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腰带越长 寿命越短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困扰人类的肥胖病,已成为21世纪危害中国人民健康的严重问题。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2013年20~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工作调查结果》。调查表明,体重超重、肥胖人数比例分别为34.4%和12.7%,城镇人群的肥胖率超过乡村。与2010年的数据比较,受调查者总体体重平均增长1.12公斤。与以往全国监测数据相比,20~69岁的成年人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单项指标都呈增长趋势,可以说成年人“块头”更大了、肚子也更大了,有47%的超重或者肥胖。

春节期间,湖北的王先生是在大吃大喝中度过的。他说:“过年了,不大吃大喝没气氛,不推杯换盏真不行,否则对不起一桌子好饭菜。”

在一家国企工作的胡先生,经常吃到撑得慌。如果去吃自助餐,一定是扶墙出来。每次吃完,都骂自己是“吃货”,比头猪还能吃,可一吃起来就忘乎所以,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饱餐之后,胡先生不能坐着,更不能站着,只能侧身躺着,这样胃才稍微舒服点。几年下来,领口紧了,裤口窄了,系鞋带时都感觉喘不上气来。吃多了,自然吃胖了。

43岁的张先生在一家国企上班,身高只有1.6米,体重89公斤,被人戏称“小肉丸”。身体笨重,血脂过高,伴有中度脂肪肝,这都是大吃大喝惹的祸。他常常想起那首老歌:“肥胖是种会呼吸的痛。肉活在我身上所有角落……它流在血液中,来回滚动,后悔不减肥会痛,恨不节食会痛,想瘦不能瘦最痛。”

诚然,中国人曾经历过饥饿的岁月,吃不饱的记忆依然挥之不去,很多人吃到“十分饱”才觉得是真饱,喜欢实实在在的饱腹感,于是肥胖的人越来越多。须不知,“一胖百病生”。肥胖后,你会觉得走路、上楼喘气,关节痛,肌肉酸痛,不想动,晚上睡觉有呼吸暂停。医院体检发现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痛风以及某些癌肿发病率增高。显然,由肥胖所引发的其他疾病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比这更可怕的是,2014年4月11日,因患肝硬化和肺部感染,被称为长沙最胖男子的杜勇(最胖时达200多公斤)离开了人世,终年35岁。“中国第一胖”体重达300公斤的山东省日照市22岁男子也因心肺衰竭离世。

“腰带越长,寿命越短”。这是英国的一句谚语:“你要知道这个人的寿命的长短,你就量量他的裤腰带,腰带越长寿命越短。”

一、怎样才算肥胖呢?

肥胖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肥胖列入疾病分类名单,定义为:一种复杂、多因素的慢性病,是环境与基因交互作用的结果。

从综合诱发肥胖的各种因素来看,肥胖实质上是人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热量摄入超过消耗,即热量“收大于支”,多余热量便转化为脂肪囤积于体内,使体内脂肪细胞增殖(对儿童而言)或体积增大(对成年人而言),进而导致体重超标,影响体形美和健康。

如果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内蓄积,被称为“中心型”或“向心性”肥胖,对代谢影响很大。中心性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无内分泌疾病或找不出可能引起肥胖的特殊病因的肥胖症为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者占肥胖症总人数的95%以上。这里主要讨论单纯性肥胖。

如何判断自己肥胖?

胖与不胖不能单凭感觉,对人外表的观察通常只能是大致估计,无法定量。在临床上和流行病学调查中,估计肥胖程度的最实用的人体测量学指标是体重指数和腰围。尽管还有些其他方法,如CT和磁共振等可以较精确地测定身体脂肪的百分含量,但这些仪器设备比较昂贵,无法普遍采用。

肥胖如何计算?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或体重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BMI<18.5为消瘦。

BMI在18.5~23.9为正常。

BMI24.0~27.9为超重。

BMI≥28为肥胖。

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腹型肥胖。

腰围的测量方法是让受试者直立,两脚分开30~40厘米,用一根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软尺放在右侧腋中线胯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通常是腰部的天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在正常呼气末测量腰围的长度,读数准确至1毫米。臀围是测量臀部的最大周径。

成人的理想体重可以应用简单的公式计算:身高(厘米)-105=标准体重(公斤)。

标准体重的±10%即为理想体重,超过20%视为肥胖,低于20%为消瘦。介于10%~20%为超重,也是危险人群。

二、肥胖会盯上哪些人?

