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身残心不残的孙膑

孙膑个人小档案

姓名:孙膑

别名:孙伯灵

所处时代:战国

生卒年:?—前316年

官职:军师

出生地: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鄄城)

辅佐君王:齐威王

军事成就:取得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的胜利

轶事典故:田忌赛马、围魏救赵

代表作品:《孙膑兵法》

追尊:武清伯(北宋)

最得意:两次败魏

最失意:遭受膑刑

孙膑

在春秋战国这一伟大历史变革时期,曾涌现出一大批各方面的优秀人物。其中,有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就是战国中期的孙膑。

孙膑是孙武的后裔,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其生卒年代不详,大体在吴起之后,与商鞅、孟轲同时。他的一生坎坷不平,连真实名字也没有留下。他曾经被迫害受过膑刑(砍掉两块膝盖骨)。但他忍辱不屈,发愤自强,终于成为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故史书上称他为孙膑。

孙膑生活在战国中期,当时秦、齐、楚、燕、魏、赵、韩七雄争立,是一个战争频繁而激烈的多事之秋,同时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据说,少年时期的孙膑,生活孤苦,再加上连年战乱,使他深深感到,战争的胜负,与国家的安危、人民的生活、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便下定决心要学兵习武,准备在这峥嵘岁月里做一番事业。于是,孙膑在成年以后即外出游学,到深山里拜鬼谷子先生为师,勤奋刻苦地学习兵书战策。鬼谷子先生是一位隐士,长于兵学和纵横捭阖之术,战国时著名兵家尉缭和纵横家苏秦、张仪,都出于他的门下。孙膑专心致志地学习,虚心向鬼谷子求教。鬼谷子把《孙子兵法》十三篇传授给孙膑,不到三天,孙膑即能背诵无误,对答如流,并发挥出许多深刻而独到的见解。鬼谷子十分惊奇,高兴地赞叹说:“这下,孙武子可后继有人了!”

和孙膑一起拜鬼谷子先生为师学习兵法的人很多,其中有个同学叫庞涓。此人生性奸诈,嫉贤妒能。他表面上和孙膑很好,双方约定,日后一旦得志,彼此互不相忘。

不久,庞涓提前下山,投奔到魏国。魏国在战国初期曾经是独霸中原的强国;进入战国中期之后,为了扩大疆土,继续东征西讨,四面出击。庞涓颇有一些才干,他一到魏国很快就得到魏惠王的赏识,当上将军。庞涓有了用武之地,心中很是高兴。但是,他也深知自己的才能远不如孙膑,担心日后孙膑下山,如果来到魏国,自己的声誉和地位就会受到妨碍和影响;如果孙膑投奔到别的国家,将来在战场上兵戎相见,自己恐怕不是他的对手。庞涓想来想去,觉得只有早日除掉孙膑,才能消除后患,确保自己无敌于天下。于是,他派人上山去请孙膑,用花言巧语劝孙膑前来魏国。孙膑心想,庞涓是自己的好朋友,魏国又是一个地处中原的强国,到那里可以发挥自己的才智,施展自己的抱负,欣然允诺。孙膑一到魏国,庞涓先是假意欢迎,热情接待。不久便诬陷孙膑私通齐国,并通过魏惠王对孙膑施以膑刑,还在他的脸上刺字。庞涓自以为得计,既使孙膑变成终身残废,无法再出仕做官,妨碍自己的前途,又可以把孙膑作为“奇货”控制起来,养在庞府,为自己效劳。

具有雄才大略的孙膑,刚刚走上社会,便遭此横祸,身陷逆境,好不凄惨。但是,孙膑毕竟是个意志非凡的人,他更加设法摆脱庞涓的监视,暗中加紧钻研兵法,以备将来逃离虎口,报仇雪耻。

过了一些时候,齐国的使者来到魏国。孙膑乘人不备,暗中去见齐使。他以刑徒的身份、惊人的才华和慷慨的陈词,打动了使者的心。使者回国时,事先将孙膑藏在自己乘坐的车里,大摇大摆地带回了齐国。

