篇第三》,九华安妃歌曰:“驾欻发西华,无待有待间。或眄五岳峰,或濯天河津。释轮寻虚舟,所在皆缠绵。芥子忽万顷,中有须弥山。小大固无殊,远近同一缘。彼作有待来,我作无待亲。” 有待、无待,典出《庄子》,是六朝谈心性论的基本数据,强调的是从尘世系累中超脱出来,保持一种自由的心境。九华安妃此诗乃是形容云林右英王夫人与许谧的偶景,其中用到《庄子》齐物、大一小一、有待无待等理念,可知下降众真对杨许等人提升生命境界的诲教。
在受命所值的观念下,偶景也不限于天人之间,还涉及同修者的关系。《洞真太上太霄琅书》上说:“有道之人,结对景之缘,以炁相适,亦历运所以。” 此言修道男女双方结为夫妇为“对景”,这可能是偶景一词被引申为两性双修的根据吧。《上清明堂元真经诀》称:
服日月之二景…行之五年,太玄玉女将下降于子……此积感结精,化生象见,精之至也……可共寝宴游处耳,非为偶对之接也。前口注液之时,若颇有怀玉胸中,则必无降眄之由矣。
《紫文行事诀》称:
夫人生男女阴阳之象……亦自然心性。今既孤影林泽,绝偶深岩,既无复交接之理,兼亦隐书所禁,每至四时氤氲,何能都无怀春感秋之气。如此则灵关壅滞……故宜服符以代回錬之益,存神以运灌化之道,然后二炁无偏,神和交结。
《紫文行事诀》明言存神可以达到男女交接的效果,而从《上清明堂元真经诀》及《真诰·运象篇》多次告诫不可行夫妇之实中,或可以反推出偶景抑或存思曾包含了与房中相关的内容。或许,上清派于其创立之时,为矫正当时房中黄赤之道之所向而借用原有术语却营构了完全不同的清净内容,从而使得房中之语在上清派中的内涵被给予彻底的转换。存思术有多重内涵,但在上清派创立之前,存思如《太平经》的“真道九首”、《灵宝五符序》《抱朴子》的守一、内视见神等等,并不具备偶景的色彩,而如前所述,以意念指引的长镜头式活动场景为主体内容的存神则构成上清派存思道法的独特内涵。所以偶景这一概念是上清派为努力改变房中术的内涵而建构出来的,以达到既保留房中行气的名目,又避免修道者滥行交接的可能之目的。 这才有紫微夫人的议论:“夫黄书赤界,虽长生之秘要,实得生之下术也。……夫真人之偶景者,所贵存乎匹偶,相爱在于二景,虽名之为夫妇,不行夫妇之迹也,是用虚名以示视听耳。”及《甄命授第一》所说:“涓子所说黄赤内真者,非今世中天师所演也。”偶景在上清经中已完全用来指示存思活动中内外景、身神外神的合偶,这一点应该是可以得到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