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故意在敌方内部制造矛盾

在采用孤立对手的策略时,那些美国间谍往往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手段,有时候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几乎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比如很多女间谍为了获取准确的情报,不惜以自己的身体为诱饵,更有甚者,还会瞒着自己的家人做出更多违背道德和良心的事情。然而,虽然那些间谍的做法看起来“不择手段”,但事实上,这些对于一名专业间谍来说,早在他们在间谍培训中心接受训练时就已经被告知了。然而尽管如此,这并没有影响到那些间谍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间谍技能,尤其是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他们过人的心理攻略堪称间谍史上的典范。

由于间谍的特殊身份,他们常常可以在与敌对峙的过程中无中生有地制造出一些事端,并借机在敌人内部制造出许多的矛盾,比如二战期间著名的女间谍维吉尼亚·霍尔年轻的时候,在土耳其的一次打猎过程中不小心摔了一跤,猎枪击中左脚,导致膝盖以下截肢,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后来成为一名出色的间谍。维吉尼亚·霍尔装上假肢被英国军情六处招募为一名外线间谍之后,便被派往了法国里昂。在战争期间,为了安全起见,通常很多间谍在一个地方大多只会停留三个月,但维吉尼亚·霍尔由于出色的间谍技能,在里昂一待就是十五个月。随后,她又被派往伦敦,为美国中央情报局设立的战略服务办公室提供情报。在她与纳粹政府周旋期间,由于她出色的表现,英国军情六处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多次想为她授勋,然而因为她一直活跃在间谍工作一线,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不得不放弃在白宫亲自为她授勋的决定,而转由中央情报局的威廉·多诺万将一枚“服务优秀”的勋章秘密授予了她的母亲。

维吉尼亚·霍尔之所以受到世界两大情报机构的青睐,主要还是因为她每一次都能出色地完成对于很多间谍来说都很难胜任的工作。比如在纳粹统治区工作时,当时她的任务除了搜集关于纳粹的情报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瓦解纳粹政权,为美英联军实施最后的总攻做好战前的准备工作。作为一名受过特殊训练的间谍,维吉尼亚·霍尔知道,要想成功完成这项任务,就必须从心理上对纳粹军队进行攻击,而身为一名间谍,当时的处境决定了她根本无法主动出面去做这一项工作。因为在当时,德国纳粹秘密警察盖世太保正四处悬赏缉拿她,并且他们还知道她是一个跛脚女人,这对于维吉尼亚·霍尔来说相当不利。另一方面,当时在纳粹军中散布不利消息也几乎不可能,但是维吉尼亚·霍尔却凭借着自己多年的经验成功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因为在维吉尼亚·霍尔看来,一名间谍如果想要从心理上打击敌人的战斗力,那么就必须在敌人的军中散布令军心不稳的消息,但是她在完全不接触纳粹军队的情况之下,又是如何顺利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呢?

维吉尼亚·霍尔在事后的回忆中说道,如果想要打击敌军,让其失去战斗力,那么瓦解其军心才是关键,而瓦解战时的军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敌人内部制造出一种矛盾,从而让敌人的军队完全被孤立起来。那么,维吉尼亚·霍尔又是凭借着怎样的方法完成的呢?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因为在当时,不仅仅是在德国,任何一个卷入战争的国家的人民都对战争充满了恐惧和厌恶,因为战争使得他们流离失所,有的甚至是家破人亡。面对人民对战争的厌恶,维吉尼亚·霍尔很快想到了一个办法,她利用自己有限的时间经常到当地驻军的城市或是村庄里,向当地的人民讲述战争的危害。原本当地的人民就对战争抱有怨气,再经维吉尼亚·霍尔这样一说,她更是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同情,于是人民的厌战情绪一时间被点燃了。而纳粹军人们经常要和当地的人民接触,结果当地人民便将这种厌恶战争的情绪不知不觉间传递给了那些纳粹士兵。起初,那些士兵也只是把人们的这种抱怨当成了一种抱怨,并没有真正放在心上,但是抱怨听多了之后,当这些士兵回到军营聊到自己的家人时,忽然也为自己的家人担心起来。人心都是肉长的,即使是那些在战争中毫不畏缩甚至是不惜失去自己生命的士兵,他们为了国家可以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但是他们却同样像那些当地的普通人民一样时刻挂念着自己的家人、朋友,于是一股厌战情绪渐渐在纳粹军中漫延开来。再加上纳粹统帅的独裁统治,很多士兵也越来越感觉到了战争的冷酷无情,于是纷纷逃离军营,参加了当地的反对战争组织。