↑错金银马首形铜马辕饰

孙膑回到齐国后,受到齐国大将田忌的赏识。田忌待以上宾之礼,对他言听计从。当时,在齐国的王公贵族中流行一种赛马的活动,田忌也常常参加。有一次孙膑观看田忌和齐威王赛马,马分三等,双方都以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结果田忌连输三局。孙膑通过观察,觉得田忌的马和齐威王的马,足力相差不大,如果田忌用上等马对威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威王的下等马,用下等马对威王的上等马,保证可以赢得比赛。在下次比赛时,他让田忌依此计策而行,结果田忌两胜一负,赢得千金。这个小小的故事,后来被传为千古佳话。它揭示了军事斗争中一个很重要的战术,就是在战争中要善于用局部的损失,换取全局的胜利。正确运用这一战术,就能出奇制胜,变劣势为优势,从而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因此,孙膑的这一计策,受到历代军事家的重视和称道。

齐威王在这次赛马中输给田忌,感到非常惊讶,向田忌询问,才知道是孙膑出的主意。田忌借这个机会把孙膑推荐给了齐威王。威王十分高兴,很快便召见孙膑,同他畅谈兵法。孙膑尽吐平生所学,与威王谈得相当投机。威王发现孙膑是个杰出的军事天才,便任命他做了齐国的军师。孙膑从此由一个刑余之人,一跃成为一个大国军队的统帅,开始大显身手。

自战国初期以来,魏国长期处于独霸中原的地位,先后夺占秦、齐、楚等国的大片领土。齐国是东方的一个大国,齐威王即位后进行政治、经济、军事的一系列改革,决心同魏国争霸中原。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魏国大举进攻赵国,派庞涓率兵八万包围了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企图一举亡赵。赵国派人向齐国求救。齐威王答应救赵,但没有立即大举出兵,而是先用一小部分兵力,联合宋、卫两国南攻魏国的襄陵,与赵军遥相呼应,以坚定赵国抗魏的决心。第二年,赵、魏两国经过一年多激战,邯郸已岌岌可危,魏军也受到很大消耗。而秦、楚两国此时也从西、南两个方向对魏国发动了一定规模的进攻。这时,齐威王才下令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领八万齐军,大举攻魏。

出兵前,田忌和孙膑一起研究作战方针。田忌的意见是直接北上邯郸,与魏军决战,以解赵围。孙膑不赞成这一意见,提出一个“批亢捣虚”“围魏救赵”的作战方针。他说:“魏军长期攻赵,精兵必然都集中在邯郸城下,国内留守的不过是些老弱残卒。如果我们乘虚进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后方,魏军就必然要丢下邯郸而回师自救。这样,既解了邯郸之围,又可以乘魏军长途跋涉的疲困将其歼灭,一举两得。”田忌一听,心中大喜,采纳了孙膑的意见。

由于当时魏军的战斗力很强,不仅齐军北上邯郸没有取胜的把握,即使采取“围魏救赵”的方针,如果意图暴露,庞涓及早回兵自救,这对齐军也仍然是不太有利的。因此,孙膑又建议田忌,“围魏救赵”不能径情直趋,要首先挥师南下,佯攻魏国的平陵,并在佯攻中佯败。平陵是魏国东部地区的军事重镇,兵多粮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孙膑提出佯攻平陵并在佯攻中佯败的目的,是为了迷惑、麻痹庞涓,给他造成齐军指挥无能的假象,促使他继续放心地围攻邯郸,进一步消耗其实力,而不急于回师自救。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这一建议。这一招果然奏效,齐军采取佯攻平陵并在佯攻中佯败的行动后,庞涓不但没有做回师自救的准备,反而更加放心地围攻邯郸。同样,魏惠王也被齐军的行动所麻痹,让魏军主力继续在邯郸鏖战,未对魏都大梁做必要的防御部署。

