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秦国大将王翦

王翦个人小档案

姓名:王翦

所处时代:战国、秦朝

生卒年:不详

出生地: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

辅佐君王:秦始皇

军事成就:破邯郸灭赵、灭燕下楚、南征百越

封爵:武成侯

最得意:助秦始皇统一六国

最失意:无法战胜李牧

王翦

王翦,战国时频阳(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生卒年代不详。他的祖先姬姓,本是周朝的宗室,历代为官。王翦是秦国的名将,他少年时爱好兵法,孜孜不倦地阅读兵书战策,文武双全。年长时,参加军队,开始军旅生涯。他的一生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为秦国统一东方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擒贼擒王 威震联军

秦国到了秦昭王(前306—前250年)时,实际上已开始了统一列国的战争,陆续夺取韩、赵、魏、楚等国的大块土地,消灭东方各国的大量军队,多达百万,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秦庄襄王于公元前247年死去,相国吕不韦立十三岁的太子为国君,就是秦王政。国家大权都操在吕不韦手中,在他执政的头几年中,秦国继续占有赵、韩、魏三国的几十座城池。东方各国看到秦国势力越来越强大,六国将一个一个被“蚕食”掉,于是各国采取合纵的政策,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秦国。

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除齐国以外,韩、赵、魏、燕、楚出兵加入合纵的阵营,公推楚国为首领,拜楚国春申君黄歇为上将军。他率领五国联军,浩浩荡荡杀向秦国的函谷关。秦相国吕不韦派遣蒙恬、王翦、桓 、李信、内史腾五员大将,各带兵五万,分头迎击五国联军。

王翦决定用擒贼先擒王之策,首先消灭楚军,楚军一败,其他各国军队必溃。王翦秘密传下命令,让军队做好夜战的准备,利用夜间,发动突然袭击,攻其不备。这个消息被王翦部下的楚国奸细密报给春申君。春申君听后大惊失色,顾不得通知其他四国军队,连夜下令撤兵。四国军队听说楚军已经逃跑,军心动摇,无心作战。秦国五路人马合为一军,向四国联军发起冲锋,四国军队不战自逃。这样,表面上声势浩大的五国联军被王翦的计谋挫败了。

大将用计 战胜赵军

秦王政掌权后,铲除了国内吕不韦、嫪毐敌对集团,稳定了后方,然后全力以赴展开对外的兼并战争。秦王政十一年(前236年),赵国与燕国发生战争。赵王派庞煖率军攻打燕国,秦王借此机会,以救燕为名,派遣王翦与桓 、杨端和率领两路大军,分左右两翼夹击赵国。当赵军进入燕国时,王翦已率军出上党进占了赵国的军事要地阏与(今山西和顺县)和橑阳(今山西左权县)等九座城池。另一路秦军也攻占了赵国河间六城和邺(今河北磁县)、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两城。庞煖看到赵军腹背受敌,邯郸危险,立即回师救援,但为时已晚,赵国已损失大片土地,而所占领的燕国城市也未能守住,赵悼襄王因而郁怒而死。

秦王政十四后(前233年),秦王政派桓 率军出上党进攻赵国,攻占了赵国的赤丽、宜安(今河北藁城西南)。秦军长驱直入,已深入赵国的后方,形成了对赵都邯郸的包围形势。赵王在这生死攸关之际,只好调动防卫北方匈奴的大将李牧率精锐之师保卫京城。秦、赵两军大战于肥(今河北藁城西南),赵军个个奋勇当先,秦军大败,桓 畏罪逃往燕国。

第二年,秦王再派两支军队攻打赵国,李牧率军反击,大破秦军。秦王政知道名将李牧是他攻打赵国的主要障碍,必须派大将设法除掉李牧。

秦王政十八年(前229年),赵国发生大旱灾,社会动荡不安,秦王政看到时机已到,立即派大将王翦率领大军攻打赵国。王翦统帅上党郡军队,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西),井陉是邯郸西部的门户,井陉失守,邯郸危如累卵。赵王见形势危急,派李牧与司马尚领兵抵御。久经战阵的名将李牧严阵以待,多次击退秦军的进攻,使秦军无法前进。两军相持一年之久。