如此一来,整个纳粹军队渐渐成为一支被大多数德国人民所抛弃的军队,尽管控制战争的权力依然被希特勒牢牢地攥在手心里,但是实际上,他已经被孤立起来了。因为这种孤立不仅仅是来自广大德国人民的反对,还来自他一直十分信赖的军队内部。因此,在纳粹投降的前夕,纳粹军队几乎失去了战斗力。所以对于纳粹政府而言,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他们的军队内部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关于是否要中止战争的矛盾,那么整个军队的士气自然就被瓦解了,而没有士气的军队又谈何取得胜利?所以说,一支军队如果在开战之前就已经从心底充斥着不想打仗的念头,那么这样的军队无论它的规模有多么大,它的战斗力有多么强,最终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维吉尼亚·霍尔虽然是一位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女人,但是她却用自己对敌军心理的有效把握,在自己被纳粹政府到处通缉的情况之下,利用人们普遍厌恶战争的心理,从侧面对敌人展开了心理攻势,不仅仅在敌人内部成功地制造出了矛盾,还以一人之力瓦解了整个纳粹军队的心理。可以说,二战中纳粹的投降,在很大意义上是来自那些如维吉尼亚·霍尔一样的间谍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作为间谍,他们的功劳虽然大,但很多时候却无法被世人所真正了解,尽管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当年的绝对机密已经一点点被解开,但总有一些秘密随着当事人的故去而成为永远无法解开的谜。然而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国家安全局、英国军情六处等情报机构的秘密档案里,依然隐藏着很多像维吉尼亚·霍尔一样的无名英雄。

由此可见,间谍等特工人员在面对比自己实力强大的对手时,如果无法从正面打开缺口,那么就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从敌人的外围去展开心理攻势。因为他们在一点点孤立对手的同时,如果能够再在其内部制造出一些小麻烦、小矛盾,那么就能从心理上予以敌人沉重的打击,彻底瓦解敌人的士气,从而让原本十分强大的敌人因此失去战斗力,成为束手就擒的“纸老虎”。因此,在那些培训间谍的特工中心,格斗、擒拿等特工技能固然是他们所必须具备的技能训练,心理战术的特训更是各国间谍的必修课。 ScyyTsgNAdiZtNgBAQNLOVE0HFB0wdVY4Whj1TLGrj3+QJUw2y6qcJJFpQXzsxx3



3 从细微之处突破对方心理防线

对于那些间谍而言,在面对狡猾的对手时,他们通常都会采用孤立对手的策略,但在有些时候,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可是那些美国间谍却轻而易举地做到了,因此,包括那些常年与犯罪分子打交道的联邦警察在内的很多人都对此感到有些困惑。比如在对待背叛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的斯诺登时,美国国家安全局的间谍们正是利用了这种方法,挑起了斯诺登和一直在帮助他的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阿桑奇之间的矛盾,企图将斯诺登完全孤立起来。尽管此次行动未能取得成功,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离间了斯诺登与阿桑奇之间的关系,为日后的进一步行动打下了基础。那么,那些国家安全局的间谍究竟是采用了什么方法做到了这一点呢?