↑邯郸赵故城遗址

周显王十六年(前353年),庞涓竭尽全力,终于攻克了邯郸。就在这时,孙膑建议田忌,立即转兵西下,把攻击的矛头指向魏都大梁,派一部分轻车锐卒,直驱大梁城郊,以突然猛烈的“攻心”之势,逼迫庞涓星夜回师;同时偷偷地把齐军主力埋伏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准备截击魏军。田忌依计而行。大梁是魏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得失关系到魏国的存亡。齐军直捣大梁,魏惠王十分恐慌,不得不急令庞涓回师。庞涓刚刚攻下邯郸,正在得意忘形,忽闻大梁危急,迫在眉睫,真是又气又急,怒不可遏。他顾不得部队的久战疲劳和损伤,也来不及休整,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邯郸,亲自率领魏军主力,日夜兼程,回兵赴救大梁。当庞涓匆匆渡过黄河,刚刚走到桂陵的时候,就碰上了早已埋伏在那里的齐军主力。齐军以逸待劳,大破魏军。魏军几乎全军覆没,庞涓仅以身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战后,魏惠王被迫与赵国讲和,归还邯郸,赵国亡而复存。

在这次作战中,孙膑运用大规模机动作战的战略,采取攻其必救、以逸待劳等战法,重创了久霸中原、不可一世的魏军,充分显示了其指挥作战的卓越才能,为齐威王进一步争霸中原、战胜魏国奠定了基础。

魏国虽然在桂陵之战受到较大的打击,但它久霸中原的余威尚在,并不甘于自己的失败。战国初期以来的经验表明,地处中原的魏、赵、韩三国,什么时候联合起来一致对外,其扩张战争就能顺利进展,不断取得胜利;什么时候发生矛盾,互相攻击,其对外扩张的战争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桂陵之战后,魏惠王接受历史教训,除了加强整顿内部,还积极开展联合韩、赵的外交活动。通过归还邯郸,重新结好赵国,恢复了魏、赵关系。又积极拉拢韩国,在韩国军队的协助下,先后击败秦、楚两国的进攻,并解除了齐、宋、卫联军对襄陵的长期包围。因此,魏国较快地恢复了元气,继续维持其中原霸主的地位。齐威王见魏国的力量仍然比较强大,一时难以全面制胜,在魏、韩联军解襄陵之围时没有大动干戈,暂时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魏惠王是个自恃强大而又缺乏深远战略思想的君主。他通过联合韩、赵取得一些胜利后,又骄傲起来,忘记历史的教训,重新做起吞韩灭赵、独占中原的美梦。周显王二十九年(前340年),即桂陵之战后十三年,魏惠王派庞涓率兵大举进攻韩国,企图一举亡韩。三晋(魏、赵、韩三国)的联盟再次遭到破坏,这就给齐威王进一步争夺中原霸权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韩国在魏国的西南,是战国七雄中比较弱小的一个,根本不是魏国的对手。在强大的魏军进攻面前,韩国派遣使臣到齐国去求救。齐威王召集群臣商讨出兵救韩问题。可是,相国邹忌却主张不救,认为齐国需要加强内部治理,不宜对外用兵,大将田忌则主张早救,担心救晚了韩国会投降魏国,失去攻魏的战机,二人争执不下,齐威王征询孙膑的意见,孙膑则提出一个“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 的建议。他认为,如果不出兵救韩,韩国会投降魏国,魏国就更强大,对齐国的威胁也就会随之增大,因此,不救韩国对齐国不利。但是,齐国的军队必须为齐国的利益而战,如果过早地出兵救韩,就等于由齐国来代替韩国作战,一旦两败俱伤,到头来齐国还得听从韩国的支配和摆布,因此,过早地出兵救韩对齐国也是不利的,只有先答应救韩,让韩、魏两国激烈拼杀,互相消耗实力,然后再出兵攻击疲惫的魏军,拯救危亡的韩国,这样做对齐国才最为有利。齐威王认为孙膑的主张很有道理,决定照此办理。他亲自出面,热情接待韩国的使臣,答应坚决出兵救韩,鼓励韩国全力抗击魏军。

韩国因得到齐国救援的允诺,便有恃无恐,果然奋起抵抗入侵的魏军。但由于弱不敌强,结果五战五败,国家濒于危亡,同时,魏军也遭到一定的伤亡。于是,齐威王抓住韩危、魏疲的有利时机,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兵攻魏救韩。这一次,田忌又一次采取“直走大梁” 、威逼魏都的攻心战法,杀气腾腾地向魏国扑来。魏惠王鉴于桂陵之战的教训,再也不敢让魏军在韩国恋战,急忙把庞涓调回,并命太子申为上将军,率兵十万迎击齐军,企图与齐军进行一次战略决战。

