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文版序

我很高兴我这本研究暴力的著作即将有中译本面世。如今,在世界范围内,我们经历、阅读并目睹形形色色的暴力景象。暴力的类型多种多样,从肉体毁灭到性虐待再到各种虽不一定明显但依然具有毁灭性的结构暴力。我们被淹没在现实暴力或虚拟暴力的景象之中,这些景象是如此地司空见惯,以至于我们变得麻木不仁和冷漠无情。我们似乎陷入了暴力的怪圈,在这些怪圈当中,虽然我们希望减少我们眼中的暴力行径,但是这种企图似乎只会导致更多的暴力。暴力问题不是地方化的,它们已经成为真正的国际性问题。它们影响着全世界成千上万人民的生活。然而,对我们来说,暴力的精确意义是什么?暴力具有独特的本质吗?我们还能在暴力的分类上达成共识吗?这些问题萦绕在我们的心头。虽然本书的写作目的朴实无华,但也十分重要。尽管有关暴力的著述和讨论不胜枚举,但是在“我们所说的暴力真正指的是什么,以及它在人类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个问题上, 思考 实属罕见。我聚焦于五位举足轻重的思想家,他们分别是卡尔·施密特、瓦尔特·本雅明、汉娜·阿伦特、弗朗茨·法农以及杨·阿斯曼,这些人都已经深入思考过暴力的意义。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视角展开对暴力议题的研究。他们每人都有自身的洞见和盲视、优点与缺点。在最后一章中,我力图整合我业已从这五位思想家那里学到的东西——并说明他们为何对思考暴力的意义而言具有价值。与他们一起思考(有时是 背离 他们而思考),能够对我们自身关于暴力的思考有所助益,这是我的希望。本书的副标题“思无所限”是一个从汉娜·阿伦特那里借用过来的短语。她认为在我们的时代,我们无法诉诸坚实的基础、明确的指导方针或标准,我对此种观点首肯心折。然而我们仍必须一遍又一遍地继续思考有关议题。思维并无算法可言。在她把苏格拉底作为典范而进行援引的过程中,阿伦特认为,思想传播的唯一途径只能是用我们自身的困惑来感染其他人。我希望,我探究五位重要知识分子在暴力话题上已有的研究路径的尝试,将会有助于中国读者针对我们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的五花八门的暴力,从事他们自己的独立思考。

理查德·J. 伯恩斯坦
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
2015年11月1日 4MyN5dQT5G4KJiUXhiegXL6g9wf8hHxl/zkX4O9C6saGJc8ZRBR56QRzY8Q4/8a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