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结构化接收信息的三个步骤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以思维缜密而闻名于世,在《诸葛亮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初,亮在荆州,与元直及汝南孟公威、颍川石广元游学,三人务于精通,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非常聪明,他一读文章就能读出大略,学习时从大处着眼而非拘泥于细节。这是典型的具备结构思考力的例子,它强调的是无论思考和表达时做到先总后分、先框架后细节、先重要后次要、先结果后原因。我们怎样才能像诸葛亮一样,看事情就看出大略来呢?接下来跟大家分享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清晰地找出对方所传递信息的结构,并有效地概括出核心内容。

日常工作中接收到杂乱无章信息的场景非常常见。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领导找到你说了一件事情,然后希望你第二天做一个PPT报告给他,他要在大会上发言用。试想一下,我们的领导一定不会这样说:“小张啊,我明天报告的中心思想是……支撑这个中心思想一共有3个理由,支撑第1个理由有4个子理由,支撑第2个理由有2个子理由……”一定不会,他可能是先丢给你一堆资料和数据,然后把他的思路非常零散地说给你。这个时候,如果想要做出一个符合领导要求的PPT就需要通过结构思考力找出它的结构来,然后把这个结构放到PPT里。同样的,你开完会后,面对一堆杂乱无章的会议纪要,如何整理出会议成果?也是找出这些内容的结构来,结论是什么、要点是什么、次要点是什么,未来将成果汇报给他人时才更加清晰有说服力!

再比如,你去听一个演讲,如果演讲人的结构非常清晰,上来就非常明确地跟你表述清楚观点,然后逐步地证明这个结论,你作为听众会很轻松。然而,如果这位演讲者表述杂乱无章,更可怕的是他的口才特别好,1个半小时的演讲信息量比一般人还要大,这个时候你就会比较痛苦,如何整理演讲的收获,完全说不清楚。

天下之大,为人领导者、为人师者、为人父母者、为人朋友者作为信息的传递者思维不结构化的人大有人在,他们往往观点不明确、要点不清晰,作为接收者的我们就会变得很痛苦。那么我们如何像诸葛亮一样一眼看出“大略”呢?本节教大家一些方法在纷繁的信息中识别关键点,理解他人的核心内容并能够总结清楚,也就是运用结构思考力做到听清楚、说明白!我将这个方法总结为三个步骤。(见图1-11)

图1-11 结构化接收信息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识别信息中的事实、理由及结论。找出信息中哪些是观点类的,哪些是事实描述类的信息,观点类的信息中哪些是结论、哪些是支撑结论的理由,并将它们区分开。

第二步:找到事实与观点的对应关系,并画出结构图。接下来找出这些事实与观点的对应关系,并依据事实、理由、结论的对应关系画出金字塔结构图。

第三步:一句话概括出所有内容。接收信息除了在前两步做到能够听清楚以外,最后还要用一句话概括出所有内容,做到说明白。

第一步—识别信息中的事实、理由及结论,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1.寻找哪些是观点

何为观点?简单的理解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它是个人的看法区别于事实存在的,这样理解的话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出信息中的观点来。我们用一个案例来体会一下,《来自星星的你》中都教授拥有超能力的同时却遇到了一个小麻烦,尽管他有着超凡的感觉与运动能力,但一旦接触到人类的唾液或血液,他的超能力就会减弱或消失,甚至会有死亡的危险。于是网友开始热议,都教授能跟千女神生个孩子吗?以下文章节选自科学松鼠会网站。

《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能跟千女神生个孩子吗?

在孩童时,大多数人都曾幻想自己能有超能力。然而一部部电视作品让看似浪漫的超能力充满了现实的无力感。《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告诉我们永生的痛苦;《蜘蛛侠》告诉我们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超人》告诉我们超能力也有失灵的时候。最近很火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男主角都教授的超能力就属于最后一种。尽管他有着超凡的感觉与运动能力,但一旦接触到人类的唾液或血液,他的超能力就会减弱或消失,甚至会有死亡的危险。

……

基因改造也不靠谱,免疫脱敏最可能奏效

另外一种方法则是先找到千女神体内的哪些蛋白导致了都教授的过敏反应,再利用基因技术去抑制这些蛋白的合成。 但地球的生物技术并不足以实现这个功能。即便都教授的母星有着特殊的基因改造技巧,也依旧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人体内的蛋白数以万计,要找出其中可能的抗原并不容易。 如果要考虑到蛋白之间相互作用造成的蛋白结构改变,则工作量更要上升一个数量级。

