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野性的呼唤

中国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很少有与人打架的经验,较难理解老罗斯福的童年遭遇之典型性。近日美国新男性运动的理论家山姆·基恩(Sam Keen)回忆他14岁时发生的“最后一场真的打架”(last real f ight):说起来真丢人,他被一个“娘娘腔”(sissy)揍了。“当天晚上,好像在一个漫画故事里的场景般,我发誓在未来永远不挨他妈的娘娘腔的揍”,他开始锻炼身体,矢志把“一个98磅的荏弱者转化成一个既精瘦又凶狠的打斗机器……多年以来,一直到35岁,我都一直在青年会做健身运动”。 由此可见,从19、20世纪之交到20世纪之末,这个美国男性理想是历久不衰。

老罗斯福的原野理想,使他认为西部才代表真正的美国,也令他大力促进保护美国境内自然环境的运动。他的政府圈定受保护的国家森林地区,比他的三位前任加起来还要多;他在总统任内把国家公园的数目增了一倍,其保护自然环境政策使后代受益匪浅,但其精神和今日的环保很不一样。后者往往和女权、和平运动与非暴力主义连在一起。老罗斯福的一个嗜好则是狩猎。他在1909年卸任总统职后即前往非洲狩猎,为纽约的自然博物馆收集动物标本。今日家喻户晓的“泰迪熊”(Teddy bear)正是由他的名字(Theodore=Teddy)命名而来,其渊源相传是他施恩不杀一头老态龙钟的病熊。

显然,老罗斯福保护未被人工破坏的原野意图并非道家式的崇尚自然,而是维护粗犷的野味,以便抵制都市化的柔弱和本能退化。这个通过“原野”来让生命力重新涌现的憧憬,也表现在他同代人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 The Call of the Wild )中;在这部发表于1903年的小说里,一头家犬回归自然后恢复为狼,但它是先受过文明的洗礼才去“重温”野性的,因此又比一般狼狡猾,反而成了狼群之首。老罗斯福和杰克·伦敦笔下的“自然”并非是自然本身,而是经人工赋予了价值的“自然”,它毋宁是一个文化符号。中国人倾向把自然想象成“母怀”者,也并非真的让自然摆脱人为的机心,还它一个天真纯朴,仍然是人追求逍遥安适的意图之投射。美国人欲维持自然之粗犷,则是极力把自然男性化,而“男性”的准则是主动和宰制。

因此,老罗斯福的保护“自然环境”不排除人力对自然的积极干涉,例如,利用联邦政府的力量大量灌溉西部的荒地,填平沼泽,以及从事大规模的植林。他说1902年填平沼泽的工程需要克服的障碍和巴拿马运河工程的一般艰巨,他的政府为灌溉工程而筑的水坝也“比先前在世界任何地方筑的都来得高” ——倒是有点像当时的“三峡工程”了!它除了为后人保留资源的理智思维之外,也表现人定胜天的思想。

一位研究美国人原野理想的学者说:“美国人对未经人手改造的自然是不生感情的。不断把原野理想化的尝试终于制造出一门贫瘠的、充满公式化的艺术:‘西部故事’。” 西部故事里的“独行侠”(the lone ranger)正是这个原野的神话化。它透露美国文化中男性的雄健理想:一人一马一枪,驰骋在原野间。这个“原野”并非如母怀一般的大自然,而是充斥响尾蛇与带刺的仙人掌,个人并不从它的怀抱里寻找慰藉,而是“雄健地”凌驾于其上。然而,老罗斯福时代已闻环保运动的先声,当时西方文化里涌现“历来由土著与远东文化持有的观点”,即自然界非因人而存在,有其自身目的存焉。 老罗斯福具有“大猎物的狩者”(a big game hunter)的一面“不一定为公众所喜爱”。 lDg7rVb7R+WURHiw085s/ihTOMqSYctTqxB2K85egFmADVCwxL0JvoIeH/6ZQCg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