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朗读者 矣晓沅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的路并不是靠双脚走出来的。就像史铁生,在漫长的轮椅生涯中创造出一座文学高峰;就像霍金,不能行走,不能出声,但他伟大的思想没有受到任何束缚。来自清华大学的矣晓沅,也是这样一位“轮椅上的跑者”。

矣晓沅1991年生于云南玉溪,彝族人。六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改变了他的生活。他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种病因未明、会侵蚀破坏人体关节且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在活泼好动的年纪,他逐渐不能再完成下蹲、奔跑、跳跃这些简单的动作,更由于常年的激素治疗,并发了双侧股骨头坏死,十一岁就被永远地困在了轮椅上。

多年病痛的折磨,让矣晓沅的大小关节都严重变形,他不仅无法站立,连手指活动都十分困难。不过,矣晓沅没有向残酷的命运低头,他说:“与其稀里糊涂地活,不如目标明确、生机勃勃地活着,更令人满意。”他拼尽全力,2012年高考时以679的高分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录取。大四时,他拿到了特等奖学金,这是清华学生的最高荣誉。现在,矣晓沅已被保送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人工智能研究所,主攻人工智能。他在演讲中说得没错:“如果拥有一颗奔跑的心,轮椅的确困不住我们的身体。”

朗读者访谈

董卿: 矣晓沅,这个姓很特别。

矣晓沅: 我是彝族,来自云南。这个姓是彝族一个专有的姓。

董卿: 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晓沅现在是清华大学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他的专业方向是人工智能,是一枚非常标准的学霸。但是可能也会有一些观众觉得,很难把你瘦弱的身体和很强悍的学霸之间画上等号。你介意和大家谈一谈你的身体吗?

矣晓沅: 非常不介意,因为这本身并不是什么不太光彩的事情。我六岁的时候得了一个叫作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它在医学界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它会侵蚀身体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寸骨头。一开始我只是跑不快,跳不高,走不远,到十一岁那年,我终于没有办法再站起来了,就坐上了轮椅。

董卿: 坐上轮椅之后,你会不会觉得这个世界突然变小了?

矣晓沅: 我的世界变成了三点一线。对我来说,一本书或者一道题就成了世界的全部。

董卿: 你的手指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形的?

矣晓沅: 六岁。一开始,我的手握不了拳,后来慢慢地伸不开掌,天冷的时候甚至握笔、握筷子时间长了,都会痛。

董卿: 那你怎么完成作业呢?

矣晓沅: 这就是读理科的优势,不用写太多字。(笑)我的语文就比较吃亏,经常因为字写得不好,受到额外的减分,我觉得很艰难,心里有时候会有愤怒,想要把一些东西夺回来。我觉得我唯一的武器就是学习,这也是我唯一可以倾尽全力去做好的事。

董卿: 对于你来讲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虽然成绩很好,可是在高考结束之后,你还是得去询问很多学校愿不愿意接收像你这样身体条件的学生。

矣晓沅: 对,其实当时我们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就在我和我的父母焦头烂额的时候,清华大学的招生老师直接打电话到我父亲的手机上,问了我的分数,问了一些我个人的情况后,他给了我一个承诺——清华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位优秀的学生。

董卿: 那年清华计算机系在云南一共就招收了两名同学,晓沅是其中之一。梅贻琦校长说过一句话:“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进入清华之后,你就是一名大学生了,你觉得那个时候要面对的挑战是什么?

矣晓沅: 就是未来四年的路要怎样走。清华校园非常大,有时候一门课到另外一门课要从一个教学楼换到另外一个教学楼,两座楼之间有一公里多到两公里的距离。我必须驾驶着我的轮椅,在人群中、自行车群中穿梭来往。雨特别大的时候我的身体都会被淋湿,淋湿之后身体又会特别痛,还会高烧不止。所以我经常左手吊着点滴,右手写着作业,处于这样一种状态。

因为我没办法去上厕所,所以我不喝水。平时在学校,我给自己限了一个量,不管夏天有多热,或者冬天有多干燥,我只喝一小杯,三百毫升左右,喝完就不再喝了。

董卿: 在这样一所大学里有来自全国各地最优秀的学生,所以晓沅刚去清华的时候可能排在全年级中等的水平。

矣晓沅: (笑)尾巴水平,基本偏后的。我们2012级有一百三十几个人,当时我的名次是在九十几名。我自己是一个特别不服输的人,很多时候考试没考好,失败了,但我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我相信凭借我的努力,一定可以追回来。

董卿: 你当时追得最辛苦的是哪门课呀?

矣晓沅: 编程。每年有非常多的国家级和世界级的金牌选手被保送进清华计算机系,但是对我们,尤其是来自比较偏远的云南地区的、没有接受过计算机专业教育的人来说,学编程真的非常吃力。我就自己一个人在宿舍里,一道题又一道题地练。可能一道题一写就是五个小时,当我写完这道题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五个小时里我可以说是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我把这四年所有学的几十门课都加起来,有两百个学分,我从来没有翘过任何一节课。(掌声)

董卿: 我们来看看,到了大一之后晓沅跳到六十九名,到了大二跳到三十一名,到了大三是第九名,到四年级的时候,晓沅拿到了只给十个学生的全校特等奖学金。(掌声)

矣晓沅: 颁奖典礼上是邱勇校长为我颁的奖,他还为了感谢我母亲这四年在清华里对我的陪伴,送了一束花给母亲。另外,邱校长送了我一本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董卿: 我们都知道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说,古往今来,所有成大事业、做大学问的人都有三个境界,你觉得你现在是处在第一境界还是第二境界?

矣晓沅: 我现在应该处于“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潜心科研。

董卿: 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让晓沅这名曾经编程不及格的学生最终进入了一个计算机的新的创新项目——人工智能“九歌”的研制团队。

矣晓沅: 我们“九歌”团队今天还准备了一份小礼物给董卿老师。

董卿: 是吗?

矣晓沅: 对。“九歌”是一个自动作诗机器人。

董卿: 我看一下,是藏头诗。(读卷轴)“朗诵新诗兴不穷,读书元自有真工。者般本是平生事,妙理何须造化功。”藏的是“朗读者妙”!(掌声)

矣晓沅: 对。

董卿: 我知道你很喜欢读书,那么你会选择一篇什么样的文章来和大家分享?

矣晓沅: 我想朗读的是村上春树的一本小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献给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人。

董卿: 你还记得你最后一次奔跑是在什么时候吗?

矣晓沅: 大概是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和我的一个小伙伴慢慢地从教学楼踱步下来,夕阳西下,小伙伴说:“我们来比比赛跑,看谁先跑到学校大门口。”我现在依然记得那时候的情景:夕阳洒在我的身上,风在我的耳边呼啸,胸前的红领巾在飘荡,我能够感觉到速度,我能够感觉到心跳。我的每一步踏在大地上,仿佛是大地心跳的旋律。那幅情景这么多年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我一直从父母的身上索取他们的爱,而无以回报。我希望有一天自己最大的梦想能够实现,那就是能站起来,自己独立生活,让我母亲获得属于她的自由。我希望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用我的知识去改变世界以及他人。

董卿: 清华大学在给另外一位同样是残疾的同学魏祥写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来路或许不易,命运或许不公,人生或许悲苦,但是请你足够相信,可以在清华园里找到热爱,追求卓越。” l4Lo4X1V7HOrYE12iHgtYFPrstaQfSJTM4jE4FqEuPzJ2uGYXUCZJqyYSYjtKwZ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