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三大学习策略之二:搭好框架,两年抵上十年

我模仿过美国实验心理学家罗迪格(Roediger)的一个实验。

请20个人同时看下面这串没有规律的词语(你也可以尝试记忆下):

蛋糕—奶油—酥—奶糖—好—蜂蜜—巧克力—德芙—味道—香—口香糖—木糖醇。

看完后,我请他们回答某个词是否在上面出现过。测试结果,有85%的人肯定地说,“甜”在上面的词语中出现过。也就是说,他们会“回忆”出没有出现的东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回忆呢?因为蛋糕、奶糖、巧克力、木糖醇这些在味道、香气的暗示下,会诱导大脑编码出“甜”的味道。

这就证明,大脑不仅是事件的被动记录仪,而且会主动对信息进行编码与加工。例如,当一系列事件以随机顺序呈现时,人们会设法按有意义的顺序重新调整,再进行回忆。

但同样是加工,为什么有些人的信息就能加工得比较好,工作两年就能积累出十年的经验;而有些人的信息加工能力就很一般,工作十年最多相当于别人一年的经验呢?

这就需要探讨一下,经验是如何在大脑中形成的,又是如何影响大脑的。

第1节
经验是如何在大脑中形成并影响大脑的

我们大脑中有大量的细胞,叫神经元,如图2-1所示。

图2-1 神经元示意图

它们彼此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 我们每个人因为大脑中突触数量和连接方式的不同,加工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效率其实都不一样。

打个比方,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座“城市”,神经元像一个个学校、商场、医院这些“建筑”,突触就像“建筑”之间连接的“道路”,道路越四通八达,大脑这座城市的效率也越高。

打比方毕竟是打比方,对于大脑这座“城市”,我们是不是真的还有机会修路,改变突触的数量和连接方式呢?还是说一切木已成舟,只能听天由命?

好消息是,我们还有机会修路。

人在胎儿阶段,大脑仅拥有万亿个突触中的很少一部分,出生以后才逐渐形成更多的突触,大脑“道路建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1.突触产出过剩和选择

六个月大的婴儿会产生比成年人更多的突触(过剩),然后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再选择性地消失一部分(选择),神经学家将这种突触形成方式,比喻为将石头创作为雕塑的过程。这个部分因为已经发生,所以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如果你想培养你的小孩,就可以关注下面这个部分)。

2.突触的增添和修正

这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在脑神经系统中,每当有新的经历,不管是新的感觉、新的想法还是新的行动,都会给大脑带来改变,神经元会创造出新的突触与其他神经元产生连接,就如同原来两个建筑之间没有路,现在有探险者摸索出了一条路。但这时的突触还是暂时的,还会消失,就如同这条路还不清晰。那么,怎么样才能让突触连接更加稳定?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样,要想让突触连接得更加稳定,不消失,就要不断地走这条路。重复相关的经历,当同样的突触连接方式重复很多次之后,就会形成相对固定的突触连线。

例如,你第一次鹦鹉学舌叫“妈妈”的时候,神经元间产生新的突触连接。如果换作其他不常用的词,可能没多久,这个突触就消失了。但“妈妈”这个词不同,你与母亲朝夕相伴,经常叫“妈妈”,相关的突触连接会不断加固。

因此本质上,你接触信息的质量和习得信息的数量都会不断地影响你大脑的结构。不管是优秀的经验,还是糟糕的做法,重复多了,都会被大脑固化为一定的突触连线,从而影响你后续学习新内容,以及输出信息的效率和质量。

专家之所以比普通人学得多、学得快、学得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采取了更为出色的方式,来组织、利用信息和知识,从而在大脑中产生了更高效的突触“连线图”。

例如,同样欣赏画作。如果让普通人对看到的画进行归类,一般的归类方法也就是这几幅画都有山,那几幅画都有鸟。再好一点的可能就是按照风景、静物、肖像进行归类。普通人之所以这样归类,是因为他们最习惯的就是按照事物的表面特征组织和利用信息,时间长了他们大脑中的突触连线也就这样固定了,所以一看到画直觉上就是按表面特征归类。

而专家的归类方法则大大不同,他们一般会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组织和利用信息,久而久之,他们大脑中的突触连线就跟普通人不同,所以他们直觉上就不会将画按照表面特征归类,而是会按照艺术风格、派系传承等隐藏的深层特征进行归类。

再如,同样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普通人在学习时会对各种思维工具和方法更感兴趣,并且会按一个个的思维工具和方法来组织知识,如思维导图、5why、黄金三点(what-why-how)等。在这种组织方法下,大脑的突触连线图就显得很分散,而且断头路会很多。在碰到实际问题时,往往很难有效地采用合适的工具或方法加以解决,这主要是因为:① 不知道哪个工具或方法更合适;② 绝大多数现实问题都难以靠一个工具或方法就能解决。

而解决问题的高手,虽然同样会对思维工具和方法感兴趣,但在组织知识的时候,他们更喜欢先将问题分为不同的类型,再按不同问题类型归纳出一般的解决步骤,最后将各种思维工具和方法填充在各个解决问题的步骤中,如图2-2所示。

图2-2 高效解决问题的步骤

用这种层次分明、顺序清晰的多层框架来组织知识,他们大脑的突触连线图中相互联系的线条就很多,而且很少会有断头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就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提取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框架。

就像下面两个问题。

问题1:“我收到了两个职位一样的 Offer,一个是国企,另一个是民企,我应该怎么选呢?”

问题2:“我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工作,我应该如何做职业规划呢?”

普通人会困惑于,是选用5why来解决,还是选用what-why-how来解决?最后不管用哪一个,都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但问题解决高手很容易就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他首先会判断问题类型:问题1是选择类问题,问题2是差距不明确的行动类问题。

确定问题类型后,针对问题1,他就会调出选择类问题的解决步骤:

(1)界定清楚问题,也就是帮对方从目标出发确定好选择一份工作主要的考量要素。例如,人脉关系、工作地点、薪资、晋升空间等。

(2)选用一个决策模型,如加权打分模型或必要—优先选择模型,填入考量要素,设置权重并打分,最后选择得分高的选项,如表2-1所示。

表2-1 选择工作的加权打分模型示例

针对问题2,他就可以调出差距不明确的行动类问题解决步骤,也就是《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1月)中介绍的解决问题五步法,如图2-3所示。

图2-3 行动类问题解决步骤

因为普通人和问题解决高手组织和利用知识的方式不同,所以随着解决的问题越多,大脑中的突触“连线图”差异就越大 ,最后积累的经验差异也是天壤之别。 Cd3ww0kNuAzQp9SU+GtxIZATUP1+5QiEQeaaznNBeRJtgIR36Q0sC7vXay7gnJ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