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准确表达,争取沟通一次到位

如今,不少人已经知道沟通的重要性并习惯于沟通,不但通过沟通了解别人的想法,还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但遗憾的是,有些人掌握不了沟通的要领,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但没有达到当初沟通的目的,还会产生新的误解,甚至有人抱怨沟通简直是骗人的东西。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没有其他理由,关键是不了解沟通的本质。沟通是什么?沟通是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准确听明白别人想表达的意思。要与他人沟通,首要的就是表达的清晰度,语言表达一定要准确到位。说不准确,说不到位,别人悟不明白,理解不透,甚至产生歧义,这就是失败的沟通。

小津是一位经理助理,踏实能干,又有上进心,一开始给经理的印象非常好,但没多久经理就发现,小津说话过于含蓄,总是含糊其辞,不论是当面沟通,还是书写文件,又或者是打电话,经常发生一些无法一次沟通到位的窘况,以致后来经理总要来回好几次确认自己没有误解小津所要表达的内容。

比如,有一次经理让小津编写一份邀请客户参加高尔夫球赛的通知书,他如此表述——“本次活动地点在市郊的一所高级高尔夫球场,这里有比赛级的高尔夫球场、从草地可打四百码的练习场、假设各种状况的模拟练习场,紧邻那边的酒店、旅店、图书馆等设施,像这类充实生活的设备一应俱全。”

在这段文字中,经理不清楚“那边”指的是哪里,“像这类”所指涉的对象也十分模糊,这样的表述更会令客户迷惑,并认为公司不真诚、不专业等。为此,经理将小津严厉地批评了一顿,令他一定要改掉这两个指称对象不明确的部分,将准确的意思传达给客户,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这位经理是在小题大做吗?其实不是!

永远也不要低估表达的难度,即便你要讲的只是“1+1=2”这样简单的事,也要竭尽全力表达清楚。比如上级的一条命令,别以为一级一级传达就可以了,要知道即便准确无误的命令,在传达过程中,被误解的概率也非常大,就如同我们玩过的一种传话游戏,第一个人说了一句话,中间经过很多人口口相传,等传到最后一个人时,已经面目全非了,完全不是第一个人的意思了。

为什么有些人常常会词不达意?很多时候在于说话含蓄,也许是因为担心自己语言过多被人嫌弃,他们往往欲言又止、拐弯抹角、充满暗示。对于这类人而言,含蓄并不是美德,而是需要深刻的反省,反思自己的表达哪里出了问题?反思自己说的话别人是否真的都听懂了?

沟通的关键是效率,简单、明确、高效、无误地传达信息,你不能一味地指望别人猜想你的目的,或者领会你的暗示,而要经常练习自己的表达能力,沟通时一定要准确表达,绝不可有丝毫偏差,避免说出来的话有另一种解读的可能性。

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准确沟通的重要性,但如何做才能算是准确表达呢?

举一个例子,如果你这样说:“有些专业人士的年收入非常惊人!”这句话是否能使听者清楚明了地知道你的意思呢?答案是否定的。

专业人士指的是谁?“非常惊人”到何种地步?所指的相对人群是什么?都需要进一步说明。此外,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阅历不同,理解能力和识别能力也不同,因此这句话会被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理解。例如,在山村种地的农民会将高收入理解为有某项专业技能的年收入几万元的技工;而城里的工人会将高收入理解为年收入几十万的外企金领;而外企金领会将高收入理解为年收入上千万的私企老总。

所以,“有些专业人士的年收入非常惊人”这句话是非常模糊和不确定的,很难给人一个清楚的界定方向,也会造成不同人的不同理解。

如果你这样说:“律师这个行业的年收入非常惊人,普便年收入都能达到五六十万!”显然,这句话比上一句话更准确,听者能清楚地知道你所阐述的意思。

不管你以后要做什么演讲或讲话之类的,都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展开去讲,一定可以使你表达更准确、意思更明确。

还有一点,抽象不适合日常的沟通,我们最好用形象具体、耳熟能详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意思,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歧义,最好直接表达本意,不要使用模糊的代名词,不要使用双重否定句,更不要对着外行人使用业内行话,目的就是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理解,这样的沟通才是最高效的。

准确地表达,是一件非常重要且常常被忽视的事情。如果你能尽早做到这点,你就能在沟通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 VpS+Ej9+7cunFsBOAw/08RFcy+4ncABA+pjDYCwg/gPmVyuDZn3Le5gsuELF0h4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