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修道而保法

【原典】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 [1] ,故能为胜败之政 [2]

【注释】

[1]修道而保法:道,政治,政治条件;法,法度,法制。句意为修明政治,确保各项法制的贯彻落实。[2]故能为胜败之政:政,同“正”,引申为主宰的意思。为胜败之政,即成为胜败的主宰。

【译文】

善于指导战争的人,必须修明政治,确保法制,从而能掌握战争胜负的决定权。

解读

道可道,非常道

孙子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始计篇》)孙子所说的“道”,杜牧释为“广义”;张预注为“抚众”,即所谓“以恩信道义抚众”者而得民心,得民心者胜。在孙子稍后,孟子在关于“道”的问题上曾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叛,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因此,欲取得战争的胜利,首先要“修道”,即修明政治,使上下同;其次要“保法”。所谓法,是指军队的编制、指挥号令、各级官吏的职责划分及任用、军需品配置等制度规定。当然,除了对此确实加以保证执行之外,还得坚守克敌制胜的用兵法则。

“修道而保法”,是古代兵家共同的主张,被认为是用兵作战、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历史上这方面的事例很多。

战国时期的大将吴起非常善于用兵,他认为,要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就必须内部团结。因而他提出,国内不协调,不能出兵;军队不协调,不能取胜。所以,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在动员民众打仗时,首先要搞好内部团结,方能克敌制胜。吴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平时,他与军中士卒同吃一锅饭,同穿一样的衣服,睡觉不另设床铺,行军不乘坐车马,见士兵背的粮食太重,赶紧与其分担。一次,有一个年轻的士兵身上长毒疮,吴起为他吸出毒疮里的脓血,还亲自调药敷上。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痛哭起来。有人不解地问:“您儿子是个小小的士兵,吴起身为大将,亲自替您儿子吸出毒疮里的脓血,您不高兴,还哭什么?”这位母亲回答说:“您不知道,从前孩子的父亲身上长毒疮,也是吴大人用嘴替他吸脓,结果孩子的父亲打起仗来奋不顾身,一往无前,终于战死在沙场。今天,吴大人又同样对待我的孩子,我真不知道这孩子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所以伤心流泪。”这位母亲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她这番话说明吴起处处和士卒打成一片,爱护士兵,关心他们的疾苦,从而赢得士卒的爱戴,激发他们的战斗意志和牺牲精神,这正是战胜敌人的重要因素。

另外,吴起还认为:“兵不在多,以治为胜。”也就是说善于治军,必须要有正确的政策和法令。有一次,武侯问他:“军队依靠什么打胜仗?”他回答说:“要靠治理得好。”武侯又问:“难道不在于人多吗?”他肯定地回答:“如果法令不明,赏罚不严,鸣锣不收兵,擂鼓不冲锋,虽有百万大军,又有何用处呢?”因此,他建议武侯对有战功的将士要加倍赏赐;对临阵脱逃的要重重地惩罚;对死难将士的家属,每年要派人慰问,加以抚恤。吴起特别强调军队必须服从命令,认为这是治理军队的前提。不然,部队平时就要发生混乱,作战时就要打败仗。只有守信用、讲政策、明法令,才能做到发号施令,将士乐于贯彻执行;兴师动众,将士就乐于出征;交兵接刃,将士便乐于拼命。

由于杰出的军事才能和巨大的战功,吴起深受魏武侯的器重,但是,却被公叔、王错等人忌妒,在魏君前加以陷害,魏武侯因此不再信任吴起。吴起担心日后遭杀害,只好离开了魏国。

吴起于公元前383年被迫离开魏国,投奔楚国,楚悼王早听说吴起很有才能。因此,吴起到达楚国就受到重用。开始,悼王任命他为宛(楚国北部边防要地,今河南南阳)守,后任命他为令尹,执掌楚国的军政大权。吴起经过对楚国情况的具体分析,向悼王建议说:“楚国的地方很大,军队人数也很多,照理说应该比其他诸侯国强。可事实上,连与其他强国平起平坐的地位都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大臣的权势太重,受封的贵族闲人太多,对上威逼君主,对下虐待士民,这是国贫、军无战斗力的根本原因。应从根本制度上改革。”尽管当时有人极力反对,楚悼王仍采纳了吴起的意见,在全国实行变法。

在政治上,提倡“明法审令”,使人人知道国家的法令,以便贯彻执行。改革世袭和分封制,规定分封的贵族传三代后,一律收回封爵和俸禄。废除远房公族的宗室谱籍,并取消世袭多年的贵族特权。打击旧贵族,将居住在京城的贵族迁到边远宽广荒凉的地方。精简国家机构,罢免无能的官吏,裁减无用的冗员。严禁结党营私,堵塞徇私舞弊之风。

在经济上,奖励“耕战之士”,使其安心于农业生产,保证生产的发展。

在军事上,提出磨利武器,整顿军队,伺机争雄于天下。建立一支精锐的军队,由国君统一指挥,以便用来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为了加强国都的防卫,把城墙在两版的基础上加高到四版(今二丈二尺左右)。

吴起主持的变法仅实行一年,贫弱的楚国就开始富强起来,政治修明,兵力强大,致使其他诸侯畏惧。因而,楚国能够南边平定百越(当时居住在我国南部的越族);北边吞并陈国(今河南东部、安徽西部一带)和蔡国(今河南中部一带),击退了魏、韩、赵三国的袭扰,使之不敢向南图谋楚国;西边还讨伐了秦国。

吴起因深知治国无“常道”,所以大举变法,使楚国再次强大,威震中原。而他杰出的军事思想和变法革新的主张,即所谓“修道保法”,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eUwDq1ATjjgxvDBaLkb6SW/tJ6yFqvS7kSyR0KA50/n83iT5FCzoDDYy+xWytr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