秦军远来不宜持久,这点王翦是清楚的,但劲敌当前又不能速取。于是,王翦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采用反间计,用重金收买赵王迁的宠臣郭开。郭开是一个见利忘义的势利小人,他向赵王诬告李牧、司马尚谋反,昏聩的赵王信以为真,派遣赵葱与颜聚代替李牧与司马尚为将。李牧考虑赵国已危在旦夕,拒绝交出兵权。赵王迁竟派人暗杀了李牧,也杀了司马尚,做了秦军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王翦听说李牧已死,赵军已经换将。他立刻集中军队,发动猛烈的进攻。李牧一死,赵军涣散,秦军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赵葱被杀,颜聚逃跑。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十月,秦军攻下赵都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灭亡了。

王翦成功地运用了军事进攻与政治离间双管齐下的策略,消灭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强敌——赵国。

重甲,以抵御铁兵器的杀伤↓秦国马铠,出征

乘胜进军 消灭燕国

秦军乘战胜之余威,进兵燕国,兵临易水(今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河北易县境,汇入南拒马河),燕国震动。燕太子丹派刺客荆轲为使者,携带燕国督亢(今河北涿县固安、新城等地)地图和秦国逃亡到燕的将领樊于期(即桓 )的头,朝见秦王。“图穷匕首见”,荆轲行刺未成。秦王大怒,在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派大将王翦、辛剧大举攻燕,燕国派兵抵抗。王翦以秦军的强大优势,一鼓作气,击败燕军于易水之西。第二年,王翦率军继续向燕国的都城——蓟(今北京市)进军。燕王喜与太子丹逃往辽东(今辽宁辽阳市西北),燕国灭亡。

智高一筹 秦王敬服

秦王在灭掉韩、赵、燕之后,北方已定,决定挥师南指,策划攻楚。他问大将李信要用多少人马才能消灭楚国呢?李信自恃年轻气盛,夸口说:“有二十万人马就够用了。”秦王又问老将王翦,王翦回答说:“楚是大国,照我的估计,非六十万人马不可。”秦王政认为王翦年岁大了,怯懦了,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拜李信为大将,蒙武为副将,发兵二十万攻楚。王翦推托有病,告老回频阳老家了。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秦兵攻入楚境,楚国派大将项燕率兵抵御。李信攻楚的平舆(今河南平舆县北),蒙武向楚的寝(今河南临泉)进攻,初战得胜。项燕主动避开秦军锋芒,争取战略的主动,改向秦的南郡进攻,迫使李信抽调大军回救南郡,楚军乘机大败秦军。李信向城父败走和蒙武军会合,项燕乘胜猛追不舍,连破秦军两个壁垒,杀死七个将军,秦军大败,死伤无数,这是秦国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遭到的最大挫折。秦王政大怒,把李信革职。

事实教育了秦王,使他认识到王翦的见解是正确的,只有他方能打败楚国。秦王政急忙带着随从赶往频阳,亲自登门请王翦出征。一见面秦王就向王翦赔不是,请王翦再辛苦一趟。并说:“上回我错了,这次非将军出马不行,请将军别再推辞了。”王翦说:“我已经老了,请大王另派别人吧。”秦王再三道歉,并亲手把大将军印戴在王翦的身上。王翦说:“楚是大国,地广人多,楚王号令一出,要发动一百万人马也不太难,我说六十万还怕不太够呢,要再少那就不行了。”秦王完全同意王翦的意见,用自己的车马把王翦接回朝廷,拜他为大将,交给他六十万人马,仍派蒙武为副将。