此外,万一起作用的是人体蛋白质普遍带有的修饰,或者是一些影响关键生理反应的蛋白,这个方法就不管用了—— 如果抑制了这些修饰或关键蛋白,千女神无疑会有性命之虞。

既然不能在千女神身上动刀,那么自然只能转向都教授了。考虑到都教授的免疫系统属于过于敏感那一类, 或许最有效而副作用最小的方法莫过于系统脱敏了。 也就是说,先接触不足以引起免疫反应的极低浓度的过敏原,使身体适应之后再逐渐提高过敏原的浓度,最终实现对这种物质产生耐受,不再敏感。

这一点剧中已经有所暗示,开始时,都教授只能自己做饭自己吃,随着剧情进展,已经能跟其他人同桌吃饭了;更关键的是,初吻过后,都教授发烧好几天,可之后再跟千女神接吻也只是不舒服一晚上而已。 看起来,脱敏疗法还是有可能成功的。 也许终将有一天两人会过上普通夫妻般的生活。

《来自星星的你》剧照。都教授与千女神说不清第几次接吻后

文中下划线部分均是作者个人的一些看法,也就是观点类的信息。

2.确认哪个观点是结论

表达者清晰明确地表达结论非常重要。我在高校工作时参加一次学术会议。会上有一位学者的演讲非常精彩,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的热情洋溢和博学多才,过程中引用专家们各方面大量的研究成果和他本人的实践经验,然而很多人在听他演讲时感到有些迷惑和好奇,即不知道他演讲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为听众也不知道他举了那么多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到底想让我们相信什么结论。

作为信息接收者想要知道对方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就要明确其表达的结论。在众多的观点里如何判断哪个是对方想要表达的结论呢?结论在结构思考力当中也被称为“中心思想”。它首先是个观点,其次需要被别的观点(理由)或事实支撑,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结论。比如,“一些专家建议,吸烟的求职者在面试时尽力隐瞒这个事实。我个人认为,所有这些欺骗雇主的建议都是不明智的。隐瞒又有什么用呢?被雇用以后还是会被发现。讨厌抽烟的老板仍可以找一两个借口把你辞退,甚至不用提抽烟两个字。所以,不要试图隐瞒。”作者想要表达什么结论呢?很明显是面试时“不要试图隐瞒”,而其他的几个观点都是支撑这个结论的理由。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几个确定“结论”的主要线索。

线索1:寻找结论的指示词

通过关注重点的指示词来去判断。因为结构思考力接收信息除了应用在文字信息收集以外,最主要的战场还是口头表达。当客户、同事、上司跟你沟通一件事情或者听一个演讲时可以通过关注重点的指示词来去判断,对方想要表达的结论到底是什么。指示词包括:

● 因此 ● 表明

● 由此可知 ● 由此得出

● 因此可以断定 ● 我要说的重点是

● 显示出 ● 证明

● 告诉我们 ● 问题的实质是

● 所以

当然并不是所有对方的表达一定会应用这些词语,不过这些词确实为我们找出结论提供了简便的方法。

线索2:关注几个重要的位置

有几个重点位置我们要格外关注,比如表达的开头、结尾,如果是文章的话还要格外关注下段落的开头及结尾处,这些地方都是比较容易呈现结论的地方。比如《来自星星的你》案例中的结论就出现在段首“基因改造也不靠谱,免疫脱敏最可能奏效”。当然如果这个表达的人结构思考力很强,那我们就非常轻松了。因为结论先行的标准告诉我们,开头表达的就是结论。所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自己是表述者,那么就别让听众或读者辛苦了,一定记得要结论先行。

线索3:问一问“所以呢?”

尝试着问一问“所以呢?”。这个小技巧在课上的时候我也经常提到,比如当你的下属来找你汇报一件事,因为对方不具备结构思考力,所以进来以后就不停地说,这时这个技巧就可以帮你快速地找出他想要表达的结论来。就是问他“所以呢”,他说呀说说呀说,你就问“所以呢”,说呀说说呀说,你就问“所以呢”,其实是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逼着对方去表述结论到底是什么。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特别隐晦的文字内容,看完以后我们可以尝试着问自己“所以对方想要表达的结论是什么呢”,当然这种方法虽好,但却不太适用于与上司的沟通。为什么?如果不怕被炒鱿鱼,你可以自己试一下。

3.找出支持结论的理由

理由首先也是一个观点,是解释为什么结论可以被认可的原因,它告诉我们为什么可以相信这个结论。接下来就要判断这些观点中到底有哪些是支持结论的理由,因为只有结论被理由支撑了,才是有价值的结论。而且具备完整的结论、理由和事实的表达才会更加有说服力。(见图1-12)

那么,如何在众多的观点中区分哪个观点是理由呢?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几个主要的线索。

图1-12 具有说服力的金字塔结构模型

线索1:寻找理由的提示词

理由是在对结论进行解释,所以与寻找结论类似,理由也会经常藏在一些理由提示词的后面。比如:

● 由于 ● 因为这个原因

● 因为这个事实 ● 鉴于

● 有以下材料支撑 ● 因为证据是

● 调研显示 ● 第一,第二,第三

●……

线索2:问一问“为什么呢”

找结论的时候要问一问“所以呢”,其实结构思考力是从下往上找结论。而找理由的这个技巧与找结论的正好相反,是已经确认了结论是什么找对应的理由,所以问的问题是“为什么呢”。多问为什么是特别好的思维习惯,凡事多问为什么可以帮助我们层层递进的分析问题,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问问题,最后得到最核心的原因。

在管理当中有一个经典的案例。比如,发现车间的地上有一摊油污,该怎么解决呢?把它擦掉就行了,但这只是表面上的解决。要找出根本的原因需要不断地问为什么:

为什么地面上会有一摊油污呢?是因为机器漏油了。

为什么机器漏油了呢?是因为胶垫老化了。

为什么胶垫提前老化了呢?是因为这批胶垫质量不好。

为什么质量不好呢?是因为采购的价格便宜。

为什么采购价格低呢?是因为采购部的采购方案发生了变化。

这个案例是集中在一个问题上不断进行追问,我只是想让大家体会通过为什么是可以找出理由的。当然在结构思考力接收信息中,不一定会一个点问这么深。

再比如《来自星星的你》案例中,对于结论提问。

为什么“基因改造也不靠谱,免疫脱敏最可能奏效”?

因为第一基因改造不靠谱,第二免疫脱敏最可能奏效。

为什么第一基因改造不靠谱?因为找出其中可能的抗原并不容易;千女神无疑会有性命之虞。

为什么免疫脱敏最可能奏效?因为它是最有效而副作用最小的方法;看起来,脱敏疗法还是有可能成功的。

再往下问其实就可能出事实和数据了。

4.戴上白帽子看都有哪些事实?

找出事实的技巧跟找出理由的技巧类似,因为事实是用来支撑理由的,就如同理由是用来支撑结论的一样。比如《来自星星的你》案例中,再问个为什么就可能出事实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上面的方法了。提到事实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概念,叫“白帽子”。介绍这个概念之前先一起来回顾一个故事——盲人摸象,故事的结尾是:“至今,这些盲人还在喋喋不休的争论中。”大家都知道,每个人说得都对,但因为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所以造成了分歧。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思维训练大师德波诺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考方法叫水平思考,他在《六顶思考帽》一书中对这个方法进行了形象化的诠释,把人们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形象地比喻为六种颜色的帽子。当讨论问题时,大家都戴同一个颜色的帽子,这样就能保证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一致的,其中白帽子代表的是信息、事实和数字。这里在找支撑理由的“事实”的过程中,我仅引用六顶思考帽中的白色帽子,当我们戴上白帽子接收信息时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支撑理由的“事实”了。

第二步 找出对应关系画出结构图,不再做人云亦云的菜鸟

第二步就是要找出结论、理由和事实的对应关系,并画出结构图。《来自星星的你》案例如图1-13所示。

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对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很多人晚上最后一件事情都是用手机刷微信,每天还没等眼睛睁开,就像审阅奏章一样拿出手机继续刷,全国几亿移动网民,每人每几分钟就会低一次头。人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甚至超过了以往一周甚至一个月,然而在如此多的信息量下,我们如何判断哪些观点是对的,哪些观点是错的?这对个人独立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结构思考力接收信息,除了帮助我们听清楚以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意义:提高个人独立思考能力。

图1-13《来自星星的你》案例的金字塔结构

判断结论合理与否的前提是,在接收信息时找出对方的结构。比如一家游戏公司的产品经理跟你说这个网络游戏产品上线以后一定会非常成功,我们如何判断他说的是否合理,当然有一种方法是你觉得他说的对,或觉得他说的错,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如果想要判断这个人结论的合理性,不能仅仅局限于他的结论,要看他用了哪些理由来支撑这个结论,以及用了哪些数据支撑这些理由,换句话说,要运用结构思考力接收信息的方式找出对方的结构来。

当我们把对方的信息梳理后并依据对应关系画出图1-14,整个内容就非常清晰了。结论是“×××产品将成为非常成功的产品”。一级目录的依据分别是“封测、内测数据非常乐观”、“市场热度非常高”和“运营准备更加充分”。然后二级是支撑上面理由的子理由,比如支撑数据乐观的子理由包括“激活码抢手”、“用户留存率高”、“开卡率高”等。再往下就要看他提供的具体数据支撑,到这里,你要判断他结论的合理性就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① 看他提供的事实与数据是否真实。② 这些事实与数据是否可以得出相应的理由、相应的理由是否可以得出最终的结论。

