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 美国性别教条的形成

在性别思维深深地渗透美国社会学的同时,专业的心理测量亦继续蓬勃发展,不断地制造与特、迈两氏平行的测量技巧或对两氏的MF量表进行改善。在两氏发表性别研究的同一年,另两位心理学家为他们的职业兴趣测量(SVIB)制造了一个性别差异的测量表,发现性别差异是决定职业兴趣的主要因素之一。同年的内布拉斯加人格量表(Nebraska Personality Inventory)包含了一个男性理想(masculine ideal)因素。这两个量表都鉴定“男性身上有较强的攻击性、宰制性和无惧,在女性身上有较强的感情性、主观性和同情”。1940年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里的性别测量部分明显地受特、迈两氏MF量表的影响。1952年的加州人格量表(CPI)里对女性化的衡量则是对SVIB与MMPI的改良。

在1950年,法兰克福学派的《权威主义的人格》研究计划的参与者内维特·桑福德(Nevitt Sanford)把战前的特曼与迈尔斯两氏静态的MF量表与新的心理投射测验结合,用来测量性别角色的认同,他在一组测量的样品中,期待呈现FM模式(指非意识女性化/有意识地男性化)的男性会付出沉重代价,导致认知心灵较死板,因为他们必须镇压自己心理上的女性气质,却意外地发现呈现MF模式(指非意识男性化/有识地女性化)的人创造性与智力特别强,这个结论不能为时人所接受(它倒颇能说明今日同性恋圈子里文人与艺术家云集的现象),因此他把成果压后到1966年才发表。但在1960年,丹尼尔·米勒(Daniel Miller)与盖伊·斯旺森(Guy Swanson)在《内心的冲突与防御》( Inner Conflict and Defens )一书中采纳了桑福德的量表,并把他的性别角色认同范畴排列成男性成长的一系列阶段:男性从纯女性化、完全与母亲认同的FF开始,进展到FM阶段,即表面上获得男性认同,但深层处仍然维持女性认同,待进展至MM才算成熟,连内里也已形成男性认同,并与外表的行为吻合。 换而言之,男孩必须从全面与妈妈认同的FF阶段出发,以能达到MM的全面成熟阶段为理想。女孩则不需要经过这个“离乡背井”的“颠沛流离”过程,因此不会成为危机性话题。换而言之,美国的性别研究变成了针对男性危机的学科。

显然,在20世纪中期,当男性中心观点仍掌有霸权的时候,它把男性说成是比女性更艰难辛苦才能建构的一个更高境界,好比是男性“文明”战胜了母性“自然”的人格成长剧的脚注。但男性中心的“性别研究”已经埋下了自我颠覆的种子,终于导致今日女性主义对它的解构。在今日西方女性主义话语里,同一个论述底下的“男性”却变成了纯粹对“女性”的一个逆动,它完全失去了自身的实质,成为一种异化、一个负值。(详见《女性主义如何重建“母亲”》该章)

另一个讽刺是:精神分析学里的“与父母认同说”虽然成为围绕男性危机的性别社会学之基石,它却从来不是精神分析学的主流,弗氏正宗所关注的仍然是个人在父、母、子三角底下的性成长以及由此导致的心理病症。此外,在精神分析学对美国社会学产生深巨影响的时代,它却未能在学院派心理学中占一席地位,后者仍然被行为论(behaviorism)把持,反而,它变成一个过分心理学化的社会学之灵感,并进而塑造了被弗洛伊德词汇饱和的美国大众文化想象。

在20世纪中期形成的这个“性别教条”,其支配力将延伸至20世纪70年代。研究这个问题的专家约瑟·普莱克(Joseph H.Pleck)把它演绎为下列16条:

1. 对男人或对女人来说,发展一个牢靠的男性化(masculinity)或女性化(femininity)意识是人格发展最重要任务之一。

2. 牢靠的男性化或女性化意识主要来自个人童年与少年阶段时与同性家长的关系。

3. 外表过度男性化往往指示:那位男子对其内在的男性化是不稳当的。

4. 在一个没有父亲的家庭长大,对男孩来说会造成严重的性别角色认同问题。

5. 人格成长过程会有许多地方出错,令人对其性别角色失去牢靠感。结果,会有较大一部分人——尤其是男性——出现性别角色认同问题。

6. 同性恋反映一个深受扰乱的男性化或女性化意识。

7. 与100年前比较,有两个问题令今日的男人更不容易感到自己真正是男性:一来,他们的工作变得更被动与定着,二来,他们对妻子的权威大减。

8. 一个牢靠的性别角色认同,表现为与其性别合宜的特性与特征,是促成良好心理适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9. 男性暴力、犯罪、不良行为的重要来源之一,是许多男人需要对他不牢靠的男性化意识做出补偿。

10. 在许多文化里,男少年都进行“成人仪”,其理由是帮助这些男孩发展一个牢靠的性别角色认同,特别是男孩在人生早期与妇女同住或妇女是他主要联属的那类社会。

11. 因为他早期与母亲强烈地认同,男孩最初是发展女性化的性别角色认同,到后来为了获得牢靠的性别角色认同又必须克服它。

12. 黑种男人在性别角色认同问题上特别脆弱,因为爸爸缺席率特别高,在黑色人种里缺乏良好的男性角色楷模。

13. 许多男人从事健身与运动,是为了补偿内在的对自身男性化的不牢靠感。

14. 应该多一些男人参与育儿所和小学,为男孩提供男性性别角色认同的楷模。

15. 男人对女人的敌意与暴力倾向乃由于他们对自己心理上女性化出现恐惧,而此女性化实源自早期与他们母亲的关系。

16. 目前男女性别角色的模糊化,令儿童发展健康的性别角色认同越来越困难。

说这一套是“教条”,并非指它无效。其实,在美国文化里它说明了许多问题。美国式的男性成长要求男人摆脱女人、摆脱妈妈、摆脱人我界限不明朗的状态,才有足够的、清晰的“男儿性”去进行异性关系,换言之,才能真正地去搞异性恋罗曼史。但是这个关系不是摆明摆脱不了女人、显然会重新堕入人我界限不明朗的状态。(否则,有何亲密状态可言?)这样组合的“男儿性”就变成一方面恐惧女性、另一方面又得证明自己具有搞异性恋能耐这两者间的一个脆弱平衡。

说这是男性在“更高进化阶段”上的精致平衡,亦无不可。问题在于:这套教条却更多地被应用于病态学,而处于性别两极化理想中间的大部分人则受到这个“教条”的压迫。在女权主义者与同性恋者的反抗下,这个“性别教条”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动摇。但这是有意识的理论批判,对无意识的社会大众来说,性别角色仍然是思想的紧箍咒。近年来美国频频发生中学生校园屠杀同学事件,起因多半是杀人者一直被揶揄为“相公”(faggot),或者被女朋友甩掉引起对自身性别信念之动摇。 vm9siQeic6EuVD4iwUFpG/8XsLaP7CCz5jCgoyuzm6Zi97/IjIKNs5SE9k8titz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