肥胖与遗传有关。双亲均为肥胖者,子女中70%~80%的人表现为肥胖,双亲之一(特别是母亲)为肥胖者,子女中有40%的人较胖。

社会和环境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食物供应丰富,人们对食物能量的基本需求满足以后,膳食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高蛋白质、高脂肪食物的消费量大增,而谷类食物减少,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也偏低。能量的总摄入往往超过能量消耗。已有研究证明含脂肪多而其他营养素密度低的膳食,引起肥胖的可能性最大。

另外,进食行为也是影响肥胖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不吃早餐常常导致其午餐和晚餐时摄入的食物较多,而且一天的食物总量增加。现在很多快餐食品因其方便、快捷而受人们青睐,但快餐食品往往富含高脂肪和高能量;经常性的暴饮暴食、夜间加餐、喜欢零食,尤其是感到生活乏味或在看电视时进食过多零食,是许多人发生肥胖的重要原因。

体力活动过少也是肥胖不可忽视的原因。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日渐完善,职业性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量减轻,人们处于静态生活的时间增加,摄入量增多而消耗量减少。

有这些原因,怎么不肥胖?

三、肥胖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仅仅认识到肥胖是一种疾病远远不够,它还是其他慢性病的温床。

表4-1为肥胖者发生肥胖相关性疾病或症状的相对危险度。相对危险度是指发生肥胖相关性疾病患病率是正常体重对该病患病率的倍数。

表4-1 肥胖者发生肥胖相关性疾病或症状相对危险度

续表

另外,肥胖者也往往受社会观点、新闻媒介宣传的影响,对自身的体形不满,总认为在社交中会受到排斥,从小就发胖的儿童容易产生自卑感,对各种社交活动产生畏惧而不愿积极参与,造成心理问题。

显而易见,超重和肥胖症会引发一系列健康、社会和心理问题,必须预防和控制。

四、怎样预防肥胖呢?

肥胖实质上是人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热量摄入超过消耗,即热量“收大于支”。

改变膳食、加强体力活动对预防肥胖是有效的,也就是俗称“管住嘴、迈开腿”。

(一)管住嘴

管住嘴,并不是饥饿疗法,膳食既要满足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又要使热量的摄入低于机体的能量消耗,让身体中的一部分脂肪氧化以供机体能量消耗所需。减重者的膳食构成基本原则为低能量、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含复杂碳水化合物(如谷类)。每天的总热量,要根据身高、个人的营养状况、劳动强度来计算。

首先要计算出理想体重。

成人的理想体重可以应用简单的公式:身高(厘米)-105=标准体重(公斤)计算获得。

标准体重的±10%即为理想体重。

超过20%视为肥胖;低于20%为消瘦。

介于10%~20%为超重。

再根据劳动强度来计算出每日总热量(表4-2)。

表4-2 不同劳动强度及体重每日需要总热量[单位:千卡/(天·公斤)]

再则设计出自己的食谱。

平衡饮食需要各大营养物质按一定比例摄取,膳食中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小于20~30%。

碳水化合物即糖类物质,是主要的供能营养素,饮食中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所以它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目前认为,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仅可改善糖耐量、降低胆固醇及三酰甘油,还可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若每日不足125克,则可引起体内脂肪分解过盛而导致饥饿性酮症,并可使糖耐量减低。