在那些间谍看来,做到这一点实际上并不困难,只要在实施这一心理战术之前对对手进行充分了解,然后从细微之处入手,那么必定能找到可以实施心理战术的切入点。因为这些间谍在接受特工训练时就已经明白了这一点,在特工中心的心理学家看来,一个人哪怕做事十分谨慎,他身上都有着不可改变的某种个性或是性格缺陷,即使是那些做过多年特工的人,虽然他们在特殊的环境下有着超强的心理素质,特工生涯让他们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不被敌人发现,但是在他们内心深处也是无法根除这一点的。因为这是人性使然,世上根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哪怕是做事再谨慎小心的人,他也会在不经意间暴露出自身存在的某一缺点或习惯。但是要发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经过特殊的训练,并且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比如,对于那些经受过特殊训练的特工而言,尽管他们做事几乎滴水不漏,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反间谍专家史密斯认为,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缺点或习惯,间谍也不例外,他们同样是父母所生,仍然有亲情在,只要明白了这一点,便能够找到心理攻略的突破口。因为在那些间谍眼里,其实这就是细微之处的差别。人毕竟是感情动物,所以对于那些间谍而言,只要发现了对手细微之处的不同,他们就会通过这一细微之处撬动对手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心理战的胜利。

从美国国家安全局对斯诺登使用的手段中可以看出,在对斯诺登展开心理战之前,那些间谍便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斯诺登本人虽然离开了美国,但是他的家人却依然在美国居住。这无形之中就成为他们手中的一张王牌,因为与此同时,他们还了解到,斯诺登是一个重感情的人,而一个重感情的人必定会对其家人十分看重。所以,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特工们就此展开了心理攻略:一方面,他们通过媒体劝诫斯诺登不要再继续曝光他掌握的那些机密文件,并承诺,只要他能够做到这一点,就会撤销对他的全球通缉;而另一方面,他们又派出特工人员去做斯诺登家人的工作。但对于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特工而言,他们都有着高超的反间谍技能,并不像其他人员一样仅仅从理论上对其家人进行说服,而是针对目前斯诺登的实际情况采用了迂回的战术,对斯诺登的家人展开了一番心理攻势。

很多人都明白,斯诺登背叛美国国家安全局处境堪忧,但是那些国家安全局的特工并没有从这一点去开导斯诺登的家人,而是谈到了另一个人——维基解密网站的创始人阿桑奇。对于斯诺登的父亲而言,自从儿子走上“叛国”这条路以来,他当然已经从媒体那里得知了儿子的处境,而阿桑奇也成了对斯诺登帮助最大的人。但是所有这些都是从媒体那里得知的,身为一名情报间谍的父亲,老斯诺登比谁都明白,自己家中的所有通信都已经被美国国家安全局重点监听。所以,斯诺登的家人掌握的斯诺登的信息其实并不多。也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国家安全局的特工们才为斯诺登的家人带去了很多关于阿桑奇和他所创办的维基解密网站的信息,那些特工人员还用一些数据和阿桑奇以往的各种类似事件直接指出了阿桑奇的最终目的——借助斯诺登的事情以及以帮助斯诺登的名义四处敛财。

事实上,美国国家安全局的间谍们并没有真凭实据来证明阿桑奇借助斯诺登事件到处敛财,但是他们却巧妙地借用了另一位“叛国者”的例子来佐证这一切。这个人就是几年前那位来自美国陆军第十山地师的布拉德利·曼宁,这位美国上等兵在服役期间和斯诺登所从事的工作有些类似,名义上是情报分析员,其实就是情报间谍,只不过斯诺登供职的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并兼任国家安全局的情报工作,而布拉德利·曼宁主要从事的是关于战争和敌军的某些情报。虽然两个人工作的具体内容略有差异,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却没有差别。布拉德利·曼宁于2010年5月被捕,因其陆续向维基解密网站透露了关于美军的25万份外交文件以及10多万份军事机密,其中还包括关于伊拉克战争以及阿富汗战争的绝密文件。