这一次同桂陵之战的形势有所不同,魏军有一定的准备,兵力也较多较强,而且是主动迎击齐军,来势很猛。孙膑冷静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对田忌说:“彼三晋之兵(这里特指魏军),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也就是说,要利用魏军悍勇轻敌和急于求战的心理,设法诱其中计。田忌进一步询问怎样因势利导,孙膑胸有成竹地提出一个退兵减灶的计策,即避免与魏军正面接触,主动引兵东撤,而在退兵途中,第一天造十万人做饭用的锅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人的锅灶,第三天减为三万人的锅灶,以此显示齐军怯战、逃亡大半的势态,助长魏军的骄傲轻敌思想,诱其穷追猛赶,以便寻机设伏加以歼灭。田忌完全赞同孙膑的建议,依计而行。

庞涓怒气冲冲地率兵从韩国返回魏国,本想痛痛快快地与齐军决一死战,以雪桂陵之战的耻辱。不料齐军一仗未打就撤退了,于是他和太子申一起,率领十万魏军紧紧追击。追击开始时庞涓还比较谨慎,注意部队的休息,保持各部之间的配合与联系,不敢疏忽麻痹。一连追了三天,庞涓发现齐军的锅灶一天比一天减少,不禁暗暗高兴,以为齐军真的懦弱怯战,士气低落,已经逃亡大半,不堪一击。于是,庞涓把大队步兵甩在后面,亲率轻车锐骑,马不停蹄,昼夜兼程地猛追齐军。

庞涓在后面拼命追赶,田忌、孙膑却在前面从容撤退。孙膑准确地计算着魏军的行程,判断庞涓必然于某一天的日落后到达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马陵地势险要,山高路窄,树多林密,是设伏歼敌的理想场所。齐军于是停止撤退,在马陵一带砍伐树木,堵塞道路,设置障碍,布下重重埋伏,准备围歼追敌。孙膑还选出一万名弓弩手,埋伏在马陵道两侧的山林草丛之中,并把路旁一棵大树剥去一块树皮,在树干上书写“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八个大字。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孙膑吩咐士兵说:“夜里一发现火光,就一齐放箭!”

果然不出孙膑所料,天黑之后,庞涓率领追兵到达马陵。他见道路被树木堵塞,立即命令士兵们下马、下车,准备开路追击。忽然间,庞涓发现路旁的一棵大树上隐隐约约写着什么字,便叫人点着火把来观看。他刚刚读完树上的八个大字,连叫“不好!”准备撤退。但未等他下令退兵,齐军已万弩齐发。魏军顿时大乱,被四面包围起来,既无法组织抵抗,又无路可逃,全部被歼。庞涓身负重伤,拔剑自刎。自刎之前,他仍不知悔悟自责,愤恨不平地说:“真不该成就了孙膑这小子的威名!”齐军歼灭庞涓所率的精锐后,乘胜发起进攻,歼灭魏军十万,并俘虏了魏军统帅太子申,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形势图

经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魏国的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丧失了中原霸权。齐国则声威大振,威服诸侯,称霸中原。孙膑也因此而名扬天下,实现了他平生的抱负。

孙膑虽然为齐国立下汗马功劳,做出巨大的贡献,但在政治上却不得意。马陵之战前后,齐国上层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相国邹忌与大将田忌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发展到互不相容的地步。邹忌之所以反对出兵救韩,其真实目的就是怕田忌立功,影响自己的声誉和地位。后来因齐威王赞成出兵救韩,邹忌无法阻挡,他又改变主意,企图通过战争,借刀杀人,寄希望于田忌战败身死,或因战败而被废黜。孙膑因在魏国曾亲遭庞涓的陷害,所以对邹忌十分警惕。马陵大捷后,他曾劝田忌拥兵入朝,驱除邹忌,田忌没有采纳。结果不久,田忌便遭到邹忌的陷害,被迫流亡楚国。

