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有人说“好的架构是进化来的,不是设计来的”。的确如此,其实还可以再加上一句“好的功能也是进化来的,不是设计来的”。在架构的进化过程中,业务的进化也非常迅猛。最早的时候,买家打钱给卖家都是通过银行转账汇款,有些骗子收了钱却不发货,干脆逃之夭夭。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一个人这么干了之后,很快就有更多的人学会了(这就是传说中的“病毒传播”)。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淘宝网这伙人开始研究防骗子的解决方案,他们看了PayPal的支付方式,发现不能解决问题。研究了类似QQ币的东西,想弄个“淘宝币”出来,发现也不行。后来这几个聪明的脑袋把这些想法糅合起来,突然想到了“担保交易”这种第三方托管资金的办法。于是在2003年10月,淘宝网上线了一个功能,叫做“安全交易”,卖家如果选择支持这种功能,买家就会把钱交给淘宝网,等他收到货之后,淘宝网再把钱给卖家,这就是现在的“支付宝”。这个功能最早是让卖家可选的,因为这会延迟他收款的周期。但一旦卖家用了这个之后,就发现交易量猛增,一年之后,几乎所有的卖家都选择担保交易,到后来干脆所有的交易都必须走担保交易。在2012年支付宝的年会上,支付宝公布2011年的交易笔数已经是PayPal的两倍。这个划时代的创新,其实就是在不断思索过程中的一个灵光乍现。
当时开发“安全交易”功能的是茅十八和他的徒弟苗人凤(茅十八开发到一半去上海读MBA了,苗人凤现在是支付宝的首席业务架构师),开发与银行网关对接功能的是多隆。当时多数银行的网站已经支持在线支付了,但多隆告诉我,他们的网关五花八门,用什么技术的都有,我们必须一家一家地去接。而且银行的网关不保证用户付钱后就一定能扣款成功,不保证扣款成功后就一定通知淘宝,也不保证通知淘宝后就一定能通知到,以及不保证通知到了就不重复通知。这害苦了苗人凤,他必须每天手工核对账单,少一分钱都睡不着觉,因为对不齐账就一定是有人的钱找不到地方了,这可是天大的问题。另外,他为了测试这些功能,去杭州所有的银行都办理了一张银行卡。一大堆银行卡摆在桌子上,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一定很有钱(高富帅啊),其实里面都只是十元八元的。现在我们再一次知道,任何牛B的人物,都必须有一段苦B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