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产品问世,尤其是产品成为商品以来,就存在着产品质量问题。
质量管理是伴随着产业革命发展起来的。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差不多每隔20年,在质量管理工作方面就会发生重大的变革。质量管理的观念和方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在更新。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以下4个阶段。
为了便于使产品具备必要的性能、状态和形状,提高生产效率,人们采取按配套件进行生产的方式。如轴孔配合,人们积累生产经验和根据使用效果,认为某一轴孔配合的性能最符合使用者的要求,即以该轴为制造孔的标准,凡按此轴检查认为合格的孔,即视孔的质量为合格。同样,以该孔为制造轴的标准,凡按该孔制造而得的轴,即为合格轴。这样就脱离了原始的生产方式——“随心所欲、自以为是”,产品质量得到了控制。
美国工程师泰勒(F.W.Taylor)根据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管理的实践和经验,主张用科学检验法代替世袭的经验法,创建了“泰勒制度”。其中心思想是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必须分开,执行时要加强检查和监督,使产品的检查与制造分开,使检查成为一道独立工序,并建立检查机构专管其事。这种由专职检验人员进行的质量管理在20世纪30年代风行一时,达到了顶峰,对于避免因不合格品出厂而给用户造成损失起到了很好的质量把关作用。但是这个时期的质量管理,其主要特点是进行质量的检验工作,尤其是局限于事后检验,不能预防废品的产生,因此并不能减少因废品而造成的损失。随着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变消极把关为积极预防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同一时期,法国亨利·费尧(Henry Fayol)于1916年发表了《管理与一般管理》,他与泰勒的主张不同之处在于,强调了人的因素。1924年,休哈特(W.A.Shewhart)首先把数理统计概念和方法应用到管理中,提出了控制生产过程进行产品缺陷预防的做法,即三西格玛(3σ)图法,也就是现在广泛应用的质量控制图。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商品滞销、产品大量积压、生产力下降,这种方法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绝大多数企业仍采用事后检验的质量管理方法。在质量检验阶段,有如下几种情况。
(1)操作者质量管理。工人自己制造产品,又自己检验产品质量,制造和检验质量的职能统计集中在操作者身上,因此称为操作者质量管理。
(2)工长质量管理。由工长行使对产品质量的检验,操作与检验职能分化(质量检验职能强化)。
(3)检验员质量管理。实行管理分工,设专门的质量检验岗位、专门的质量检验员、专门的质量检验部门。
质量管理从操作者发展到检验员,对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社会科技、文化和生产力的发展,质量检验阶段显现出很多不足,如事后检验、全数检验和破坏性检验(判断质量和保留产品之间发生矛盾)等。
事后检验、全数检验存在的不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些质量管理专家、数学家开始注意质量检验中的弱点,并设法运用数理统计原理解决这些问题。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是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其实,早在1924年,美国数理统计学家休哈特已在美国贝尔公司做出了第一张控制图,并建立了一套统计卡片,但没有得到普遍采纳。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工业生产,尤其是军火生产迅速发展,民用产品厂家纷纷转产军工产品,但产品质量低劣,交货又不及时影响了战争。于是美国国防部邀请了休哈特、道奇(H.F.Dodge)和罗米格(H.G.Roming)等一批专家制订了“战时质量控制制度”,强制推行统计质量控制。为期半年,资本家见行之有效,遂普遍采用。20世纪50年代,这种质量控制方法被引入欧洲、日本及其他许多国家,如图1-2所示。
图1-2 20世纪50年代的质量控制方法
在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由于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过程的质量进行控制,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检验方法,同时突破了单纯事后检验的局限,逐步实现了预防控制的要求,把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统计质量管理由于着重应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强调对生产制造过程的预防性控制,使质量管理由单纯依靠质量检验事后把关,发展到突出质量的预防性控制与事后检验相结合的工序管理,成为进行生产过程控制强有力的工具。这种方法的应用使制造企业降低了不合格品产生的概率,降低了生产费用。
从质量检验阶段到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都发生了一次飞跃,从事后把关变为预先控制,并很好地解决了全数检验和破坏性检验的问题。但由于统计质量管理过分强调统计方法,忽视了组织管理和生产者能动性,致使人们误认为质量管理好像就是数理统计方法,质量管理是少数数学家和学者的事情,从而影响了质量管理方法的普及,限制了它的发展。
随着产品性能的高级化、结构的复杂化和品种规格的多样化,对产品质量,尤其是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管理科学中的各种学派,如梅奥的行为科学和西蒙的决策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影响较大。他们都强调企业管理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实现工业民主。受其影响,质量管理出现了依靠工人、自主控制的零缺陷运动和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等促使质量管理逐渐成为一项大家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另外由于“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的发展,制造企业不但要提供性能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的产品,而且还要保证售后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质量保证成了质量管理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贯穿于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把质量管理工作转向质量保证的目标。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费根堡姆(A.V.Feigenbaum)于20世纪60年代初首先提出了“总体质量控制”的思想,接着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简写为T.Q.C)的概念。它的主要特点在于:充分应用数理统计学作为控制生产过程的手段,同时还结合运筹学、价值分析、系统工程、线性规划等科学对企业进行组织。质量控制工作不仅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包括其他各个方面有关环节的质量。