由于对邹忌十分警惕,马陵大捷后孙膑不仅没有接受齐威王新的封赏,还主动辞去军师的官职,以避免遭到其嫉妒与陷害。田忌政治上失势而流亡楚国后,他也离开齐国的政治舞台,过起了隐居生活。晚年他把全部精力用于军事理论的著述,深究兵法,写出流传千古的《孙膑兵法》。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孙膑兵法》共有八十九篇,图四卷。早在战国后期就已广泛流传于世。可惜这部重要著作,在东汉末年失传了。直到1972年4月,才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发现一批《孙膑兵法》的残简。经过文物部门整理、注释,于1975年正式出版,分上、下编,各十五篇,共一万一千余字。由于竹简残缺不全,其中上编十五篇可以肯定是孙膑及其弟子们的著述;下编十五篇则无法完全肯定是孙膑及其弟子们的作品。仅就上编而言,虽然远非《孙膑兵法》原书的全貌,但也可从中看出,它总结了战国中期大量的作战经验,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有很高的军事理论价值。

↑《孙膑兵法》残简

在战争观方面,孙膑针对战国中期七雄争立的局面,总结了古代黄帝战蚩尤、武王伐纣、周公东征等历史经验,充分肯定了进步的统一战争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意义。他明确指出,面对着七雄争立、天下分裂、战争频仍、弱肉强食的现实,用仁、义、礼、乐的空洞说教是无法解除战乱的,只有通过“战胜而强立”“举兵绳之” 的战争手段,才能实现国家的统一,促进历史的发展。同时,孙膑也反对好战的“乐兵”思想,认为凡是迷信武力、贪求胜利、穷兵黩武的人,必然会带来国破家亡的严重后果。因此,他积极地主张变法革新,改良政治,发展经济,富国强兵,做到“有委” (即有充分的物资储备)、“有义” (即有进行战争的正当理由),“事备而后动” (即先做好战争准备,而后采取战争行动),这样才能确保进步统一战争的胜利。这就是孙膑在战争问题上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观点,较之《孙子兵法》所说“兵者,国之大事”的思想更深入一步,是有重大进步意义的。

在战略理论方面,孙膑根据战国时代武器的进步、军队的发展、战争规模的扩大和作战方式的改变,提出了“必攻不守” 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当时,威力巨大的弩已广泛应用于战场,军队中步、骑、弩兵大量发展起来,传统的车战方式已被以步骑为主的作战方式所代替。适应这一新的情况,孙膑认为,在战略指导上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必攻不守”。为此,有一次孙膑同田忌争论得面红耳赤。田忌坚持一般兵家的观点,把严明的赏、罚和高度集中的指挥权、创造有利的作战态势、运用计谋、巧施诡诈看作是用兵最紧要的问题;孙膑则不同意这一看法,他充分肯定了赏、罚和权、势,谋、诈的意义,认为都有助于获取战争的胜利,但不是用兵最紧要的问题,最紧要的问题是“必攻不守”,并以理服人地说服了田忌。所谓“必攻不守”,其实质是一种大规模机动作战的战略思想。它和春秋以前的正规车战迥然不同,不是作战双方先集中兵力,摆好阵势,然后发起攻击而决胜负。“必攻不守”的着眼点就是坚决打击(即所谓“必攻”)敌人空虚而要害之处(即所谓“不守”),牵一发而动全局,以此来调动敌人,疲惫敌人,消灭敌人,化劣为优,以弱胜强,夺取战争全局的胜利。这一战略思想和《孙子兵法》中所说的“避实击虚”“出奇制胜”“攻其所必救”“攻其所不守”等论述是一脉相承的,在军事理论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由孙膑参与谋划指挥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就是“必攻不守”这一战略思想的生动体现。特别是“围魏救赵”这一战法,受到历代军事家的好评,至今仍有借鉴和实用价值。

