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中国梦”成功实现的关键是创新

一、“中国梦”与创新关系的相关解读

1. “中国梦”的相关解读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基本内涵: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着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奋斗,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

核心目标: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中国梦”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我国能否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主要就看我们能否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

第一,实现“中国梦”亟需发动创新驱动新引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些均为推动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个阶段的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第二,实现“中国梦”亟需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近年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强化创新部署,如美国实施“再工业化”(re-industrialization)发展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Industry 4.0)。在这一背景下,2015年,我国颁布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拟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到2025年我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和工业强国;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二、创新托举起“中国梦”

1. 科技创新引领“中国梦”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第一,研发投入迅速提升。从国际比较可见,在研发总支出方面,中国于2008年取代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见图1-1),远高于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

图1-1 主要国家研发总支出(1996—2015)

资料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在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方面,尽管至2015年中国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仍低于韩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但近年来中国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递增较快,从1996年仅0.6%的比例递增到2015年的2.1%,20年间增长了2.5倍(见图1-2)。

图1-2 主要国家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1996—2015)

资料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第二,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神舟飞天创造了“中国高度”,蛟龙潜海成就了“中国深度”,高铁奔驰刷新了“中国速度”,大望远镜拓宽了“中国维度” 。同时,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制造的C919大型客机80%的零部件由我国首次设计生产,至此,我国掌握了民机产业5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 。此外,中国近年来在超级计算机方面发展迅速,一跃成为国际先进水平国家。我国在超级计算机数量上远超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并且拥有一系列世界顶级的超级计算机中心;在2017年最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由中国研制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号”分列冠亚军 。另外,我国自主研制和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为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后,全球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并且该系统目前已成功应用于交通、林业、渔业和公安等多个领域。

2. 教育创新助力“中国梦”

教育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智力资源支撑,“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教育的助力。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解决这样一个大国民众的教育问题,需要创新;中国在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行列的进程中,要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更需要创新。

第一,中国高等教育快速普及,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6% ;1999年扩招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2.7% ,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比例达到20%,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

第二,树立高等教育强国目标,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有数百年历程,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建于1088年)、英国牛津大学(建于1168年)、剑桥大学(建于1209年)等一些具有八九百年历史的中世纪欧洲大学相比,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步较晚,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中国高等教育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脚步却从未停止过。早在1995年,高等教育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211”工程已正式启动 ;1998年,我国开始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上升到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启动“985”工程;2015年,国务院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双一流”建设的号角正式吹响。

近年来,中国大学在四大世界大学排名中的表现很好地印证了中国大学的迅速崛起。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实践与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传统教育的母版”,更不是“西方发达国家模式”的翻版 ,而是在实践“中国模式”。这也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提出了更高的历史使命:解释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并真正助力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亮。

3. 经济创新支撑“中国梦”

第一,经济大国的发展需要经济创新。创新对于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十分必要 。201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然而,面对人口老龄化速度逐渐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债务水平不断提高等挑战,中国迫切需要加快从“汲取创新”到“领导创新”的转变,以实现更多的突破性创新,从而提高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 。中国在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方面的创新之举,不仅便利了国人的日常生活,而且影响惠及全球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便捷的移动支付系统。历史上,中国是最早发明并使用纸币的国家,而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正引领全球支付体系迈入新时代。海外机构2017年的统计指出,“10年前,中国电商交易额不到全球总额的1%,如今这一占比已大于40%,超过英、美、日、法、德5国总和;过去5年间,中国互联网消费的复合增长率达到32%,排名世界第一,‘中国模式’创造全球互联网经济新活力”

第二,“中国梦”的实现依然需要依靠经济创新。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中国创新的全球效应》(The China Effect on Global Innovation)的报告表明,中国创新势在必行。“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中国经济创新的有力例证 。为了更好地应对当今国际经济格局的日益变化,中国和其他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的构想。这一构想的提出,有利于我国开创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从而成为牵引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方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旨在向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本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4. 国防创新护航“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 也就是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国防实力作为坚实后盾。正如《孙子兵法》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2015年胜利日大阅兵和建军90周年大阅兵这两次重要的大阅兵,展现了解放军最新装备的升级换代,令每个中国人为之自豪和骄傲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类战争形态早已从最初的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演化至信息化战争。高新技术的发展及运用对未来战争的影响将呈现多维度、多波次、高强度的特征 。和平的年代,要建设强大的国防和一支能够抵御外敌入侵、保卫国家安全的强有力军队,就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信息化战争中夺取胜利

创新成为引领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军队的信息化建设与武器装备升级换代,航母的列装和新一代战机、军舰、导弹的问世,与我国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群的崛起密不可分 go7AQB++Mwf9rLsFeLvaAivKJzn6VOzTc2AeDi/p1og73jcNnRULzAvoslzvJ58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