当时,这件事同样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并引起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重视,他为此事公开发表了讲话。布拉德利·曼宁在被美国政府逮捕之后,随后被联邦法院判刑,尽管最后的刑期未按照当时对他起诉的那些罪名一一被法官批准,但他最终还是得到了法律的制裁。关于这些信息,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对于斯诺登的家人而言,国家安全局的特工们却特意从联邦法院拿出了一些关于此案的资料,而这些资料和数据都是来自美国联邦调查局以及军方的情报部门。因为自布拉德利·曼宁被抓捕以来,美国联邦调查局很快便发现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谁也没有想到,这位一直服役于美国陆军的上等兵,虽然与外界的联系并不多,但是他在通过维基解密曝光了美国大量军事机密的同时,也拥有了很多的粉丝。这些粉丝不但没有如美国政府一样将布拉德利·曼宁视为叛国者,反而一直把他当作英雄,不仅集合在一起为他的改判而努力,还为此集资125万美元。虽然这是事实,但是经过美国国家安全局那些间谍的“改装”,所有这一切便均被安在了维基解密网站和阿桑奇的头上,给斯诺登的父亲造成了一种假象——维基解密网站在帮助布拉德利·曼宁发布解密文件的同时,也在利用布拉德利·曼宁向外界收敛那些支持者的钱财。而在这些资料的影响之下,斯诺登的父亲果然在思想上受到了影响,对媒体发布了自己对阿桑奇的怀疑,结果父亲的这一怀疑也影响了斯诺登,他通过律师也表达出了自己同样质疑的观点。

从美国国家安全局派间谍与斯诺登父亲接触这件事看,其目的十分明显,就是想通过布拉德利·曼宁事件离间斯诺登与阿桑奇,让斯诺登和那些支持他的人或组织相互猜疑,孤立斯诺登,以便对其采取进一步行动。这种从细微处着手的策略正是那些美国间谍所惯用的一种观察方式,并会从这种观察中找出突破对方心理防线的关键。尽管在与斯诺登的这一次对决中,由于后来阿桑奇派出了自己的助手及时赶到香港与斯诺登见了面,并全程将其护送到了俄罗斯,美国国家安全局那些间谍所开展的这场心理战未能如愿,但这种心理战术却是值得肯定的。 ScyyTsgNAdiZtNgBAQNLOVE0HFB0wdVY4Whj1TLGrj3+QJUw2y6qcJJFpQXzsxx3



4 敌方高昂的士气经不住心理战的轮番轰炸

在与敌人展开正面进攻的时候,士气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两个人对峙的时候,如果一方在士气上能够始终保持高昂的姿态,那么另一方很容易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低落的情绪,不自觉地就会受到对方的影响。尤其是那些联邦警察在审讯犯人的时候,或是那些间谍在执行任务中遇到强劲的对手时,往往都会采用这种方式。但是有时候,当间谍或警察遇到那些在士气上比自己还强大的对手时,他们往往都不会直接迎着对方高昂的士气去发生冲突,因为那样做不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极有可能因为彼此之间激烈的冲突而使整个局面一发不可收拾。所以每每这时候,他们便会采取一种迂回的战术,从心理上对敌方进行轮番轰炸。

从表面看,这种心理上的轮番轰炸或许并没有什么力度,但它实际产生的效果却是十分明显的。因为相对于那些警察对犯罪嫌疑人的直面轮番审讯,间谍们在态度上往往是和那些联邦警察相悖的,因为他们不是用一种强硬的态度或是疲劳战的方式对对方的身心进行摧残式的审讯。经常深入敌人腹地进行间谍活动的间谍们十分清楚,这种疲劳式的轮番轰炸固然可以对对方的身心进行摧残,使对方的理性完全被磨光,使对方的心理承受力达到超负荷状态,从而在心理极限的作用下屈服。但是那些同样受到过特殊训练的间谍,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并非常人可以想象得到的,因为早在特工训练中心接受间谍素质训练时,他们就曾接受过正规的有关这方面的强化训练,甚至有时候他们还会接受到更为残酷的“被出卖”的实战训练。因此,特工们往往会采用一种心理攻略,在悄然间对那些士气高昂的对手展开一系列的心理攻势,从而使得对方在心理上彻底被瓦解,取得最终的胜利。尤其在运用孤立对方的策略时,这种轮番式的轰炸更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同样是对付“叛国者”,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特工们对付布拉德利·曼宁时所采用的方法却显得更为强硬些,这或许是由于布拉德利·曼宁与埃尔斯伯格和斯诺登等情报间谍在身份上有所不同。布拉德利·曼宁是一位正在服役的美国士兵,并且他又从事着情报分析的工作,相对于那些供职于美国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或是国家安全局的双面间谍或是“叛国者”而言,布拉德利·曼宁所掌握的情报都是关乎整个国家安全或整体军事布局方面的高度机密,一旦某些机密被泄露出去,可能国家将因此遭受到致命的打击。因此,当他们发现军事机密被不断从维基解密网站曝光出来之后,立刻抽调出了很多精英特工,通过大量的调查取证,他们发现了一个早就被美国国家安全局盯上的黑客——阿德里安·拉莫。恰在此时,阿德里安·拉莫主动向警方举报了布拉德利·曼宁,于是布拉德利·曼宁在警方周密的部署之下落网了。

