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在枕部的肌肉,主要集中在上项线,下项线以及上、下项线之间的骨面。这些肌肉损伤,除引发枕部疼痛、眩晕、耳鸣等外,还是造成颈、背、肩部疼痛和(或)功能障碍的重要病理改变。前者在本节讨论,后者则在以后章节介绍。
1.附着在上项线上的肌肉,单侧由外向内分别是头最长肌、胸锁乳突肌、头夹肌、斜方肌上部。
(1)头最长肌
(2)胸锁乳突肌
(3)头夹肌
(4)斜方肌上部
2.附着在下项线上的肌肉,单侧由外向内分别是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
(1)头上斜肌
(2)头后大直肌
(3)头后小直肌
3.附着在上、下项线之间的肌肉,是头半棘肌。
1.枕部疼痛和(或)头顶、颞部疼痛。
2.眩晕和(或)恶心、耳鸣、耳聋、视物不清、鼻塞、咽部不适、失眠、记忆力减退等。
3.压痛和异常改变在上项线,下项线和(或)上、下项线之间,以及相应肌肉的另一附着点和(或)肌腹部。
4.被动牵拉试验,旋转或前屈头颈部时,出现或加重疼痛,甚至因疼痛而不能进行。
5.抗阻力主动收缩试验,后仰或旋转头颈部时,出现或加重疼痛,甚至因疼痛而不能进行。
在下颌角与同侧颞骨乳突连续中点处按压,以局部和枕、颈部酸麻胀痛感为度,持续20秒。
在第1颈椎横突、第2颈椎棘突和同侧下项线中点围成的三角形中心处按压,以局部和枕、颈部酸麻胀痛感为度,持续20秒。
在上项线,下项线,上、下项线之间,颈椎横突和棘突,以及上段胸椎横突和棘突的压痛和异常改变处按压,有索条状异常改变者加分筋法。
在颈椎和上段胸椎棘突旁的压痛和异常改变处,按压、分筋及理筋。
患者坐位,术者立于其后,一上肢屈肘、前臂掌侧中部托住患下颌,另一手拇、示指分置患两侧颞骨乳突卡紧,先沿中立位牵拉—镇定,即持续10~20秒,然后保持牵拉力向左旋转至极度镇定,再保持牵拉力向右旋转至极度镇定。操作流程如图2-1所示。
图2-1 枕部肌肉损伤手法治疗操作流程
对按压疗效不甚理想、病程长或病情重的病例,可于压痛和软组织异常改变处,用刃针微创治疗。
外用药物的理论依据是,中药学有“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用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的说法。外用药物通过皮毛、经穴、经脉起作用,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除邪、扶正强身的目的。现代医学也证实,外用药物可通过皮肤附属器和角质渗入,发挥治疗作用。
对于治疗有效但容易复发的病例,用“枕颈熨药”(萆薢、红花、海藻、合欢皮、紫荆皮、黄芪、甘草、麻黄、苍术、海桐皮各等份,共研粗末),分装数个白布袋内,蒸热,熨枕、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