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传统中医对筋伤的阐释

“今之正骨科,即古跌打损伤之证也”(《医宗金鉴》),在传统中医骨伤经典著作中,骨折、脱骱整复手法和固定方法,以及药物治疗的内容占据了大量篇幅,而筋伤即软组织损伤的内容相对少得多,现将有关重要经文摘录诠释如下。

一、有关病因病机的经文摘录诠释

1.“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举痛论篇》)

举,列举、讨论之意。本篇主要讨论多种疼痛发生的原因、机制、基本特征、诊断方法等内容。故名“举痛论”。

黄帝说:我想听听人体的五脏突然作痛,是什么邪气造成的呢?人体经脉中的气血流行不止,如环无端,如果寒邪侵入了经脉,则经脉气血的循行迟滞,凝涩而不畅行,故寒邪侵袭于经脉内外,使经脉凝涩而血少,脉气留止不通,所以突然作痛。

首先,此段问答是说五脏突然作痛的病因病机,为何在谈到肢节疼痛时也被广泛引用呢?从内容看,叙述的是痹痛发生的原因和病理变化,痹即闭,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以,痹痛根据所痹部位不同,素有风痹、寒痹、湿痹、热痹、皮痹、肉痹、筋痹、骨痹、脉痹、内脏痹等多种,所以简约地以内脏痹中的五脏痛提问,其实也涵盖了其他诸种痹痛。

其次,寒邪侵袭于脉内和脉外也是不同的概念:客于脉内,则气滞血瘀、脉涩不通,而不通则痛,治宜以通止痛;客于脉外,则气虚血少、组织失养,而不荣则痛,治宜和营止痛。

这就是对痛证内因的定性和用药物内治的原则。

2.“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灵枢·周痹》)

本段是说风、寒、湿三气侵入皮肤肌肉之间,将皮肤肌肉之间的津液压迫为涎沫,涎沫受寒后凝聚不散,进而就会排挤肌肉与皮肤之间使它分裂,分裂就会发生疼痛……

下面结合解剖学与病理学诠释其中的核心概念。

(1)“分肉之间”与深、浅筋膜之间的间隙:“分肉之间”是指皮下肉外的皮肤与肌肉之间的部分,按解剖层次应包含皮下脂肪、浅筋膜、深筋膜和从它们形成的间隙中通过的神经、血管等组织,神经血管束行于浅筋膜内,而其主干在深筋膜内。

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观点分析,各种因素引起的筋膜间室内压力增高,如炎性渗出、肌肉痉挛或筋膜挛缩,这种压力在引起肌肉发生缺血性痉挛之前就对各种神经末梢产生了病理刺激,筋膜表面张力的增高和筋膜间室内压的增高均可对分布于其表面或穿过其间的皮神经产生牵拉或压迫,致密的深筋膜表面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好像充满了水或空气的气球,各种感觉神经纤维的末梢分布在这个气球的表面,当气球内的气体或液体增多,压力加大时,气球的体积增大,表面张力也随之增大,分布在其表面的神经纤维末梢也被动受拉,产生各种疼痛及感觉异常。

近年经络学研究发现,十四条经脉还得不到解剖学的验证,但这些轨迹均可在人体皮下找到相应的组织间隙,从此组织间隙的走行也可以看到其大部分是与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组织伴行的。而经络是一种存在于组织间质当中的、具有低流阻性质的、能够运行组织液、化学物质和物理量的多孔介质通道,基本位于皮下组织,主要位于脂肪层与肌肉层的结合部。

可以认为,发生在深、浅经膜之间间隙的病理改变,是由于炎性渗出、肌肉痉挛或筋膜挛缩等病理因素致使间隙内压力增高,影响经络功能和牵拉压迫动脉、静脉、淋巴管、神经而出现临床症状的。而“排分肉而分裂”的病理改变,是涎沫受寒后凝聚不散所致的高压影响经筋功能出现临床症状的。

可见,“分肉之间”与深、浅经膜之间的间隙,是中西医异途同殊对人体解剖部位的理解。

(2)“客于脉外”与“血少”:寒气“客于脉外”即“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血少”是“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压迫经脉,致使经脉中血流量减少或流速减慢而为。

(3)“迫切而为沫”与炎性渗出:“迫切而为沫”,即将分肉之间的津液压迫为涎沫,随着津液外渗而伴有致痛物质析出,产生充血和渗出的病理过程。经筋损伤后,即会并发气血不通,津液外渗,致痛物质析出和相应病理反应,虽然古今用词不同,但反映的客观事实和原理是相通的。

可见,“迫切而为沫”与炎性渗出,是中西医异途同殊对损伤病理改变的理解。

综上所述,与痛证内因相比,痛证外因的一种病理改变是:外伤或风、寒、湿三气客于“分肉之间”,导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而非“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的痛证内因机制。

3.“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灵枢·刺节真邪》)

