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嘴上抢风头,事后栽跟头

阿雅是一所重点大学的高才生,毕业后来到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她这个人颇有能力,思维敏捷,善于创新,领导交代的任务,每一次她都能出色地完成,阿雅很是骄傲,走到哪里都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说话时也总是情不自禁地炫耀。

比如获得了公司的表彰,阿雅这样发言道:“我的成绩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成绩的取得就在于我凡事都不会只看表面现象,我喜欢走一步想三步,这是我最大的优点。”;大家集体讨论策划方案时,阿雅对同事们的提议总是不屑一顾:“你这个实在没有什么新意,技术再好,做出来的东西也跟搞笑网剧一样,看来你以后得多跟着我学习。”……

阿雅本以为自己只要做好工作就好了,但是麻烦接踵而至,先是有些老员工们讥讽阿雅:“这刚来几天,她就开始在公司耍大牌,当是在自己家里呀,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后来领导又找阿雅谈话,尽管语气很委婉,阿雅心里还是不是滋味:“你还年轻,有了成绩不能骄傲,否则就会犯大错……”

人际关系异常脆弱,工作上的配合度越来越差,这让阿雅身心疲惫,“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我?这问题应该不在我自己身上,是同事们太嫉妒我了,才要尽量远离我。”

看到这里,你明白阿雅不受欢迎的原因所在吗?真是因为她自身太优秀才被孤立吗?其实,这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她言语过于高调,喜欢自我炫耀,讲起话来拿腔拿调,表面上看似风光无限,可谁愿意看她自傲的样子,谁爱听她夸耀的言论?只会对她嗤之以鼻,敬而远之罢了,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

在沟通的过程中,人的心理是很微妙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重视,如果你一味地表现自己,抬高自己,甚至不惜打压、贬低别人,来突出自己的优越感,显然是对别人的一种无视和无礼,如此德行有亏,又怎么可能获得他人好感呢?事实上,这样的人往往人缘很差,步履维艰。

这正验证了一句俗语:“嘴上抢风头,事后栽跟头。”

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也曾指出:“如果我们只是要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使别人对我们感兴趣,我们将永远不会有真实而诚挚的朋友。”

不想让自己成为无知的笑话,那就应该在沟通时保持言语上的谦和,不逞能、不显摆、不自以为是、不锋芒毕露。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可以说学识渊博、智慧超群,在他面前,没人会不知好歹地自称智者。然而与人交谈时,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力学之父”牛顿也曾说过:“我只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偶尔高兴地捡到一块美丽的贝壳,但真理的大海我还未曾发现。”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伟人尚且如此,我们又究竟有多特别呢?

天明是一位优秀的电台主持人,主要负责的是一期采访节目。在五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曾采访了上千人,这些人既包括平凡的老百姓,也包括社会顶端的企业家,虽然他掌握着采访中的主导权,但他的言语从来都是谦和的,声音总是温和的,总是不慌不忙地把自己的观点一一道来。

有人质疑过天明:“你说话的风格太过温情,缺少硬朗、尖锐的一面。”

天明却不以为然:“在语言上压住嘉宾是很容易的事情,但这不是我的风格,嘉宾来做节目就是我的客人,我必须以礼相待。”

的确,天明说话的时候,那种自然温和的气质,总能让人放松下来,轻松化解对方的戒心,一些嘉宾会滔滔不绝地讲,很愿意把故事告诉他。其中一位嘉宾如此评价道:“我一见到他就知道怎么说话了,他的声音具有一种亲和力,而这种亲和力能够影响我,让我立刻找着知音的感觉,忍不住与之交流。”

言语谦和的人之所以受人喜爱,就是因为他们在谈话时重视别人的存在,关注别人的感受,由此很容易使人给出有素质、有修养的高度评价。

无论你的沟通对象是谁,保持语言上的谦和,给对方一种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 就是满足了对方最强烈的渴望,在此基础上,你想走进对方的内心,将不再是难事。

在这一方面,大家看看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就会知道,他也是言语谦和的典范。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立下一条规矩,绝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思,也不让自己武断,我甚至不用那些代表绝对的词和表达方法,比如肯定、毋庸置疑等,取而代之的是我感觉、我理解、我想。当别人做出我认为错误的断言,我不会马上反驳,而是对他说,在某种情况或环境下,他的说法可能是正确的,但现在的情况不是这样。这种做法让我尝到了甜头,我参与的谈话都变得很愉快,意见让人很容易接受……” rmPyY/AQUAtFi3ITvEQbTUFPTmV0zCZDW8iuCiRnhIroQkRjXUQHWDj5eB42mjf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