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习惯是如何成为自然的

“你有没有注意到自己身上的一些小习惯,比如每次吃完饭之后都要抽一根烟,思考的时候喜欢摸鼻子,在公共场合发言的时候手会扶桌子或者不停地动,见面要给对方一个贴面礼,等等。”巴甫洛夫老师笑着问夏楠。

夏楠愣了一下,摇了摇头。

巴甫洛夫老师说道:“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就拿你们中国的少数民族——藏族为例,敬献哈达、奶茶和青稞酒是藏族待客最基本的礼节,除此之外还有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火把节之类的。这些风俗习惯最初有的是为了纪念英雄人物,像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有的是为了感谢丰收。”

学生们听得一脸惊讶,老师对中国的民俗了解得还真不少。

孙昱鹏接话道:“是啊,美国的感恩节就是为了向当初帮助过他们的印第安土著表达谢意,还有的风俗是来源于神话故事,比如我们的春节就是来源于一个有关年的神话故事。风俗习惯之所以能成为自然是由于我们世代相传,经过时间的洗礼才能如此。”

巴甫洛夫老师点点头:“不过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并不是风俗习惯,而是生活中的那些小习惯。我们常说‘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那么习惯究竟是如何成自然的呢?”

夏楠说道:“您的狗就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啊,只要您轻轻摇一摇手中的铃铛,它就会兴高采烈地跑过去。

“其实,我们人类也是一样。当我们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如果我们的母亲每天都在同一个时间点给我们喂奶,久而久之,只要一到那个时间点,我们体内的生物钟就会提醒我们要去吃饭了,然后身体就会产生饥饿感。由此可见,若想习惯成自然,有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行为上的重复和特定的因素。”

巴甫洛夫老师点点头,赞道:“不错,真不愧是学心理学的。对于第一点,行为上的重复,一个习惯的形成离不开长时间的重复。比如,你在单位有一个好朋友,每次中午吃过饭他都会拉着你出去抽根烟,如此一个月以后,你的这位朋友跳槽去别的公司,留你一个人在原公司。这时,你依旧会在吃过午饭以后选择去抽根烟,甚至几年过去之后,你饭后一根烟的习惯还在。但如果这位朋友只是偶尔拉你去抽烟,一个月也无非一两次,那么他离开后,你可能连这一个月一两次的抽烟时间都会省掉。”(见图2-4)

图2-4 习惯要靠行为养成

夏楠点点头,很多人养成一些不良好的习惯就是因为身边那些与他走得很近的朋友把他们身上的恶习传染给了他。

就像他上大学的时候,每天晚上都会去泡网吧。原因就是他在上大学之前,张栋兴在放学后总是带他去网吧,玩上一个小时再回家。如果没有时间上的重复,大脑无法形成条件反射,习惯也就变不成自然了。同时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同学一直很努力地想养成用完的书立马放回原处、睡觉前背单词的好习惯却一直不能成功,很明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行为只会使先前的努力白费。

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沾染上这些坏习惯,我们应该及时远离坏习惯的传染源。当然,如果你的自制力足够强,完全可以一边和他们做朋友一边对他们身上的坏习惯说NO。

孙昱鹏接着说:“不过,光有第一点是很难使习惯成为自然的。要是巴甫洛夫老师第一天先摇铃铛然后给狗喂食,第二天吹笛子,第三天拉小提琴,那么不出所料,会导致两个结果。一,狗疯了;二,日后巴甫洛夫老师再摇铃铛,这狗肯定不会跑过去。”

“停!我们先不讨论狗为什么会疯这个问题,来思考一下第二个结果是如何产生的。”巴甫洛夫老师赶紧制止了孙昱鹏的幻想。

“还是以饭后抽烟的事为例。如果今天你的同事吃饭前带着你抽烟,明天又变成下班后拉你去抽烟,这样反复无常的事情只会让你的大脑把抽烟归类于同事的一时兴起,无法在特定的情况下养成习惯,从而也就形不成反射。你希望自己每天上课不迟到吗?那就给自己定个闹钟,强迫自己每天都在那个点儿起床洗漱。渐渐地,你的生物钟已经习惯了在那个时间点唤醒你,就算你想在周末给自己放个假,你也还是会正点起床。”

夏楠点点头,“习惯成自然”的问题,其实就是利用巴甫洛夫老师的条件反射,让自己的身体意识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形成良好的反射。

孙昱鹏问:“那么我们要坚持重复某一个行为动作多久才能让它变成习惯呢?”

巴甫洛夫老师答:“对此,行为心理学给了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21天。一个动作或者想法只要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

巴甫洛夫老师认为,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1天到第7天为第一阶段,我们把它称作顺从。即,我们尽力地使自己表现得与新的要求一样,但是实质上没有发生任何改变。通常情况下,新习惯最初是在外界压力和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很少出自主观意识。而第7天到第21天属于第二阶段,认同(见图2-5)。

图2-5 习惯形成的三个阶段

经过一周的磨炼,我们开始在心中接纳新的习惯。相比于第一阶段,此时主观意识占据的比例更大,不再是被逼无奈地去做某一件事。当我们熬到第三阶段时,新的习惯已经完全融入我们的思想行为之中,心里没有一点反抗与异议。

这里的21天是一个平均值,具体还会根据习惯的强度、难易而改变。如果新习惯是每天下午慢跑400米,或者比这还要简单,那么就会养成得快一点,相反,如果安排给你的是每天背2000个单词这种高难度的任务量,习惯的养成就会变得很慢。此外,21天养成一个习惯的理论对于坏习惯的改变、消除也同样适用。

巴甫洛夫:“澳大利亚著名演讲家力克胡哲曾经说过,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告诉自己再多坚持一天,一周,半个月,一年,然后你就会发现,拒绝退场的结果令人惊讶。所以,不管习惯成自然需要的时间具体比21天多还是少,都需要我们强大的毅力,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 WOMm7AHI8+wWprxV54Vt1kqjr1pRFT5AGj1z4X7h+nmOpag3tXCt2JUvyNdQY6b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