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知”是“事实和解释的组合”

在思考“无知”和“未知”之前,我们先来明确其对立概念——“知(识)”在本书中的定义。“知(识)”是我们平时不假思索就拿来用的词语,各人对其定义的理解大概是千差万别的。“什么是知(识)?”若真正探究起来,这是一个十分深奥的课题。本书考虑到实用意义及其与“无知”的关联性,或者说是与本书中的信息和思考法的关联性,简单定义如下:

·“‘知’是事实和解释的集合体”

·“‘知识’是可再利用的‘知’”

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解释”

我们先来明确“事实”和“解释”的关系。首先,事实和解释的关联性如图1-4所示。

图1-4 事实只有一个,解释因人而异

人类为了获得“知”,会以模式化的形式表现自己认识和理解到的状况。像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体、现象,或是种种(比如“××如何了”)真实存在的、不因人而异的对象,本书将其定义为“事实”。反之,可能因人或时代而变的对象,本书将其定义为“解释”。“事实”通常有实体,一般能“通过五感感受到”,或者至少也能用语言表述。相对地,“解释”主要来自人类的大脑,既有能表述的,也有不能表述的(不能表述的知,就是所谓的“隐性知识”)。

事实与解释的特征对比,如图1-5所示。

图1-5 事实与解释的对比

事实不因人而异,对于任何人而言都一样,是“客观”的;解释则因人而异,千差万别,是“主观”的。事实本身不随时间而变(例如像“某某时间的什么什么”一样限定在某个时间点),事实(即使是同一个现象)的解释则会随时间而变。例如,历史事实会随时代及当时掌权者的意向而发生变化。

再比如,对于“A公司本年度的利润比去年提高了5%”这一“事实”,可以有诸如“去年比前年提高了10%,说明进步变慢了”“即便如此,对比业界标准也是相当好的业绩了”“从提高营业额的角度来看,利润率很低”等多种“解释”。

事实是中立的,其中不存在“意思”,所以事实本身是没有善恶的。意思存在于解释当中,所以其中包含着因人而异的对善恶的价值判断。

事实是零维,解释是N维

也可以说,事实是“点”,因为“任何人从任何角度看都一样”。本书中的事实就是如此定义的(严格来说,零维的点“没有大小”,所以是无法“看”的。这里用日常所说的“点”的形象来解释)。

例如,“线”和“面”就不一样。“线”从不同的角度看,可能会变长或变短;至于“面”,以从中截出的“正三角形”为例更容易理解。从正面看,三角形的三条边线长度相同,但若改变角度斜着看,边线的长度就会发生变化,甚至连三角形也不复存在。立体的情况也一样。

图1-6 事实和解释的形象图

这里向知的世界引入了“维度”的概念。事实是“点”,是零维,也就是“没有维度”。与之相对,解释是从多个视角对事实的看法的组合,可以理解为是由“多个维度”构成的。这对于之后的讨论有重要意义。

解释就是“分”和“连”

“事实”相对容易理解,“解释”则有些抽象,不太好理解,所以下面我们再做进一步的思考。

深究起来,本书中的“解释”可称为“分”和“连”的组合。人类在认识各种事实时,首先会明确对象事象与其他事象有何不同,属于什么类别,然后将其与各种事象、事件联系起来。所谓的“分”和“连”,换言之就是“分类”和“建立关系”。

可以说,我们的绝大多数认知行为都是这样的组合。

例如,绝大部分语言能力便是连续的“分”和“连”。所谓“分”,就是捕捉对象事实或概念的特征并加以抽象化,使之与具备其他特征的事象区别开来。

人们常说,“理解”的含义就是“分”。也就是说,“分”是人类理解事物的基础之一。那么,“分”究竟是指什么呢?在本书中,“分”是指在某集团与其他集团之间“画线”。

线该怎么画?就是要捕捉集团中的某个特征,将符合该特征的事象与不符合该特征的事象区别开来。为此需要针对某一属性,将除此之外的其他性质统统抛弃,根据有无该属性来把集团一分为二。

如此一来,人类就能通过“分”认知事象,将其转换成语言或数学公式。例如,彩虹之所以看起来有7种颜色,也是因为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将原本连续变化的颜色分割开来,通过“画线”造成了不连续,而并不是说自然界的彩虹本身就有界线。此外譬如国境、选区等,皆是如此。只要是真正的自然事象,本身都没有界线,“画线”的是人类。