这是说如果某一经脉出现了上实下虚而经气不通的现象,则必定有横络的壅盛之气加之于正经,才使得经气不得通畅。治疗时应找出横络,施行泻法,这就是所谓的解结的方法。

下面结合解剖学与病理学诠释其中的核心概念:

(1)病因:西医取向的理解是,过度使用、不良姿势及不正确的活动等超过习惯负荷,致使软组织动态平衡失调,是造成肌肉短缩的原因。中医取向的理解是,“阴阳平衡”失调。

(2)病理:西医取向的理解是,超过习惯负荷的肌肉,工作所诱发的延迟性收缩结构蛋白的解聚或降解优势(简称降解优势),导致了收缩结构的改变或解体,是造成肌肉短缩和压痛,以及硬结的病理改变。中医取向的理解是,“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有一些横络是激痛点,而另一些则是由其他病变所致的压痛点。肌筋膜激痛点学说,强调骨骼肌系统失能而致的肌肉短缩是致痛原因的研究,拓宽了学术界对致痛原因的认识,给很多自然疗法增加了理论依据。

(3)中医与西医的认识对比:在以往中医手法治疗疼痛病症中,也强调肌肉挛缩是重要的病理因素,已重视到与“激痛点”近似的“横络”改变,并有中医经筋理论的依据及较规范的治疗方法和满意的疗效。但没有用肌筋膜疼痛学说予以阐释。

从两种不同哲学观和学术观的西医和中医研究的结果进行比对,异途同殊的结论是:“激痛点”与“横络”关系密切,有一些横络就是激痛点(但不是全部)。

4.“夫跌打损伤,气血不流行”(《跌损妙方》),“凡遇击扑,气血壅塞,营卫乃滞”(《伤科汇纂》),“损伤之证,肿痛者乃淤滞凝结作痛也。”(《医宗金鉴》)

损伤的主要病机是气滞血瘀。《跌损妙方》一书,是现存最早的伤科少林派著作,是伤科少林学术流派的代表作。该书以经络穴位为诊疗依据,偏重手法,推崇“血头行走穴道”和“因时取穴论治”,开创“循穴治伤”和“按穴论治”的先河。与《正体类要》形成了中医伤科史上两大学术流派。

5.“凡跌打损伤坠堕之证,恶血留内,则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盖肝主血也,故败血凝滞,从其所属,必归于肝。”(《医宗金鉴》)

本书更加具体说明了气滞血瘀主要在肝经。

6.“手足久损,举动不能,损后伤风湿,支节挛缩,遂成偏废,劳伤筋骨,肩背疼痛”,“或劳役所损,肩背四肢疼痛,损伤中风,手足痿痹,不能举动,筋骨乖张,筋缩不伸。”(《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这是说损伤后反复疼痛和肢节活动不遂的病因病机是瘀邪未尽,复感风寒湿邪形成痹证所致。

二、有关临床表现与诊断的经文诠释

1.“如伤筋者,寒则拘紧,热则纵弛,在手足所过之处,则支转筋而痛,在背则反折,在胸则息贲,在目宽则不开,紧则不合,在口急则牙闭,纵则颏脱,在舌非强则卷,在阴非挺则缩,在肩则不能举,在膝则膝不能屈伸,皆筋之病也,亦不可不明。况跌打损伤,有筋强筋歪、筋断筋走、筋翻筋粗、筋纵筋挛等症,乃伤科之当务也。”(《伤科汇纂》)

本段概括说明各部位伤筋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及筋受伤的力学、形态学和解剖位置的变化。此外,也从侧面强调了经筋的重要性,因为经筋肢节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支,转筋痛”,而手太阴肺经筋的内脏病就是息贲症。

2.“筋之弛、纵、卷、挛、翻、转、离、合,虽在肉里,以手扪之,自悉其情。”(《医宗金鉴》)

本段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筋受伤后的力学、形态学和解剖位置的变化。此外,也强调了触诊的重要性。

3.“……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灵枢·周痹》)

由于经脉“著藏于经筋之中”,“伏行分肉之间”,而“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所以诊断时应沿经筋径路寻找横络(压痛、硬结)和上实(硬胀、浮起)以及下虚(松软、陷下)的异常改变情况,以资判断。

三、有关治疗的经文诠释

1.“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但伤有轻重,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宜,或未尽其法也。”(《医宗金鉴》)

本段阐述手法的定义,是运用手的技巧和方法使病变的筋骨复原。同时说明手法所施得宜、未尽其法以及失宜的截然不同的疗效,强调手法治疗的重要性。

2.“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相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医宗金鉴》)

本段说明手法治疗的基础是术者必须知晓体内解剖和体表解剖,并熟知体表标志及体表投影,这样才能达到触外知内,心明手动,视证定法,灵活运用的至高境界。

3.“按之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郁结之肿。”(《医宗金鉴》)