作为一名从事情报分析工作的军人,布拉德利·曼宁身上有着军人的血性,而且他与他的后来者斯诺登一样,对于警方对自己的讯问中所提到的一些问题不仅拒绝交代和承认,并且还对自己向维基解密网站泄密一事概不承认。那些曾经审问过布拉德利·曼宁的警官和军官称,布拉德利·曼宁的心理素质极好,每次审讯时,布拉德利·曼宁的士气都很高,给人的感觉似乎不是警方在审讯他,而是他在质问那些审讯的工作人员。与此同时,外界那些支持布拉德利·曼宁的粉丝也开始竞相呼吁,数万粉丝在美国30多个城市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支持布拉德利·曼宁的游行活动,他们不仅公然反对军方提出的对于布拉德利·曼宁的数条指控,还公然声称布拉德利·曼宁的行为不是叛国,而是国家的英雄。在这种外界的支持声浪之中,布拉德利·曼宁的士气更加高昂,这令那些审讯他的工作人员备感焦虑。为此,美国国家安全局派出了几位曾做过多年间谍的特工人员。为了打击布拉德利·曼宁高昂的士气,这些国安局的间谍决定对布拉德利·曼宁实施一系列的心理战术。他们认为,要想让对方的士气不再高昂,那么首先就要让对方感觉到自己被孤立了,这样在他的心理上才会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如此一来,他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孤独和渺小,从而在心理上彻底投降。

做出这一决策之后,国安局的特工人员便开始对布拉德利·曼宁展开了一系列的心理攻势。首先,他们找来了当时被布拉德利·曼宁所信任的那个揭发他的网络黑客阿德里安·拉莫。此时的阿德里安·拉莫由于揭发了布拉德利·曼宁而得到了联邦政府的免予起诉,对他以往利用黑客身份所做的一些事都既往不咎。因此,阿德里安·拉莫已经决定痛改前非,他十分配合国安局的工作,将自己当初究竟是因为什么而决定将布拉德利·曼宁揭发出来,以及他自己对这件事的认识与看法,都一一当面告诉了布拉德利·曼宁。其实,阿德里安·拉莫当初所做的这一切,布拉德利·曼宁早就已经知道,但是如今由阿德里安·拉莫亲口说出来后,就像是让那个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又亲自在自己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而这恰恰就是国安局那些特工所要的效果。不仅如此,那些特工还通过看管布拉德利·曼宁的警务人员之口,每天都在他耳边讲述那些支持他的粉丝的遭遇。当然,这些消息都是经过那些特工人员改编了的,都是一些负面的消息,对布拉德利·曼宁不利。而与此同时,那些国安局的特工又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对布拉德利·曼宁展开了接连不断的心理轰炸,最终使得他在心理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不得不低头承认了自己在这一泄密事件中所做的一切。

从美国国家安全局对待美国陆军上等兵布拉德利·曼宁所实施的心理攻略中可以看出,那些特工人员之所以能够将对方高昂的士气打压下去,就是因为那些从事过多年间谍工作的特工对其实施了一系列的心理上的轮番轰炸,从而让布拉德利·曼宁在心理上感觉到自己已经逐渐被那些支持者和自己所信任的人都孤立了,那么其高昂的士气自然也就变得越来越低沉,最终在心理上被那种负面情绪彻底瓦解。 ScyyTsgNAdiZtNgBAQNLOVE0HFB0wdVY4Whj1TLGrj3+QJUw2y6qcJJFpQXzsxx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