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 欲修身,先正心

【原典】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译文】

想要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的人,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内心。

修身正心流芳百世

一屋不扫不足以扫天下,不修自身不足以治国家,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道理,然而能做到的却不多,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必定能成为历史的宠儿。《大学》告诉我们,修身之道在于正心。而所谓正心关键还在于一个“正”字,无论做人做事都要如此。通过大汉王朝开国名相萧何一生的经历,或许我们可以对此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萧何出生于今江苏沛县,在青壮年时代,即以精通文墨、为人宽厚而闻名遐迩。当他担任秦沛令“主吏椽”时就曾多次周济尚未发迹的刘邦。刘邦在反秦风暴中逐渐崭露头角后,萧何更是给了他莫大帮助。

当项羽率师北上,击破秦师主力章邯军数十万人于巨鹿战场、威震诸侯之时,刘邦则日夜兼程,挥师西进,乘虚攻入了秦都咸阳。萧何这时担任沛公(刘邦)主丞,在军中日夜操劳,督办众事。刘邦的义军一入咸阳,诸将纷纷涌向秦之府库,争抢金银财帛,连刘邦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头扎进秦宫,贪恋着金玉、狗马、美女而舍不得离开。这时,唯独萧何对金银财帛毫不动心,却急如星火地赶往秦丞相御史府,收取律令、图书、文献档案,细心地保藏起来。作为一位主丞,在反秦大业取得胜利很可以借机攫取财物以饱私囊之际,萧何竟表现得如此廉洁。这在庸俗之辈看来自然不可理解,而要视其为“该捞不捞”的“傻瓜”了。而对像萧何这样有远见的政治家来说,所考虑的则要深远多了。萧何亲自经历过秦末的苛政,对于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他是深深记取的。他知道饱受暴政和战争苦难的人民所希望的只能是义军清正廉洁的治理秩序,绝不是贪婪的盘剥和聚敛!

刘邦被封为汉王以后拜萧何为丞相,从此率师进入汉中,开始经营巴蜀以图发展事业。萧何为刘邦确立了养民、致贤的方略。他深知国之兴亡在于用人,而作为丞相的第一要务正在于为国进贤。他在总理百政、事务繁忙之中总不忘访察、引荐天下的贤人。

历史上传为美谈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就发生在他担任丞相之后不久,他不避嫌疑,力荐韩信,充分表现了一位国相急公后己、为官廉正、见贤若渴、不计私利的度量和见识。韩信拜将以后,果然不负萧何所望,在楚汉相争中屡建功勋,并最终决定了项羽垓下之败的命运。

萧何像

萧何治家也素以节俭闻名,平时置田宅只挑些穷僻之处,从不占民良田。就是盖房,也不修高大的墙屋。他常对家人说,我的后人倘若贤仁就让他们效法我的节俭吧;倘若不贤,豪门势家也不会看上这穷田陋房以施欺夺。

一位勤于民事、关心民生疾苦、秉性廉正的国相,在生性多疑的国君身边,有时不得不冒着风险为民请命。那是在刘邦当了皇帝以后,萧何看到长安一带耕地狭小,百姓缺衣少食,而天子的上林苑中却弃置了大片空地供养禽兽,便劝谏刘邦说,皇上让老百姓到上林苑中垦种吧,不要再征收禾蒿充当兽食了。刘邦一听勃然大怒道:“你自己多受贾人财物,却为百姓算计我的上林苑!”当即下令给萧何戴上了刑具,交付廷尉关押起来。

几天之后,刘邦手下有位王卫尉,听说萧何被关押便面见刘邦责问道:“萧相国究竟犯了什么大罪,皇上竟这样粗暴地关押他?”刘邦很不高兴地答道:“我听说当年李斯作秦始皇丞相,凡人善行都归功皇上;有恶行就自己承担。而今萧相国自己接受商贾小人的财物却为百姓请命,想用我的上林苑收买人心,所以把他关押起来!”王卫尉说:“办事忠于职守,只要对百姓有利就舍身为之请命,这正是宰相该做的事啊!陛下怎么能疑心相国收受贾人的财物呢?您也不想想,当初您与项王相争数年,后来陈郗、黥布谋反,陛下亲自上前方征讨,当时萧相国镇守关中,关中稍有变敌,这函谷关以西就不是您的天下了。萧相国这样的大利,尚且不图,难道还会贪图贾人的小利?”刘邦听了,虽然不是滋味,可心想王卫尉的话毕竟有道理,于是当天就把萧何放了。

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年迈的相国萧何由于长期为国操劳,终于卧病不起。病危之际还荐贤自代,推举与自己闹过别扭的曹参为相。曹参为相后,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使汉初百姓仍得休养生息。三年后,曹参病逝,老百姓作歌称道:

萧何为法,觏若画一;

曹参代之,守而勿失。

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老百姓颂扬曹参之功,还不忘追怀萧何的恩德,这正是表达了人们对萧何这位汉初名相长久敬仰的怀念之情!

一个人的伟大绝非偶然,这与他的秉性和价值观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你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不是儿戏,唯有正心诚意方可流芳千古。所以说,若要做一个伟大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正心”——摆正自己的位置,平添自己的正气。 rFXcFuPnpUfMuK0CI1y8E0jvvSceW/VlqvDvJaM+OTe5vSbrIKDu01sjXsEECkm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