图1-14×××产品将成为非常成功的产品

结构化接收信息能侧面提高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大家如果经常看港台片会发现,在法庭上的对峙和讨论,都是采用这样的方式,首先从证据入手看是否支撑结论,其次如果发现对方做了伪证,那后面根本就不用再辩了。同理,当我们和别人讨论问题时,也要先找出结构然后从事实入手。当我们运用结构思考力接收信息,通过结论、理由、事实的对应关系画出结构图后,可以让我们去判断对方结论的合理性,不但听清楚了,还能从侧面提高我们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简单地人云亦云。

第三步:一句话概括主题句,迅速变身职业达人

为什么我们在结构思考力中会要求大家用一句话来概括主要内容呢?这也跟麦肯锡的另外一个著名的原理有关,叫“30秒电梯法则”。据说有一次麦肯锡的项目小组给客户的总裁开一个项目汇报会,会议一切准备就绪即将开始时,对方总裁说有急事必须要马上离开,于是就邀请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一起坐电梯,在电梯里简要地介绍项目情况,结果大家可以想象,电梯从楼上到楼下也就几十秒钟的时间,这个项目负责人就没说清楚这个项目到底是什么,后来也是因为这样一次沟通丢掉了跟这个客户合作的机会。之后麦肯锡就吸取教训,要求公司所有的员工无论手头有多么复杂的工作或项目,都能够用30秒(当然这里是个概数)或一句话把问题说清楚,这就是著名的“30秒电梯法则”。然而想要用一句话概括出主要内容的前提,一定是结构非常清晰,换句话说,你给我3秒钟我就只说中心思想,再多10秒就可以说到1级目录,以此类推。最短时间内表达的一定是最核心的内容。比如,网上有帖子也在热议当年马云是如何通过6分钟时间说服孙正义为阿里巴巴投资了几千万美元的呢?6分钟能否说出表达的核心、能否打动对方,对于结论和结构的清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接下来进入到接收信息的最后一步,我们接收信息的最终目的是做到听清楚、说明白。所以,如何能够用一句话把你接收到的信息说明白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公式:

在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个方面,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来自星星的你》案例套到公式中应该是怎样的呢?

在介绍了都教授接触到人类的唾液或血液会有死亡危险的基础上,从对千女神基因改造不靠谱、针对都教授免疫脱敏最可能奏效两个方面,说明了都教授能跟千女神生孩子,基因改造不靠谱,免疫脱敏最可能奏效。

其实这个公式背后是有非常严谨的逻辑的,这个逻辑是什么呢?“在……的基础上”是序言,“从N个方面”是一级目录,“说明了……”是结论。所以,知道这个逻辑以后就可以用这个万能公式帮助你用一句话轻松地概括出一个结构的所有内容了。

结构思考力除了是重要信息的传递过程以外,更是一个人职业化程度的体现。前期建议大家把万能公式写到你的本子上进行套用。当开会轮到你发言了,可以怎么说?比如“在前面几位同事针对新产品营销问题讨论的基础上,我将从价格、渠道和促销三个方面说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接下来你就分别从三个方面一一展开表述。当开完会轮到你总结了,可以怎么说?“在大家针对新产品营销问题讨论基础上,分别从价格、渠道和促销三个方面得出了最新的问题解决方案,接下来大家按照这三个方面去实施吧”。当你运用这种方式去表达的时候,你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如果没有经过训练,一定不知道你的这种方式叫作结构化,但一定会觉得你特别职业化。换句话说,你作为管理者也喜欢你的员工在商务沟通场合这样清晰高效的表达。

我们也会要求自己的员工训练结构思考力,比如我们的一位课程经理提前一天打电话跟你简单沟通了关于“结构思考力”课程内训的合作事宜,第二天准备见面详谈。那他见面以后就可以用类似的方式开场:“×××老师您好,在昨天跟您电话初步沟通‘结构思考力’内训需求的基础上,今天想从学员面临的问题、业务部门的需求以及人力资源部具体要求三个方面跟您进一步探讨一下课程合作的方案,您看您有什么补充的吗?”如果有补充就再加上几点,如果没补充,接下来就按照这三个方面一个一个讨论。临走的时候还是用这句话。

在本节中跟大家探讨的是,结构思考力接收信息的三个步骤,第一步识别信息中的事实、理由和结论,第二步找出对应关系,并画出结构图,第三步一句话概括所有内容。三个步骤的不断使用会让你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变得轻松自如,可以像诸葛亮一样一眼就看出“大略”来。 doTfWhkgIISSTCEP0fyA4xUtdJVIQZj3yLF0paC0nfqoWtMYWDkgQZJF0iQS/ej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