蛋白质是生命和机体的物质基础,机体的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需要蛋白质参与,如人体的肌肉、骨骼及内脏。若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可以导致消瘦、贫血、抵抗力降低,但高蛋白质饮食可引起患者肾小球滤过压增高,由此容易发生肾病。

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多种形式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组织中,是体内热量储备以及主要供能物质。摄入过多动物性脂肪(猪油和肉、乳、蛋类食品中所含脂肪)、植物性脂肪(如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和胆固醇(如脑、心、肺、肝等动物内脏及蛋黄)等可导致血清胆固醇增高而引起动脉硬化症,故应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例如:40岁的小李是一位办公室的文员,身高170厘米,体重80公斤。

小李的理想体重为:170-105=65公斤,80-65=15公斤,15÷65=0.23,超过23%,为肥胖。

小李是一位办公室的文员,为轻体力劳动者,故每天的总热量为:65×20=1300千卡~65×25=1625千卡,即1300~1625千卡。

1克脂肪提供9千卡能量,1克蛋白质或1克碳水化合物提供4千卡能量。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小于20%~30%。90千卡热量相当于食物1份,同类食物可按照自己喜欢来选择(表4-3~4-7)。

表4-3 等热量碳水化合物类食物交换表(每份提供热量90千卡)

表4-4 等热量蔬菜类食物交换表(每份提供热量90千卡)

表4-5 等热量水果类食物交换表(每份提供热量90千卡)

表4-6 等热量蛋白质类食物交换表(每份提供热量90千卡)

表4-7 等热量蛋白质类食物交换表(每份提供热量90千卡)

以1300千卡为例:

碳水化合物所占的热量:1300千卡×0.6=780千卡 780÷90≈9份

蛋白质为主的食物:1300×0.2=260千卡 260÷90≈3份

油脂为主的食物:1300×0.2=260 260÷90≈3份

简单地说,小李每天可进食主食25×8=200克(4两),蔬菜500克(1斤)左右,水果100克(2两),肉100克(2两),牛奶160毫升,油脂类25克(2.5汤匙油)。

1300千卡/日食谱见表4-8。

表4-8 1300千卡/日食谱

以1600千卡为例:

碳水化合物所占的热量:1600千卡×0.6=960千卡 960÷90≈11份

蛋白质为主的食物:160×0.2=320千卡 320÷90≈3份

油脂为主的食物:1600×0.2=260 320÷90≈3份

剩下热量=1600-(11+3+3)×90=70千卡

简单地说,小李每天可进食主食25×9.5=237克(5两),水果150克(3两)。蔬菜500克左右(1斤),肉100克(2两),牛奶160毫升,油脂类25克(2.5汤匙油)。

1600千卡/日食谱见表4-9。

表4-9 1600千卡/日食谱

怎样使营养均衡而又不致于胃部觉得空空呢?

进食时选择体积较大而所含的能量相对低一些的食物,蔬菜和水果的体积大而能量密度较低,又富含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蔬菜和水果替代部分其他食物能给人以饱腹感而不致摄入过多能量。

尽量采用煮、煨、炖、烤和微波加热的烹调方法,用少量油炒菜。

应避免吃油腻食物和吃过多零食,少食油炸食品,少吃盐;尽量减少吃点心和加餐,控制食欲,七分饱即可。

适当减少饮用含糖饮料,养成饮用白水和茶水的习惯。

进食应有规律,要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不要一餐过饱,也不要漏餐。进食速度要放慢,而慢慢进食时,传入大脑摄食中枢的信号可使大脑作出相应调节,较早出现饱足感而减少进食。坐在办公室的白领们常常一边看文件、一边匆匆忙忙吃中饭,这是不对的。记住:每口都要咀嚼20次以上再吞下,每次吃饭至少要花上15~20分钟。

控制膳食是很痛苦的事情,单纯限制饮食使体重下降达到一定水平后,体重下降的速度减慢或不再下降。要摄入能量更低的膳食来减轻体重,膳食中的营养素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对健康有损害。