↑战国连发怒,荆州博物馆收藏

在战术方法方面,孙膑结合战国中期的战争实践,总结了大量具体经验,提出不少灵活用兵、巧妙造势的原则。古人说“孙膑贵势” ,孙膑确实很重视“势”的问题,他要求用兵布阵,必须造成极其险峻的有利态势,像射箭一样,“发于肩膺(胸)之间,杀人百步之外” ,给敌以突然猛烈、猝不及防、手足无措的打击。他还强调,要根据不同的敌情、我情和地形条件,采取不同的用兵方法:在两军相当、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要善于佯败诱敌,两侧设伏,“并卒(集中兵力)而击之” ;在我强敌弱、我众敌寡的情况下,要善于“赞师” ,即巧施欺诈,示弱于敌,引其出战,聚而歼之;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要善于“让威” ,即先让一步,后发制人,也可以先发制人,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打乱敌指挥,歼灭敌中坚,迫使敌崩溃;在平原旷野要多用车兵,在山区险地要多用骑兵,在要塞隘口要多用弩兵,使自己处于有利的“生地”,使敌人处于不利的“死地”,做到“居生击死” ,以长击短。这就是孙膑的一些主要战术思想,发展、丰富了《孙子兵法》关于“因敌而制胜”的理论。

在军队建设方面,孙膑着重强调以人为贵的原则,认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 ,把以人为贵,训练精兵强将,以适应大规模战争的需要,作为治军的根本要求。他对将帅的要求十分严格,不仅要有勇有谋,必须具备仁,义、德、信、智、决等条件,还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内得民心,外晓敌情,精通八阵,能够自如地掌握和运用指导战争的规律。对士兵的要求是注重质量,提高其素质;必须“篡(选)贤取良” ,经过严格选拔,施行严格训练;做到信赏明罚,正确使用。信赏明罚是一切兵家的信条,但孙膑的高明之处在于:强调上级的命令必须正确,要切合实际,不能单纯依靠重赏严刑去企求胜利,尤其反对在错误的指挥下强迫士兵去做无谓的牺牲。他说,如果布阵没有精锐的前锋和强大的后卫,强迫士兵去发起攻击,这就是最愚蠢的行动,是“不知兵之至也” 。他甚至对国君也提出了要求,把士兵比作矢,把将领比作弩,把国君比作射箭的人,强调这三方面都必须合乎要求,即国君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将领能实施正确的指挥,士兵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做到三位一体,协调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打胜仗。这就是孙膑的主要治军思想。其中强调以人为贵和对待士兵的态度,较之《孙子兵法》也有一定的发展。

在军事哲学方面,孙膑继承了《孙子兵法》的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并在“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科学论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道”制胜的重要观点。《孙子兵法》中也有一些关于“道”的论述,其主要含义是指政治,如《计篇》说:“道者,全民与上同意也(即上下同心同德),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孙膑兵法》则不然,仅上编关于“道”的论述即近三十处,都是指如何认识和运用战争规律的问题,如说:“先知胜不胜之谓知道” ,“强兵”之“道”是“富国” ,“破强敌,取猛将”之“道”是“阵”“势”“变”“权” ,“以一击十”之“道”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等等。孙膑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不仅仅是客观条件,而且必须有主观上的正确指导,主观指导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合乎客观规律的“道”。因此,他把指导战争的一切理论,都提到“道”的高度来认识。他说:“知道,胜”,“不知道,不胜” ;“安万乘国,广万乘王,全万乘之民命者,唯知道” ;“知道者,兵有功,主有名” 。在《孙膑兵法·威王问》篇中,齐威王一连提出九个问题,田忌提出七个问题,孙膑都一一用“道”做了回答。用“道”来解决各种问题,以“道”制胜,这就是孙膑的军事哲学。

自从闻名世界的《孙子兵法》在春秋末期问世后,历代学兵者莫不以《孙子兵法》为师。其中,孙膑可以说是一位成就显著的佼佼者,整个《孙膑兵法》就是最好的明证。

综观孙膑的一生,历尽艰辛曲折,忍辱不屈,奋斗不息。在实践上,对战国中期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军事理论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确实是我国古代一位发愤成才的杰出军事家。 axynyED9qAxjdx6NSruKfpfoYo9VfgCXYXViXIXGnAsIpNQC5ntOf9H+dNPnAJv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