为了给事象命名,须将其与其他事象“分”开。为了使已掌握的、已用语句完成表述的事象变成有意义的信息,还须以文章或列表的形式将其组合起来。

数学公式也是如此,首先要把经过分类、整理的元素通过建模组合起来。从这一点上可以说,数学公式与语言的操作方式是一样的。

无论是用来理解自然现象的自然科学,还是用来理解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都需要将复杂的事象经过建模后记述下来,而要想实现建模,就必须定义对象(分)并记述相关性(连)。这正是“分而连之”的范例。

还有“分”和“知”的关联。知,就好比“分辨率”,意味着“能分解到多细的程度”。例如,在“文科生”看来,理科和工科大概是“完全一样”的,但在理科生眼中,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学科。

反之亦然。在不懂经济学的“理科生”看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肯定也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知就是可以进行细致分割的区分能力。

在商界同样如此。例如市场营销,根据特性区分顾客的客户细分就属于“分”。可以说,将其与特定的技术或产品等“诀窍”联系起来以满足顾客需求的计划的制订,正是通过“分而连之”实现“理解顾客”的实践例子。

“画线”须明确“方向”和“长度”

对于“解释”这一“知”的构成要素而言,“画线”是不可或缺的。要想画线,须事先明确“方向”和“长度”。这里所说的“方向”,也包括“坐标轴”本身。比方说,就算是一维,也存在一正一反两个方向,二维的平面世界则可以认为有“360度”的方向性。这里所说的“方向”,指的是基于什么样的“坐标轴”这一“轴”本身。而且一旦这个“轴”确定下来,就需要明确在其中的哪个范围画线,也就是要明确位置或作为位置差的“长度”。亦即是说,在具备“方向”的视角中,长度代表了“程度”或“尺度”。

这就是“解释”的两个要素。结合刚才提到的“维度”来考虑,由于长度是特定坐标轴上的两点间的距离,所以可将其视为“值”,即一维,而将方向视为各坐标轴本身,即多维。也就是说,长度、宽度、范围是一维,方向(仅从方向的数量这一意义而言)是N维。这些对应关系在后文关于“无知、未知”的讨论中也会用到。

仅有事实或仅有解释,也能构成知识。例如,我们上学时背诵的“某地产金”“应仁之乱始于1467年”等等,就是仅有事实的知识。而纯粹的理论(逻辑的展开方法等)、定律、公式或框架,则是仅有解释的知识,向其中“代入”事实,就能形成可具体实践的知。

解释的代表例是“相关性”。例如,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ma)便是“力(F)与质量(m)和加速度(a)的相关性”这一知的具体实例。“拿在手中的物体,松手就会下落”也是与“因果关系”存在相关性的知。

再举个生活中更常见的例子,比如通过日常闲谈来理解、想象其中登场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属于解释中的“相关性”。

即使对于同一个事实,解释也会因人数而定。进一步说,就算只有一个人,解释也可能随时间、场合而变,所以理论上解释是有无限多的。其实,随着事实的增多,解释的数量甚至会达到天文数字。

现实中的事实和解释极少脱离彼此而单独存在。在大多数场合,二者会成为浑然一体的“组套”,很难分离开来。尼采曾经说过:“事实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有解释。”因为事实是经过解释后才被人类认知的,所以不会独立存在。

本书只是在讨论的概念上,才将二者分开处理。

此外,本书将“事实和解释的集合体”,即知的静态固化物定义为知识。我们可以尝试将这一定义套用于身边的具体概念。

表述知识时,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是“语言”、“数字”和“概念”。它们无疑是构成绝大部分知识的要素,其共同点是“抽象”。抽象是“分”和“连”的集大成者。

这是因为,将具备共同特征的事象归为一类,与其他事象区别(分)开来,命名后再“同等对待”(连),正是抽象化的基本行为。

“概念”也是先捕捉个体事象的集合体的共同点,然后加以抽象化并命名而成的,所以也适用于解释“分”和“连”的固化物这一定义。

除此之外,表述知识还有其他切入点,那就是“分类”和“体系化”。例如,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学的许多内容都是建立在分类和体系化之上的。为具备相同特征的多种动植物命名,再有体系地对其进行分类,也可称为“分”和“连”的集大成者。