此后,全面质量控制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逐渐由早期的全面质量控制演化为全面质量管理,其含义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质量管理的领域,成为一种综合、全面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组织企业全体员工和各有关部门参加,综合运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成果,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实行控制、限制、生产和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的系统管理活动,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使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增加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质量管理仅靠检验和统计控制方法是不够的,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还必须有一整套组织管理工作;质量职能是企业全体人员的责任,企业全体人员都应具有质量意识和承担质量责任;质量问题不仅限于产品的制造过程,解决质量问题也是如此,应该在整个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的全过程都实施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必须综合考虑质量、价格(经济性)、交货期和服务,而不能只考虑狭义的产品质量。
我国由于工业化、现代化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起步比较晚,所以对于质量控制方面的关注以及应用也相对比较晚,随着国力的增强以及生产力的加速发展,不论是制造业的规模化兴起对其所造产品的必然要求,还是社会经济中人们对于服务的客观追求,质量的观念不断深化,随之而来的便是对于不断加强质量控制的关注。
虽然质量控制起步较晚,但我国质量控制史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研究宣传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在纺织厂搞统计质量控制试点,收到良好效果。与此同时,有的高等院校结合工厂生产实践也有以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本专业产品质量控制的研究,利用各种控制图表作为控制和改善质量的措施。
(二)有组织有领导的引进、推广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
应用数理统计原理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所收到的明显效果,受到领导的重视和群众的欢迎,工厂纷纷开始了统计质量控制方法的应用,但有组织、有领导地引进和运用,起源于北京内燃机总厂。该厂聘请日本质量管理专家来厂讲学,在科学院数学所专家的协助下,产品质量得到提高,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同时,许多骨干企业也派遣人员去各工业先进国家参观访问,回国以后,翻译并编写了质量控制和管理手册,供其他中小企业参考。
(三)巩固和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
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原国家经济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相关领导,在全国大力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各企业的车间、科室、班组纷纷成立了质量控制小组(简称Q.C小组),制订小组活动计划,任务落实到人,按期宣布质量控制成果(简称Q.C成果发布会),质量控制受到普遍重视和深入发展。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从1978年起,确定每年九月为“质量月”,“质量月”期间,会总结一年以来质量提高的成绩并提出下一年Q.C小组的活动计划。
我国是在1979年引进西方质量管理理论并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近20年来,虽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限于我国国情,在质量管理理论探讨及方法应用等方面还远远落后于社会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加强工序质量控制,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为此,国务院颁发了《质量振兴纲要》。《质量振兴纲要》指出:企业要树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科学质量观;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法治意识,主动面向市场,接受用户、社会和政府的监督;积极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和“质量兴业”、“质量兴厂”等活动,努力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企业质量保证机制;企业要积极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全面、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推广应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企业现场管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在已颁布质量文件ISO/TR10041:1998《质量经济性管理指南》和ISO/TR10017:1999《ISO9001:1994中的统计技术指南》两个报告的基础上于2001年颁布了ISO10012:2001《测量控制系统》标准。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广大百姓生活标准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国内一些著名企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而陷入信任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认识到质量控制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比如现在国际上最通用也是最普遍的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企业产品和服务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以及国外市场中保持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