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26年3月25日,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大礼堂里正在纪念两位非正常死亡的学生,她们是刘和珍、杨德群。大礼堂外,鲁迅满脑子都是一个女人的形象,有熟人过来与他打招呼时,他还在想着,这个女人怎么如此残忍?“先生为刘和珍写点什么吧!”那熟人说完就走了。鲁迅决定下笔写。文中除了纪念刘和珍的点滴往事外,更少不了对那个叫杨荫榆的女人的痛斥。在他一生的论战中,或许再没有第二个女人能够被他如此重视、如此激烈地斥责。

翻开这位手持“匕首”的作家的文集,从1925年5月10日写的《忽然想到之七》到1925年8月的《女校长的男女的梦》,再到1925年11月23日写的《寡妇主义》,直到1926年4月写就并进入中学课本的《纪念刘和珍君》,杨荫榆的恶名无篇不在:张牙舞爪,恶婆婆,武断,迫害,“可恶、卑劣”……,成了依附北洋军阀、压迫学生、推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奴化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中华民国的教育史上,有两位知识女性是不可忽略的,一位是吴贻芳,另一位就是杨荫榆。她们同为女子大学的女校长,地位相当,命运却迥然不同。后者是坏校长的标本,前者是好校长的典范,这几乎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盖棺之后的定论。当然,任何历史都不是铁板一块,尤其是那些负面人物,“一居下游,则天下之恶尽归焉”,这种最方便的做法不无可议之处。何况当年给杨荫榆判处“极刑”的是鲁迅先生,就更值得我们重新审视一番。 /QCuiVTWOZTlBWVb2fi2TOk9eGldYTZKYeCKhNMi5t3NV7vHsAWwV/bRrBIYjUC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