控制膳食与增加运动相结合以克服因单纯减少膳食能量所产生的不利作用。两者相结合可使基础代谢率不致因摄入能量过低而下降,达到更好的减重效果。积极运动可防止体重反弹,还可改善心肺功能,产生更多、更全面的健康效益。

(二)迈开腿

加强体力活动和锻炼,增加体力活动与适当控制膳食总能量和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量相结合,促进能量负平衡,是世界公认的减重良方。提倡采用有氧活动或运动,有氧运动多为动力型的,并有大肌肉群(如股四头肌、肱二头肌等)参与的运动,例如:走路、骑车、爬山、打球、慢跑、跳舞、游泳、划船、滑冰、滑雪及舞蹈等。可以根据表4-10来计算身体活动或运动消耗的能量。

表4-10 常见的身体活动和锻炼所消耗的热量(单位:千卡)

很多人认为锻炼需要场地和时间,其实不然。例如,在城市,鼓励人们在1公里(2华里)距离内用步行替代坐车;短途出行骑自行车;提前一站下车而后步行到目的地;步行上下5层以内的楼梯以替代乘电梯。散步、在家里做家务等都是容易实现的。

减轻体重要持至以恒,每月减轻体重1~2公斤,一年可减轻12~24公斤,这是非常需要毅力的,也是非常有成效的。肥胖者对体力活动量的安排应根据其体能、年龄和兴趣等因素进行,可以某一项活动为主,再配合其他一些活动以达到需要亏空的能量。例如一个肥胖患者,女性,40岁,身高1.58米,体重68公斤,计划在1个月内减体重1公斤,即每周减体重0.25公斤,则每天需要亏空能量约为270千卡,其中由增加体力活动量每天消耗270千卡。每天至少擦地板30分钟(消耗能量180千卡),散步30分钟(消耗能量100千卡)即可消耗掉。

另一名男性肥胖患者计划1个月内减轻体重2公斤,每天需要亏空能量540千卡。为其增加活动量的处方:在原有的活动基础上,每天擦地板30分钟(消耗能量180千卡)、骑车上下班30分钟(消耗能量180千卡)、站立位跟孩子玩30分钟(消耗能量100千卡)。

可以用能量消耗相等的或相似的体力活动或运动来取代或交换,例如游泳可与慢跑、跳绳或骑车交换;打羽毛球可以排球、网球或跳舞来代替;快走可以打乒乓球、慢速度游泳或骑车来取代。

增加体力活动量应循序渐进,在制定运动量、运动强度和类型时,应满足个体化的特点和需要,可以调换运动的方式和内容以引起兴趣,便于长期坚持。

对运动量和持续时间安排要恰当。先从一些日常活动开始,由小运动量开始,每日安排30分钟,待适应后再逐步增加,可以每天进行快步走、慢跑、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活动,至所应达到的目标。因为体力活动总量与坚持活动的时间、强度和频率有关,能坚持较长时间的中等量活动(如快步走)或短时间的剧烈活动(如跑步)都可达到消耗能量的效果,每天30~60分钟甚至更多时间的活动不要求一定是连续的,每次活动的总时间可以累加,但每次活动时间最好不少于10分钟。

应尽量减少静坐(如看电视、看书、写字、玩电脑游戏等)的时间,也可在静态生活间穿插一些做操或家务劳动等体力活动。在运动中避免过量,以预防急性和慢性肌肉关节损伤,过量的运动负荷会使免疫功能下降。对有心、肺疾病或近亲中有严重心血管病史者,在决定进行剧烈活动前,最好按照医生的建议逐步增加活动量。在剧烈活动前应有充分的热身和伸展运动,逐渐增加肌肉收缩和放松的速度,可改善心肌氧供应,增加心脏的适应性;运动后要有放松活动,让体温慢慢下降,使肌张力逐渐降低,以减少肌肉损伤和酸痛的概率。