这是说按压类手法有行气血、散瘀结“以通止痛”的治疗作用,这与现代手法通过按压产生局部压反射原理,使兴奋的周围神经抑制而缓解疼痛的治疗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4.“或拽之离而复合,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阙,则骨之截断、碎断、斜断、筋之弛纵卷挛,翻转离合,虽在肉里,以手扪知,自悉其情。”(《医宗金鉴》)

这段说明矫正手法的生物力学基础,是运用牵拉力和按压力恢复筋骨的正常的力学、形态学和解剖学状态。

5.“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医宗金鉴》)

这是中医手法治疗对微创理念的最明确阐述,也是医学史上中医较早提出微创原则的例证。以最小的生理和心理干扰,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微创治疗理念,是医患共同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微创概念、微创理念、微创技术已愈来愈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其意义已绝非是小切口就是微创,而是涉及诊断、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应注重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创伤与形态审美等各个方面。同时,微创概念也不仅仅限于手术操作和手术技术,手法治疗和其他非手术疗法,例如各种刺入体内的疗法等也同样涵盖。此外,中医骨伤处理筋骨损伤准则的“筋骨并重”,强调治筋不能伤骨、治骨要对筋尽量少损伤的合理维护,也同样体现了微创理念。

运用特定的治筋手法进行微痛甚至无痛、微创甚至无创的操作,并取得满意疗效,是软组织损伤手法治疗的最高境界。

6.“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岂可纯任手法,而不求之脉理,审其虚实,以施补泻哉。”(《正体类要》)

肢体外在损伤,实质是伤及内在的气血,使气血循行受阻不畅,继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为此,治疗时不能只用手法外治,还需辨证虚实,视其宜补宜泻,用药物内治。该书以八纲辨证论治、以补法治伤而自成一派,与《跌损妙方》形成了中医伤科史上两大学术流派。该派注重内治,强调以补气血、补肝肾为主,行气活血为次,兼用外治方药,但未涉及复位与固定术。《医宗金鉴》即以本书为蓝本编撰而成,其“专从血论,须先辩或有瘀血停积,或为亡血过多,然后施以内治之法,庶不有误也。夫皮不破而肉损者,多有瘀血,破肉伤 ,每致亡血过多,二者治法不同,有瘀血宜攻利之,亡血者宜补而行之,但出血不多,亦无瘀血者,以外治之法治之。更察其所伤,上下轻重浅深之异,经络气血多少之殊,必先逐去瘀血,和荣止痛,然后调养气血,自无不效”的用药原则,一直在临床上运用。

7.“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灵枢·经别》)

十二经脉,与人的生存,疾病的形成,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痊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初学医者必须从十二经脉学起,就是知识渊博的医生,也要进一步研究它。粗劣的医生觉得经脉容易掌握,而高明的医生却认为经脉难以精通。其中“人之所以治”,说明治疗也与它密切相关。

8.“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素问·离合真邪论篇》)

不足的虚证怎样用补法呢?首先用手抚摸穴位,然后以指按压穴位,再用指按揉穴位周围的肌肤,继而用指弹其穴位,令络脉怒张,最后左手按闭孔穴,不让正气外泄。概括起来就是在穴位上,抚摸—按压—揉周围的肌肤—弹—按。

9.“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素问·调经论篇》)

怎样刺微邪呢?按摩的时间要长一些,针刺时不要向里深推,使气移于不足之处,神气就可以平复。微邪即“神之微”,指邪气仅客于形体的肤表,尚未侵入经络,症状是患者自觉寒栗起于毫毛。此处虽说是针刺之法,手法治疗也可借鉴。

10.“按之则气血散,故按之痛止。”(《素问·举痛论篇》)

以手按揉,则气血散行,故按之疼痛停止。

11.“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素问·举痛论篇》)

这是说按揉能使热气来复,热气来复则寒邪消散,故疼痛即可停止。

12.“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素问·调经论篇》)

这是说按揉可以致气,使气足能温煦营血,故按揉则卫气充实,营血畅行,便觉得爽快而不疼痛了。

13.“大抵按摩法,每以开达抑遏为义。”“以按摩挼捺,令百节通利,邪气得泻。”(《圣济总录》)

这是说大多数按摩法,都是以疏通和阻止为内容;用按(按、捺法)、摩(摩法)、揉搓(挼法),让骨节气血通畅、活动自如,使邪气排出。

14.“按之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郁结之肿。”(《医宗金鉴》)

这是说按压经络,有行气、活血的治疗作用;而揉摩伤处,有散瘀、消肿的治疗作用。

15.“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阙。”(《医宗金鉴》)

这是说推法可以使脱离的筋骨回复原位,也可以使偏移的筋骨回到正常位置,还可以使有缺憾的筋骨恢复完善。三者程度不同,须复位的是骨折和脱位,须正斜的是半脱位、错骨缝和筋出槽,而须完阙的则是筋伤。 ytVCjZfAmM5M6M3hlt+gIiVQsmT07gIGjJefrnUus8AljFeMhSdO2LEE7qQRFtL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