分类和体系化所不可或缺的是思考的“轴”。这里的“轴”,指的是通过“大小”“重量”等变量来表现的一个“维度”,也通过相互对立的两个“极”来表现(例如“北和南”“是××,而不是○○”)。由于它们是在捕捉各种事象的特征后投影在轴上的,也是抽象化的产物,所以是上述的知识表现方法的派生。

某个思考的轴,加上基于该轴某分类所组成的“思维组套”“思维略图”等,通常被称为“框架”。用某种思维方式的“画线法”组成套后加以模板化,可说是知识的一个典型模式,这也正是“分”(以“轴”的形式)“连”模式的一例。

在人类所积累的知识里,“画线”这一要素在“分”和“连”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如后文所述,在构思新创意时,它也有可能成为障碍。这是本书的要点之一。

知识是“可重现”的快照

前面所讲的“事实”和“解释”的关联,适用于人类所有与“知(识)”有关的认识和理解。例如,接触45℃的热水会感到“热”,这一状况也可从概念上分成“存在45℃的水”这一“事实”和觉得水“热”这一“解释”来理解。不过,仅仅如此只能叫“认识”,还称不上“知识”。这是因为,这样的理解只限于该场合,通常对于其他场合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本书所说的“知识”,是指通过抽象化或分类,将这样的认识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形成可重现的状态。

归纳前述的分析,作为“事实”和“解释”的可重现组合的知识,其形象如图1-7所示。

图1-7 知识是事实和解释的快照

以“分”和“连”的形式,使一个个事实经过分类、建立关系所形成的集合体,就是知。其静态固化物,即所谓的“快照”就是知识。假如知识只是事实和解释的集合,那就跟通常的认识和理解的“知”没区别了。而为了某个目的使其重现,是使知真正成为“知识”的另一个要素。也就是说,如果把“知”本身比作动态的东西,那么以静态的形式将其固化而成的东西就是知识。换言之,根据本书的定义,知识并不存在时间维度。实际上,这也是作为“快照”的知识的阿基里斯之踵。

所谓的可重现,要么是通过语言化等手段而拥有形态的“显性知”,要么是没有形态、只存在于头脑之中的“隐性知”,总之都必须经过固化。也就是说,知识必须是某时间点上的事实和解释的快照。

快照和“照片”一样,能够移动、保存,能“随时”“随地”“给任何人看”,也就是确保了“When/Where/Who的可移植性”。但同时它也有缺点,那就是每一张快照终究都会变成深褐色,也就是“陈旧”。

正如后文所述,这关系到以“无知”形式重置大脑的必要性。知识迟早都会变得陈旧,可由于环境变化,人类往往意识不到知识正在变得陈旧,结果一直固执墨守。为这一危机敲响警钟的,便是“无知的重要性”。

想象和创造是指“知识的重构”

知识必须是“可重现”的,而“重现”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将作为快照固化的知识“原样不动”地重现使用,另一种是将知识的解释部分打散,然后重新进行“分类”和“建立关系”。

后者属于“思考”行为,是想象和创造的组合。因此对于想象和创造而言,知识这一“材料”是不可或缺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崭新的创意而对其“解释”部分进行重置。也就是说,在本书中,知识=静态,思考=动态,二者是区分开来的。人们常说,绝大多数“创意”都是既有想法的组合,这下大家应该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吧。

反过来说,停止思考指的就是既有解释“固着”而不流动的状态。因为“使解释固化”后可再利用的是将之变为知识,而使其流动化后加以重构的是思考行为。这是一种“无知”,是创造和想象所不可或缺的本质的结构。

对于以某种形式经过固化而可重现的知识,本书将其作为一个体系来对待。正如“建立体系”这一表达方式所示,在多数场合,知识都是作为一个互相关联的统合整体而存在的,在这个意义上即可作为体系处理。相对而言,单独的事实或信息是不能称为体系的。本书所说的事实和解释,以及由具备多个解释的维度所构成的复合体,均被定位在这里所说的体系当中。之所以非要如此处理,是因为后述的“开放性体系”和“封闭性体系”的区别对于知识和无知的考察而言非常重要。 XHgWPwfjxxWjg/V1g7jlD/WtwT9IZqL4KuUCxY5AysZGeuj7GH2uhkgHGht2cO0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