如出现以下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心跳不正常,如出现心率比日常运动时明显加快、心律不齐、心悸、心慌、心率快而后突然变慢等;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出现胸部、上臂或咽喉部疼痛或沉重感;特别是眩晕或轻度头痛、意识紊乱、出冷汗或晕厥;严重气短;身体任何一部分突然疼痛或麻木;一时性失明或失语。

(三)增强信心、不言放弃

另外,要使已超重或肥胖者意识到,期望短期恢复到所谓的“理想体重”往往不太现实,但是,即使在一年之内比原有体重减少5%~10%也会对健康有极大好处。

要使患者了解到,在短期内过度限食可能见到一些暂时效果,但如果不长期坚持减少膳食中的热量,也不积极参加体力活动,则很难保证体重保持在已降低的水平。个别患者的体重甚至会进一步增长,甚至超过减重前的原始水平。减肥反复失败会使患者失去信心。

五、走出减肥的误区

误区之一:不吃早餐

有人误以为不吃早餐能减少热量的摄入,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殊不知不吃早餐对人体伤害极大,无益健康,还会影响一天的工作。

误区之二:只吃蔬菜和水果,不吃荤

无论蔬菜水果,还是各种瘦肉,都有它们各自的营养价值。瘦肉里包含了比较多的蛋白质和一些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蛋白质是生命和机体的物质基础,机体的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需要蛋白质参与,如人体的肌肉、骨骼及内脏。减肥的重要因素是消除多余脂肪和促进新陈代谢,每天只吃蔬菜和水果,若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可以导致消瘦、贫血、抵抗力降低。长期以蔬菜、水果来饮食,势必会导致因营养不良而影响健康,同时还会因为体内缺乏一定的肌原素(主要来自于蛋白质)而使基础代谢率下降。

2013年,地产界大鳄、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的一条微博引起了网民的关注,不过,这并不是他发表了什么关于房产的见解,而是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果蔬汁减肥法”:早上不吃饭、中午不吃饭、晚上吃一点饭,每天主要依赖喝6杯果蔬汁。其中果蔬汁的成分主要是苹果两个、胡萝卜1条、葡萄一小串、菜椒1个、西红柿1个、姜片1片、柠檬1/4个、一勺亚麻籽、一撮小麦苗。每天两杯果汁加4杯蔬菜汁,成效是1个月瘦了10斤。这种减肥方法不靠谱。营养专家指出,果蔬汁虽然有液体果蔬之称,但是不能简单地把果蔬汁等同于水果、蔬菜。因为果蔬汁在制作过程中,水果和蔬菜本身的纤维素会被破坏,而且富含的维生素很容易氧化,这样水果和蔬菜所富含的营养成分会从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失。虽然喝了之后会摄取到果汁中的维生素,但还是没有通过咀嚼获得的营养多。所以,喝现榨的果蔬汁和吃水果蔬菜也是不一样的。

误区之三:以为只要不吃就能瘦

大多数减肥的人如果采用节食来减肥,10个人里面10个人的新陈代谢都会慢慢减弱。这个时候你要是再恢复饮食,一般来说,如果恢复到以前正常饮食,就会比以前更胖,因为代谢比以前更慢了,脂肪就更容易堆积。如果再稍微多吃点,就会越来越胖,然后再减肥……就像一个恶性循环!不但胖了,而且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误区之四:饮水会使身体发胖,要减肥就不能喝水

其实,只有饮水不足才会引起人体不断积储水分作为补偿,并使体内更容易积聚脂肪,导致肥胖。饮水不足还可能引起人体新陈代谢功能的紊乱,致使能量吸收多,释放少。所以,对减肥者来说,饮水不足不仅达不到减肥目的,而且还会对健康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

