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颅内压增高

成人正常的颅内压是70~200mmH 2 O(5~15mmHg)。颅内压持续超过200mmH 2 0(15mmHg)时称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是由于颅腔内容物的体积超过了颅腔可代偿的容量而引起的临床表现,是颅脑疾病如颅脑外伤、炎症、肿瘤、出血等多种疾病共同的症状。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主要是头痛、喷射状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可导致脑疝,是引起颅内压增高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尽早发现早期征兆,尽量减少致颅内压增高的各种因素。

一、常伴有颅内压增高的疾病

见表6-2-1。

表6-2-1 常伴有颅内压增高的疾病

二、病例分析与干预

(一)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2岁,主因言语不利,流涎半天,意识不清3小时于2015年7月11日由急诊以“脑出血”收入院。患者于3小时前无明显诱因自感言语不利、流涎并突感头疼头晕,随即意识丧失,小便失禁。患者恶心呕吐3次,为喷射性。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不规律服药,血压最高210/120mmHg。查体:患者神志为中昏迷,GCS评分6分,体温37.3℃,呼吸30次/分,脉搏120次/分,血压220/130mmHg。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光反应迟钝。左侧肢体肌张力高,无自主活动,右侧肢体活动正常。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中线结构稍移位。

思维提示

◆患者疾病引起颅内压增高

◆患者发病急,有颅内压增高症状,需对症治疗与护理

(二)救治方案

1.救治原则

(1)血肿清除。

(2)脱水降颅压。

(3)控制血压。

(4)生命体征与颅内压监测。

(5)抗感染。

(6)营养支持。

(7)对症处理。

2.采取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持续监测患者颅内压及生命体征,同时给予针对颅内压增高护理。

(1)降颅压过程:见表6-2-2。

表6-2-2 患者降低颅内压的过程

(2)护理评价:给予患者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同时给予患者降颅压、控制血压、吸氧、留置导尿,为了预防下呼吸感染,增加了胸肺部护理。给予患者持续颅内压监测,责任护士每2~4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并准确记录。最终患者病情逐步恢复,同时患者的意识状态由原来的中昏迷好转为昏睡状态。

三、链接相关护理知识

(一)护理干预的依据

1.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是治疗颅内出血的简便可行的新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不受年龄和重要脏器功能的限制。这种方法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容易被患者家属所接受。

2.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是采用传感器和监护仪动态测定颅内压的一种方法。目前已被认为是直接诊断颅内高压最迅速、客观和准确的方法,也是观察脑疾病患者病情变化、判断手术时机、指导临床用药和评估预后的必备手段之一。此方法简便,创伤小,测压直接准确,是ICP监测的“金标准”。

3.颅内压增高的分期,临床过程分为代偿期、早期、高峰期与晚期(衰竭期)。各期中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也有共同性的症状(表6-2-3)。

表6-2-3 颅内压增高分期及临床表现

(二)护理干预的安全提示

1.卒中后昏迷患者在发病早期病情变化明显,脑水肿高峰发生在1周之内,故该时间段是评估的最佳时机。高峰期是救治的关键,如果不能控制发展,则脑干功能衰竭进入晚期。

2.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抬高床头15°~30°,有利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给予患者翻身时动作要轻柔、缓慢,注意勿牵拉引流管,尽可能保持卧位舒适。

3.意识、瞳孔的变化往往早于生命体征的变化,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加深,提示有颅高压或脑疝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作相应处理。如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迟钝,或瞳孔中等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提示颅内压增高,特别是一侧瞳孔进行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是脑疝早期症状,应紧急脱水治疗或作相应处理。

4.患者由于颅内压增高,均有不同程度头痛及呕吐症状。头痛的性质呈胀痛或搏动性疼痛,呕吐是头痛的伴发症状,头痛剧烈时出现喷射性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重要的客观体征,但其出现与颅内压增高发生发展的时间、速度和程度有关。

5.不规则的呼吸类型是颅内压增高的特征,临床上常见的如潮式呼吸、抽泣样呼吸及双吸式呼吸等。

6.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慢而有力,常是颅内压增高所致,但当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仍不能保证脑组织血液供应时,便迅速下降,脉搏变得不规则,细弱而快。

7.出现躁动不安者,应提高警惕,可能是颅内压增高或脑疝的预兆,观察躁动的原因,给予相应处理。

8.ICP监测技术、脑疝急救技术、血肿穿刺技术、脑室穿刺及引流技术,参照第十章第二节、第三节。 vgtmKXW88nNl7H2W8sj4v135hje7sNTgXqThuz2Re43hszzPchziV3d3xv4xYc4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