↑虎符,分左右两片

出兵的那天,秦王亲自到灞上(今陕西西安东)为王翦饯行。在酒宴上,王翦向秦王请求多赐给他一些良田、府第、池苑。秦王说:“将军凯旋,难道还怕受穷吗?”王翦说:“我请求这些东西,是为我的子孙后代考虑啊。”秦王政听后大笑。王翦率军启行,在路上五次派人回来向秦王请求赏赐,一会儿要求多赐田宅,一会儿要求多赏园林,副将蒙武笑着对王翦说:“老将军何必要求赏赐,打完了仗还怕不封侯吗?”王翦悄悄地对蒙武说:“不对,秦王政爱猜疑,今天把全国的军队都交给我们了,他总是不放心。我一而再,再而三向他请赐田宅池苑,使他知道我就为这点小事考虑,别无所图,使他安心,不再怀疑我会背叛他。”蒙武听后恍然大悟,一再点头称是。

以逸待劳 伺机出击

王翦率领大军到了天中山(今河南商水县西北)驻扎下来。楚国听说王翦率兵六十万伐楚,于是倾全国之兵四十万,派大将项燕和副将景骐率领迎击。楚军遇到秦军后,项燕下令向秦军发动猛攻。王翦严守营垒,按兵不动,他采取以逸待劳,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同时,他另派出一支人马专门负责运送粮草,保证军需得到源源不断地供应,使远来的秦军能进行持久战。两军对峙长达一年之久,王翦利用这段空隙的时间,抓紧操练人马,又让士卒得到充分的休息,并以丰盛的伙食犒劳士兵。王翦关心士卒的疾苦,和士兵同吃同住。在军事训练中,他仔细观察士兵的投石距离,后来发现战士的投石已超过规定的距离,他认为士兵可用了。

楚军多次向秦军挑战,王翦坚壁不出。楚将项燕产生了错觉,认为王翦是来这里驻防的,有了麻痹轻敌的思想。于是,项燕下令楚军向东转移。王翦乘机发动全线进攻,秦军已休息多日,精力充沛,犹如猛虎下山,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楚军压了过来。楚军在思想上毫无准备,遭到突然袭击,手忙脚乱,四散奔逃。秦军乘胜追击,楚军死伤惨重,溃不成军。

彻底灭楚 降服越君

项燕带领残兵败将逃往淮上地区。王翦带兵穷追不舍,一直追到楚国新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楚王负刍(楚考烈王的儿子)当了俘虏,楚军副将景骐自杀。

项燕在淮上招募了两万五千名青壮年,组成了一支新军。他带领这支新军进驻徐城(今安徽泗县北),准备继续扩大队伍,再和秦军决一死战。这时楚王的兄弟昌平君从寿春逃来,告诉项燕寿春失守,楚王被俘的消息。项燕表示寿春虽已被占,但楚国仍拥有吴、越之地,地方千里,人口众多,足可以防御自立,待机恢复楚国的河山。他立昌平君为楚王,渡过长江,据守江南。

王翦听说楚国又立新君,拥兵江南,企图东山再起。他命令蒙武打造战船,训练水军,准备渡过长江,进攻江南,彻底灭亡楚国。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率军渡江南下。因为王翦等先已训练好一支熟悉水战的军队,从水路和陆路同时追击楚军,在蕲(今安徽宿州市)地杀死项燕,用乱箭射死了昌平君,楚国彻底灭亡了。

接着,王翦率军降服了越君,设会稽郡,使秦国的统治范围达到东海之滨。

王翦灭楚之后,胜利回国,因作战有功,被封为武城侯。他向秦王告老,退居林下,功成身退,保持了荣誉。

刘英航

作者刘英航,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曾在北京市中学任教,后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历任讲师、副教授。著有《周瑜传》。 YqedttoLuTrtAPZEPrvK6L/fwwi/uPYXKjPo2crEnuxpWUrLNSCxf4DrFiI8FvX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