误区之五:只通过控制饮食来减肥,而剔除运动

单独控制饮食时虽可降低总体重,但除脂肪组织减少外,肌肉等去脂体质也会丢失,静息代谢率也可能降低,使机体的基础能量需要减少,即可在低水平上建立新的能量平衡,使机体储存脂肪的消耗也较少;因此,单纯限制饮食使体重下降达到一定水平后,体重下降的速度减慢或不再下降。如果要使体重维持在已降低的较低水平或使体重进一步降低,需要摄入能量更低的膳食,而极低能量膳食中的营养素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对健康有损害。体重的频繁波动有害于健康。在维持能量负平衡的条件下,体力活动或运动能维持静息代谢率不降低或降低较少,能消耗更多体脂,并多保留去脂体质,适当控制饮食加体力活动有利于长期保持减重后体重不反弹。

误区之六:运动强度越大越好

不少体重过大的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减肥每天都练得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体重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比以前更重了。因此,除了对运动减肥产生畏惧外,还对运动减肥的效果产生了怀疑。与一般健身运动相比,以减肥为目的的运动时间应延长些;但是运动量可循序渐进,由小运动量开始,每日安排30分钟,待适应后再逐步增加至所应达到的目标。

误区之七:短期减不下去就放弃

31%的受访者希望迅速减10公斤以上,一、二个月不见效就放弃。对于这种普遍心态,专家指出,减肥贵在坚持,而不能奢求短时间内吃减肥药就迅速变瘦。应长期坚持“吃”与“动”的平衡,才能健康有效地减肥。

误区之八:减肥速度越快越好

对于一般肥胖者来说,适宜的减重速度是每周0.5~1公斤,如果主要通过健身运动获得这种效果的话,则减少的主要是身体脂肪。减轻体重速度过快则主要减少的是身体中的糖原和水分,而与脂肪消耗关系不大,还会对健康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减肥的关键,长期采用低能量平衡膳食,坚持每天科学运动的生活方式,在体重不断下降的同时,不断提高身体素质,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误区之九:盲目追求减肥效果

很多受访者用过50多种减肥产品。对使用产品的作用机制,41.7%的人根本不了解。专家指出,有些产品可能添加了利尿剂或泻药成分,分别通过脱水和腹泻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用久了容易让人头晕乏力。

知识链接

减肥手术

肥胖症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运动、饮食、行为方式的干预、药物治疗。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手术治疗格外引人注目。

自20世纪50年代出现第一例减肥手术报道以来,手术治疗肥胖症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已成为治疗病态肥胖的“金标准”。2000年中国大陆开展了第一例腹腔镜下垂直绑带式胃减容术。

目前以腹腔镜胃旁路术为主要代表的代谢性疾病的外科手术,可有效治疗肥胖和2型糖尿病,其原理为让食物走条“捷径”。简单讲,就是对胃和肠进行横断,给胃新做一个出口,剩下的“没用”的胃缝起来,食物从这个新形成的胃囊出口直接流入空肠的下部,绕过了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等于将食物在胃和肠中的走向进行重新安排。原来食物吃下去,是从右边往下走到肠子的,实现消化道重建后,食物改道从左边走了条“捷径”。手术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改变了食物的生理流向,通过胃阻断、胃肠吻合、肠肠吻合等步骤而完成。这样不仅胃变“小”了,还绕过了一段小肠,达到了减少吸收的作用,一举两得。

手术的适应证:第一是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是禁忌证;第二,年龄要小于65岁,病史小于15年;第三,胰岛功能处于代偿期。同时符合以上三个条件,才适合手术治疗。糖尿病晚期、胰岛功能衰竭者,严重器质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肠道功能紊乱、中重度糖尿病性胃轻瘫,患有严重并发症者,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均不适合该手术治疗。严格的手术适应证把握、规范的术前检查、患者围手术期评估、手术操作及术后并发症处理、术后随访等,是糖尿病外科手术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保障。 1YgFRhPQkgq4mFhQJqiWlKMK9XAKF2fpuZpi7r8BXMpudzIdXqA+XVvUglFhHl6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